《血刀客》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血刀客- 第1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众人扭头一看,只见南岸站列着一队五百人的金国骑兵,为首铁青脸的老者正是完颜昌。李晓望着兀术笑道:“只要有他这张护身符就算有千军万马也不怕。”朱雨时一直对流香之死耿耿于怀,对兀术厌恶无比,道:“这厮武功不弱,定要严加看管。”鲁宁道:“我带五个弟兄轮流伺候,保证让他上茅房也不孤单。”众人哈哈大笑,兀术狠狠瞪了他一眼,被押下船舱。

收回跳板后两艘船继续前行,原先载着柳少卿和兀术的商船也掉头返航。完颜昌忽然跳下马,将自己和身旁士兵的马鞍卸下,先将一个扔到了黄河上,飞身跃起,正好落在那个马鞍上,再次跃起时将另一个马鞍扔到了落脚处,再次纵起跳上了商船,吩咐水手道:“跟着他们的船。”这一手轻功朱雨时和柳少卿虽也能做到,难的是他能想到利用马鞍登船,投掷的力道和位置都分毫不差,就像演习过多次一样。

他们由着完颜昌在后面跟着,聚在甲板上叙述着离别后的经过。朱雨时先说了他们如何躲过了金兵的搜索,如何在小渔村遇见燕青夫妇,又如何大战倪红颜,以及海上的风暴。柳少卿听罢唏嘘不已,心想倪红颜身为一代宗师竟被两只毒鹰杀死着实可惜,她毕竟也是自己奋斗的目标,理应死的更加体面。

第七章 将帅不和(下)

朱雨时问道:“王爷和郡主也到达长安了么?”柳少卿愣了一下,心想洛天初和耶律琪的婚约只有他们几个人知道,朱雨时尚不知郡主和洛天初已然闹翻,这才发问,如果说出实情一定会被传的沸沸扬扬,何况已答应了洛天初保密此事,更是为了雪儿的幸福着想,便轻描淡写道:“王爷和他的手下都已战死,郡主不愿独生,便回临淄寻找王爷的尸首了,下落不明。”

朱雨时担忧道:“那郡主肯定会落在金兵手上,我这就去问问兀术。”柳少卿道:“我已然问过他了,他说他一直在外追击我们,并不知郡主回去一事。我想郡主也不一定会被抓到,她身边还个武功不俗的丫鬟跟着。”朱雨时挠头道:“郡主竟没有和小洛一起走,倒是出乎意料。”柳少卿忽然压低声音对他道:“郡主的事只有我们知道,明白了么?”朱雨时微微一怔,立刻明白了他的言外之意,点了点头。心想柳少卿当真是个正人君子,他明明深爱着雪儿,但为了雪儿的幸福情愿为情敌开脱,这是怎样的一种胸怀。初识时只以为他是个目中无人的纨绔子弟,并无好感,但通过长时间的接触发现他的傲慢和冷漠只是表象,有意拒人于千里之外,就好像蜗牛的坚壳,只是为了保护那颗柔软的内心。柳少卿也说了他和洛天初的逃亡经过,当说到赵横山身受重伤时,朱雨时和李晓都担忧追问,得知有胡白照顾才放下心来。

许多人都听得津津有味,听到危险处静默无声,兴奋处拍手叫好,有趣处哄然大笑,连一向不喜热闹的李师师也坐在燕青身边微笑聆听。众人你一句我一句,七嘴八舌,谈兴甚高。到后来大家都要求燕青讲讲梁山好汉的故事,其中很多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如“武松打虎”,“李逵背母”,“风雪山神庙”这些连街头小儿也能讲述,大家更愿听一些不知道的,哪怕是无关紧要的小事,只要发生在梁山好汉身上就是热门的话题。

燕青本就是梁山的传奇人物,从他口里说出来的故事当然最是真实。他推托不过,又不知从何讲起,只好由别人发问,他来回答。有人问“梁山好汉中谁的武艺最高”,有人问“公孙胜到底隐居在了何处。”有人问“梁山中谁和谁的关系最好。”还有人问“花荣用的是几石弓。”也有人问“晁天王到底是被谁杀害的?”更有人问“燕青和李师师到底是谁先看上了谁。”有些问题燕青答得上来,有些答不上来,有些不愿意答。到了后来问题太多,燕青根本不知该答哪个。朱雨时便让大家一个个来,每人只问一个问题。饶是如此还是进行了两个时辰,直到晚饭时才散去。

到了晚间燕青将朱雨时叫到自己舱中,指点他“凌霄青云步”的不足之处,又继续传授了他一套新创的“燕青拳”。朱雨时已学了一个多月,掌握了拳法的所有变化,只是稍欠火候。燕青发现这两天他练拳时有些心不在焉,便问他发生了何事,朱雨时便将梦见月莲一事如实相告。燕青以为他练功劳累,就让他先回去歇息了。

一连三天朱雨时始终做着同样的梦,梦见月莲在向自己告别。他在梦里问道:“月莲你这是去哪里?”何月莲的脸色惨白如纸,坐在床边轻摸着他的脸庞,流下了两行清泪,楚楚道:“我要走了,你来么?”朱雨时惊问道:“你要去哪?”何月莲还是重复道:“我要走了,你来么?”说着起身离去。朱雨时大叫道:“月莲你去哪里!”猛地睁开眼睛,才发现是梦,额头和手心全是汗水,心情更加忧虑。这些天来几乎没吃过东西,整个人消瘦了一圈。大家都劝他别想那么多,梦里的事不可当真。他也知道说的在理,但始终难以忘怀。

完颜昌的商船和岸上的金兵一直跟随着他们,完颜昌除了每天要求见兀术一面外也没提其他要求,柳少卿向他保证宝藏抵达后释放兀术。这一日距离潼关只有百里路程。所有人都站在甲板上眺望,都知潼关的城墙很快就会出现在视野当中。

兀术也被带到了甲板上,柳少卿对他道:“要是一切顺利你很快就可以走了。”完颜兀术笑叹道:“只怕是顺利不了的。”柳少卿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兀术道:“统领大军作战的是完颜粘罕,我可使唤不了他,你们顺风顺水的日子也快结束了。”柳少卿道:“你是金国的四皇子,难道他敢不顾你的性命么?”兀术道:“这么说吧,本王若是死了,最高兴的人就是他了。”李晓道:“传闻你和粘罕不和,看来果有其事。”兀术笑道:“这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告诉你们也无妨。我且止和他不和,我恨不得将他碎尸万段,反之亦然。”朱雨时冷笑道:“就是为了争夺权利么?”兀术道:“这个理由已经足够了。”朱雨时沉默了片刻,淡淡道:“既然如此,那你也就没什么用了,我现在就可以杀了你,柳庄主对你有过承诺,我却没有。”

兀术吃惊的望着他道:“听你的口气好像特别恨我似得?这是为什么?”朱雨时不愿在他面前提起流香,这是对逝者的不敬,更于事无补,便沉声道:“你有价值才能活命,到时碰见粘罕你要配合我们才行。”兀术奇道:“如何配合?”朱雨时道:“别逞英雄说什么宁死不屈的话。命令他放我们过去,金国皇帝是你老子,他不敢明目张胆的得罪你,我们安全后就放你走,不然就拉你陪葬。”兀术道:“本王的性命自然金贵,不会逞血气之勇。只是不敢保证粘罕会听话。”

说到此处忽听前方鼓声震震,七艘战船排成雁字形迎面驶来,最前面的是艘三桅大型战船,甲板上旗帜招展,刀枪豁亮,三千金兵全副武装。一员大将按刀立于船头,金盔金甲,大红披风迎风吹摆,胸前一缕白髯飘扬,正是粘罕,身后站着高庆裔和韩常。七艘战船一字排开,横于河面,拦住去路。朱雨时让大家拿起兵器准备迎敌,胡老大和水手们忙取下船帆,以免打仗时被火箭烧着。

一名金兵在船上喊话道:“来船且住,不然我们要放箭了。”朱雨时让船缓缓停住,距粘罕的船只有六十丈远,已可清楚的望见对面。敌船上的前排是盾牌兵,后列弓箭手,共有七千余人,都是女真精锐,真打起来无异于以卵击石。镖客和水手们都已吓得两腿发软,斗志全无。好在己方手上还有兀术这张王牌,能不能脱险全靠他了。

这时完颜昌的船从后面绕了过来,在船头单手贴胸施礼道:“前方可是粘罕元帅?”他和粘罕虽是朝堂上的冤家对头,但粘罕长他十岁,资格也老,平时一直恭敬有加。粘罕却知他最善阴谋诡计,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在朝廷上拉帮结派,孤立自己,要不是他拨弄是非,郎主又且会对自己失去信任,一见到他便怒从心生,瞪眼道:“挞懒!你要造反么!”

完颜昌这个名字是汉名,他的女真名字叫完颜挞懒。这时完颜昌似笑非笑道:“元帅这话从何说起?这个罪名下官可承担不起。”粘罕指着朱雨时的货船道:“这些人都是关中反贼,船上藏有我大金国的宝藏,你身为朝廷重臣却不捉拿,反为其保驾护航,不是谋反又是什么?”完颜昌道:“难道元帅没看到他们挟持了四皇子么,宝藏再重要也及不上四皇子的安危。”

其实兀术一直站在船头,粘罕就像刚看见他一般,故意露出诧异之色,奇怪道:“殿下又被擒了?”他有意把“又”字重读,语气中带有讥讽之意。完颜兀术嘿嘿一笑,并不答话。完颜昌道:“反贼狡猾多智,元帅也试过了他们的厉害,殿下一时失策又有何奇怪。元帅曾在郎主面前信誓旦旦的说要夺取潼关,荡平关中之地,不知潼关现在是否收得?”

粘罕道:“行军打仗变数无常,且是朝夕可以建功。”完颜笑道:“据我所知元帅曾率兵偷袭长安,却被贼军所败,损失惨重。若连粘罕元帅都不是反贼的对手,殿下失策也属正常了。”粘罕怒道:“老夫带领两万弱旅翻山越岭,长途跋涉,仍攻破了长安城门,将七万贼军逼困于皇城。若非贼军援军赶到,老夫已占长安多时。四皇子却是在自己的营中被劫,身边有你和一群士兵保护,且能和老夫的战斗相提并论。”完颜昌道:“现在不是争吵的时候,殿下就是殿下,我们做臣子的首要之务就是保护主公。下官已和他们打成了协议,只要让他们过去便放回殿下,请粘罕元帅行个方便。”粘罕厉声道:“不行!老夫岂能放反贼过去。他们船上装满了金银珠宝,那是多少粮草武器,老夫绝不许反贼如虎添翼。

第八章 锦囊妙计(上)

完颜昌道:“你这样做会害了殿下,在郎主面前要如何交代?”粘罕道:“如何交代是老夫的事。如今反贼已经成势,老夫决不能放任他们做大。殿下深明大义,必能体会老夫苦衷。”兀术道:“元帅大公无私,本王佩服。却有一事请教元帅,还望元帅如实回答。”粘罕道:“请说。”兀术道:“元帅兴师动众的调来这么多的战船和士兵,不知是为了杀贼还是抢宝?”粘罕道:“杀贼就是抢宝,本就是一件事。”

兀术道:“本王可不这样以为。应该是元帅见夺取潼关无望,怕回去后遭父王责怪,便打算夺取宝藏将功补过,对不对?”粘罕虽在冷笑,表情却有些不自然,道:“一派胡言。”兀术继续道:“元帅的眼线不少,所以明知本王被贼人擒拿,却早早做好了在这里阻击的准备,为的就是想激怒贼人,借他们之手杀我。本王死后,叔父失职,父王定然大怒定罪。反而元帅夺宝有功,受到重用,这一下子肃清了朝堂上的两大对手,一箭三雕,当真是高明的策略。”

粘罕脸上变色,沉声道:“老夫不懂殿下在说什么,杀贼夺宝本就是老夫份内之事。”兀术道:“粘罕元帅性情耿直,当然想不出如此狠毒的计策,我料必出自高尚书之谋,是不是?”粘罕身后的高庆裔脸色一变,强笑道:“皇子误会了,下官怎敢设计陷害殿下。”兀术以手点指他道:“元帅切不可听信此人之言,不然大祸临头。本王若死在这里元帅且能脱得了干系。元帅可立斩此人,你我重归于好,回朝后本王将表奏元帅救驾之功,十万大军仍有你来掌握,你我齐心协力建功立业,不知元帅意下如何?”粘罕低头沉吟,像是在考虑。

高庆裔忙道:“下官追随元帅以来一直忠心耿耿,鞍前马后,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万不能只听一面之辞而杀害下官啊。”粘罕点头道:“老夫赏罚分明,不会无故杀人,你放心好了。”转而对兀术道:“不干高尚书的事,一切都是老夫的主意,也并无不妥。”兀术道:“为了一个汉官而不惜开罪本王,更失去和本王握手言和的机会,元帅当真深思熟虑了么?本王只邀请一次,绝不会对拒绝的人第二次伸手。”粘罕道:“老夫做的决定从未后悔,这批宝藏绝不能落到贼军手中,这是老夫的底线。”兀术目露寒光,点头道:“好,好,相信元帅很快就会尝到后悔的滋味。”

听着金国将帅们的争吵,货船上的众人都觉得好像看戏,若非仍在危险当中,恐怕早已笑出声来。朱雨时观察着周围局势,看出粘罕绝不会退让。兀术虽和他势成水火,但军权在对方手中,也拿他没有办法。粘罕虽恨二人切齿,却也不敢明目张胆的硬来,他最理想的结果就是借己方之手杀死兀术,然后就再无顾忌,直接派兵杀人抢宝。看来兀术分析的不错,粘罕更看中的是宝藏,并不在意己方之人。

忽然想到洛天初临走时送的锦囊妙计,他说当船到潼关而金兵未退便可拆开观看。想到这里便取出锦囊,展开纸绢观瞧,见上面仅写了一行字,“速弃宝藏入河,保命要紧,切勿留恋。”朱雨时心想这算什么妙计,好不容易把宝藏运了回来,就这么扔下黄河让金兵捡现成的么?但想到洛天初嘱咐按计行事,可见他定有想法,照做也就是了。

当下将信收起,见三位金国权势人物仍在冷嘲热讽,争论不休。便清了清嗓子道:“三位稍歇,请听我一言。”粘罕冷觑他道:“将死之贼还有什么可说的?”朱雨时道:“我有一个折中的办法可以解决现在的处境,望元帅一听。”粘罕道:“什么办法?”朱雨时道:“我们不要宝藏了,愿意都留给粘罕元帅,只求元帅放我们一条生路。”船上人都大吃一惊,以为自己听错了,千辛万苦运到家门口的宝藏岂能如此轻易放弃,再说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时候,手中仍有兀术这张王牌。

粘罕不动声色道:“宝藏不会走路,杀了你们后自然归属老夫,为何要放你们生路?”朱雨时道:“只要我们安全无事,就会释放兀术,元帅也就不用为难,又得到了宝藏,大家皆大欢喜,何乐不为?”

完颜昌道:“这个提议很好,我们也不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