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帆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扬帆大明- 第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进驻阿克苏城的姚启圣并没有乘胜追击,而是派人四处寻找木头打造渡船。四处散布谣言,大明军队将渡喀什噶尔河直逼莎车。这时候那两万假冒的民夫终于派上了用场,战场用不上,这收集木料打造船只的事情确实用的得上。

很快姚启圣的骑兵、步兵推进到三岔口,而两万民夫却留在了阿克苏城。这一次,姚启圣启用的战术又出乎意料。他一方面派人联络从东线南下的李承宗,一方面派出大量探子四处搜索阿普杜拉哈的主力,而与此同时又作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决定暴露自己的势力,让阿普杜拉看清楚自己确实只有区区6万人,而且两万已经在阿克苏成了民夫。

于是派出锦衣卫散步谣言,准噶尔乘哈密空虚之际大举南下。李承宗慌忙回援,姚启圣只剩孤军在这茫茫沙漠。之所以要这样做,也是为了掩护李承宗,姚启圣当然不希望阿普杜拉哈的主力找到李承宗并与其决战,这不是贪功的问题。而是李承宗年事已高,加上是皇上的重臣,一旦出事,自己又是主张分兵的祸首。

散步准噶尔南侵的消息,可以很好的配合李承宗消失的部署。另一方面是尽快引出阿普杜拉哈,在这茫茫沙漠里,虽然还有几条河照顾,但要去找敌人确实不是件容易得事情。

而阿普杜拉哈方面对于明军的入侵确实没有准备,沿途的防线很快被明军攻破。尤其是姚启圣攻下阿克苏城后。阿普杜拉哈立即召集各部军力汇聚莎车城,准备随时和大明军队决战。当然也有人建议分兵叶城和英吉沙以防大明包围莎车。正在阿普杜拉哈准备分兵叶城时,听到了李承宗撤军的消息。

天赐良机啊,六万人,大明真的要把这六万人埋在沙漠里了吗?阿普杜拉哈也不打算坐以待毙,等李承宗再回来,莎车还是难保,不如倾全国之力先将阿克苏的六万明军歼灭再四处设防为上策。

很快阿普杜拉哈带领从整个汗国汇聚二来的十五万大军朝喀什噶尔河南的巴楚城进发,想要与姚启圣的大明军队隔河相望,或再找机会渡河歼灭姚启圣不。姚启圣看到机会来了,迅速命人将阿克苏的木船和所有剩余木头搬到三岔口,每日姚启圣趁着夜色带领民夫将完好的新船沉入江底,并将大量的剩木削成木桩打入河底。

许多民夫不明所以,但大人有令,只好照办,而且这比上战场舞动弄枪要轻松许多,而且没有生命危险。连续几日,从阿克苏运来的木船和木头几乎都没姚启圣全部用光,这还不放过这群民夫,让他们巴楚城对岸建起粮仓来。当然也顺便砌起来一堵沿河墙。同样这些民夫也完全搞不懂姚启圣在搞什么鬼。

很快阿普杜拉哈的大军一路北上来到了巴楚城,看到河对岸的土墙,大声笑起来“哈哈,明军想阻击英勇的蒙古骑士渡河。你们下去准备船只,越多越好,我们要一举趟过河去。我们蒙古的骑兵不会被挡住的。”

姚启圣当然知道阿普杜拉哈想干什么,蒙古人知道这些河并不深,除了辎重需要船只外,其他的甚至可以直接骑在马背上渡河,而姚启圣要等的就是这一天。

看着对岸的阵势,姚启圣知道,阿普杜拉哈倾巢出动了准备围剿自己。于是在阿普杜拉哈到来的第二天,就让民夫们纷纷拉着车,搬着辎重向阿克苏城撤退。而另一方面却让步枪兵们荷枪实弹的站在民夫身后。姚启圣要制造逃跑的假象,为的就是让阿普杜拉哈来追。

对岸的蒙古人当然第一时间将明军的举动报告给了阿普杜拉哈,阿普杜拉哈立即召集部队准备渡河,为了争取时间,渡河长度甚至拉长到了数百米,一排排前赴后继的骑着马往对岸冲去,只留下少许人员带着辎重乘船从后面跟来。

“杀啊。。。”

阿普杜拉哈不想放过一个明军,何况现在的局面对自己有利,说不定趁机攻向北方和准噶尔连成一片,成犄角之势共同抵御大明。于是一个劲的催促军队迅速渡河抢占有利地形。

喀什噶尔河巴楚段,本来就不深,但是却有点宽,就在十几万大军先头部队进入到河中央时,姚启圣带领他的步枪骑出现了,可以说,阿普杜拉哈的渡河部队有多长,姚启圣的队伍就有多长,甚至后面的步兵还推着大量的投石。

“发射!”一时间岸上步枪齐鸣,后面的投石车带着燃烧的木头砸向了河中央。

“冲啊,迅速冲过河去,全歼明军。”这确实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只要渡过河去,阿普杜拉哈的蒙古骑兵人数上有绝对的优势,但他们万万没想到就在这浅浅的河里,姚启圣已经做了数天功课。等待他们的将是一场浩劫。

第192章智取莎车(2)

阿普杜拉哈越是下令往前冲,越接近死神。等待他们的除了岸上的大明步枪兵,还有埋藏在河水中的数不清的木桩和木船。无论人和马如何努力,是无法通过了,就在阿普杜拉哈的大军离岸只有六七十米时,却无论如何也前进不了。后面的部队不断涌来,前面的纷纷跌入河中。

投石车抛出去的木材点引了后方的辎重船,河中的十几万大军面临的后面是火海,前面是死路。直到看到这些蒙古骑兵在河中哭爹喊娘,那些民夫们终于明白了姚启圣这几天捣鼓的目的,这一招太阴了。这些人世代与喀什噶尔河为伴,河里有多少石头都知道。满以为轻松过河的阿普杜拉哈大汗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而姚启圣当然不会放过屠杀这满河的蒙古勇士,想要征服叶尔羌汗国,消灭它的有生力量是必须的。这一点与朱显波的想法也有一定程度的巧合,远在万里之遥的朱显波此时也睡不好,吃不香。担心阿普杜拉哈四处躲藏,寻机再偷袭大明的远征军。

连李承宗都没想到姚启圣如此大胆,竟然将自己的几万人马完全暴露给阿普杜拉哈,就在阿普杜拉哈认为胜利在望时,他的大军却迎来了灭顶之灾。随着岸上步枪队的不断射发,那些在水中勉强能站立的人马都纷纷跌入河中,而夹杂着河水,烟火和哭喊的喀什噶尔河顿时真正迎来了水深火热的一天。

水深的是它的颜色,随着伤亡不断增加,河面已经渐渐成血红一片,而河对岸刚离岸的船只、辎重燃烧成一片火海。慌乱中,阿普杜拉哈连忙招呼大军撤退,此时十几万人已经完全无章法。姚启圣又趁机让早已等待在上游浅水处得骑兵迅速渡过河去,由西南沿河扫荡。

就这样百十来米宽,浅浅的喀什噶尔河却成了阿普杜拉哈大军的梦魇。尽管他们早已得知大明的步枪威力十分强大,但他始终坚信自己的蒙古骑兵无论是战斗力还是人数上占驻一定的优势。吃掉大明这部分军队不在话下。结果却是大河几乎吞噬了他近十万人,剩下的也伤势严重,好多人是被吓的,大军几乎没在巴楚城停留就往莎车城逃去。

第一次正面交手,姚启圣取得了完胜,只损失了部分船只和木头就差点埋葬了阿普杜拉哈的全部主力,让全军将士对姚启圣刮目相看。而姚启圣则顾不得高兴,连忙写信给李承宗,让人快马带给在麻鲁特附近的李承宗,建议其将步兵全部调回。带骑兵迅速拿下叶城,并随时准备偷袭莎车。

而姚启圣自己则彻底将抛弃辎重,带领大军越过喀什噶尔河扑向另外一个重镇英吉沙。当然去英吉沙的副手,带的是三万民夫,起码日夜兼程的赶往那里。自己带领两万步枪骑沿叶尔羌河南下。两万步兵留下驻防巴楚和三岔口。对外宣称将主攻喀什,将阿普杜拉哈彻底压缩在叶尔羌流域。

阿普杜拉哈当然明白英吉沙和喀什对于自己汗国的重要性,连忙派人打探,果然大明的骑兵已经包围英吉沙。于是派长子尧勒瓦斯领兵前往救援英吉沙,自己在在刹车城号令各部落继续集结兵马。

经过巴楚城一战,阿普杜拉手中立即能战的将士已经不足十万,为了确保英吉沙万无一失,同时尽快打退明军并救援喀什。阿普杜拉哈做出了他一生都后悔的决定,让其长子带领八万骑兵奔赴英吉沙。自己留下满朝文武和两万骑兵守城。在阿普杜拉哈看来,叶尔羌河喀拉喀什河流域还能给他凑起几万军队来。只要前线不至于溃败,与大明在莎车城决战还是有机会的。

然而,姚启圣的目标不是英吉沙,而是莎车。等到几万人围住英吉沙而后,姚启圣率两万骑兵沿河而南下,直扑莎车。而得到消息的李承宗,将步兵遣返回阿克苏和巴楚两城,自己带骑兵火速赶往叶城。

当姚启圣来到莎车城时,李承宗的大军也攻陷了叶城。继续挥兵西进的同时,向阿普杜拉哈发去了招降书。

如果说姚启圣的到来让阿普杜拉哈大吃一惊的话,那么李承宗的出现则让莎车城惊慌失措。两万部队,何以抵挡大明的几十万大军?李承宗不是回援哈密了吗?阿普杜拉哈后悔轻率的派军前往英吉沙了,但是据探子回报,姚启圣的骑兵确实是去了那里啊。阿普杜拉哈当然不会明白姚启圣派往英吉沙的是民夫,只不过接受了几个月的军训而已。

但眼下莎车城两面夹击已成定局,阿普杜拉哈只得一面准备防御,一面急令尧勒瓦斯。而姚启圣的战术就是偷袭当然不能让阿普杜拉哈重新集结。他让李承宗将步兵调往巴楚的目的就是牢牢的控制住哈密到莎车的中转站。而英吉沙那些民夫,战前就打算牺牲的。因此给他们的命令就是哪怕只剩下一人一马也要阻击住尧勒瓦斯大部队。

这些民夫一来接受过军训,二来此番前来就是为了重奖。一路打过来除了巴楚大战被姚启圣派去运木头造船之外,几乎都是观光客,这英吉沙城时立功的机会。当然他们想不到的是阿普杜拉哈回派几乎全部主力增援英吉沙,恶战在所难免。

姚启圣不等李承宗到就组织人马攻城,大明的步枪占据主动,由于莎车城兵马极少,而且大明军队神出鬼没,不知道还会从那里降下天兵。只能将部队驻防在城内等待援军。

两万对两万,虽然大明的军队有火枪,但毕竟城池自古易守难攻。姚启圣除了吩咐将士们瞅准机会射击外,并无其他好办法。双方拉锯了两日,李承宗带领大部队来到莎车城下。两军合拢一处,重新编制,骑兵在两旁护卫,步枪骑四门同时攻击。别说攻击,就是四门围住,不攻击,城内的百姓和将士也坐不住。

原来以为大明的部队会不适应茫茫沙漠,蒙古骑兵可以利用速度和经验优势决战于大漠之中,没想到还是被神出鬼没的大明军队来了个瓮中捉鳖。

李承宗也继续传承了朱显波的那种风格。刚把莎车城围定就派人喊话,要求阿普杜拉哈立刻出城投降,并下令叶尔羌汗国各部落立即就地解除武装等待大明收编,不然城破之日大明军队必将屠城。

开始几日,阿普杜拉哈还在等待援军,那知道英吉沙的两万民夫先是固守英吉沙西岸,眼见蒙古大军过河,这些民夫们倒也不傻,反渡到对岸,在大道上四处设置障碍,并经常在沿途设伏,蒙古军虽擅长作战,但也无心与这些人纠缠。但姚启圣派去的人任务就是纠缠。

两天、三天,还是不见援军回归,而李承宗等人攻城部队已经攻破东门和北门,不得已阿普杜拉哈带领全城文武将士出城投降。条件就是希望能继续做叶尔羌大汗。

李承宗当然不能承诺,只是让阿普杜拉哈下令各部落解除武装,阿普杜拉哈等随军前往阿克苏一切等待大明皇上的圣命。就在大军进驻莎车城,收缴城内武装后,姚启圣又出了一条毒计给李承宗。

“李大人,虽然阿普杜拉哈的大部分臣子都在我们手里。但是其长子尧勒瓦斯手里仍由八万蒙古骑兵,一旦不遵命,逃往克什米尔再寻机光复莎车城那我们不是白忙一场?”

“那依你之计呢?”

快五十万字了,可以收藏了!

第193章伏击尧勒瓦斯

“大人,我们派遣部分将士将阿普杜拉哈等押往巴楚等待大军回合,然后在城内继续悬挂叶尔羌旗帜,并伪造文书让尧勒瓦斯火速驰援。大人带一万步枪兵和两万普通军士驻防莎车。小的带人去城南埋伏,只等尧勒瓦斯率军进入瓮城,城内城外一起杀出,杀他个措手不及。务必生擒尧勒瓦斯。”

“这样一来,不是显得我大明军队残暴不仁,杀害已经投降的叶尔羌部队。”

“大人,如果遣散令下达,你能保证尧勒瓦斯乖乖听命吗?他手里可有八万蒙古骑兵,就算再路途损失部分也不会少于七万。如果他们难逃到克什米尔。那我们如何是好?”

“这个。。。但是要是激起叶尔羌各部落公愤怎么办?”

“大人你忘了那些民夫了吧,这是大概也死得差不多了吧。就说尧勒瓦斯拒绝解散武装,屠杀前往收编的大明两万骑兵,大明将士义愤填膺为同胞雪仇而已。”

这个姚启圣真是够毒的啊,李承宗想想都有些害怕,年纪轻轻就有如此心计,不过眼下抓住尧勒瓦斯确实很重要,甚至比抓住阿普杜拉哈更重要。

“好吧,就依你之计。不过要尽量减少伤亡,我派几个猛将跟随你。生擒尧勒瓦斯就立刻罢兵。”

“是,大人,那么小的就去布置了。”

夜幕降临,心急如焚的尧勒瓦斯正在带领大军火速赶往莎车城,那里又自己的父汗和叶尔羌大大小小的部落首领。这可恶的大明军队一路设伏已经严重延迟了他的救援速度,还好经过几天努力阻拦他的人也杀得差不多了。而刹车成已经在自己眼中了。看起来莎车还是很平静。

难道大明军队还没有到?万幸啊,要是父汗等被俘虏,一切都白搭了。

“勇士们,随我进城再休息,莎车需要我们。”

精疲力尽的几万终于见到了莎车城,个个长舒了一口气。一个个都放心了警惕,准备回城好好休息。

“尧勒瓦斯率大军回来了,快快开城门!”

城头装扮好的士兵连忙点头,并招呼开城门。

城门开启,尧勒瓦斯骑马走在最前面,很快进入瓮城。抬头看看城墙上的将士,挥手致意。城墙上的士兵一看差不多了,关门,发射!

城外埋伏好的姚启圣带领步枪骑和骑兵一起冲出“杀啊,活捉尧勒瓦斯!”可怜这些蒙古骑兵们以为回到莎车城了,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