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江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品江山- 第1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笑话。”柳老头冷笑道:“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岂容自己做主?”

“呵呵……”陈恪擦擦嘴角的血迹,笑了:“我一直很崇拜令尊……”

“你……”柳老头登时语塞,天下人都知道,当年他爹是怎么娶到他娘的,为此他姥爷还告过御状呢。

“我父亲没有错,老太爷家也没有错,千错万错,都是我的错。”陈恪沉沉叹口气道:“是我年轻孟浪,才给三家带来无穷的烦恼与痛苦,我愿意承担一切后果。但是,苏小妹我必须要娶,因为这是承诺。”

柳老太爷神色复杂的望着陈恪,尽管对这小子绝无好感,但他还是要承认,从见面开始,陈恪的言行举止,便让他难以产生恶感,甚至不知不觉,看他都顺眼多了……

“难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不算承诺了么?”柳老太爷一下抓住了陈恪的话柄:“你只履行对那苏家的承诺,那对我家的承诺,就可以不履行了么?”

“这……”陈恪无语,苦笑道:“如果我能一分两半,自然要履行的。”

“这有何难?”柳老太爷大手一挥道:“看你一副聪明相,怎么是个死心眼?”他给陈恪支招道:“念在你年幼荒唐、却也算重信守诺的份上,老夫就替孙女做主,待你们成亲后,允许那苏什么小妹做个偏房就是。”说着重重拍着陈恪的肩膀道:“老夫那一刀没有免,只是权且记下,你要是敢宠妾灭妻,到时候一起了账!”

在他看来,这样的好事儿,陈恪肯定答应不迭……奶奶个熊的,豪门之女下嫁,还没成亲,就先允许他纳妾,上哪找这样的好事儿去?

“苏小妹必须是正房。”陈恪却不识好歹道。

“你……”柳老太爷瞪起一双牛眼道:“莫要不识好歹!”

“我答应的是娶她,不是纳她,所以必须正娶,没别得可能。”陈恪道:“如果老太爷同意的话,我也可以明媒正娶令孙女。”

“放屁!”柳老太爷怒道:“就是官家,也只有一位皇后!”

“不行的话,我只能用别的办法,补偿老太爷和柳姑娘了。”陈恪深深作揖道:“从今往后,老太爷和柳姑娘有任何吩咐,晚生都绝无二话。”

“谁稀罕……”柳老太爷烦躁的背过身去,在练功房中来回踱着步,依他的性子,对方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是不会再纠缠的,最多暴揍一顿,然后一拍两散。然而,他心底有个声音,却一直在叫他不要松口。老先生说不清是为什么,似乎是那种源自家族的固执,似乎又是别的什么原因……

演武堂中,只听到柳濠来回踱步的声音,陈恪安静的立在一旁,等待他的回答。

许久,柳太爷终于立住脚,转身挑衅地望着他道:“小子,听说你办法很多?能干很多别人办不到的事?”

“不能这么说……”陈恪叹口气道:“比如这件事,我就没有办法。”

“有办法,你要是能帮我办成一件事,我便还你庚帖,从此两家再无瓜葛。”

“什么事?”陈恪警觉道。

“我有一个老弟,他现在遇到大麻烦了。”柳濠叹口气道:“我想帮帮他,却没有办法。”

“谁?”陈恪沉声道。

“告诉你也无妨,”柳濠面带骄傲道:“他正是当今枢密使,面涅将军狄汉臣!”

“狄元帅……”陈恪倒吸一口冷气道。

“不错。”柳濠颔首道:“当年在西北鏖战,他还是我的下属,如今,他已经是西府大臣,我大宋军人的骄傲了。”说着又叹口气道:“但是现在,有人意欲置他于死地,你能帮他化险为夷么?”

“是不是文彦博那厮?”陈恪猛然想起一事,沉声问道。

“哦?”柳濠不禁要刮目相看了,惊讶道:“你是从何而知?”

陈恪当然不会说,我是从历史书上看到的……事实上,到了千年以后,狄青依然能为人耳熟能详,多半原因,要归于他所遭受的不公与悲剧的结局上。

陈恪依稀记得,狄青在当上枢密使数载之后,突然遭到了文官们的集体杯葛。为了整倒他,文官们不惜造谣附会,用各种迷信说法,来动摇仁宗皇帝的意志。尽管直到最后,文官们也没找出他的任何劣迹,然而狄青还是被排挤出京。

之后在朝廷无微不至的关照下,每隔半个月,便会有使者去嘘寒问暖……宋朝开国百年,这样的待遇只有狄青这一份,真不知他到底做了什么,让朝廷这样放心不下。

狄青忧愤交加,不久便生背疽去世了……直到二十年后,国家用兵西域,苦无良将,才想起了这位英年早逝的常胜将军。然而,大宋男儿的从戎建功之心,早就随着狄青之死烟消云散,再也回不来了。

那些文官们得逞了,世界依然以他们为中心运转,大宋朝所有的荣光全都归于他们,所以好男不当兵,都去抱着书本苦读,挤破头当官去了。最后没办法,竟让太监领军,演出一出出可笑的活剧,硬生生把个大好河山,拱手让给了一群野人。

可恨的是,当灾难降临,这些文官跑得比谁都快,基本上全须全尾的逃过长江去,在江南的花花世界继续作威作福,直到南宋灭亡,彻底没地儿逃了,才遭到报应……只是太晚了,亿万无辜百姓,已经变成了枯骨。

陈恪什么都知道,但他更知道,自己只是个普通人,做不了那种力挽天倾的伟人。在另一个层面的历史中,王安石早就证明过,改革,不是闹着玩的,伟人也不是那么好当的,弄不好就成了千古罪人……

正是基于这两方面的原因,陈恪才会对当官兴致缺缺,要不是因为在大宋朝,做官就是特权的代名词,他连科举都不会考。他就打算做个闲官、享受生活,多找刺激,赶在靖康之前,把这一辈子醉生梦死的糊弄过去。我死后,管他洪水滔天……

但发生在眼前的悲剧呢?管还是不管?对于一个见义勇为壮烈过的人来说,根本不是问题。只是在经过六塔河事件后,陈恪已经充分认识到高层的厚黑与无耻,所以他一点信心都没有。

帮狄青翻牌,几乎是不可能的。

“我是猜的。”陈恪回答柳老头的问话道:“没有东府大臣的支持,不太可能动摇到西府大臣。”

“果然厉害!”柳老头对陈恪生出些信心道:“我当你答应了?”

“这件事,我可以尽全力出谋划策。”陈恪缓缓道:“但是,小妹的幸福,不能用来当赌注。”

“可以……”柳濠也一字一顿道:“只要我看到你的努力,可以不附加任何条件……”

我认为,正常人来到这样一个朝代,都会有陈恪这样的想法。沈默那样为民族崛起而读书的伟人,太少;陈恪这样,对未来没有什么明确的计划,只是想让自己和身边人过得更好的,才是绝大多数。

当然,人的想法会变的,把你放在国家总理的位子上,你也会认真思考国家大计的,所以不要急……且让他精彩的活着吧。

第一五九章水漫开封

更新时间:20129317:21:35本章字数:4368

第一五九章水漫开封

嘉佑元年的大雨,从五月初下到六月初,没有丝毫要停的意思。圣堂在排水设施瘫痪七天后,壮丽的汴京城,化为一片汪洋。

为了疏通排水的河道,开封府尹包拯,请了圣旨,率领军队,将建在城外汴河、蔡河、五丈河下游河道上的私家园林全都拆除,这才避免了城中百姓遭受灭顶之灾。

但开封府糟糕的地势决定了,在大雨停息、洪水退去之前,城中的涝灾便会一直持续。街道变成了河床、房屋变成了孤岛,车马被舟船取代,城中到处漂浮着无数的垃圾杂物、动物尸体、甚至也能看到溺毙的人尸……

这座超级城市中的百万居民,陷入了严重的生存危机中。如果不妥善解决,将会直接影响到国家政权的稳定,这就要求朝廷必须履行其行政职能,制定出切实有效的救灾政策、上下一心、同舟共济、方能渡过难关。

所幸宋朝的文官政府,在内政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士大夫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操、充足的官员数量、极高的官员素质,强大的行政能力,以及两位有着非凡能力的宰相,更不用提,还有一位千古仁君了。

这一切因素汇聚起来,都使宋朝的抗洪救灾,足以令上下两千年的任何朝代汗颜。

首先是官家赵祯,水灾发生后,他便下旨罪己,并食素斋醮、夙夜祷于上帝,‘万方有罪、罪在朕躬’,祈求上天将灾难移到自己身上。并下旨停止宫中、官府一切娱乐活动,命所有人把精力放在救灾方面。

同时,他接连颁布减赈救灾的诏令,向民众保证,朝廷会负责他们在洪灾时的生活,以及灾后的重建,极大的安抚了市民的情绪。使他们能够听从朝廷的指挥。

官家许下了善良的承诺,对于两位宰相率领的文官集团来说,却是艰巨的任务,一百五十万人的赈灾和重建啊,光想想就能让人头皮发麻。

好在赵祯一直在满朝非议声中,坚持留用文彦博和富弼为相,此刻终于得到了回报。两人都是难得的治世能臣、赈灾经验丰富,富弼更是曾在青州,赈救过五十万灾民,此刻虽然任务艰巨,两人却能保持镇定、有条不紊的统筹好整个救灾工作。

有道是未雨绸缪,其实救灾也是一样道理,你事先准备充分,遇到事情自然不会慌张。开国以来,宋朝便频发各种灾害,故而朝廷一直都非常重视仓储预防措施,广设各种常平仓、义仓、惠民仓、广惠仓……其中,常平仓主要负责赈粜,广惠仓补其不足,义仓负责赈贷与赈给、惠民仓主要负责济贫,四种仓库相互配合,在全国范围内,组成一个完整的救灾仓储体系。

作为京师之地,自然更是各种备灾粮仓密布,足有一百三十座之多。文彦博上任以后,曾亲自视察了所有的救灾粮仓,查处了一批贪污义仓的蠹虫、并委派监察御史,将日常监督形成制度。

在他的严格要求下,一百三十座粮仓,始终处于饱满状态,足够京城百姓食用两月之久,这是他和富弼最大的信心源泉。手里有粮,心里不慌,文彦博将开封城所在在职和闲散官员数千人,具体分配到每一个街坊中,每一名官员,全程负责十户家庭的救济和安置。

他要求所有官员,都必须熟悉自身所负责的人家,并将其年龄、性别、姓名登记造册,使下发物资、安置百姓有的放矢,也便于灾后评价官员的工作成果。

同时,所有建在高处的宫观建筑、军营设施、乃至私人宅第,都被朝廷征用,以安置从低洼处转移来的百姓……甚至王公大臣的府邸,都被要求接纳一定数量的灾民。

而宋朝的王公贵族们,此时也表现出极高的风度,他们不仅允许灾民在自家房舍居住,还负担起他们的衣食来。宋朝‘仁爱’的社会风气如此,如果拒绝的话,会被别人视为冷血自私,完全无法立足。当然,更多是出于这个时代,人们被儒家思想熏陶出来的自觉……

文彦博还命人在夷山搭建帐篷,解决了几万人的住宿问题。又在城中征集男丁,前往加高加固黄河堤防……因为黄河的河堤,要高出开封数丈,因此反而成了大水中难得的陆地。但若是黄河一旦决堤,汴梁城就彻底变成水晶宫了,也不知官家能不能当成龙王爷。而且文彦博这一招,还解决了城中百姓的住宿问题,也让十几万壮男不至于无所事事、为害京里。

其实大宋朝论救灾经验之丰富的,富相公说自己第二,没人敢称第一,然而他更清楚,这种需要领导人物强力决断的时候,两个声音同时说话,只会造成工作的混乱。所以文彦博抓大的方面,他则关注细节、查遗补缺。

不要以为这样就轻松了。恰恰相反,这些不起眼的工作琐碎细致、极为繁重,富弼却毫无怨言的承担下来,每天默默工作的十个时辰,只在实在撑不住时,才会眯瞪一会儿。为了不至于睡得太死,他把枕头换成一截圆木,这样只要一翻身,就会惊醒。

而且富弼也比文彦博更注重受灾百姓的心理按摩……那是灾民些人,是全天下最骄傲挑剔的大宋臣民,不是给他们个地方睡、给他们口干粮吃,就可以再也不闻不问的。为了让蚁聚在一起的民众,不至于因为烦躁情绪,而发生恶性治安案件,以至于引起骚动。富相公下令开封城所有官妓,每日为百姓义演,太学生和国子监的监生们也被他调集起来,每日里走访百姓、了解他们的不满,汇报官员们工作的缺漏,作为一种监督。

正是在这两位顶级文官的完美配合下,开封城才能在如此巨灾之下,依旧井然有序,民众情绪稳定,没有任何恶性案件发生……当然,温情脉脉之下的严刑峻法,起了重要作用。

因为洪灾,太学早就停课了,陈家所住的宅子,也涌进了数百号灾民。虽然他也很赞同朝廷的这一决定,但不代表他能忍受,和几百号人挤在一个院子里。

他便花大价钱,买了一条船……在这个水漫汴梁的时候,船价是平时的十倍,且有价无市。但陈恪还是通过赵宗绩弄到,一条有船舱的平底船。晚上就住在船上,白日里,便和几个兄弟划着船,在汴京城的街道上玩耍。

他们的行为绝不突兀,而只是千万同道中的一员罢了。自由惯了的东京市民,焉能整日拘于方寸之地?于是纷纷找船下水,像平日一样走亲访友、游玩作乐。但船的数量有限,价钱也太高昂,绝大多数市民就算负担得起,也不会为了几个月的大水,而花这个钱的。

好在宋朝的城市是商业化的,汴梁城更是如此,什么是商业化?就是需求导向生产。马上有商人,用木板、竹竿,扎出各种简易的排筏,也不卖,按日租给想要游玩的市民。此项生意一经推出,马上大为火爆。每日里雇船的市民成千上万,多少排筏都会被抢光。

于是,沉寂数日的汴梁城,重新热闹起来,只是街道上的车马行人,被密密麻麻的舟船所取代。人们也在短暂的不适之后,开始享受起这种非同寻常的体验来。除了乘船出游外,水性好的人们,直接扒得赤条条,扑通扑通跳下来,戏水逐浪,卖弄身姿起来。

但要想吸引目光,游泳其实不是什么好办法,那些玩水秋千的才是众人瞩目的焦点。他们在竖立着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