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弊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清弊主- 第20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面,让他们为国效力。”

“为国效力?”胤誐眨巴着眼睛,一脸疑惑的道:“十四弟,别打哑迷啊。”

二麒、勒老五、瑞老七,三个黄带子也被胤祯冒出来的这一连串罪名吓了一跳,听说为国效力,三人亦是巴巴的望向胤祯。

“十哥,平日里要多关心朝廷大事。”胤祯轻笑着道:“朝廷开年就要移民澳洲,要的是人嘛。”

流放澳洲!二麒三人差一点没晕死过去,这也太狠了吧!不就是打架斗殴,至于流放澳洲吗?

当街鞭笞一众奴仆,让不少偷偷观望的百姓大感快慰,这些个恶奴平日里可没少为虎作伥,眼见他们当街被拔了裤子鞭笞,不少人都乐的捂住嘴偷笑。

步军统领衙门的一众将领兵士则是大为振奋,个个都觉扬眉吐气,这当街鞭笞,对他们而言,可是倍有面子的事儿,日后,他们在大街值巡,腰都会挺的格外直。

胤祯却是叫过隆科多,问道:“前几日,着你摸底,可有眉目?”

“回十四爷,这些事,各巡捕营都是门清,昨日便已经整理好。”隆科多说着,再次劝道:“十四爷,不是下官嚼舌,此事可得慎重,宗室子弟历来是朝廷的禁脔,还望十四爷慎思。”

胤祯点了点头道:“放心,本王自有章程,你着人将材料送到府上来。”

“喳。”隆科多躬身应道,起身,他又问道:“下官愚钝,不知十四爷命登记这些旁观的黄带子是何用意?”

“呵呵,日后,会派上用场的。”胤祯微笑着道。

次日一早,胤祯便在景运门递牌子觐见。

不料,竟然是李德全亲自迎了出来,当着一众人恭谨的请安之后,他才起身,笑着道:“皇上在养心殿东暖阁召见十四爷。”

胤祯微笑着道:“怎敢劳驾李公公亲自传旨。”

“今时不同往日,十四爷如今身份不同,老奴亲跑一趟,是应该的。”李德全躬身回道。

胤祯心里却是一凛,康熙这是什么意思?既然没给储君名份,又何必在礼仪上抬高自己?他忙谦逊着道:“李公公,您这可就见外了不是,胤祯仍是皇子,不能有别于其他兄弟。”

李德全瞅了一眼他头上薰貂冬冠上颤颤巍巍的十三颗东珠,心里暗忖,十四爷比起前太子爷可是谨慎远了,他忙陪着笑道:“朝廷最重礼仪,老奴可不敢有丝毫轻忽。”

进得养心殿东暖阁,胤祯恭谨的行礼请安,起身后,康熙便道:“赐座,赏茶。”而后,特意瞥了一眼他冬冠上的东珠,见已加到十三颗,不由微微颌首,道:“以后,你每天就跟上书房大臣一同觐见。”

跟上书房大臣一同觐见?那岂非五更天就得进宫?想睡懒觉,可就没门了。不过,康熙此意是旨在让他积累处理朝务的经验,这可是真的将他当储君来培养了,胤祯屁股才挨上凳子,又急忙起身跪下道:“儿臣谢皇阿玛恩赏。”

“平身。”康熙微微笑道:“昨日宗室奴仆与步军统领衙门发生冲突,听说你也在场?”

见康熙一来就问到这事,胤祯不由一喜,忙欠身回道:“回皇阿玛,儿臣是事后方才赶至。”

“你对此事如何看的?”康熙甚是随意的问道。

“回皇阿玛,此事虽小,但儿臣窃以为不可轻视之。”胤祯谨慎的说道。

“哦?”康熙顿时来了兴趣,道:“详细说说你的看法。”

胤祯稍一沉吟,便侃侃而道:“昨日事后,儿臣即赶到现场,对事情来龙去脉甚是清楚,顾深感忧虑,如今闲散宗室甚众,每日里饱食终日,无所事事者不少,正所谓闲来烦恼,无事生非,闲极无聊,他们便整日里出入青楼戏园,茶楼酒肆,争风吃醋,打架斗殴,甚者更以欺民为乐。

每日如此花费,闲散宗室中自然有财力不继者,但如今互相攀比、夸耀已蔚然成风,不少宗室子弟便作奸犯科,以获得钱财挥霍,聚赌抽成,欺压百姓,盘剥商铺,种种不法情形不一而足。

国朝入关,鼎定中原,宗室子弟不过二百七十余人,如今,不过七十余载,宗室子弟已经高达二千四百余人,皇阿玛,以目前二千四百人的基数,不用三十年,宗室人数就有可能过万。

届时,不仅增加朝廷负担,京城治安亦是很大忧患,有损皇家脸面之事亦会层出不穷,儿臣恳请皇阿玛未雨绸缪,早做筹划。”

对昨日发生的宗室奴仆与步军统领衙门斗殴事件,康熙亦是大为恼怒,但更多的是好奇胤祯何以欲将三个宗室子弟流放澳洲,不想,胤祯竟然牵出这么大一个话题,他越听越是心惊,老十四的担忧不为无因。

人口基数越大,繁衍越快的道理,他还是懂的,二千四百人的基数,十五岁就开始结婚生子,加上天下太平,又根绝了天花,三十年发展到上万人,绝非危言耸听,如此,三、五十年之后,又是何等光景?百年后呢?此事,确实要未雨绸缪,否则,就会给后世子孙留下极大的隐患。

不过,宗室子弟是皇室的根本,是大清的基石,这个问题得想个妥善的法子,否则,必然引起恐慌,他马上就想到了海外分封,将远支分封到美洲、非洲,让他们在海外落地生根,开枝散叶,该是最好的选择。

瞅了胤祯一眼,康熙不由大为欣慰,老十四可真是称的上一叶知秋,见微知著,如此一件小事,他竟然能想的如此深远,不知道他对此有何提议,略微沉吟,他才开口说道:“此事,你看的透彻,见的深远,不知你对此有何想法?”

第398章微服私访(一)

胤祯昨日在府中想了一宿,越想越觉的这次机会难得,不仅可以此事为借口,整治京城的治安秩序,还能乘机提议对宗室管理进行改良,当然这得循序渐进,若能说服康熙同意,对日后的整顿旗务亦是大利,因此,他昨晚是下足了功夫。

一见成功引起康熙的关注和忧虑,他不由暗暗高兴,听闻康熙问及,他略微沉吟,便道:“宗室乃是皇室血脉的延续,与皇室休戚相关,可谓是皇室的藩屏,朝廷的柱石。然而,如今的宗室子弟却是一代不如一代。

以前,宗室不过数百人,尚涌现了无数杰出的文臣武将,如今,宗室人数翻了几番,杰出之士却寥寥无几,反不如以前。这原因很多,但最根本的原因,便是天下太平,宗室子弟丧失了锐意进取之心,朝廷对宗室子弟不仅给予丰厚的待遇,还有优厚的特权,特别是司法特权。

司法特权原本是为保护宗室和彰显宗室的身份和地位,如今,却被他们作为为非做歹,欺压百姓、盘剥商贾的资本。

其次,八旗崇尚奢华、安于游惰,惯于逸乐之风亦正是宗室子弟引导的,儿臣窃以为,要纠正京城的奢靡之风,这源头便在宗室。”

康熙听到这里,眉头已是皱了起来,老十四难道他想拿宗室开刀不成?他特意提出宗室的司法特权,难道想在这上面整改?宗室的特权可不是轻易能动的,那可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得打消他这个危险的念头。

胤祯哪里知道康熙的想法,兀自接着道:“宗室既是皇室的藩屏,朝廷的柱石,便不能任其如此腐化堕落下。否则,一旦国家有事,根本就无法指望他们,所谓藩屏、柱石更是空谈。

儿臣以为,该从三方面入手扭转这种局面。一则,设立宗学,仿皇子教育制度,十八或者是二十岁以下的宗室子弟必须在宗学读书,考试不合格者,剔除出宗室,大清不能容忍废物成为皇室的藩屏和朝廷的柱石。

二则。修整宗人府的管理条例,加强对犯过宗室的处置力度。

最后,在京城开展一次全面的整治清理行动,严惩违法乱纪,欺压百姓、盘剥商贾、聚众赌博、打架斗殴等歪风邪气。”

一听胤祯并未直接触及宗室司法特权,康熙不由微松了口气,对于建宗学。他倒是没有意见,宗室能多出点人才。毕竟是件利国利民的好事,而且如此一来,能极大约束宗室年轻子弟。只是,考试不合格者就剔除宗室,这是不是有点太狠了。

琢磨了一阵,康熙又隐隐有些担心起来,宗室太强,对皇室却并非是好事。前明对宗室之所以要实行强杆弱枝的政策。也不是没一点道理的,一旦遇上懦弱之君又或者是年幼之君。便有可能酿成大变,这一点,他是深有感触。

但象前明那样,养一群废物一般的宗室,却是徒耗钱粮,于朝廷于皇室无丝毫益处,这实在是一个难以解决的矛盾。

这个老十四,又提出了一个两难的抉择,康熙瞥了他一眼,伸手端起茶杯,呷了几口茶,才开口问道:“前明对宗室的政策,你该知道吧?”

康熙担心宗室太强?胤祯闻言不由一楞,这点他倒是没想过,沉吟一阵,他才道:“回皇阿玛,儿臣以为可以通过两方面来缓解,一是加强皇权,进一步削弱八旗旗主和王公宗亲对旗下旗民的控制和依附关系。二是,宗学可以侧重于西学。”

加强皇权这是题中应有之意,但是让宗室学西学,却是大出他的意料,他不由诧异的道:“让宗室子弟学西学?”

胤祯欠身道:“回皇阿玛,这并无不妥,皇子也都有学习西学,宗室子弟自然也可以学。儿臣如今察觉,很多地方都要用到西学,造船、火器、炼铁炼钢,勘探测绘,修路架桥,筑堤筑坝,矿藏勘测提炼,甚至是农业都需要西学人才,但西学人才却倍感缺乏。

西学不同于国学,即便学得再好,也不会危及皇权,宗室子弟学习西学,不仅能够掌握一技之长,为国出力,而且还能引发带动士子对西学的兴趣。”

康熙本身对西学就甚为了解,对数学、几何,天文都下过一番苦功,也觉得老十四这提议有理,不过,转瞬间,他又皱起了眉头,西学在其他方面的应用,对朝廷而言,都是好事,唯独在火器方面的应用,让他甚为担忧。

略微思忖,他才说道:“宗室子弟学习西学,若是用于火器的制造,对以后朝廷收回封地极为不利,民间习西学之风兴起,亦同样存在这隐患,你可曾虑及这点?”

见康熙果然是对民间推广西学有顾虑,胤祯忙欠身回道:“回皇阿玛,火枪火炮以及火药的研发、制造涉及到炼钢炼铁、铸造等方面,而且还需要大量的熟练技术工匠,民间根本不可能规模制造而不被发现,再有,火器目前是处于不断的研发、改良的阶段,朝廷在这方面拥有雄厚的资金和技术人才,岂是民间所能相比?

儿臣窃以为,根本就无须担忧民间制造火器的问题,至于海外封国制造火器,更无须过问,只要朝廷能够与时俱进,始终处于火器研发的最前端,西洋尚且不俱,何俱封国?”

“若是不能与时俱进,那又如何?”康熙沉声问道。

胤祯毫不犹豫的道:“一旦落后,大清就要遭受欧洲强国的入侵,海外封国丧失殆尽,本土亦有可能与莫卧儿帝国一样,任人蹂躏。”

康熙沉默半晌,开口却是问道:“你欲整治京城的治安?朕听你几次提及盘剥商贾,可是与宗室子弟有关?”

胤祯点了点头道:“皇阿玛,今日是腊月十六,这几日正是各商铺年终盘底结算的日子,不若,儿臣陪皇阿玛出去看看实际情形。”

微服私访?康熙不由露出一丝笑容,他在京城亦是经常的微服私访,不过,主要是调查物价和官声,如今,已近年关,去走走也好,看看那些商铺究竟是如何被盘剥的?

第399章微服私访(二)

不过,即便是在京城微服私访,也不可能抬脚便走,这群儿子没一个是省油的灯,白龙鱼服之事,还是谨慎为上,康熙瞥了胤祯一眼,仍是没有表态,他发现老十四行事,往往剑走偏锋,出人意料,不能以常理度之,他不得不细细琢磨。

老十四如今并无储君名分,按理,应该借着整顿旗务,筹划八旗生计之机大肆邀买人心,特别是拉拢各旗都统和旗下的王公大臣才对,他倒好,不仅不乘机聚附人心,反而要拿宗室开刀,这不是自个找不自在嘛?

即便老十四怕触及皇权,欲消弭自己的戒心,最多也就是不邀结人心而已,何至于拿宗室开刀,置他自身于陷境?难道说,老十四根本就是不计较自身得失,一心为国?否则,以老十四的精明,何以会做出自毁根基的事情来?

想到快速膨胀的宗室,康熙亦是颇为的自责,前明之所以丢了江山,很大原因便在于宗室的过度膨胀,挤占了国家近三成的财赋,明知道这一点,他却仍是忽略了这个问题,前车之鉴不远,他岂能让大清重蹈覆辙?控制宗室的无限膨胀,限制宗室的强大,必须在他手里定出章程来,此事刻不容缓。

想到这里,他又警惕起来,老十四该不会是抛砖引玉,最后,让自己去得罪整个宗室吧?略微一想,他便一阵释然,老十四行事风格并非偏于阴狠,况且,他也不会考虑不到有引火烧身的可能,不可能行此下策。

倒是老十四提议的法子确实有可取之处,老十四如今才二十五岁,不出意外。海外封国在他手上就要收回,不可能再留给后世子孙,开宗学,习西学也未尝不可,不过。未防意外,此事,还是要将老十四推在前面。

沉吟良久,康熙才开口道:“你说加强皇权,进一步削弱八旗旗主和王公宗亲对旗下旗民的控制和依附关系。可是已有了初步想法?”

一见康熙想了这半晌,竟然转移话题问到这上面来了,胤祯不由暗暗腹诽。整顿旗务的想法,他此时哪里敢提出来,忙欠身回道:“回皇阿玛,此事,儿臣目前并无具体想法,仅有两个提议,一则是名分。八旗旗主的满语叫‘固山额真’,儿臣建议改为‘固山昂邦’。”

康熙大为赞赏的看了胤祯一眼。这提议好!名不正则言不顺,加强皇权自然要先从正名开始。‘额真’的满语意为‘主’,而‘昂邦’的满语意为‘臣’。‘固山昂邦’即‘旗的大臣’。

虽然只是一词之改,但意义却甚为重大,这等于是明确了君臣主仆名分,只有皇帝一人可以称为‘主’,即使是一旗之主,和皇帝的关系也是臣子和君王的关系。

如此一来。旗主这个称呼便将彻底消失。所有的旗民今后都只有一个主子,那就是皇帝。时日一长,各旗之人则只知有皇上,不知有旗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