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家娘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掌家娘子- 第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几年下来,他们这些人都快忘记了动不动就被御史弹劾的滋味。

突然之间,奏折就像雪片一样落在皇上面前,好像要将几年积压的台谏一下子都补齐,听到自己被言官弹劾他怔愣了半晌,再去找周宗儒,周宗儒也被责罚。

谁也没料到,局势一下子变成这个模样。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户部被弹劾十几人之多,南直隶的官员更是上了大大小小的奏折。若是朝廷认真办此案,他说不得就会被拖进去。

想到这个,他才来找李御史。

南直隶的漕粮查之前,皇上先赦免的李子年,并且让李子年跟着崔奕廷去了南直隶,崔奕廷那里他已经碰了钉子,李子年和他有些交情,两家的女眷在泰兴也有往来,李子年总不能半点颜面也不给,没想到来到李家,李子年劈头盖脸就是这样一番话。

姚宜闻觉得最近的事都出乎他的意料。

不光是朝局的变动,就连家里的事也是一乱糟。父亲病倒在床,六弟下了大狱,族兄见他满脸的怒容,婉宁……更是不服管教。连家门都不进,这到底是怎么了?

姚宜闻道:“子年兄,我们同是泰州府人,有些事也就不遮遮掩掩,子年兄怎么会提起我家七丫头。”

李子年抬起眼睛,“姚大人有没有见到姚七小姐?”

自从上次在城外遇到,他还没有和婉宁说话。

姚宜闻不便将家事仔细和李子年说。

看到姚宜闻一脸的为难,李子年嘴边露出一丝轻笑,摇了摇手,“姚家的家事和我们这些外人无关。我只能告诉姚大人,姚七小姐治好了拙荆的病,姚家二房帮着朝廷查案,倒是姚大人家的六老爷,在这时候私卖漕粮被巡漕御史抓个正着。六老爷岳家将泰州府贪墨的漕粮运出南直隶,也是人赃并获,巡漕御史顺藤摸瓜这才抓到了泰州知府,这只是一年的漕粮……再往后仔细查……姚大人以为要如何?”

姚宜闻额头上顿时冒出了冷汗。

真的要查?

他在衙门里打听出的消息只是“小定案”。

小定案的意思就是只要皇上面前能交代的过去就行了,南直隶的案子真的要查下去不知道要涉及多少官员,总不能将那么多官员牵扯过去。

虱子多了不痒,债多了不愁。这在官话里的意思就是,所有人贪墨就相当于没有人贪墨,你不追究我也不追究,大家心领神会。

漕粮的事也不是一日两日了,之前谁都不来查,怎么冒出个崔奕廷就要查到底。

就凭崔奕廷头顶这个“崔”字就不能让人信服。

谁知道“小定案”突然就变成了“大定案”。不留情面的崔奕廷竟然摇身一变去了刑部当成了主审。

这是什么道理?

这样下去真的要人人自危。

他不过是找人帮忙去了一趟大狱看了六弟,如今刑部上下从周宗儒开始都被停职查办,甚至连这几日来往的公文都一并被封存。

去南直隶的所有公文半路都被拦了回来,其中户部、刑部的公文更是直接拿到了崔奕廷手里。

崔奕廷要做什么?要怎么做?姚宜闻想想就觉得胆寒,说不定谁是崔奕廷拿来立威的人。

六弟已经招认还咬住了寿家。这案子如果崔奕廷一定要握住,他是不可能疏通的了。

李御史看向姚宜闻,“按理说,我李家该感谢姚家的帮忙,只不过,听说治好拙荆病的恩人,如今要被逐出姚家……”

李御史刻意在这里停顿了片刻。

这是李御史再一次提起了婉宁,姚宜闻抬起头来。

“多事之秋,姚大人好自为之吧!”李御史说完站起身来送客。

姚宜闻的表情僵在脸上,只好顺势起身和李御史客套。

走出了李家,小厮忙上前伺候,“老爷,我们是不是该回家了?”

姚宜闻点点头,转身上了轿子,刚坐下来他却又改了主意,“你先去大老爷暂住的院子知会一声,我随后就到。”

老爷要去见大老爷?

小厮有些怔愣,这几天老太爷不就是因为这个生气,这是家里人都知晓的事,大老爷带着七小姐进京却住在外面,明摆着就是在和老太爷打擂台。

老太爷说了,谁也不准去见大老爷,他们下人还在一起议论,七小姐从族里过来却不回家,都是因为二房撑腰,大老爷大约觉得以族长的颜面能让老太爷低头,如今却落得留在外面无人问津的下场。

没想到才说过的事却突然有了这样的变化,老爷要去见大老爷。

他没听错吧?小厮怔愣了半晌才又上前询问,“老爷说……要去族中大老爷院子里?”

姚宜闻低着头不知在想什么,等了一会儿不见轿子动,才抬起头看小厮,“你怎么还不去?”

“老爷,您说要去大老爷暂住的院子,小的还不知道……那地方在哪里,还要让人回去问问才清楚,咱们家里人也不是个个都知道。”

大哥和婉宁进京已经好几日了,家里下人竟然还不知道大哥暂住的地方在哪里。

姚宜闻眼前忽然浮起李子年轻笑时的神情。他顿时觉得脸上一片火热。

“快去问。”

姚宜闻声音落下,小厮立即飞快地跑起来。

……

轿子终于停到一处三进院子门前。

小厮已经等在门口接应姚宜闻。

“老爷,大老爷那边已经禀告过了,只是说……家里有客……请老爷在这边等一等。”

家里有客不让他进门?什么时候竟然生分到如此地步。

姚宜闻刚刚走出轿子。一眼看到不远处停的马车。

“有没有问问是哪个客人?”

大哥是从泰兴来的,京城里认识的人应该不多,就算有几个能来往的,说出来他也会熟悉。

“问了,”小厮道,“就是老爷刚刚去的李家的马车。”

李家?

李子年?

李子年会比他来的还快?

可是看马车的样子和跟车的婆子,应该是女眷乘坐的车。

难道是李大太太。

“客人是来找谁的?”

小厮道:“小的问了,那不是大老爷这边的客人,大老爷将旁边的院子买了下来,如今是七小姐……住着……那边还有族里的女眷……李家的马车停在那边……是找七小姐的。”

李大太太是来找婉宁的。

说话间又有一辆马车过来。

是一驾装饰精巧的华盖车。跟车的婆子穿着酱色的半臂褙子,下人规规矩矩没有发出任何声音,等到车停下来几个人围过去接应,就算他离得这样近连从车上下了几个人都看不清楚。

一般人家不会规矩这样大。

这些人都是来找婉宁的?

姚宜闻正想着,突然听到稚嫩的声音。“父亲的书都买齐全了?杨先生说明日开始就要学《增广贤文》。”

姚宜闻转过头去看到了走到门口的一大一小。

虽然有几年没见,姚宜闻一眼就认出了沈敬元,沈氏被休的时候,沈敬元红了眼睛,他也不认输,两个人就当着许多人的面打了一架。

本来他觉得日后两家还能走动,就因为那次再见面就形同仇人。

什么时候沈敬元有了子嗣?

姚宜闻将目光落在那个小小的身影上。不知怎么的他的心仿佛被人狠狠地一扯,有种难描难述的滋味从心里发出来,这孩子长得有几分难得的伶俐,小小的年纪身上就有了几分书卷的气息。

那孩子正在和沈敬元说《增广贤文》,发现沈敬元停住脚步,就抬起头来正好和他对视了个正着。

姚宜闻顿时有一种强烈的似曾相识的感觉。

不知怎么的。那孩子的五官和神态瞬间就让他想起他小时候来,姚宜闻不由自主地将目光都落在那孩子身上,连从前面过来的沈家马车都没看到。

这孩子的长相……

姚宜闻想要看得更清楚,沈敬元却伸手将孩子抱起来一下子送进车厢里。

不知怎么的,姚宜闻有种失落的感觉。

那孩子眉清目秀。有几分像沈敬元,却……眉眼很像沈氏……

沈氏……真是奇怪了,难不成他还惦记着沈氏,所以才要多看那孩子几眼。

沈敬元低声道:“坐稳了。”

昆哥点了点头。

姚宜闻走过来,还没有开口,沈敬元却冷笑一声,抬脚上了马车。

很快车厢里又传来那稚嫩的声音,“那是谁?”

“姚家三老爷。”沈敬元冷冰冰地说着姚宜闻。

“哦,是那个坏人。”

站在车外的姚宜闻听了个仔细。

那个坏人。

在一个小孩子心里,他都已经变成了坏人。

第九十九章数落

沈家的马车走远了,门房才来传话,姚宜闻的小厮急忙走上前去。

不多一会儿小厮回来道:“老爷,大老爷让我们进去呢。”

原来家里的客人就是沈家人。

什么时候他也要等着沈家人走才能进姚家的门,之前他休沈氏的时候二老太太是找人来劝说,可是整个二房却和沈家没有什么来往,怎么才一年不见大哥,大哥就和沈敬元走的这样近。

姚宜闻想着带着下人进了堂屋。

姚宜州正和管事说话,看到姚宜闻就挥了挥手,管事急忙退了下去。

“大哥,”姚宜闻先开口,“这几日在京中可还习惯?”

二伯父在的时候,他们两家走得很近,逢年过节都在一起,在一起说笑、打闹,大哥是二伯父的独子,就真的将他们当做亲弟弟般看待,一转眼的功夫大家都长大了,各自成家立业,可他也想过彼此会这样生分。

姚宜州道:“都还好。”

不冷不热的一句话,让姚宜闻后面的话不知道从何说起,哥俩坐了一会儿,姚宜闻才提起姚宜春,“六弟生了病,瘦得不成样子,我让人带了些药进去,也不知道这案子要审到什么时候。”

下人上来端上茶点然后又陆续地退下去。

姚宜州抬起眼睛,“老六出事之前,我就跟他说过,不能做出有违法度的事,他却不听非要去倒卖漕粮,我们姚家做了多少年的粮长你们不是不知道,如今名声却功亏一篑,泰兴县的粮长本是何家,三叔父和朱应年一起将粮长之位换成了六弟。”

姚宜州说着将身边的文书拿起来拍在桌子上,“这是六弟做粮长时立下的文书,无论将来出了什么差错都和姚氏一族无关。”

姚宜闻沉默了半晌,“李御史家是怎么回事。李御史的病怎么是婉宁治好的?”

姚宜州冷笑一声,“那你要问问三叔父,当时笼络李御史是不是因为六弟贪墨了漕粮?想要李御史抬抬手不要为难姚家,婉宁治好了李大太太。三叔父和六弟就想通过婉宁打听出李家的消息,你说这应不应该?”

“因为这样的事要将婉宁逐出姚家,别说我这个做族长的不答应,族里的长辈都不会点头,”姚宜州皱起眉头,“至于六弟的事,你别想在我面前说什么大道理,我无官位在身也知道,这些事要等着朝廷论断,孰对孰错不是你我能说了算。”

姚宜闻没想到大哥会这样封死了他的嘴。

姚宜州说完看看姚宜闻。“难不成六弟倒卖漕粮,朱应年贪墨漕粮的事都与你有关?”

姚宜闻脸色顿时变得难看,一下子从椅子上站起来,“我为官这么多年还从来没做过贪墨的事,更别说去贪墨漕粮。”

“那就好。”姚宜州淡淡地道,“我可不想看着整个姚家都被拉下水,我们姚家毕竟是泰兴县的大户,又做过粮长,漕粮的事我是管定了,你不用来劝说……”

这话摆出来,好像他是因为要庇护六弟才和族里闹翻。

姚宜州道:“我们姚家在泰兴这么多年。好不容易出了一个六部堂官,你还记得你高中进士的时候泰兴县是怎么个热闹,人人都说你给泰兴县挣了脸面,这些年但凡有泰兴应考的考生有几个不来你家中拜会?”

“我们家没在泰兴做什么善事,却倒卖漕粮,漕粮是什么?百姓送上来的税粮。我们姚家何德何能,竟然和贪官相互勾结盘剥百姓。”

“我问你,你进京任职的时候跟我说了什么?”姚宜州板起了脸,“说将来定然要做一个清官,就算不会名垂青史也不能让人唾骂。”

“我父亲在世的时候为何就算让族人饿肚子也要拿出盘缠让三叔和你去赶考?”

“那是因为父亲说。你虽然从小就话不多,但是为人本分,将来做了官定然也是个好官,”姚宜州道,“你说说,我爹有没有说错。”

当时伯父说这样的话,他听了只觉得面上有光,姚宜闻想到这里,脸上一红,却没想到多年过去了,再听到这样的话,却让他觉得难堪。

被御史弹劾,被李御史看不起,如今大哥句句责骂……

“我还以为进了京,你能分辨孰对孰错,立即作出个决断,姚家对是对,错是错,绝不偏袒任何人,这样一来才对得起姚家在泰兴的名声,谁知道你就是和糊涂虫。”

姚宜州瞪圆了眼睛,“亏你当年在我面前说下那样的大话。”

……

姚宜州越说声音越大,“当年你休沈氏说是为了姚家的脸面,说沈氏和沈敬元勾结丢了你的官声,现在我就问你,沈氏让你丢了什么脸面?可让你受了御史的弹劾?”

说到这个,姚宜闻顿时怔愣起来。

没想到大哥会在这时候提起沈氏,是不是方才沈敬元说了什么。

姚宜闻皱起眉头负气道:“大哥,沈氏那件事不说也罢,沈氏做出那样的事,不能怪我容不下她……”开始他也在父亲面前替沈氏求过情,如果单单是因为沉香母子他不可能会点头,实在是沈家太胆大妄为,要不是父亲发现的早,整个姚家早就受了牵连。

他也因此欠下了如今左春坊的何明道的人情,还好何明道和张家素有渊源,他这才没有因为那件事提心吊胆。

姚宜闻正想着。

“如果倒卖漕粮的事是沈家做的呢?”

清澈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六叔的事放在沈家身上,我生母现在若是还没被休,父亲还会觉得沈家也情有可原,即便受了御史的弹劾父亲也要替沈家说话吗?”

“父亲觉得倒卖漕粮的罪名微不足道,”说到这里婉宁刻意顿了顿,“还是朝廷律法根本无所谓,父亲心中自有一杆秤。”

下人撩开帘子,婉宁一步踏进来。

姚宜闻脸色顿时变得铁青。

好久不见的长女站在那里,一双清澈的眼睛和他对视,目光中已经没有从前对他的依赖,而是深深的质疑。

这些年,他也时常会想起婉宁小时候的模样,却从来没想过婉宁有一天这样站在他跟前,四年里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