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国千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十国千娇- 第3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陆岚见到俩老头,也只得恭顺地叫了“舅舅”“义父”。

王朴道:“关系十万大军的大事!岭南瘴气,可有良药可制?”

白叟紧张地拿着前线御医送回来的卷宗在细看,陆岚偏过头,也跟着瞧了一番。白叟道:“瘴气可能是疟疾,御医的法子没问题,雄黄来熏,大把青蒿泡冷水,再以榨汁饮之,是出自《神农本草经》的方子。”

王朴看向陆岚。

陆岚轻声道:“我倒觉得有点问题。”

王朴忙问:“什么问题?”

陆岚道:“巫山山民偶有患疟疾者,我曾经也是照《神农本草经》拿青蒿来治,可是发现毫无减轻状况。后来用大量黄叶子的草蒿,长期服用调养,颇有成效……《神农本草经》记录的青蒿,可能就是草蒿,这本书太久了,以前的名字可能不同。”

王朴大喜,脸色都红润了:“老夫便知,在端慈皇后面前举荐岚儿没错!”

白叟在一旁沉吟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其实陆岚的医书根本不是他教的,是陆岚的先父陆神医传授。当然这并不影响舅舅也沾光。

陆岚又道:“同行郎中认为疟疾是一种邪气,但我觉得并不像,它可能是一种像看不见的小虫子之类的活物。”

“哦?”王朴饶有兴致地看着她。

陆岚抿了抿嘴唇:“巫山有一个村子出现了疟疾,我与三姨(巫山白姥)去救治。有一家服侍病人的家人同处一室却未染上,若是邪气怎不在斗室之内染给其家眷?反倒是靠村中小溪的几户染上了,我在那里呆了一段时间,发现那家人把污秽之物倒进了小溪,所以下游的人取之饮水,这才染上。

神农的方子能减轻疟疾,或许能治好,但不是一定能治愈。若是人多的军营,首先得把那些染上疟疾的人分开,禁止所有人喝生水,把病者的污物先煮过再倒……”

王朴听得不住点头,说道:“毕竟关系很多人的性命,为了万无一失,只能让岚儿走一趟了。”

陆岚道:“小女听义父之命。”

于是王朴到金祥殿西殿请旨,急着安排行程。

京娘也陪着陆岚南下,另外还有陆岚身边做侍从的徐二娘;文官有白叟和左攸。符金盏调内殿直精锐骑兵一队,护送他们前去岭南。

一行人兼程渡过大江,穿过南唐国旧地,先来到了已被周军占领的雄州。那里有很多重病不愈的病卒。

左攸接手了雄州染病兵营的权力,先照陆岚的办法进行隔离除污。又派人四处收集草蒿送往雄州城。

大伙儿带着一帮官吏、将士、民夫开始了救治。这汤药也比较怪异,不像别的药材一样熬制,得先把水煮开了冷却,用冷水来泡,然后揉碎取汁,每日给人服用。

得病的士卒成千上万,每天都有人死掉,需要大量的草蒿和人手,陆岚等人也亲自上手干活,忙得不可开交。

一日徐二娘见人们抬着士卒的尸体出营焚烧,想起当初赵虎的尸体也是在伤兵营,触景生情竟然哭得稀里哗啦。

她抹了一把眼泪,走到一座院子门口,看里面又抬着尸体出来。就在这时,忽然听得一个声音呻吟道:“是不是该轮到我了,是不是……”

那声音充满了绝望和恐惧。

徐二娘心下一软,便进去看,只见一个脸色苍白憔悴的年轻人躺在破床上,瞪着眼睛看着屋顶。

那军士虽然一脸病容,却长得十分俊朗,看着很是面善,身材也是笔挺高大。徐二娘站在屋门口似乎挡着了他的光,那军士忽然身上一抖:“天怎么忽然黑了,我是不是到阴曹地府啦!”

徐二娘赶紧走过去,好言劝道:“你别怕,咱们有良药,只要安心养病,定然能好的。”

劝了几句,那军士无神的眼睛恢复了一点神色,转头看着徐二娘,愣愣道:“你怎么哭了,你认识我么?”

徐二娘答不上来,默默地摇头。

她转头看见床头破木案上放着一只铁盅,便拿起走了出去,先放到架在木柴上的锅里烫了一番,然后舀了一盅冷汤药走进来,又扶起军士,喂他喝药。

军士道:“喝了这个能活?”

徐二娘道:“你多喝些,定然能治好的。”

那军士便抱起铁盅,“咕噜咕噜”往肚子里灌。

第六百七十七章三寸不烂之舌

卢多逊随行到夏州后,没藏氏的大群人来接尸体,一片恸哭。那些人见到穿汉儿衣服的人,满是敌意和愤愤之色,卢多逊只能深居简出,尽量少在夏州街头露面。

行馆附近,偶尔还能见到契丹人出入王宫。

等了将近一个月,卢多逊才受到党项首领李彝殷的接见。

见面的地方在一间斋房内,卢多逊能听到隔壁“笃笃笃……”的木鱼声,此时的平和宁静,与党项人全民皆兵的尚武之风反差极大。

卢多逊拱手,向李彝殷深鞠一拜:“拜见西平王……”

不等卢多逊说完,李彝殷便指着对面的蒲团道:“卢使君坐下说话。”他倒不是心急,主要因礼仪有些差别,北方各族鞠躬行礼是不说话的,只有中原汉人执礼才会说些套话。

“多谢西平王。”卢多逊从容地坐在李彝殷对面,拂了一下袍袖。卢多逊出身寒微,不久前也只是个小官,何曾有资格与割据一方的首领平起平坐?但现在他适应得非常快。

李彝殷拉着脸道:“咱们一片赤心,本王连最宠爱的亲女儿都送去了灵州,没藏氏是送亲的正使,高高兴兴地去,朝廷为何如此对待咱们?”

他的言语不善,有种问罪的口气。

卢多逊不动声色道:“朝廷也是一片诚意。”

“哼。”李彝殷冷笑了一下。

卢多逊端坐着,面不红耳不赤地说道:“本官什么身份,西平王理应知道。”他看了李彝殷一眼,又道,“您可以打听打听,内阁辅政是大周宰相的人选,一共只有几个人,若非天子信任的近臣,不能进内阁……

本官来灵州前,同僚好友都纷纷劝诫,觉得我此行有性命之危。但官家还是差遣了我,而非随便派一个人应付。”

果然李彝殷的口气稍缓:“但朝廷还是杀了送亲之使。”

“没藏氏首领并非被杀,是气急攻心出了意外,官家也很难过;事实俱在,西平王明鉴。”卢多逊好言解释道,“而官家杀岺哥,对西平王也是好事!”

李彝殷皱眉道:“好事?”

卢多逊一本正经道:“李贤妃端庄美貌,官家十分宠爱,才会对拐走她的岺哥痛下杀手。”

卢多逊一脸严肃地看着李彝殷,李彝殷沉吟道:“官家应是为了皇室颜面……”

“对!李将军这句话也没说错。”卢多逊一拍大腿道,“不过,咱们简单点想……一个大丈夫的女人被别人盯上了,是恼羞不已,还是心平气和?若只将女人看作小妾一样不重要的人,会盛怒难遏么?”

二人面面相觑,愣了一下。

卢多逊又沉声道:“官家对李郡主却是十分上心的,自始至终杀的只是没藏氏的一个小辈。李将军真的要为了没藏家的一个后生,就要带全族涉险、弃君臣之义于不顾?李将军以为是否值得么?”

这句话让李彝殷陷入了久久的沉思。

卢多逊看了他一眼,语重心长地说道:“中原朝廷忠信仁义,向来对各族都很仁厚,今上更是以仁治国;契丹人是草原蛮夷,信奉的是肉弱强食。李将军也是信佛向善之人,与谁为伍才稳靠?李将军心中定有评判。

党项自唐朝起便为皇朝之臣,各朝一向礼遇,亦无甚旧怨;大周对党项人是很善意的。咱们从未想对付你们,要对付的强敌是辽国!

契丹人自唐末起就一直威胁中原,他们多年来一直劫掠各地,叫百姓苦不堪言,此等仇怨,我朝才不得不以兵戈相向。李将军切勿受契丹人蛊惑,白白受其驱使,成为仇寇的马前卒!”

李彝殷良久之后,小声问道:“如何才能修缮关系?”

卢多逊正色道:“皇室与李家已是亲戚,何须修缮?君臣两家只要平素多多往来,李将军派人到东京设定难军驿馆,方便礼尚往来,必定传为青史佳话……不过在下谏言,李将军还有个立功、更加亲近朝廷的机会。上次河西野辞氏杀了朝廷的人,抢了贡物,若是李将军施压,让他们把罪犯交出来……”

李彝殷道:“野辞氏部落在黄河西面,咱们虽有来往,但本王也管不了他们。”

卢多逊笑道:“李将军说这种话就见外了,您是朝廷册封的平西王,威望最高,所有党项部落不得仰仗您的鼻息?一点小事,野辞氏定然会听从李将军的意思。”

卢多逊又沉声道:“野辞氏首领找个本来就想杀的人,送到灵州来顶罪就行了,谁还会真去查办罪魁祸首?”

“这样也行……”李彝殷沉吟道。

卢多逊道:“本官也想查罪魁祸首,当时杀的可是我的人,连我的性命都差点丢了。不过咱们还不是要以大局为重,真要让野辞氏把重要的人送来给咱们杀,也是强人所难……”

李彝殷点头道:“只是如此办,本王没什么话说。”

二人说完话,卢多逊便起身告辞,从容不迫地走出王宫,他的神色十分淡定。但刚一进行馆,就迫不及待地找来了随从。

卢多逊脸上泛着红光,慌着磨墨,将夏州之事写了奏章,派人快马先回灵州报喜,请功去了。

……灵州大堂,文臣武将一片道贺。

杨业道:“起初陛下骤然射杀没藏岺哥,臣还有些担忧,原来陛下早有深谋远虑!”

魏仁浦淡定道:“杀的又不是李彝殷的儿子,李彝殷犯不着为了没藏氏反叛朝廷。他此时反叛朝廷,没有一点好处,李彝殷并不傻。”

杨业点头道:“岺哥犯的本来就是死罪,不杀反倒失了朝廷威信;杀之亦不到影响大事的地步。该杀!该杀!”

人们七嘴八舌道:“李彝殷不过是一个节度使,原本就该仰仗朝廷恩惠。岺哥犯事在先,处以死刑名正言顺正大光明,不杀怎么维护王法?那没藏首领自己气死的,难道还要算在朝廷头上,他管束儿子不严,任其胡作非为,也有不教之过!”

“对对,朝廷在大义道理上站得住脚,李彝殷绝不可能因为这种事就反。他若要反,无论怎样都会找借口起兵造反;若不反,绝不会因为一个没藏首领就反。”

“虽说朝廷不愿对党项人轻动兵戈,咱们想拉拢他们,可李家又何尝不想借朝廷承认的名分地位,提高威信?他们若不求得朝廷的宽容厚待,一旦开战,又能讨得什么好处?”

史彦超看向对面的人,冷笑道:“看你们马后炮真有趣儿,老子记得岺哥犯了事儿,你们一个个都说,哎哟杀不得,杀了要怎地怎地,哈哈!”

杨业等人十分尴尬,魏仁浦只当没听见。

众人说得头头是道,称颂郭绍,把郭绍的作为称之为火候恰到好处。

郭绍坐在那里,不置可否,他没吭声却给人一种胸有成竹、一切尽在掌控之中的气势。

实际上郭绍此时心里也特别惊喜,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回头一想,李彝殷确实犯不着因为这么一个矛盾就完全撕破脸,但是事情没有结果之前,谁能断定?

稳住了李彝殷,郭绍西巡的目标已经没有了多少阻力。

他这时才开口说道:“卢多逊两番深入夏州,功劳很大。”

众人对此没有异议。

就在这时,一个文官走进来,拱手道:“禀报陛下,臣等刚收到东京急报。”

“拿上来。”郭绍道。

侍立一旁的王忠走下去,从文官手里接过书信,送到郭绍手里。郭绍展开一看,立刻抬头镇定道:“曹彬攻陷韶州。”

大伙儿听罢又是哗然,一片兴高采烈的道贺。郭绍又看了一遍,把奏报递到王忠手里,轻轻扬了一下头,示意他让诸臣传视。

郭绍内心一阵狂喜,不过正如他在失手时不想表现出来,狂喜时也没有表现得欣喜若狂。古人讲究喜行不露于色,郭绍做不到,但尽量当众不要太夸张就行,这样更显得淡定从容,好像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岭南瘴气之害已被遏制,曹彬在韶州城下与南汉军援军主力决战,大获全胜,旋即攻破韶州!

魏仁浦大声道:“韶州在走廊之间,又有水路通兴王府,南汉军无险可守也,大周军取南汉如囊中取物!陛下一统河山,创盛世之业,大业不远矣!”

诸公纷纷附和,一番歌功颂德。

郭绍当众说道:“朕没有看错人,曹彬未让朕失望。”

诸臣一齐拜道:“陛下英明。”

郭绍此时情绪兴奋,忍不住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背着手踱到窗前,昂首从容,一副踌躇满足的样子。

大堂外阳光满地,今日的天气十分晴朗。郭绍抬头看去,只见蓝蓝的天空中飘着朵朵白云,几只不知什么品种的禽类在空中翱翔,只看到翅膀的影子在广阔的天幕下扇动。

努力的一切准备虽有坎坷,但终究还算顺利,郭绍隐隐感觉到,自己离某一种东西越来越近了,他正在小心翼翼地靠近。

第六百七十八章旭日东升

“咚、咚……”缓慢又厚重的鼓声在灵州府衙外响起。

一排衣甲鲜明的士卒鼓足腮帮,昂首挺胸对着东边使劲吹响了苍劲的号角。通红的旭日正在城外绿黄色的草原上升起,好像是应着号角声升起一般,风在空中纵横驰骋。旭日东升,一切都叫精神抖擞,仿佛赞新的开始!

穿着各种各样衣裳的人排成两列向里面走去,有穿着圆领袍服戴乌纱帽的文官,有穿着武服甲胄的武将,还有头发衣服奇形怪状的各族人等。这里就像一个文明大杂烩,彼此之间也能接受对方,看多了就习惯了。

人们照前面进去的人的过程,自觉地先解下兵器,站在那里张开双臂,等宦官上下搜一下身,然后转身跨过门槛。

府衙大堂内,“叽里呱啦”的说话嘈杂一片,很多人说的话都叫人听不懂。正面的墙上挂着一幅牌匾,上书四个大汉字:明镜高悬。下面的两张公座四平八稳地摆在那里,空着。

……城内十字主干大街上,一队浩浩荡荡的人马正在迤逦而来,许多骑兵护卫着一顶黄绸装饰的大车。

李月姬就在这辆四驾大车上,她的对面坐的是郭绍。李月姬一路上一言不发,很冷落郭绍。她穿的还是从家中带来的衣裳,彩色如霞的紧窄翻领衣裙,头上戴着皮帽子、圆弧冒顶,发饰上的首饰极少,倒是耳朵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