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帝江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帝江山- 第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众人走了约莫半个时辰,便已经来到皇宫门口,杨存忠先命人将萧山送往殿前司的关押之所,赵瑗片刻也不肯离开萧山,陪着他一起在有些阴暗潮湿的房中。

杨存忠自己先去打探了赵构的行踪,得知赵构在崇政殿尚未睡的时候,便又返回,对两人道:“殿下,官家尚未歇息,你们换了衣衫跟我来吧!”

萧山和赵瑗换下杨存忠给的普通侍卫服侍,刚要出门,却见杨存忠手起刀落,将看守两人的侍卫给杀了。

萧山尚能理解杨存忠这是不想走漏消息,赵瑗在心中却有些微词,但也没说什么,跟在杨存忠身后,朝着赵构所在的崇政殿走去。

议和过后,赵构重修皇宫,现在的皇宫已经颇具规模,再也不是战时那种狭□欠的办公之所了。杨存忠先行进殿,对着赵构附耳说了两句之后,赵构便命周围的太监宫女全部退下,等待杨存忠口中的“要犯”。

萧山先行走进殿去,朝着赵构行了大礼后,便跪在地上,道:“小臣深夜前来,不是为了别的,是得知了一个大阴谋,前来给陛下示警的!”

赵构不以为意,淡淡的问道:“什么大阴谋?怎么你义父不来同朕说?”

萧山决定先咬秦桧一口再说:“我再不会认此贼做义父!他竟然异想天开,想要篡位自立,我不肯跟他同流合污,便几乎被他灭口!多亏……”说道这里,他见杨存忠在一旁,便道:“多亏杨指挥相助,才能够面见陛下,使其阴谋败露!”

赵构听到萧山这样说,吓了一跳,手中一抖,笔下的字那一撇就有些歪了。

杨存忠也全然不料萧山竟会说出这种话来,心中怦怦直跳,心想:我不过是卖个人情,怎么被他给拖下水了?

萧山道:“当日普安郡王在九凰山遇刺,背后主谋不是别人,正是秦贼!他说陛下无子,只要刺死普安郡王,使陛下没了依凭,便能够趁机上位!”

赵构此刻听到萧山这样说,心中反倒冷静下来,淡淡的道:“秦相公是国之司命,朕决不容有任何人污蔑于他。存忠,将他押送到大理寺,让秦相公处置吧!”

赵构话音未落,一直等候在殿外的赵瑗疾奔而至,双手张开,护在萧山面前,道:“不能杀他!”

55、杨柳岸

赵构眉头微蹙,看着赵瑗:“你来做什么?为了这么一个卖主求荣的家伙;你想要抗旨不遵吗?”

赵瑗急道:“阿爹宫中尚有活口;一问就知道了,况且何须拷问;儿臣当□问过那些临死的刺客;俱是秦贼指使!他分明是要害死我们父子二人;才肯罢休!”

赵构摇头:“活口没有醒来,已经死了!若果有此事,秦山也,哼哼!”

赵瑗转过身;撕拉一声撕开萧山的裤子;道:“阿爹;当日他为了救我;腿上重了十多箭,现在走路都是蹒跚,伤口还在流血!如果不是他及时赶到,我早就死了!如果他有分毫私心,只消不管我,我也不能活着回来见你!秦桧因此就对他怀恨在心,今天趁着儿臣大婚,他便去拿秦山的父母,还务必要将他杀死!儿臣担保,秦山绝无二心!若是阿爹一定要为了心中的一点怀疑治罪于他,儿臣愿跟他一起进大理寺!”

说毕,赵瑗便跪在地上,朝着赵构磕了三个头之后,紧紧的抱住萧山,不肯松手。

赵构听说其中还有这些隐情,便走下龙椅,去看萧山。果然见到萧山身上多是疤痕,大腿上还有一处尚未愈合,此刻又裂开,正在往外冒血。

赵构沉吟不语,心中暗想:看来这个人,和秦桧有着父母之仇,和他并不一条心了。

赵瑗见赵构不说话,又急道:“他今日本来已经可以逃跑,却甘愿冒着生命危险,前来进宫面圣,阿爹你……”

赵瑗话为说完,便被萧山打断,萧山扯开赵瑗抱住自己的胳膊,朝着赵构行了一个礼,道:“小臣所说,是真是假,只要一问杨指挥便知!秦相公今日能够不经陛下允许,就私自调动殿前司亲军。他日能够做什么,陛下尽可推测。”

赵构先前听说秦桧谋反云云,倒也不怎么在意,他带回来的活口醒来就被拷问致死,临死什么也没说。赵构正为此事心中不太痛快,但也清楚,以秦桧现在的权势,谋反恐怕还不能,别说其他人,就是金人也不见得喜欢秦桧篡位。

后来见到赵瑗死命求情,只是觉得秦山忠勇可嘉,也就一般,但此刻听说自己的殿前司居然私自行动,这一惊可是非同小可。殿前司负责守卫禁宫安全,是赵构的最后一道屏障,指挥使一直由自己信任的杨存忠担任,但如果当真秦桧不经过自己便能调动禁卫军,不管他去用来做什么,这都是一个让人心惊胆寒的事情。

赵构一双眼睛朝着杨存忠看去,问道:“存忠,可有此事?”杨存忠噗通一声跪在地上:“陛下,臣绝无半点和秦桧苟合的意思!否则也不会带秦山过来面圣了!就是觉得此事不对,所以才特来请陛下决断!”

赵构看着杨存忠,心中划过他早年那一幕幕身边侍卫叛乱的事情,足足过了有一炷香的功夫,才缓缓的道:“你做的很好!须知你是天子之臣,唯有天子才能护你!其它的什么人,不管他权势多大,能给你的,都不会比朕多!”

杨存忠赶紧磕头:“臣明白!臣跟随陛下十余年,决无二心!”

赵构道:“那就好!你先下去吧!”

杨存忠心中骂了萧山一百遍,这才退下殿去,心想以赵构的尿性,说不定会把自己给卖了,不如两边讨好,去只会秦桧一声,也免得将来自己惹祸上身。

他这样想时,便命自己的一个心腹,前去告知秦桧,刚刚抓到的萧山被人救跑了。

赵构还留在殿中,殿中点着数十根蜡烛,也不甚明亮,将他的脸照的有些泛白。

过了一会儿,赵构才道:“都起来吧!萧山你先出去,瑗瑗我问你几句话!”

萧山要往外走,赵瑗却担心他一出去就要被抓,但也不敢硬要扯着他,眼神中恋恋不舍之意非常明显。

萧山笑了一笑,道:“小臣就在外等候!”便转身出去了。

等到萧山走了之后,赵构才道:“瑗瑗,看样子你似乎很喜欢他?”

赵瑗道:“阿爹常常叫道孩儿当知恩图报,孩儿不敢忘记!”

赵构道:“一个侍卫,这是他的本分,没什么恩不恩的!既是你为他求情,就让他溜走好了!”

赵瑗心中轻轻的舒了一口气,问道:“阿爹,秦桧……”

赵构的脸一听到秦桧二字,即刻变得有些发青,他冷冷的哼了一声:“秦桧做事,未免太过分了!朕还活着,他就敢如此!非给他点颜色瞧瞧!”

赵瑗道:“秦贼何止是过分!他早已心怀不轨,现在是羽翼尚未丰满,若是再过得三五年,恐怕就更加的无法无天了!阿爹你既已知其阴险,何不将其罢免?以此惩戒天下不轨之人?”

赵构忽然间叹了口气,他似有些忧愁的看着赵瑗,过了好大一会儿,才道:“瑗瑗,我知道,这件事情委屈你了!但……但秦桧不能罢相!你,你以后多加小心吧!”

赵瑗听到赵构说出这话,简直不可置信,道:“阿爹,他连殿前司都能随意调动,这个人决不能留!”

赵构摆了摆手:“这是我们父子之间说些悄悄话,我知道,不跟你说明白,你是不肯罢休的!但你也要听过就忘,你可知宋金议和,多么的不容易吗?”

赵瑗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愤怒,他一时说不出话来,赵构缓缓的道:“当年我从汴京城,一路南逃,踏冰渡河,辛辛苦苦的重拾天下,历经整整十年!这十年,就算是现在想来,也不堪回首。十年之中,没有一天朕不想回到汴京,不想打败金兵。可每一次的结果,都是让人失望!咱们大宋,是打不赢金人的。”

赵瑗咬着唇,不说话,赵构继续道:“十年来,我既盼着能打赢,又盼着从此不再打仗。直到秦相公入朝,这才花了大价钱,换来合议。朕父母妻儿,兄弟姐妹皆被金兵□,朕心中何尝不愤恨?但能打么?能打赢么?好容易金人也不想打了,议和终于定下来。金人知道朕心中不甘,便在和议中有一条“秦桧不得罢相”的条款!若是朕今日将其罢免,金人就知道朕想要开战……”

赵瑗愤然道:“那就战!何惧一战?”

赵构眉头紧锁,摇了摇头,道:“打不过的,今日秦桧不过是行事张狂了些,到不至于篡位谋反。可如果,如果当真宋金开战,你我哪里还有立足之地?更何况,现如今又拿什么去打?”说道这里,赵构不由的想起岳飞被杀在大理寺中。当日岳家军十万劲旅,尚且难以取胜,今日裁军多时,韩世忠已经五十多岁,年纪老迈,国中将领,无一人能够统筹大军,怎能开战?

赵瑗听到赵构这一番话,难过的说不出话来,他心中又是觉得屈辱,又是愤怒,还满是失望。

赵构拍了拍赵瑗的肩膀:“瑗瑗,做皇帝,要学会一个忍字。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秦贼张狂,朕尽量节制他便是。若是罢相,一旦引来金兵南侵,那朕这皇帝,还有你,恐怕都要被抓到北边,半壁江山也保不住,十年辛苦积攒下来的家底,尽数送给别人了!”

赵瑗听到这些话,心中难过之极。他万万没想到,赵构为了议和,竟什么都能容忍!

赵构亦看着赵瑗,过了一会儿道:“瑗瑗,秦桧他今年已经五十多岁,活不了多久的!等到他老死,你我父子二人也不必像今天这般的忍耐了。朕知道你心里委屈,但,这件事情,就这样吧!那个活口其实是我杀的,别怪爹不给你做主。”

赵瑗几乎觉得有些窒息。他低下头深深的吸了数口气,抬起头来,道:“既是如此,儿臣愿意暂时忍耐。只是求阿爹一件事情,把秦山放走。他为了我身披数创,我若是连他也保不住,以后又有谁肯为我效力?”

赵构见赵瑗不再去追究自己遇刺的事情,便点了点头,道:“这件事情好说!朕写一份手诏,让他拿了可以通行关卡,远远的离开京城,也算是救他一命!”

说毕,便走到龙案前,提起御笔,刚写了两个字,忽然心念一动,道:“瑗瑗,朕有些下笔不稳,恐怕措辞不当,你替朕写了吧!”

赵瑗情知赵构是害怕将来这件事情被秦桧责问,但此刻也不多说,道:“儿臣不敢用御笔龙案。”

赵构便将笔纸取下,铺在地上,赵瑗拿了笔,写了通关文书后,赵构又取出自己的玺印盖上,道:“这也是你施恩与他,好让他能够知恩图报!”

赵瑗将文书收了,朝着赵构行了一礼,便走了出去。

萧山一直等候在殿外,之间天色漆黑一片,看不到半点光亮,等了半晌,才见到赵瑗出来,就忙上前问道:“怎样了?官家是否已经下定决心,整治秦桧?”

赵瑗道:“你怎得如此肯定,阿爹会对秦桧下手?”

萧山见赵瑗脸色不是很好,也不知道究竟怎么了,便茫然道:“没有皇帝会允许自己的亲兵侍卫被宰相随便调用吧?这足够引起十二万分的警觉了!”

赵瑗沉默,伸手拉住萧山:“先别说这些,快走吧!我送你出城!”

萧山吃了一惊:“走?”

赵瑗道:“边走边说!”

皇宫内,大殿中,秦桧和赵构两人的气氛,有些微妙。

秦桧声音不似往常的恭谨:“臣已经查明,秦山就是刺杀普安郡王的凶手,要将其捉拿归案,却不知道被什么人放走了!陛下可知是怎么回事?”

赵构阴着一张脸:“朕怎么会知道?”

秦桧上前一步,直逼赵构:“但是臣怎么听说,秦山这个逆贼,今日见过陛下?”

赵构甩袖不悦:“秦相公,你就这用这种态度跟朕说话的吗?”

秦桧意识到自己似乎逼得过急了,便后退两步,躬身道:“臣只是担忧普安郡王的安危,故此着急了。臣听说秦山逆贼出城被拦,却拿着陛下的手书,想必是有人矫诏!”

赵构道:“朕从未见过你的义子!你们的家事朕也没心思过问,至于他从哪里弄来的伪诏,这不是你秦相公当去查的事情么?”

秦桧道:“臣还听闻,今日普安郡王大婚之夜,却丢下王妃不见,又听城门官说,那手诏是殿下的笔迹……”

赵构打断秦桧的话,道:“他生父没了,今日进宫来过一次,谁人能在丧父之痛下还洞房?秦相公你管的太多了!”

秦桧道:“原来如此,看来陛下果真不知情,是臣妄言了,还请陛下恕罪!看来放走逆贼之事,是普安郡王所为了?”

赵构见秦桧步步紧逼,又烦又怒,喝道:“秦相公,你未免太过分了吧!朕还有事,你先退下吧!”

秦桧嘴角露出了一丝阴惨的笑容:“臣还有一事,今日金国派使者前来,问为何淮西军中有招降纳叛的事情,臣不知该如何回答。”

赵构心中怒意更甚,知道秦桧这是在威胁自己,他用力的将怒气压下,淡淡的道:“知道了,朕会下旨,约束他们!也不早了,秦相公为国操劳,当注意身体!”

秦桧朝着赵构行了三叩九拜的大礼,这才退出。

赵构狠狠的看着秦桧离去的身影,脑袋中来来回回的都是萧山的那句话:“今日秦贼能够调动陛下的亲军侍卫,他日未必便安心做人臣!”

直到此刻,赵构才追悔莫及,当初不该听信这人的鬼话,自毁长城。以至于现在,手上连一点本钱也没有了!

原以为议和之后,就是自己的好日子到来了,现在看来,真是谬之千里!

赵构悔恨交加,他想要前去吴贵妃处歇息,却忽然想起前些天秦桧曾经上书,要求立吴贵妃为后;他想去找来太医王继仙排解寂寞,又忽然发现王继仙和秦桧的妻子结义成了兄妹;赵构将自己身边的人,挨个挨个的想了一圈,竟发现,在不知不觉间,从外庭到后宫,竟全面失守!身边的人,除了赵瑗,其余的都和秦桧一个鼻孔出气,真是让人胆寒!

赵构到了此刻,才忽然想起杨存忠今日的表现来,杨存忠平时和秦桧走的也很近,关键时刻却肯站到自己这边,看来只有他才是真正的忠心。

赵构这才心中稍安,在崇政殿旁的寝阁中,迷迷糊糊的睡了过去。

赵瑗送萧山一路出宫,半路上一句话也不说,萧山见他神情委顿,便道:“殿下,到底出了什么事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