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鳞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金鳞开- 第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交敌时可以当做壁垒。秦督能够有这么大的战意,也多因这种火车的机动性强,火力猛,在冷兵器时代具有极大优势。

然而现在一下雨,火药受潮威力大减,哑炮状况迭出。土地泥泞,主战实心弹落地即沉,无法造成跳弹伤害。而明军虽然有开花弹,但威力实在不足,早就为前线兵将嫌弃,只有开花毒气弹还有些地位。

十万秦兵中就有三万火车兵,可见火车在孙营中比重之大。

正是因为孙传庭铁了心要练这支机动火炮部队,在关中大力征收的官绅粮税。得罪了不知道多少人。北京每天都能收到哭叫求救号称秦督虐民的奏疏。在京的秦籍官员更是多方游说,希望崇祯皇帝能够将孙传庭重新投入黑牢之中。

崇祯也是实在没有督师可以选派,只能一个劲催促孙传庭出兵。否则北京中枢之地,就要因为一个秦督而陷入瘫痪——官员们都因孙传庭而四处奔走,就如后世某些机构上班就看报喝茶打游戏一样,谁还干活?

“真是老天都跟孙督过不去啊!”朱慈烺看着雨水越下越大。丝毫没有放晴的迹象,也实在忍不住对孙传庭的际遇感到遗憾。

“殿下,河南署职游击陈德候见。”门外有人报道。

田存善已经跟着吴伟业去洛阳继续干他的老本行,为太子背黑锅。其他侍从室的幕僚也都散入汝州各街坊、属县、乃至大的村镇,协理民事。中军部在汝州城外驻防,建筑土墙,挖壕沟,布置绊马,左军两个局则带着辅兵。已经新招徕的民夫修建散兵营。

这散兵营,就是为了收拢秦军溃兵的。

朱慈烺已经毫不介意地表露出他对孙传庭必败的看法,让汝州城里官绅们对于自己的未来凭空添了一份忐忑。

朱慈烺已经听说了陈德是陈永福的儿子,因为在第二次开封攻防战中射瞎了李自成的眼睛而上报兵部,被视为“奇功未竟”。

大家都希望那支箭能够再深入三五寸,插进李贼的头颅,那就是真正的奇功了!

“宣。”朱慈烺沉声道。

“殿下,要不要先招闵展炼过来?”在书房角落里值班的女官突然开口道。

朱慈烺早就忘了这里还有人值守。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一激,顺而望去。只见这女官倒是眼熟,名字就在嘴边却叫不出来。他道:“仓促之间谁敢谋刺我?没什么好怕的。”

女官却丝毫不惧,硬顶着朱慈烺的目光道:“殿下身为国本,岂能轻忽自己安危?倒不是说陈将军有不轨之心,只是让部下见殿下竟然轻忽大意,白白添一分担忧。日后在战场上也还要为殿下分心。”

“妇人之见,”朱慈烺终于把她名字叫了出来:“陆素瑶,你回避一下。”

陆素瑶好不容易摊上个机会随军开来前线,更好不容易等到了东宫人手奇缺,临时成为太子殿下的值班秘书。最最不容易的是有机会让太子对自己留下一个忠心直谏的印象……结果等到的只是一句“回避”。

——太子还记得我的姓名,还好还好。

陆素瑶心中自我安慰,只得福身而退。

门外的小内侍已经宣召了陈德,因为镇国将军府实在太过局促,这位少年游击又是大步流星进来,竟然将陆素瑶堵在了门口。

陆素瑶正是心中不爽利时分,眼前突然出现一堵铁甲人墙,意外之下差点撞上去。连忙收住脚步之后,抬头却见一个圆脸少年,眉毛像是用炭笔反反复复涂出来的一般,又黑又粗,平平卧在眼上,此刻正火辣辣地看着自己,不由羞怒交加,一甩袖子侧身而过。

陈德这才回过神来,心跳快了许多。就连他自己都不知道是因为这美貌的女子,还是因为皇明储君就坐在上头。

“末将……”

“陈德,”朱慈烺打断了他自报姓名,“前方如何了?”

“是!”陈德被打断了话头,精神却清明了许多,朗朗对道:“末将今早间出发时,听说先锋总兵官牛成虎已经大破贼阵,斩杀贼将伪果毅将军谢君友!塘报应该已经在路上了。”

朱慈烺面色稍稍放开了些。

陈德以为太子听了这好消息,心中高兴,不由也跟着咧嘴笑了笑。他却不知道,朱慈烺心情好并不是因为李自成损了一员大将,而是因为这十七岁的小将朝气蓬勃,中气十足,换言之就是阳光少年。这让他想起了自己前世的侄子,也是如此带着一股二气,熊熊生威。

陈德却怕皇太子高高在上,不知道这战果的分量,借着太子给他一抹阳光,还真老不客气地灿烂起来:“闯贼窃授伪将军号,其中以权将军为第一等。又有左右前后四营,以制将军统领,这是第二等。制将军之下便是左右果毅将军,算是第三等。这谢君友就是第三等的左果毅将军,相当于……”

陈德说出“相当于”三个字,舌头便如打了结一般,说不下去了。

流寇的伪将军,怎能跟皇明官制对等起来!

“我知道,副总兵。”朱慈烺善意地接过话头:“我还知道他是闯贼前营统领。”

行军打仗早在西周时就有保密意识,姜子牙所创“阴符”以传递号令,可以说是最早的军事密码。到了战国时代,保密范围甚至一度扩大到了统帅——秦赵长平之战,秦军就有“敢泄武安君为将者斩”的军令。

然而三千年来,更多的将领对于保密工作并不十分重视。尤其是有些人名利心重,但求闻达于诸侯,打下个县城也生怕别人不知道,一定要将自己的大名宣扬出去。所以朱慈烺刚进河南,闯贼麾下大将的名录和分属便已经送到书案上了。

陈德嘿嘿笑了笑,额头上已经是一片冷汗。他从父亲那边听说皇太子不是个“易与”之人,说人话便是这人不好相处。让臣下这么评价,可见这人得多么难相处。不过现在看来,太子殿下倒是十分平易近人,架子还没那些督抚大。

“听说就是你射瞎了李自成的一只眼睛?”朱慈烺问道。

陈德对这个问题已经回答了不知道多少遍,当下按照父亲幕友交代的标准答案道:“托圣上洪福,侥幸得功而已。”其实这话也不光是套话,而是事实。

当时站在城头朝城下射箭的并非只有陈德一人,还有一群人并排而立,都用的是长箭重弓。一轮齐射之后,李自成中箭落马,被左右亲兵救回。当时连他是生是死都不知道,哪里知道是谁射的?只是因为这排弓手中地位最高的就是陈德这位总兵之子,故而功劳就算在了他头上。

这也是陈德自小就有善射之名,所以大家也觉得多半就是他射中的。

陈德其实很清楚,当时站在他身边还有个名叫谢三的乡勇弓手,用的是与自己一样重的弓,射术也十分了得,事后有人嚼舌根,说陈德仗势抢了谢三的功劳。

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反正射中李自成的那支箭上没有刻字,凭什么认为就不是自己射的?当时自己也是瞄准了李贼的额头。陈德对此丝毫不以为然。

“看来你射术果然了得,能演示否?”朱慈烺来了兴致。

虽然他想建立全火器营,但这两天的雨水浇灭了这份狂热,不得不接受明军在未来一段时间里,仍旧是以弓箭手为远程主力兵种的事实。一来是火药保存技术不过关,容易受潮。二来是火绳枪在雨天基本没法用,只有得换装燧发枪之后才能考虑大规模配备火器营。

若是能够得到一个善射的将领对弓箭手进行动作标准化、操典化的整理、传授、训练,无疑能更快提升战斗力。

如今的东宫侍卫营中,弓箭手的训练是最让朱慈烺头痛的。抛远齐射在统一号令之下倒还有点样子,但对阵散射就让人失望了,还不如用发射效率更高的“一窝蜂”。然而一窝蜂虽有六成的命中率,但也是火药驱动发射的弓箭,同样受到潮湿天气的影响。

陈德自有一身技艺,毫不胆怯,大声应道:“孟子曰:‘不敢请耳,固所愿也’!末将亦如此。”

“好好说话,你还打算去考状元怎么的?”朱慈烺被逗乐了。

ps:又到了周末,祝诸位书友周末愉快!有空得多陪陪家里人啊~~

一一三黄旗入洛竟何祥(九)

“别怕,我们是倡义营的,不是官兵!”大嗓门的传令兵骑着高头大马,在骚动的人群外围打转,不让这些受到惊吓的人们冲了军阵。

这是他入山以来每天都要做的事,先大声稳住这些老弱妇孺——青壮早就逃进了山里。然后挨家挨户发些粮食,将营中秀才写的安民告示背一遍。反正从他入营以来,还没碰到过要抵抗的村镇。若是有些村子屯堡守得严,多半是里面有粮食,也不妨征调一些。只要是给了粮食的屯堡,大军也就不打了,否则必然要叫他们鸡犬不留。

这就是倡义营。

也就是老百姓口里的闯王军。

自从襄阳建制之后,原本的闯营就改称倡义营,也是奉天倡义的意思。军中也定下了军法,不许滥杀扰民,只从官绅家中追赃。营中战士多是无产之人,只要略一解说,轻易地就认定了天下富户、权贵皆是不仁之人,家中所积皆是不义之财。有了这层认识,又不去杀戮贫民,让他们颇有些劫富济贫的优越感。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在闯营吃粮已经成了一种体面的营生,就算是在家乡也没什么见不得人的。哪里像最早时候,就如同家里出了强梁土匪一般丢人现眼,在村里被三姑六婆指着脊梁骨骂。

一骑探马从山道上奔驰而来,因为他身上的铁甲和毛色油亮的大马,路过人群时又引起了些许小小的骚动。探马看了一眼喊得甚是卖力的传令兵,径直穿了过去。传令兵只得羡慕地看着铁甲的背影,吞了口口水,强迫自己转身继续喊道:“我们是倡义营!是闯王的人!”

探马跑出老远,还隐约听到了两声呼喊。他没有心思去想别人的事,眼前已经能够看到帅标营的大旗。以及权将军刘宗敏的将旗了。他还得将路上所见所闻在脑中想好了,一股脑说出来,否则便是误报军情之罪了。

“将军,前面是刘店村,村子里还有五十来个弓手。”探马回到营中本阵,亮出牌号。直冲中军帐前。

“刘店?”刘宗敏站了起来,身上铁甲哗啦啦响动。他略一沉吟,问道:“距离汝阳还有多远?”

“将军,刘店已经是在汝阳县境了。”探马清楚记得自己见过县境石碑,言之凿凿道。

刘宗敏展开桌上的地图,让探马上前,将现在的位置标识出来。那探马曾经是宣府边军的夜不收,这些事做得得心应手,当即就上前标出了本营所在的位置。又略微校正道:“将军,咱这儿离汝阳县城还有四十里,到汝州城是七十里,这两个一东一西,又相距七十里,都是一天之内就能到的。”

“路好走么?”刘宗敏问道。

“好走,”探马答道,“虽然这几日下雨。但路没冲坏。之前还有一队官军从汝州开去汝阳,大约一两千人。都是步卒。”

刘宗敏摸着腮边的粗硬胡须,大声道:“传令!广派探马,查探汝州虚实!”

等候一旁的传令兵连忙应声而出。

探马心中暗道:看来是要打汝州了!

汝州城可不好打,州城高达三丈有余,比之一般的大城也不遑多让。又是往来通衢之地,官道平整。官军若是真的不顾眼前返回救援,恐怕自己这些人还不够被大军塞牙缝的。不过这种军中大事也轮不到他一个小小的夜不收操心,自然有将军们思量。

刘宗敏这回来截粮道,刨去不能杀敌的辅兵民夫,真正的主力只有三千马军。这三千马军可是帅标亲卫。倡义营中的精锐。只是用来攻城掠地却有所不足,只能袭扰粮道。如果按照最先计划的带领一万人绕过来,山雨之中又走不快,万一耽误了事可就难说了。

“报将军!”门外飞奔进来一人:“黑石沟派人送来了犒劳义军的粮食酒肉!还有两个官兵探马,就被绑在外面。”

“问清楚是哪一部的就杀掉。”刘宗敏毫不介意道,他现在挂心的如何让这三千马军惊扰得孙传庭坐立不安。他才不会担心秦兵大举回师,这样正好让义军主力从后追杀,以官兵的军纪,绝对会不战自溃。

报信的士兵没有出去,只是道:“儿郎们问过了,那两个官兵说是东宫侍卫营的人,就是保护皇帝儿子的人。”

“东宫太子?”刘宗敏一双细眼眯成了缝:“东宫太子怎么会来这地方?”

“咱也不知道,但那两个官兵跟寻常官兵不太一样。”那报信的又道:“将军,那黑石沟的人还说,官军的粮草都屯在个叫白沙的地方,从他们村过了好几次了。”

刘宗敏顿时有些被天上掉下的酒肉砸中的幸福感。

皇帝的儿子估计不会来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不过既然说是东宫侍卫营,那统领他们的一定是个大官,说不定还是皇亲国戚。这种人大多怕死,说不定自己率军过去,吓唬他们便能让他们把城献出来,孙老贼后院失火,必然是打不下去的。

至于那个白沙,听上去不像是个大县,若真是孙贼的粮屯,过去放把火,前面自然也就不用打了。

该打哪边呢?

刘宗敏心中就如有两只猫在抓挠一般,痒得浑身哆嗦。

“再探!”刘宗敏喊道:“搞清楚白沙有多少人,还有汝州那个大官人到底是什么来头!”

……

“再探!”

朱慈烺也收到了探马回报,说是汝阳县发现有贼匪流窜,附近村落乡镇多有从贼的。不过对于贼兵的旗号和规模却没有个靠谱的说法,有说千伍佰的,也有说一两万的,不一而足。这就是根源于探马的经验阅历,绝不是一两个月能够突击出来的。

陈德好奇地看着这些东宫侍卫,见他们的坐姿一模一样,身上的胖袄似乎更加简短束身,难免有些羡慕。他在表现了自己的强弓劲射之后,深得太子的青睐,非但获准参加东宫侍卫营的军议,更颁令陈德带来的河南兵享受东宫侍卫营的待遇,一应粮饷支出都有东宫承担。

非但如此,太子还补足了这些河南兵的欠饷,让这些兵卒深感庆幸。虽然手下的老成家丁提醒过陈德,这是太子收买人心想夺兵权的意思,但陈德却不以为然。太子要是想夺兵权,祭出尚方剑就可以了,何必花这个钱?更何况身在后方,夺了兵权又如何?难道凭着三百来人就能上阵杀敌去了?还不是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