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道绵绵》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斯道绵绵- 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概有半个时辰,活佛们诵经完毕,但那些小喇嘛还在继续着。甘珠尔瓦活佛走出大殿,请前来参加装藏仪式的蒙古王公贵族、官员以及贵宾们到汇宗寺门外临时搭建的观礼台上就坐。还是那个看似地位很高的活佛大声喊道:
   “‘佛像开光大法会’开始!”
顷刻间,铜镲、海螺、法号等响成一片。
戴彰勋问那个负责解释的喇嘛:“这位活佛是谁?”
这个喇嘛看了一眼,说道:“那是第八世察汗达尔罕活佛,蒙古信众们都尊称他为‘白佛’的,他是印务处的扎萨克喇嘛呢!”
“原来,他就是享誉蒙古地区的‘白佛’。我在东北时,经常听旗人念叨他。原来他在这里。”戴彰勋小声说。
“咦?这是什么东西?”金旺新奇地指着那个一丈多长的喇叭问道。
戴彰勋责备的看着他:“那是大法号!不懂就别胡乱指指点点的,小心犯了人家教中的忌讳!”
金旺吐了吐舌头,随后又扮了一个鬼脸。
这时,从汇宗寺里走出了六十多个头戴牛头马面等面具的喇嘛,戴彰勋猜测这是要跳“查玛舞”,但没有见到过。他随口问了那个喇嘛一句:“这是要跳‘查玛舞’吗?”
“是的!是的!”这个喇嘛赶紧应着,接着回答戴彰勋的提问,“‘查玛’一词是藏语中的‘跳起来’的意思。咱们蒙古地区的查玛舞来源于高地,也就是西藏。它是我们汇宗寺建寺之初,二世章嘉活佛从高地带来六百七十五名的学识渊博的喇嘛们所带来的,它传到汇宗寺已有两百多年了。查玛舞最早是流行于藏族民间,后来被活佛们带进了我们藏传佛教,成为了现今的寺庙舞蹈‘查玛舞’。许多不懂得其中含义的汉人称其为‘跳鬼’,而有的蒙古人则说是宋代杨六郎的鬼魂经常作怪,所以打鬼,以驱赶他的鬼魂,这真是可笑至极。我们汇宗寺这边的‘查玛舞’是蒙古式的。”
说罢,他用手向西南的善因寺一指,继续说:“而善因寺那边‘查玛舞’是纯粹高地式的。这是我们两个寺的唯一区别。我们藏传佛教的主张是‘驱除鬼魔、普度众生、人间吉祥’的思想,这些往往都是通过跳‘查玛舞’来表述的。‘查玛舞’分大型查玛和小型查玛,是由参加的人员多少以及举办法会的大小规模而定。大型查玛舞扮演角色上场表演的有六十多人,这种查玛舞称‘伊和查玛’。而小型查玛有二十一人的,还有十五人的。‘查玛舞’的内容,主要是反映我们藏传佛教意愿的典故。比如,‘米勒’查玛舞,反映了两个成了精的野鹿,在人间横行霸道,残害生灵。这时出现了两个打猎的老猎手。一个白脸老头叫查干额布根,一个黑脸老头叫哈日额布根。二位老猎手牵上两条神犬,来猎捉这两个野鹿。经过一番较量,野鹿敌不过两位老人和两条神犬,野鹿为了逃生去求弥勒佛搭救。弥勒佛口念佛经,这两只鹿被佛经教化,表示改恶从善,归顺了佛门。正在这时,两条神犬赶到,听到弥勒佛的佛经后也归顺了佛门。此时,打猎的两位老人也赶到,听到佛经后也同样被感化。就这样,一场鹿与狗、猎人的厮杀,便以和平的方式和好了。这就是佛教的主张,是人间太平、和谐共处、吉祥平安之意……一会儿,您就会看到‘米勒’查玛舞了。” 
戴彰勋不无感慨地说了一句:“现在我们非常需要人间太平、和谐共处、吉祥平安这样的环境啊!”
这时,跳查玛舞开始了。喇嘛们戴着各式各样的帽子和面具,在长长的法号、高高的檀香、古香古色的香炉的陪伴下出场了。参加“伊和查玛”舞表演的喇嘛有六十名,规模应该算是最大的。在十八人的鼓乐队和千名喇嘛的诵经伴奏声中,四个“格斯贵”喇嘛分别带领这六十名跳查玛舞的喇嘛由观礼台左右两侧依次上场。在跳舞场周围,围观的足有一万多人。
格斯贵喇嘛,又称“格博贵”。是汇宗寺、善因寺的掌堂师,喇嘛教寺院的执法喇嘛,俗称铁棒喇嘛。平时他们总是拿着戒尺、铁棒一类的物件,监视喇嘛的违规行为,一般喇嘛都非常害怕他们。
“查玛”舞开始后,扮演众神的喇嘛在鼓乐的伴奏声和寺院中领导诵经喇嘛??“翁斯德”的诵经声中绕场一周,表演一段缓慢而刚健的舞蹈,然后按“斩鬼”“送祟”等仪式分段表演“骷髅”“蝴蝶”“凤凰”“牛神”“天师”等舞蹈,并穿插“查玛”老头儿、老婆儿的赞祝词,唤天求福,喇嘛博下神和四个孩子讲笑话、插科打诨等表演。四个格斯贵喇嘛 分别在场外监督着,小喇嘛们跳得一丝不苟,不敢有一点怠慢。 
参加舞蹈的喇嘛们时而节奏慢动作庄重徐缓、沉稳有力,时而节奏畅快,动作乖巧灵敏。戴彰勋发现这些喇嘛的典型动作是双手向外翻甩,抬腿跳转等,有的动作模拟性和技艺性很强。
从没有见过喇嘛们跳“查玛舞”的金旺和深受喇嘛教文化影响的本地人周青山以及同知署的官员们看的津津有味。但戴彰勋却一直在思考如何与甘珠尔瓦等活佛商谈“借地养民”的事儿,对于后来跳查玛舞的内容以及那个喇嘛的介绍却一点没看,也没听进去。
大概有一个多时辰,跳查玛舞仪式结束了,喇嘛们依然在诵经,低沉的诵经声响成一片,场景甚是惊人。汇宗寺喇嘛印务处的官员们已经为蒙古王公贵族、活佛和世俗官员们准备好了斋饭。

戴彰勋和这些人一起被请到了汇宗寺后面的大餐厅,与几个蒙古扎萨克王公、总管坐在了一张首桌上。这一桌有十来个人,除了戴彰勋以外都是蒙古人。这些蒙古扎萨克王公的顶戴和品级要比戴彰勋的正五品高出很多,尽管戴彰勋是当地最高的行政官员,他也只能坐在下首。就餐前,大家一番相互寒暄和介绍之后,开始用餐。在奶茶和几道素菜上完之后,小喇嘛和侍从们用一个个硕大的铜盘端上了鲜嫩手把肉。
“咦?喇嘛们还食用肉食?”
戴彰勋颇有些不解。身后的那个喇嘛凑过来悄声解释道:“菩萨戒之中是有不食肉的戒律,但我们比丘戒之中没有。作为藏传佛教的出家人受持比丘戒、解脱戒是不戒食肉的。但是比丘是严格戒酒的,尤其是我们黄教,对于比丘戒的要求严格到了苛刻的程度。这方面很多汉地的人不很了解。再加上我们蒙古地区的食物基本上都是牛羊,根本没有条件吃到素菜和面食,特别是到了冬天。所以……”
原来是这样!戴彰勋心想,看样子在这里主政得多了解这个特殊地区的特殊风俗习惯,否则会闹出笑话来。
这时,那几个蒙古王公贵族从腰上取下随身携带的小蒙古刀。这种蒙古刀是蒙古人的餐具,上面还插了一双用银子镶头的象牙筷子,非常精致。他们毫不费力地割着羊肉,颇有滋味儿地大吃了起来。他们每个人的身后都有一些小喇嘛和侍从们殷勤地伺候着,排场很大。戴彰勋吃不惯,但出于礼貌,不得不拿起一小快儿放到嘴里。
这些人边吃边聊,仿佛戴彰勋不存在一般。
一个蒙古扎萨克王公问对面的一个同样品级的人:“苏木亚王爷,听说陶克陶胡造反的队伍已经到达了你们那里?”
这个肥头大耳的苏木亚王爷满嘴是肉,无法回答。于是,颇有架势地把手往上一伸,身后的侍从们赶紧给他擦了擦手和嘴。他把肉咽下之后,这才说话:“还没有,我们阿巴嘎旗还没有听说。不过,我倒是挺佩服他的,他竟然敢举旗造反。”
说罢,他用眼角瞟了戴彰勋一眼,接着又道:“我还真怕他们打过来。我那里是张家口、多伦诺尔商人们赴外蒙古库伦的必经之地。要是他们截断了这条商道,我的收入可就不多了。”
刚才那个问话的扎萨克王公接道:“是啊!他还算条汉子。这些年咱大清国总是和洋人们较量,又打不过人家,连我们骁勇善战的僧格林沁王爷都敌他们不过,还搭上了不少蒙古兵。完了之后,就是没完没了地割地赔款,国库都空了。朝廷没办法,就拿我们的牧场开垦土地,牧场可是越来越少了,我们蒙古人怎么生存?”
说完,他也同样不满地看了戴彰勋一眼,访佛这一切都是戴彰勋一手造成的。
另一个紧挨着那个叫苏木亚王爷的总管也接过了话题:“是啊。就拿我们镶黄旗派驻在这里的喇嘛来说吧,朝廷的俸银日渐减少,我们旗也拿不出太多的银子给他们。派驻在这两寺的喇嘛无法维持生计,我旗的喇嘛们欠下了不少的银子呢。于是,我旗由原来规定派驻的五名减少到一名,朝廷越来越不重视我们了……”
镶黄旗归察哈尔盟管理。早年,也设扎萨克王爷的。康熙皇帝在位时,察哈尔首领布尔尼叛乱。朝廷平息叛乱之后,废除察哈尔的札萨克旗制,改为总管旗制,规定各旗总管由朝廷直接任命。不过,这些总管除了待遇之外,权力和扎萨克王爷差不多。
一个年青的扎萨克王爷见镶黄旗总管触动了敏感的话题,又见戴彰勋??这个朝廷派驻的官员在座,怕传了出去而受到惩罚。他马上就转移了话题:“图总管!这倒不是太大的问题,我们可以多拿出一些银子养活他们……”
可是,镶黄旗的图总管根本就不领那个年轻的扎萨克王爷的情:“多拿一些银子?说的倒好听!敢情你们东部的苏尼特旗、乌珠穆沁旗富得直流油。我们镶黄旗可惨了。今年又遇到了大旱,夏天的时候,连草都是枯黄的,牛羊没有一点吃的东西,只好啃草根。你说,我们还有啥?真是屋漏偏遇连阴雨啊……”
富得直流油?这个年青的乌珠穆沁旗扎萨克王爷见图总管不领情,有些生气地反问:“您可清楚,陶克陶胡匪徒是盘踞在我们乌珠穆沁草原啊!我们旗的扎萨克兵拿他们没有一点儿办法。他们是抗垦造反的,我的草原上许多的牧民都加入到马匪当中,我到哪里去收税?再说,他们不仅抗垦,还大逆不道,曾经执杀过扎萨克王爷。他离我们那么近,我的脑袋说不定哪天就被陶匪摘了去,还说什么‘富得直流油’?”
一个浩齐特草原的王爷也说了一句:“那我旗的盐池呢?不也是因陶匪而卖不出去盐了么?”
戴彰勋留意地望了那个年轻王爷一眼,暗道:“原来他就是乌珠穆沁旗的扎萨克王爷,要想了解陶匪的具体情况,看来得去找他!”
这时,这些平日里相互攀比又相互拆台的扎萨克王爷们乱哄哄地嚷嚷起来。
镶黄旗的图总管道:“东三省命哲里木盟十旗派旗兵围剿陶匪,没有围住他们。直隶省也要求我们派旗兵堵截,我的旗可没有那么多人马。”
“我们苏尼特旗倒是可以。但取得军功,朝廷也不会奖赏我们的。”
“还奖赏呢!不到我们旗里开垦土地就不错了。”
“唉!我们察哈尔许多地方可是报垦了,但这都是强迫的。本来,我们那里草原就小,真是没办法……”
听到这些蒙古王公们的话语,戴彰勋心里有着说不出的苦涩。早年,康熙皇帝在多伦诺尔会盟时,就考虑到“不可以内地之法治之,顺其性,以渐导,方能有益”。因而采取了“因俗而治”统治方针。实行了盟旗制、兴建喇嘛教寺庙,提高蒙古王公、喇嘛教领袖的地位以及休养生息政策等等,这些统治策略确实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蒙古地区也逐渐繁荣了起来。朝廷还制定了《理藩院则例》以及《钦定大清会典》,作为治理蒙古各部的法律依据。这些法律法规的内容包括朝廷对蒙古王公贵族特权地位的种种规定,给予蒙古王公贵族各种各样的特权,并给予了他们的很优厚的待遇,从而形成了蒙古社会新的统治阶级。这些举措得到了蒙古王公贵族们的积极拥护,使得蒙古上层贵族俯首帖耳、忠心耿耿,经常为朝廷出兵作战。蒙古王公贵族与朝廷的“密月时期”虽不算短,但两者的感情随着朝廷对蒙边政策的改变,一步一步地淡化起来。到了道光朝以来,面对边疆危机、外国人入侵的加剧,各种赔款逐渐增多。为了缓和矛盾、弥补国库空虚,朝廷开始实行“新政”“移民实边”等政策。改变了“因俗而治”的传统治边方式,实行边疆内地化改革,相继废除了汉、蒙、满人联姻禁令,不准蒙古人说汉语禁令,并允许汉人前往蒙古地区垦殖、开矿、伐木、建房屋定居等等。由于朝廷改革措施的失当,特别是允许汉人前往蒙古地区垦殖和强迫蒙古王公报垦,引发了大面积土地争夺,蒙古人的权益受到了极大的损害。而且朝廷对蒙古王公的重视也在日益下降,从而引起外蒙古上下层强烈不满和反对……这也难怪,他们有些敌视自己这个朝廷派来的官员。

  
   042:第九章:置流民,戴彰勋黄寺借土地 '本章字数:3396 最新更新时间:20120706 01:18:44。0'
 
三、拜谒甘珠尔瓦活佛

周青山已经联系好了与第四世甘珠尔瓦活佛见面。斋饭结束后,戴彰勋在周青山的引导下相继穿过了章嘉活佛仓、噶尔丹?锡勒图活佛仓、那音巧尔计活佛仓、二大喇嘛活佛仓和一大片当子房,走向了汇宗寺主体庙西侧的甘珠尔瓦活佛仓。甘珠尔瓦活佛仓独自坐落在小山丘上,远远望去,巍峨挺拔。甘珠尔瓦活佛派了几个喇嘛早早地在他的佛仓门前等候。这几个喇嘛见到戴彰勋后,连忙进去禀告,没想到甘珠尔瓦活佛却迎了出来
“哎呀!戴大人光临寒舍,真是令老朽这佛仓蓬荜生辉呀!”
“哪里哪里,惊动了活佛的大驾,有罪、有罪,能够到活佛的精舍里就坐乃下官一生修到的福分啊!”
戴彰勋的这句话并非言过其实。甘珠尔瓦活佛在俄罗斯境内的蒙古地区,内蒙东部蒙古、外蒙古地区以及布里亚特人当中有着巨大的影响。所以,能受到甘珠尔瓦活佛的出门迎接并到他的精舍里就坐和长谈的人,还真是寥寥无几。
一阵寒暄过罢,两人一同走进了甘珠尔瓦活佛仓。这个佛仓应该是众佛仓中最大的,就连两旁的配殿都是上下两层,更别说那些巨大的主殿了。
一进山门,有一座很大的假山横在大门前。这个假山的造势颇像南方桂林的山水,只是假山下面的水池子里满是干黄树叶罢了。绕过假山就是花园,花园被分割成许多花池,因为天气已经进入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