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染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血染大明- 第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个叫魏公公爷爷的人是谁就不说了。这个人在以后也没有出场的机会。据说,魏忠贤认的义孙有八百个。都是有名有姓的人物。做太监能做到儿孙满堂,说明魏忠贤是一个很成功的太监。

到了天启六年,几乎整天上下八层的官员都变成了魏公公的干亲。

因为魏公公摆的大乌龙,被遗忘了四个月的哈大全,又被人想了起来。

兵部叫人把哈大全叫来,直接丢了一份任命书,让哈大全去福建上任做海防总兵。

哈大全真摇脑袋坚决的说:“我不去。”

时任兵部尚书的孙承忠正好回北京修假,听哈大全说不去,他气愤了。“你小子到底想怎么样,难道不是你找魏忠贤要的官,现在到骄矜起来了,还要我八抬八角把你抬到福建去吗?马上给我滚到福建去。”

哈大全还是很尊敬孙大爷的,忙说:“我现在不能去,我老婆怀孕了,我得在家看着,要不然我不放心。”

孙大爷愤怒了:“留恋于儿女情长,怎么为国尽忠,不去也得去。”

“啊。”

孙大爷给了哈大全两个选择,一个是去福建,一个是进监狱。

不想进监狱的哈大全,只好收拾行装,黯然离开北京的牧场,告别的妻妾,告别了皇帝,告别了邪恶的孙大爷,告别了出荤招的魏公公。上路。

听说哈大全到福建任海防总兵的消息之后,福建巡抚南居益再次提出辞职,明白了当的说:“哈大全来。我就不干了。”

魏公公愤怒了,你个小小的巡抚还敢威胁我。“行。你不干就回家吧。有的是人想去福建当巡抚。”

魏公公到天启皇帝那里告了个黑状,加上天启皇帝的奶妈奉圣夫人客氏在旁边吹风,南居益直接卷铺盖卷回家。福建巡抚一职由余芥接任,余芥也干到了他人生的一个高峰。

翁婿同在一省福建俨然就成了余哈两家的福建。

对于这种事态,哈大全一点都高兴不起来。

对余家。哈大全对余家没有一点好印象,这帮家伙不但势利眼,还贪得无厌。最近哈大全没了军权,没了地盘,余家貌似还想打哈大全船队的注意。有一次在福州装货的时候,还妄想接管船队的所有权,结果被哈大全的人揍了一顿才消停。

余家人信不得。

哈大全这次去福建,不见得和老丈人合作,搞不好还会为了各自的最大利益,来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为了钱,啥亲戚都得靠边在,只有妈是不可再生资源,其他都白费,没用。

所以这次去福建,哈大全并不急着出,而是通过樱馆的密探给海外的船队布了信息,让他们到登州集合,哈大全要集中全部力量,浩浩荡荡的开到福建去。

“谁敢拦老子,我就砍死他,不管是什么人。”

哈大全把所有女眷都留在了京城。这次是去抢地盘的,带着女眷不安全,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伤到婉儿和小诺,还不把哈大全心痛死。

哈大全带着熊宽,郑鼎和五百亲兵出。快马加鞭赶到登州,因为跑的太快,也太猛,登州守军吓得连忙关上了城门,他们还以为来了一大群马贼。

大明虽然太平,可古时候强盗太多,到了解放后,经过解放军的全力围剿,中国境内的土匪强盗才完全绝迹。

哈大全费了不少口舌,才让守城的军士把门打开。

哈大全那个气啊。可还得在登州巡抚孙元化面前表演这些守城的军士忠于职守,是必须要奖励的,哈大全自己掏钱赏了他们每人五两银子。

孙元化为此感到十分的自豪。

是人都需要被表扬。

孙元化也有自己的疑惑,朝廷任命哈大全为福建海防总兵,哈大全不往南走,干嘛跑到登州来,说是坐船南下?可哈大全赖在登州就不走了,一住就是十几天,也不见哈大全要上船南下的意思。

就在孙元化疑惑不解的时候,答案慢慢的出来了。

先是有一支五艘大船组成的日本商团来到了登州,领头的人是著名的日本海商加隆青次。这位日本友人以前帮哈大全运“军粮”,现在为孙承宗运“军粮”,在登州也是熟客了,常来常往的。

加隆青次到岸后,第一时间拜会了哈大全,根本就没搭理巡抚孙元化。

孙巡抚是学理科的,信奉的是天主教,他在胸前画着十字架,念着:“上帝保佑。”看在上帝和哈大全的面子上,这次就原谅了加隆青次的无礼。

但在接下来的几天,先后有四十七艘大船抵达登州,这些船竟然全都是加隆青次的。

孙巡抚紧张了,他是学理科的,对船十分的了解。看着这些大船船舷的一块块别致的小木板,他知道那后面是一门门火炮,孙巡抚专门派人清点了一下,四十艘大船一共有火炮六千余门,这些炮一起开火,绝对能把整个登州港轰成碎片。

孙巡抚更惊恐的现,在船上有二万全副武装的水兵,清一色装备弗朗基火枪,长短枪各一把,军刺一根。

这二万人全部穿着朝鲜军服。

孙巡抚脑子里闪过一个恐怖的念头。

难道日本和朝鲜联合起来要侵略大明。

孙巡抚如临大敌,好几天没有睡好觉,还好船上的水兵很少上岸,除了采买的人员外,大部分都呆在船上。

就在孙巡抚紧张无比的时候,哈大全上门告别。“我去福建上任了。”

然后哈大全在孙元化惊愕的眼神下蹬上了加隆青次的旗舰,四十七艘大船排着整齐的队形缓缓的驶出了登州港。

        第187章 统军南下

正文 第187章 统军南下

哈大全带着庞大的舰队一路南下,直接抵达了福州的马尾军港。

当四十七艘大船出现在外海的时候,马尾军港的守军吓坏了。他们连出击的勇气都没有,看到驶来的军舰,不知道谁大喊了一声。“倭寇来啦。快跑啊。”

福建沿海曾经是倭寇横行的重灾区,本地人对倭寇十分的恐惧。当年的抗倭英雄戚继光、俞大猷早就死了。没有了战神的保护,加上南方兵本性的胆小怕事,马尾军港内出现了大规模的溃散。

当哈大全在军港上岸的时候。

一张纸片随风飞过,耳边响起风掠过空气时出的悲鸣,整个马尾军港。除了几只对着陌生人狂吠的狗,连一个人影都没有,简直就是一座人口突然集体失踪的鬼城。海港内的军舰因为没有人搭乘,而孤零零的在海面上飘荡着。

一切都太安静了,太迥异了。

哈大全郁闷了。“谁能告诉我这是怎么回事,我的兵那去了,人都哪去了。”

没人能回答哈大全的问题,因为马尾军港已经没有一个守军了,那几只勇敢的狗也在黑子的威严下也没声了。

“熊宽,派人出去侦查一下,我要知道这里到底生了什么。”

“是。主公。”

熊宽带着人出去了,很快熊宽就把马尾军港的游击将军带了回来。这个人叫俞成恩,还是著名抗倭将领俞大猷的一个远方亲戚。

当听完本地游击的解释。

哈大全愤怒了。“你到底是不是军人,就算真有倭寇来袭,你也应该组织抵抗倭寇入侵,怎么可丢要重要的港口任由对方登6。”

俞成恩憋了半天。才说:“末将不知道是总兵大人赴任,如果知道我绝对不会跑。”

这可真把哈大全给气到了。

南方兵怎么这个样子,连辽东最次的杂牌军都赶不上。

难怪当初抗倭名将戚继光抱怨在南方招兵难,南方人太软弱,根本没有所谓的骨气。其实这也难怪,在明代,普通平民大部分都是文盲,官府又没有大规模的爱国主义宣传。知道忠君报国的读书人都去参加科举了,当兵的大部分都是文盲,而且在南方相对比较富裕,讨生活很容易,当兵就是为了混口饭吃,万一混不下去找个地方就好了,何必拼死拼活的,不值得啊。

这种状况和现代很相似,富裕地区的子女都不愿意当兵,主要还是穷地方的孩子愿意去。

俞成恩看出哈大全眼中闪过的一丝杀气。他根本没有上过战场,别说杀人,他连一只鸡都没有亲手杀过,当时就吓傻了,跪在哈大全面前,磕头如鸡嵌碎米,哭丧着哀求。“将军饶命啊。将军饶命啊。末将下次再也不敢了。”

“原来都是被我吓跑的啊。”

“哈总兵威武天下第一。”

哈大全冷冷的说:“徐凌。”

“主公。”徐凌是徐士安的儿子,一直在哈大全身边担任文书,原本跟着老爹留在辽东,哈大全这次调人,把他拉了回来。

徐士安想都没想就把儿子派了出来,还一再叮咛。“儿啊。我们徐家有今天,全都是主公赐予的,切莫生了异心。”

“儿知道。”徐凌是个聪明的年轻人,知道该干些什么。

一对聪明的父子,所以他们得到了最大的褒奖,权利、金钱、地位、美女。哈大全有的,全都赏赐给了他们,哈大全就是一个不会亏待小弟的大哥,跟着哈大全混,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

对待忠诚的人,哈大全会给予信任,和无数的奖励。

对于懦弱的人,哈大全出来不会股息,像俞成恩这样活着浪费粮食,死了浪费土地的垃圾,根本不用去同情。

“徐凌你带我写一封奏疏。天启三年十月二十日,倭寇入侵福州马尾沿岸,福州马尾海防游击俞成恩力战不退,阵亡于马尾,请求朝廷拨款抚恤其家人。”

俞成恩一听就傻了。“大人饶命啊。大人饶命啊。”他可不想要安家费,他想要的是一条狗命。

哈大全已经不耐烦了。“把这个垃圾拖下去。”

哈大全的亲兵冲上前架起俞成恩拖到海港便,随后是一声清脆的枪响,还有尸体被丢入海中的声音。

俞成恩的结局就是典型的。人死了,钱没花了。

抚恤金他是花不到了。

徐凌安静的退了下去,这是聪明人的做法。

哈大全现在很愤怒,所以还是不要惹到的好。

哈大全马上派人通知了福州的知府。这位知府大人正打包裹准备逃跑,从马尾溃逃的明军带来的消息,倭寇有四十余条大船,上万人的规模,小小的福州城根本就阻拦不住。为了不被砍死,这位知府大人决定跑路。

哈大全的使者告诉知府大人,倭寇已经被哈大全打跑了,要他们不用担心。

哈大全任职福建海防总兵,掌管福建沿海全部军务,小小的知府可不敢得罪。听说哈大全打跑了倭寇,知府感动的痛哭流涕,急急忙忙带着福州文武官员到马尾军港觐见哈大全,还准备了许多贵重的礼物。

在知府想来,阉党的官员都喜欢钱,只有礼送到位,这位新来的总兵还是好相处的。

不过这一次他想错了。

高高兴兴来的知府大人,却被哈大全一句话吓傻了。

“你打点一下行囊,辞职回家种田吧。福州需要一个更能干的知府,你的水平太次。”

知府不干了。“哈总兵我是朝廷任命的福州知府,你有什么资格赶我走,难道你眼里没有王法了吗?”

“小子,你自己辞职,也许还有一条活路,你不走,可别后悔。”

寒窗苦读十余载,好不容易混到知府的高位。放谁,都不会轻言放弃。既然哈大全把话说绝对了,这位知府大人也不干了,气呼呼的离开了马尾军港,准备上书弹劾哈大全蛮横刁蛮为祸福州。狠狠的骂几句,让哈大全知道知道笔杆子的厉害,早早的滚蛋。

可这位知府的奏疏才送出去两天,就有东厂的密探找上了门,并列出了几十条罪名,把可怜的知府直接抓了起来。

那几十条罪名件件属实,一点都没有冤枉这位仁兄。

这位知府大人现在想辞职回家种田都不可能了,等待他的只有行刑的鬼头刀。

他的运气不好,直接撞到了哈大全的枪口上,不死都不行。

        第188章 翁婿不和

正文 第188章 翁婿不和

哈大全马上写信上书,通过魏公公的关系,把朱敦从辽东调了出来,接替了福州知府的职位。同时哈大全又买下了泉州知府的官位,并把他交给了徐士安。

有福州知府的先例,泉州知府很识相,主动提出辞职回家养鱼去了。

为了奖励他的识相,哈大全派人送了五千两银子给他。

哈大全在辽东的两个文官就都过来了。

接下来哈大全才去拜见了老丈人余芥。

时间晚了点,这也是必须的,哈大全用这段时间让余家见识到了他的实力。

余芥现在很恼火,他虽然贵为福建巡抚,却突然失去了两个州的管辖权。一个是福州,一个泉州,哈大全才来了没几天就把两个州的控制权抢了过去。

福州、泉州都沿海,海上贸易的主要港口都在这里,现在落到了哈大全的手里,就等于让哈大全控制了海上的贸易。

余芥已经在海上贸易中吃到了甜头,是绝对不会放弃眼前的巨大利益的,所以在哈大全没兵没权的时候,才敢打哈大全船队的注意。

这次余芥又低估了哈大全,没想到他会这么快被启用。不但没有被东林党的口水淹死,反倒活的更加滋润了。

余芥的巡抚衙门设在延平府,这是因为余芥比较胆小。虽然福建沿海的倭寇活动已经平息了不少,但余芥还是不愿意冒险,他现在很有钱,而越有钱的人越怕死,他把家搬到安全的延平府,是件正常的事情。

不过搬家的决定,让他失去了对福州和泉州的直接控制,才会被哈大全一把抢了过去。

前一章里哈大全之所以敢对付福州知府,还要多亏了老丈人余芥。他为了让别人干活,分出了部分海上贸易的红利,福州知府也拿了一份。这个B货却不满足,尝到甜头的他为了敛财,干出不少见不得光的事情,也算是死有余辜了。

哈大全来看老丈人,一个铜板的礼物都没带,身边到跟了五百亲兵,一副要把老丈人全家都砍死的架势。

看到这阵势,余芥害怕了,他现在级怕死。

“岳父大人好。小婿这里有礼了。”礼节上哈大全还算客气。

“守忠啊。我们好久不见了,可想死我了,快过来让我看看。”余芥虚情假意的扮演者长者,心里却在大骂哈大全忘恩负义,他只记得付出的部分,完全没有记住得到多少,一味认为别人欠他的。

“我看看,瘦了,不过精神了。”

哈大全不冷不热的说:“托岳父的福,我在辽东的时候天天有人砍,当然精神了。”

余芥心里柯登一下,他记起了哈大全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