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染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血染大明- 第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奢寅受伤逃走,攀虎中枪死。又追败之横山,抵永宁城下,遂攻拔之,降二万人。副总兵秦衍祚等克遵义。崇明父子一路逃入蔺州城。七月,蔺州为参将罗乾象攻克,奢崇明逃至水西龙场客仲坝,依其妹奢社辉以守。总兵李维新攻破客仲,崇明父子窜入深箐,生擒其妻安氏及弟崇辉。

川军收复了永宁。

喜报传来。魏忠贤还在为朝廷高兴,却突然现,这件喜事对他来说却是件坏事。

东林党马上挥没事找事,鸡蛋里挑骨头,还有散想象力。把功劳都归到了皇帝身上,说皇帝能够听取好的意见,贬斥坏的意见,知人善任,这次大胜完全是皇帝谴责了魏忠贤的原因。

就是说皇帝不骂魏公公,外面就打不了胜仗。皇帝骂了魏公公,自然就可以节节胜利了。

这个说法还真是恶搞的可以。

读书人的笔杆子,真是杀人不见血啊。

天启皇帝虽然不读书,却也不傻,连他都觉得,这个说法太过分了,简直就是把人往死里整。

魏公公啥人,皇帝还是知道的。

魏公公不识字,和皇帝是一个文化水平,文盲。除了在公文上盖章啥都不会。真正处理朝政的,是魏公公的智囊团,还有皇帝的奶妈奉圣夫人客印月。

很多事情皇帝是知道的,东林党是不知道的,他们一直以魏公公为攻击目标。

东林党连攻击目标都错了,想搬倒魏公公,是绝对不可能的。

魏公公挨骂,很快客氏就不乐意了。

客氏并不想把朝政搞乱,东林党人虽然清高,不合群,爱没事找事,至少都在干活,比阉党的那些徒子徒孙强多了。

政治是需要妥协的,客氏很了解这一点。

可惜东林党不知道何为妥协。他们与同为读书人的齐、楚、浙三党斗了几十年,后来通过汪文言联合楚党,终于击溃了三党联盟,掌握了朝政。可东林党才当正,就开始收拾齐、浙两党,事后顺手把同盟的楚党也收拾了。

实在是一群不厚道的人。

都说读书人有才,在厚黑学方面,也是无比的精湛啊。

东林党不知道妥协,他们看不到阉党势力示弱的意图,反倒以为自己胜利在望,攻击也越的频繁嚣张。

客氏的忍耐终于到达了极限。

客氏去找了皇帝。

天启皇帝是客氏一手带大的,客氏虽然已经三十多岁,人却依然美艳动人,隐隐的散出母仪天下的高贵气质。能征服这样的女人,是每个男人的梦想。

虽然客氏比皇帝大十七岁,依然有恶心人士,传闻两人有暧昧关系。

在客氏面前,天启皇帝永远都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奶娘。你来了。怎么这久不来看我。可想死校儿了。”

见到客氏,天启皇帝连最喜欢的木匠活都可以放下。

“参见陛下。”客氏在任何时候,都保持这应有的理解,细节决定成败。客氏的高雅气质就是这么培养出来的。

“快起来,快起来。”天启皇帝马上吩咐人备齐了酒菜。

“把魏公公也请来吧。我们很久没有聚在一起了。”

“好。好。”客氏的请求,天启皇帝都乐意答应。

一次家庭小聚会,这是内阁大学士绝对享受不到的待遇,酒桌上大家说说笑笑,谈论的都是天启皇帝小时候的趣事,先强调三人之间的感情,等下在说公事,成功率就高多了。

天子是寂寞的,天启皇帝心里也很寂寞。

难得的家庭氛围,让皇帝的心情不错,多吃了些酒,很快就有了些醉意。

这时候不用客氏和魏公公提,皇帝便主动提到了公事。“奶娘。最近许多人上奏弹劾魏公公。真是辛苦魏公公了。”

魏公公急忙说:“不辛苦。不辛苦。老臣在这个位置。不就是挨骂的。”

客氏笑道:“他们本该弹劾的是我,的确是辛苦魏公公了。”

魏公公还是说:“不辛苦。不辛苦。”他还真是一个实在人,他能坐到今天的位置,一靠皇帝,二靠客氏。以魏公公的性格,没有人捧,一辈子都出不了头。

客氏和魏公公这么一说,皇帝的感情天平完全倾斜了过来。

“左光斗太过分了,明天我下到旨意说说他,让他不要在闹了。”皇帝说的是真心话。

客氏忙说:“不可。陛下千万不能这么做。”

“为什么?我贵为天子,难道说一个大臣都不行吗?”

皇帝真的很天真,在中国历代的皇朝中,除非昏君暴君,真没有几个皇帝敢轻易骂朝廷重臣的,因为天子也有许多的无奈。

皇帝虽然是天下最大的地主。

内阁大学士确是天下最横的佃户,是那种比地主还要横的主。

按照现代的说法,借钱的是孙子,欠钱的是大爷。

没地方说理去。

        第180章 五万两卖命钱。

正文 第180章 五万两卖命钱。

天启皇帝要骂左光斗,这种事情绝对不能生,要是皇帝出去骂人,东林党又会说阉党进谗言祸乱朝政了,到时候挨骂的,倒霉的还是魏忠贤。

就像魏忠贤说的,他就是个挨骂的靶子。

客氏耐心的劝道皇帝,不能随便骂大臣。“陛下。左光斗身为内阁大学士,是文臣之,又是东林党的党魁,骂了他一个,恐怕要惹怒全天下的读书人啊。”

对此皇帝也犹豫了。

一两个人可以得罪,但一群人是不能得罪的。特别是一群读书人,更不能得罪,会被骂死的,就算皇帝也不例外。

而且明朝的皇帝特别容易挨骂,就连开国皇帝朱元璋都挨过言官的弹劾。他的后世子孙更没有一个不挨骂的,言官御史没事骂骂皇帝,弹劾几个大臣是很常见的事情。纵观明朝二百余的历史,骂将辈出人才济济,就没有消停过的时候。

天启皇帝想一想老祖宗的经历就痛苦无比。

“奶娘你说怎么办啊。”

客氏说:“他们也是一心为国,出点是好的,陛下也不要为此而生气。”

皇帝感动了。“还是奶娘识大体,重大义,不像那帮老头子,整天的争权夺利,完全不顾及朕的心情。”

客氏又补充说:“东林党也不全是为国为民的义士,有些人的私心很重,比如汪文言。如此小人,真不知道是怎么加入东林党的,难道左光斗等人的眼睛瞎了,看不到汪文言贪赃枉法吗?”

皇帝跟着气愤。“真有此事。”

“却有此事。”客氏的反击开始了。她拿出一本小册子,上面罗列了汪文言贪污的罪证。“左光斗人粗鲁容易被蒙骗,不过杨琏和**星怎么也看不出汪文言的狡诈,竟然还视其为知己,认为汪文言也是清流中人。”客氏叹息道:“汪文言其人,真是可怕啊。”

阉党的反击开始了。

作为反击的手段,客氏把目标瞄准了东林党四大老之一的汪文言。这个B货不同于其他的东林党人,他的出身比较卑微,不是进士科出身,平时行贿受贿的事情没少干,也不知道是怎么混进东林党的。

在一片清流的东林党内,只有汪文言这股水流是浑的。

所以汪文言一弹就倒,直接被下了东厂的诏狱,都没用魏公公动一根手指头。

汪文言入狱,让东林党看到的阉党的实力,一下子双方陷入了僵持之中。

在这一轮的攻击中阉党一个人都没进去,反倒把东林党的四大老之一的汪文言被关进了东厂的诏狱。

东林党终于意识到,在魏忠贤背后坐着一位皇帝,只要皇帝对魏忠贤的宠信不减,阉党就不会轻易倒台,现在东林党要做的,不是弹劾谁,而是把汪文言弄出来。

左光斗乔装打扮秘密的觐见了信王朱由检,虽然朱由检是皇帝最喜爱的弟弟,但朝廷大员私自拜访亲王,也会被人怀疑的,怀疑造反。

在信王府的密室里,左光斗见到了成熟了许多的朱由检。

“王爷。阉党势大,这次行动完全失败了,还把汪大人搭了进去。”

“左大人不要着急,我已经托人想办法营救汪大人了,希望不久就能看到汪大人出狱。”

“如此甚好,不知道可有老夫要做的,我一定尽力而为。”左光斗这个人很直,说得出就做得到。

汪文言这个人贪污是属实,其人却十分的豪迈。收的钱大多转手就送了出去,谁有了困难求上门,汪文言都能帮忙通融一下,在朝廷官员内的名声好,在民间的声望也一样的好。因为汪大人收了银子就办事,不像某些黑人收了钱不给办事。一来二去,汪文言还得了一个当代宋江的雅号。

这个人能量很大,实在不能轻易放弃。

朱由检也知道这一点,他要达成心中的目的,先要打倒阉党。要想打倒阉党,就必须借助东林党的力量。所以当初他才会找到左光斗,说了一堆为国为民,大仁大义的闲话。

寥寥几句话,就让东林党和阉党开始了激烈的争斗,朱由检有时候还真佩服自己。

汪文言这个人还不能放弃,必须走门路把汪文言挖出来。

朱由检想到的人竟然是客氏,皇帝哥哥最信任的奶娘。也只有客氏说话,皇帝才能下令把汪文言放出来。

在简单的秘议之后,朱由检光明正大的找上了客氏。

客氏要接待朱由检,自然不会在花房,那里的秘密实在太多了,不能轻易叫别人接近。

客厅是个不错的地方,很公开,啥事情都可以谈。

每次见到客氏,朱由检都很纳闷。这个女人是怎么保养的,明明快四十的人了,却还是这般媚眼动人,叫人不由自主的多看几眼。

而客氏身上散出的高雅气质,更是普通女人无法拥有的。她拥有让天下间所有男人都为之着迷的本钱。

朱由检暗叹:“难怪有传闻,她和皇上有一腿,这个女人长得太漂亮了。”

就连朱由检都不由得看的着迷了。

“奴婢参见信王千岁。”

听到客氏的声音,朱由检才回过神来。“奉圣夫人安好。”

“托千岁的洪福。我过的很好。不缺吃穿,用度也很齐全。”

“那就好。那就好。”

“不知道千岁大驾光临有何事啊。”客氏问的很直接,以朱由检的身份,没事绝对不会来她家。

朱由检也很直接。“还不是为了汪文言汪大人。”

“哦。”这个答案,出乎客氏的预料之外。第一个疑问:朱由检什么时候同东林党搞在一起的。第二个疑问:朱由检勾结东林党到底想干什么。第三个疑问:朱由检为什么会找到我这里来。

怀着三个疑问,客氏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的看着朱由检。

朱由检又给出了一个更直接的答案。“汪家的人找到小王,愿意出五万两银子,保汪大人一条命。他们知道只有夫人能救汪大人,能走通夫人门路的,除了皇上,就只有小王我了,谁叫我们是在夫人身边长大的呢。”

“小时候你们可是调皮的很呢。”

“我记得有一次,我们弄坏了父皇的锦袍,还是夫人偷偷修补上的,一直到最后父皇也没有现。”

谈到往事,两人都会心的笑了。

        第181章 妥协政治。

正文 第181章 妥协政治。

客套话说说就可以了。朱由检不在是小孩子,客氏也不在年轻。

“要救汪文言汪大人,我说了也不算,这得看魏公公的意思,传个话倒是可以。”

“有夫人这句话就行。”

下面交易开始,这就是纯粹的暗箱*作了。

东林党和阉党的交易,说出去绝对不会有人相信。两个势不两立的党派竟然会暗地里眉来眼去,用银子说话,简直就是耸人听闻。

作为幕后黑手的朱由检和客氏,扮演起了牵线搭桥的角色。在那里十分虚伪的装起了无辜平民:路人甲与路人乙。

谈判通过汪文言的家人和魏公公的管家进行。

两个牵线木偶,在一群大人物的指挥下,对朝廷的权利布局和结构进行了重新的划分。

按照协议要求,阉党释放汪文言,不在追究任何罪责。

东林党让出内阁的二个位置,分别给阉党骨干顾秉谦、魏广微。他们将在汪文言出狱后,三个月内进入内阁。

这一次交手以阉党胜利告终。

东林党人为自己的鲁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他们在不应该出手的时候胡乱出手,付出代价也是必然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就是世间的因果循环。

这是一次政治上的妥协。

阉党一派欢心鼓舞,二人入阁绝对是一个巨大的胜利。这意味着阉党的势力有了质的飞跃,成为了与东林党旗鼓相当的一大势力。同时大明王朝也进入了一个衰败的拐点,东林党的覆灭也开始倒计时。

东林党一派却引以为耻,他们意识到了危机,却不愿意去承认。

除了汪文言之外,大部分东林党是不知道什么叫政治妥协的,他们的理念就是一拼到底不死不休,就是临死也要咬下对手一块肉。

齐、楚、浙三党被打垮就是最好的例子。这是一群坚强的读书人,一群倔强的家伙。

东林党也不是什么都没有得到。

最少汪文言出名了,在诏狱里关了几天,等出来的时候汪文言成为了天下清流的表率,成了所有读书人心目中的偶像。在东林党内的声望,隐约有赶左光斗的趋势。

汪文言出狱,也长了东林党的气势,在天下读书人看来,这就是一场巨大的胜利。

一场口水战结束了,应该说暂时停战。

东林党和阉党在这次搏斗之后,已经完全的站到了对立面上。天启初年由前阉党大佬王安与东林党人杨琏构建起的联盟关系彻底崩溃,双方达到了不死不休的局面。之所以安静下来,是因为大家都要等待,等待对手犯下致命的错误。

当年天启皇帝登基,是阉党大佬王安协助,东林党才能赶走先帝的妃子,妄图控制皇帝干预朝政的李选侍,保全了朝廷的稳定局面,并确立了东林党辅助幼主登基的大功。

自从王安死后,东林党把阉党的好处都忘记了,完全把阉党视为死敌。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魏忠贤不是王安,东林党就是这么一群认死理的家伙,想让他们改改脾气,是不大可能了。唯一的途径就是彻底击败他们。

时局暂时的安静了下来。

终于有人想起了在登州休假的哈大全。客氏跟魏忠贤说:“让哈大全进京,他也不能再登州乡下当一辈子的渔夫。”

一纸公文,哈大全被迫销假进京述职。

听说哈大全要进京的消息,信王朱由检十分的兴奋,因为婉儿要来了。得不到的就是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