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染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血染大明- 第2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谷可成一直在犹豫,去还是不去。

自此李自成登基,他们这些将领都封妻荫子,过上了地主般得好日子。最近谷可成又娶了一个小妾,每日温存,正是最甜蜜的时候。

对刘希尧命令,他决定过两天再说。

就在这时,有个神秘人求见谷可成,说有件宝物要献给他。

谷可成接见了此人,那人拿出一颗硕大的红宝石,把谷可成都看傻了。他虽然当了地主,却还是个土老帽,没有见过多少世面。

在那闪耀的光华中,谷可成的口水流了出来。

神秘人小心的说:“谷将军,这是我家大将军送您的薄礼,还请将军笑纳。”

“你家将军?谁啊。”

“赵卫,赵大将军。”

“什么?”谷可成紧张起来,“你……你到底是什么人?”

“我是赵卫将军的使者,谷将军不必害怕,我家大将军没有恶意。”

“你……你们想干什么?”

“别这么大声,要是传扬出去,被人报告了李自成,对将军您可不利啊。”

谷可成急忙跑到屋门外四处看了看,把院子里得闲杂人等都赶了出去,进屋后还不忘关窗户关门。

神秘人说:“将军不用紧张,不会有人偷听的。”

谷可成道:“人心隔肚皮,做是两不知。要是被人听取,怎么了得啊。”

神秘人说:“没关系,院子里有人看着,不会有人接近这里的。”

“……”谷可成郁闷了,这可是他家啊。一个外人竟然说,院子里有人看着。难道朝廷的密探已经渗透进来了,想到此处谷可成冒出一身冷汗。

这次换谷可成小心翼翼的问:“先生有何指教啊。”

“赵将军希望你去太原,里应外合迎接朝廷的大军进城。”

谷可成脸色抽搐了几下,神秘人又说:“赵将军不会亏待您的,这次朝廷发兵二十万,志在剿灭李自成,希望谷将军看清形势归顺朝廷。”

谷可成还在犹豫。

“谷将军,前朝无法剿灭起义军,是因为关外有满鞑子,官兵两线作战顾此失彼,才给了你们机会。现在满鞑子已经被消灭,朝廷不用担心两线作战,可以全力发兵围剿。您觉得李自成还能坚持多久。”

“这个……”谷可成也不知如何回答。

神秘人又说:“我听说不久前,将军喜得一子,可喜可贺啊。可您要保住这份富贵,恐怕还要多思量一下吧。”

“这个……”

神秘人又说:“您在犹豫下去,朝廷大军攻破太原,可就没机会了。”

在个人利于,与兄弟情分间,谷可成选择了前者。

“好吧。我明日便出发去太原。”

“我祝谷将军早日拜将封侯。”

“借您吉言。”

        第552章 做了皇帝的李自成。

正文 第552章 做了皇帝的李自成。

第552章 做了皇帝的李自成。

陈好问:“招降谷可成,真的有必要吗?”

哈月辉说:“陈姨,您又在考我。我不是招降他,而是引他出城,给老三建功立业的机会。

一个谷可成,也不值得费心思。”

陈好笑道:“你真是一个好姐姐啊。”

“当然了。”

此段对话,是在一辆马车上进行的。这辆马车行走在一支庞大的军队中央,在不远处赵卫正愁眉苦脸的看着她。

“唉。”赵卫在那里摇头叹息。

“唉。”另一个叹息,属于徐凌。陈琦瑜病逝,他的位置由徐凌补上。

sB一样的田见秀冒出来问:“两位大人,为何唉声叹气啊。”

赵卫和徐凌用蔑视的眼神看着田见秀,感到尴尬的田见秀说:“安国公主与陈娘娘随军,是皇上对我们的信任,我们应该高兴才对。”

这孩子真是傻到家了。

10月22日,谷可成留下二千人把守平阳,带三万大军增援大原。

神秘人又送来闽币三十万作为军资,闽币从发行开始,就保持良好的信誉和流通行,已经成为硬通货流行于中国各地。

拿到三十万闽币,谷可成更加坚定了做叛徒的决心。

谷可成幻想着未来的美好生活,走出平阳三十余里,天色已经暗淡下来。谷可成的部队大多是步兵,还有大量的装备粮草,走走停停,一天能走出三十里已经很快了。

谷可成刚要下令安营,突然远处出现一支骑兵。

来的正是哈可厚带领的二万骑兵军团,见前方出现敌人,不等哈可厚下令,许胜便带亲兵杀了过去。

哈可厚急忙命令后军跟上。

还没等谷可成反应过来,前军已经被骑兵突破。

谷可成无助的大喊:“等等,等等,你们要干什么?我还没准备好。”

真是个傻孩子。谷可成在要组织反抗已经来不及了,许胜指挥骑兵多路穿插,把谷可成的三万部队分割开来。三万大军不到一个时辰便全部崩溃,谷可成死在乱军之中,到死也没搞明白发生了什么。

哈可厚也没搞明白。他问许胜:“这是那里来的敌军,怎么会出现在我军前方。”

许胜摇摇头说:“不知道,大概是增援太原的敌军吧。”

“看样子是,不管了,命令部队马上出发,不用打扫战场了。我们的行踪已经暴露,必须速战速决,第一时间拿下平阳。”

许胜点头说:“是该如此,我马上去办。”

一战下来,许胜对哈可厚的印象好了不少,他不在把哈可厚看做累赘,而是看成了真正的战友。

哈可厚用实际行动,赢得了部将的信任。

在击溃了谷可成的部队后,哈可厚连夜奔袭平阳,把还在睡梦中的守军全部制服。

夺取平阳,哈可厚的计划完成了第一步。

许胜问:“三皇子,我军已经夺取了平阳,我们是从后面进攻太原,还是南下夺取西安。”

哈可厚摇头说:“我们不回太原,西安交给步兵军团就可以,我们去会会李自成,许将军可敢前往。”

许胜笑道:“鸡将法就不必了,我们不就是冲着李自成来的。”

“好,我们去取李自成的首级,夺下这份首功。”

许胜不是愤青,口号喊完,就得办点实际工作了。

“三皇子,我军虽然夺取了平阳,确也陷入四面受敌的境地,冒然孤军深入,很可能陷入重围无法自拔,得想一个万全之策才行啊。”

被这么一说,哈可厚还真有点猛,他光想着抢老二的功劳,一心要抢先拿下平阳,确没有考虑到后续问题。

说到底,还是作战经验不足。

“许将军认为该如何啊。”

许胜摇头说:“我现在也没有好主意,我们先加固平阳城防,容我在仔细想想。”

办法得慢慢想,就算诸葛在世,也得动动脑筋。

这时,那个劝降谷可成的神秘人来找许胜,并带来了哈月辉的亲笔信。

信是由信鸽带来的,因为条件的限制,是用特殊的密文书写的,短短二十余个字,说明了很多问题。

哈月辉指示:固守平阳,在城外设伏,伏击李自成的援军。

许胜烧了密信,连夜去找哈可厚,把计划重复了一边。哈可厚大喜,拉着许胜的手说:“待将来有我出位的一天,我必然不会亏待将军。”

“三皇子客气了,我们商量一下设伏的地点吧。”

“此等大事,还是由将军来定,我懂得不多,搞不好会坏事。”哈可厚还算明智,打仗就怕瞎指挥。一个无能的指挥官,不但会害死自己,还会拉一大群人垫背。

许胜摊开地图,选了一个地方。“离平阳西五十里,有一个小村李家窝棚,是渡过黄河的渡口之一,李自成大军要过河一定会走这里,我们只要在河岸上布置数门火炮,便可让李自成寸步难行。”

“堵是堵住了,又能杀几个人啊。”

“我们可以先放一部分乱军过河,在把他们消灭在河滩上。”

“好记,就这么办了。”

平阳失守的消息很快就传开了,平阳是黄河重要的渡口之一,是太原通往西北的必经之路,平阳失守,意味着太原已经成为孤城。

太原守将制将军刘希尧急忙派兵奔袭平阳,希望能够夺回平阳,稳固住大后方的安全。

哈可厚驻守平阳城内,把刘希尧的军队挡在城外,苦战两昼夜之后,哈可厚趁敌军疲惫突然发动夜袭,农民军大部溃散。

李自成收到消息时,正在皇宫内抱着嫔妃喝酒。自此当了皇帝之后,李自成早已失去了过去的英武果敢,他越发的贪图荣华富贵,越发留恋安逸的生活。

最初听到消息,李自成还不信。

“哈大全刚刚与满鞑子大战,他还有能力来进攻我?这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李自成的侄子李过也说:“朝廷都是些无能之辈,哈大全绝不敢冒犯西北,这消息大概是假的吧。”

同为制将军的李岩急忙拿出刘希尧的书信。

“皇上,敌军以占据了平阳,太原陷入重围,这是刘希尧的求援信,此时千真万确,皇上早作定夺啊。”

李自成见到刘希尧的信,终于相信了。

不过他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不紧不慢的说:“哈大全刚刚平定了辽东,军士疲惫,不可能动员过多的兵力。李岩你带二十万兵马去救太原,我随后便到。”

“臣,马上出发。”

        第553章 就看怎么设局了。

正文 第553章 就看怎么设局了。

第553章 就看怎么设局了。

李岩一路挺进平阳,到黄河边问题来了,没有船。

不久前,许胜沿河收集船只,把附近的船都拉到了东岸。李岩无奈只好在附近砍伐树木制造木筏准备渡河。

黄河天险波涛汹涌,夹杂了大量的泥沙。

只有从平阳附近,有一小段宽阔的河道水流比较平缓。

做好木筏后,第一批士兵过河,才走到河中央,对岸便响起了炮声。炮弹落到水中,掀起滔天的水花。有些被击中的木筏,直接被撕成了碎片。

第一批木筏不少被炸沉,还是有五百余名士兵被送上岸。

许胜并没有马上干掉这些人,只是派了一批士兵与其对峙。继续对渡河的敌军炮击,对敌军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

等第二批人渡完河,在也没人愿意上木筏了,不管李岩如何说,士兵就是不愿意上船。

李岩威胁要杀了带头闹事的。

人们哭泣着说:“被将军杀了,还能留一具尸首,如若落入水中,可就连尸首都没有了。”

李岩听闻,不免气结。北方民风彪悍,战斗力很强。但北方人很少会水,看到水就眼晕,不愿渡河也在情理之中。

李岩没办法,只好起个带头作用。

“你们如果愿意过河,我配你们一起去,这样行了吧。”

领导跟着一起冒险,下面的人就不好回绝了。李岩还放了狠话,“不肯渡河者,以通敌论处,杀。”

李岩跳上一艘木筏亲自撑船,第三批更大规模的抢渡开始。

许胜看到李岩的旗号,命令士兵。“少放几炮,不要打李岩,让他过河。”

李岩带着大部分人平安过河,就在李岩上岸的同时,早准备好的许胜带着兵马杀了出去。对刚刚上岸,还没准备好的敌军发动了进攻。

在一片响彻天地的枪炮声中,河岸被尸体慢慢的铺慢,黄河水也被染得鲜红。

李岩携带的火药,渡河时都湿了根本没法用,只能拿着大刀长矛与人硬拼。

经过两个时辰的厮杀,李岩战死,渡河的六千农民军被歼灭。还未渡河的二万余人,见李岩战死,纷纷逃窜。

平阳战事,也传到了客可群和哈可仁那里。

哈可厚明显是在抢功劳。哈可仁可不干了,他急忙写信给客可群,要他速速赶到太原,两下合兵一举拿下太原城。

客可群本不想干的。

这时赵虎冒出来说:“大皇子,难道看不出这次西征的深意吗?”

客可群还真没看出来,他小心的说:“请赵将军赐教。”

“皇上最喜爱的儿子就是您,二皇子和三皇子,皇上同时把你们三个派出了,不只是要历练那么简单,皇上是要从你们三人中选出太子。”

剩下的话就不用说了,客可群马上下令加快行军速度,不到一天就赶到了太原城下,第一时间投入了攻击太原的战斗。

打了几天,刘希尧也抓了一些俘虏,当听说指挥战斗的是哈大全的儿子们,之前所有的艰难困苦都消失了,他觉得建功立业的机会来了。

客可群得到来,更让刘希尧无比的兴奋。

“哈大全的长子也来也,真是天助我也。”在刘希尧眼里,长子就是太子。能杀了哈大全的太子,绝对是件大功劳。

10月29日夜,经过仔细准备的刘希尧带兵出城袭营。

客可群刚到地方,营地还比较简陋,防御上漏洞不少。而且他也没有防备敌军偷袭,太原战役打了十余天了,也不见守军出过一次城。

当大营内乱成一团时,客可群感到手足无措,不知该如何是好。

还好赵虎及时组织反击,把来偷袭的敌军顶了回去。

见偷袭不成,刘希尧丢下大部分士兵,只带了几个亲兵逃回太原。

这一战把客可群吓坏了,也让他恨透了刘希尧,发誓不杀刘希尧,誓不为人。

之前太原久攻不下,是因为吴三桂不熟悉闽王军得战法,他正在战火中,与自己的部队进行磨合。

如果再给吴三桂几天时间,拿下太原应该不成问题。

现在问题都没有,因为客可群身边的赵虎,是闽王军出身,由赵卫亲自教导的新一代将星。赵虎接手攻击任务后,充分发挥了炮兵的威力,很快就在太原城上打开了缺口。吴三桂则身先士卒杀入城内,发挥近战能力,把刘希尧挤出了太原城。

刘希尧抗不住,只好带着人往西逃。

客可群不甘了。“逃了?没那么容易,我们不是有二万骑兵吗?都派出去追,谁能斩下刘希尧的首级,赏十万闽币。”

这可是钱,客可群得部下都疯了,二万骑兵倾巢而出,紧紧追着刘希尧不放。

刘希尧一路逃到黄河边,看着眼前滔滔的黄河水,还有身后气势汹汹的追兵,他向西叩拜。“皇上,臣不能回去见你了。”

说完,刘希尧把剑自刎。

太原战役结束,赵虎的英勇,成了客可群得英勇。

三个皇子中,反倒是哈可仁落到了下乘,在三人中排到末位。

听说太原失守,哈可厚不在平阳停留,用早以募集好的船只渡河,一路向延安府挺进。而在南方,他的步兵军团刚刚占领了目的地西安。

在庆阳的李自成终于坐不住了。

他跟手下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