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染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血染大明- 第2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满清把对哈大全的恨,都发泄在这座城市上,他们拆毁了哈家堡。

看着枯草、寒风与大雪中的废墟,王八一紧紧的握着马缰绳,眼神中闪过无比的怒火与杀气。这里是哈大全起家的地方,曾经是他们的家,他们对这里有着特殊的感情。

巴林说:“王哥,早晚有一天,我们会重建这里的。”

王八一深深的吸了口气,缓解着心中的苦闷,他对巴林说:“我来时,王爷说过,不用再重建哈家堡了,在这里立一座碑即可,过去的就让他过去,我们的道路在前方。”

“还是大汗大度啊。”

“走吧。先灭了满清,我们在回来设宴喝酒。”

“好,同往。”

两人带领大军离开哈家堡,一路奔袭夺取了西平堡,这里也是一片废墟。

王八一讥笑道:“满鞑子好像很喜欢做拆迁队,每到一处都拆得乱七八糟,如果这里的城堡在就好了。”

巴林说:“没有阻拦好啊。我们就这么一路杀到沈阳去,把满清的老窝端了。”

“我也想,但王爷有了要我们死守这里,切断锦州、松山一线清军的退路。”

“如果满清援军来了呢?”

“我们兄弟有四万大军在手,难道还怕满鞑子。”

“二十年前我们敢忽悠努尔哈赤,难道还会跑小儿多尔衮,开玩笑。”

“王爷早就安排好了,如果满清主力援军东进,要我们在西平堡挡住他们。倒是皮岛的熊宽会从西面直接进攻沈阳。如果满清主力军队去打皮岛,攻击沈阳的任务就由我们来完成。”

“首功啊。”巴林很兴奋。

“还不一定呢”

既然来了,他们就啥都不怕了。哈大全要一役解决辽东问题,可不是在开玩笑,他是真的下狠手了。

王八一占领西平堡,完全打乱了满清的计划。

多尔衮的大军还没离开沈阳,就收到了叶布舒的求救信。西进,还是东进,问题摆在了多尔衮面前。

老谋深算的范文程也不说话了,他也没法再说了,是真没招。

悲观一点人,建议撤回建州,等汉人撤退了在打回来。多尔衮很想砍死这群逃跑派,真要退回建州,想回来就难了。

“范先生,现在该如何是好啊。”

范文程卡巴卡巴眼睛,被问到了就得回来,装哑巴是蒙魂不过去的。他寻思了一会说:“臣建议,夺回西平堡。根据情报,王八一只带了四万人,集中我全部精锐大军十二万,以三倍余敌的兵力,应该可以一举歼灭敌军。”

多尔衮问:“皮岛方向怎么办。”

“可派出一支部队沿途牵制。”

“派谁去?”

这个问题太难回答了,范文程向四周看去,看到谁谁低头,大家都不愿去送死。

多尔衮皱起眉头,不悦的说:“从太祖起兵以来,我大清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我大清的无敌铁军都到那里去了,难道都变成夫人了吗?”

这个骂的够狠。古时的男人,最恨被比作夫人。当年诸葛亮鸡司马懿出战,也就送了一件女人的衣服。

但是,多尔衮骂的狠,却没有一个愤青站出来。

“难道我大清,真的无人了。”

多尔衮很烦恼,他也没办法不烦恼。

在哈大全这边,一个出身满清的猛人被起用。占领杏山后,哈大全召见了豪格。这次出征辽东,豪格也随军同行。

“豪格,我给你一个挽救族人的机会,明日你带五千兵马出发,带着我的诏令绕过锦州,沿海南下收复辽东半岛各地。等战争结束,我会给你的族人一片土地,并保证他们的生命安全。”

豪格问:“您不怕我叛逃回去吗?”

“不怕,我抓你一次,还可以抓你第二次。”

“您这么有信心。”

“我这次来,就是要灭亡满清,没有信心我就不来了。”

豪格跪下说:“求王爷,给爱新觉罗留一支血脉。”

“看你的表现了。”

豪格带着五千兵马出发,带着哈大全的王令,他所到之处几乎望风而降。辽东半岛,在满人的通知下三十余年,反抗的汉人基本被杀光,剩下的都是底层民众。满人占据了主导地位,要招降他们,豪格的身份很合适。

有豪格做榜样,各地的满人贵族纷纷投降,哈大全同意他们保留一半的财产。

少数不知足的,基本都被砍死了。

没收上来的财产,被分配给当地的汉民。得到好处的汉人纷纷起义相应,那些不愿意投降的顽固分子,大部分被起义者砍死。

到后期,豪格驻守盖州,只派出几名使者,就收复了大片的土地。

这时皮岛的熊宽也带兵西进,他迅速的占领了镇江,并直线向辽阳方向挺进。沿途汉人纷纷起义相应,为熊宽的部队提供方便。

离开沈阳的多尔衮还没走到西平堡就跑了回去,他发现辽阳以南的辽南地区,已经全部落入了哈大全的手中。

崇祯十八年新年,沈阳故宫内,一片愁云。

因为哈大全一直没有登基,崇祯的年号被沿用下来,虽然朱由检已经死了快一年了。

        第541章 一句错话。

正文 第541章 一句错话。

第541章 一句错话。

多尔衮坐在大雄宝殿的台阶上,上面坐着年幼的皇帝福临,下面是一群愁容满面的八旗贵族。

“自太祖起兵,不过才三十余年,难道我大清要亡于我手吗?”

多尔衮很苦恼,大家都不敢说话。

上面的小皇帝福临说:“我要尿尿。”

多尔衮回头看了眼侄子,这个不听话的死孩子,坐在本该属于他的皇位上。大清就快完蛋了,他竟然不知道发愁。

福临见王叔脸色难看,吓得哆嗦了起来。

这时福临的父亲孝庄皇太后从走面快步走出来,把福临抱在怀里,说:“别吓到皇上,他还小,不懂事。”

多尔衮说:“我知道,我不是有意吓他的。”

孝庄说:“现在局势危急,一切依仗摄政王主持,我们母子的性命,也都交到您的手里了。”

“我知道,我一定尽力。”

“不打扰你们意识,我带皇上回后面去了。”

看福临被母亲抱走,多尔衮突然庆幸,自己没当成皇帝,亡国之君的滋味不好啊。这让他想起了崇祯,那个勤勤恳恳的大明皇帝,死的时候一定很不甘心。

他看看范文程,这个狡猾的汉人已经不能指望了。在哈大全的大军面前,范先生的小聪明一点作用都没有。

多尔衮站起身,问下面的人。“我们守辽阳,还是守沈阳。”

反击就不要想了,能保住现有的地盘就不错了。下面的人集体低着头,全都像学堂里的好孩子,没有一个主动发言的。

这种时候,还是需要点名。

点谁呢?多尔衮把视线投向在座的汉臣。“李永芳,李爱卿,你有什么好法子吗?”

李永芳摇摇头说:“臣无能。臣该死。”

六个字,结束发言。他还真是无能。

问了几个人,都没有结果。多尔衮只好问范文程。“范先生,我们守辽阳,还是守沈阳啊。”

范文程说:“守沈阳。”

多尔衮问:“为什么不守辽阳。”

“辽阳三面受敌,想守也守不住。我们还有十二万大军,不如拼死一战,还有一线生机。就在沈阳与哈大全决战。”

“看来只有如此了。”

从决定来看,多尔衮没有努尔哈赤的魄力。当年努尔哈赤集中兵力,先后击退三路明军二十余万人,扭转了两军交战的态势,迫使明朝转入战略防御。

现在的多尔衮,连冒险出兵的魄力都没有,只想着固守一地与人硬拼。

就在多尔衮无比烦恼的时候。哈大全对锦州和松山发起了最后的进攻。

锦州、松山被围已经一个月,城内的粮食还够吃。

哈大全包围两地后试探性的进攻了几次,没有损失多少兵马,既然是试探,就不能太认真,发现不妙转身就跑。

起初叶布舒和鳌拜还沾沾自喜,觉得城外的敌军并不可怕。

还是耿忠明和孔有德提醒了他们。

耿忠明说:“闽王军是在试探我们的火力,这几天下来,我们有多少火炮和城防用具,外面的人大概都知道了。等他们准备好攻城,我们的麻烦才正式开始。”

叶布舒还不相信。

这时孔有德跟鳌拜说了相同的话,但鳌拜相信了。

鳌拜问:“你说,我们该怎么办。”

孔有德建议。“趁夜色,出城袭营。”

“恩,就按你说的做。”

崇祯十八年一月十五日夜,鳌拜、孔有德亲自带兵出城。他们蹑手蹑脚,偷偷的接近闽王军的营地。所有士兵都穿着白色的外衣,在雪地里不易被发现。

这一天的夜十分安静。

闽王军的阵前,挂着几串孔明灯,哨位上的士兵吐着寒气,哆哆嗦嗦的来回走动。

远远的能听到哨兵的咒骂:“他妈的,上头在想什么,怎么还不进攻啊。让我们在冰天雪地里挨冻,得到什么时候啊。”

另一个哨兵回道:“就是。松山这种小地方,一个冲锋就打下来了,何必等这么久。”

第三个哨兵说:“你们别瞎说,上面不进攻是在试探守军的火力,准备越充足伤亡的兄弟越少。”

某个没心没肺的说:“打仗那有不死人的。”

“等你当了先锋军,你就不会这么说了,谁不想活着回家。”

鳌拜惊喜的说:“看来敌军警卫松懈,我们夜袭一定能成功。”

孔有德急忙阻止,并小声提醒。“小点声,那是明哨,四周肯定还有暗哨,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鳌拜连忙捂住嘴不在说话。

距离越来越近,突然一个人影从雪地里钻出来,向天空射出一支信号弹。

孔有德大呼:“不好,我们被发现了,大家一起冲进去。”

清军纷纷爬起身,拼命的冲了过来。哨兵已经发现了他们,开始隔着木墙开火,当初有数人被枪击中。

清军也开枪反击。

夜袭打成了阵地战,阵地战打成了歼灭战。

前来夜袭的清军全军覆灭,人们在尸体堆里找到了孔有德和鳌拜。

守将双双阵亡,松山守军大乱,汉军、蒙古军大量的逃亡。剩下的几千八旗军想阻止士兵逃亡,结果发生了兵变,松山城内爆发了大规模的火拼。

城外的闽王军十分纳闷,城内一片喊杀声,不知在搞啥花样。

城内的八旗军只有五千人,要组织数万汉军和蒙古军是不可能的。

叛乱方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一个蒙古将军得到了松山的指挥权。既然反了,就反叛到底。这个蒙古将军打开城门,向城外的闽王军投降。

一场意外,让哈大全轻松夺取了松山。

孤城锦州,成了哈大全唯一的目标。听说松山失守,叶布舒想昏过去,但条件不准许,他得为活命做准备。他找来耿忠明。问。

“耿将军,锦州会不会发生兵变啊。”

耿忠明说:“只要你我在,就不会发生兵变。鳌拜、孔有德太过鲁莽,他们双双被杀,松山失去指挥官,自然大乱。”

“如果你我死了一个人呢?”

“外面炮灰那么多,还轮不到我们去冒险。”这B货真不厚道。

“这就好,这就好。”

一点都不好,叶布舒将为自己的一句错话付出代价。

        第542章 锦州城内。

正文 第542章 锦州城内。

第542章 锦州城内。

叶布舒说了一句错话。

努力回忆一下。“如果你我死了一个人呢?”

有松山的例子在前,跟这句话联想在一起。耿忠明有一种错觉,叶布舒为了稳定军心,想把他杀了,由叶布舒一个人控制全局。

回到住处,耿忠明很不满,也感到很害怕。

“要是叶布舒真想杀我,我该怎么办呢?”耿忠明犯愁了。

这时一个当了很多年汉奸的老汉奸站出来说:“耿将军,不如我们杀了叶布舒造反吧。现在闽王势大,灭亡满清只在朝夕之间,我们投靠闽王,还能搏到一份功劳。”

“我在想想,我在想想。”耿忠明不敢。

叶布舒并没有怀疑耿忠明,他之前的话是无心的。锦州城内只有八旗军五千,其余大部分都是汉军和蒙古军。光靠五千人,是压不住几万人的。为了确保下面不造反,汉军将领,蒙古军将领必须活着。

叶布舒不傻,大敌当前,他不会自相残杀。

但耿忠明有点傻,他是被外面的大军吓到了,加上汉奸的身份,加上好友孔有德的死。他越发越多以,越来越害怕。

精神上得三座大山压下来,任谁都会精神紧张。

第二天,到叶布舒那里开会时,耿忠明带了双倍的亲兵,而且坚决不吃叶布舒家的东西。

叶布舒看出苗头不对,仔细思量之后,他发了问题所在,他说错话了。叶布舒心理无比的悔恨,但要解释不容易。

在一瞬间,他真想直接干掉耿忠明,但他只有五千人,他不敢动有几万兵马的耿忠明。

上面的老板不和,八旗军和汉军的矛盾也开始浮现。

锦州守军中,除了八旗军、汉军,还有五万蒙古军。这支蒙古军队的最高指挥官叫扎木尔,曾经是喀尔喀三大部族墨尔根人的可汗,他汗位是哈大全确立的,因为哈大全砍死了他的叔叔,*死了他的父亲,而他只是一个傀儡。

哈大全离开辽东,巴林部向西迁移,墨尔根也得到了自由。

但随后而来的满人,又让墨尔根人陷入了麻烦,既然屈服过一次,墨尔根选择屈服第二次,他们归顺了满清。清军几次进关打劫,他们都派部队参加过。

但这一次有了点问题,血刀汗又回来了。

扎木尔想起了自己的叔叔,又想起了自己的父亲,随之而来的是恐惧。

现在叶不舒和耿忠明互相猜忌,八旗军和汉军的矛盾也呈现出来,扎木尔觉得呆在城里不安全。

扎木尔找来心腹试探性的询问:“我们出城怎么样。”

他的手下很实在。“大汗你是要和血刀汗决战吗?太好了,我早就想为先汗和札木素诺颜报仇了,我们出城跟血刀汗拼了。”

扎木尔心道:你还真实在,出去拼命,不是死的更快。

“你不害怕血刀汗吗?”扎木尔委婉的询问。

手下坚毅的说:“只要您下定决心,我就跟血刀汗拼了,我不怕死。”

扎木尔很想说:你不怕死,我怕死。

锦州被围已经二个多月了,外面的佯攻不断,城内的气氛越来越紧张。为了增加城内的紧张气氛,哈大全把每日的战报射进城内,每天两次,不会有任何延误。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