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染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血染大明- 第2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穆贵人忙说:“谢谢月辉小姐,要不是您,我这次死定了。”

“你晓得便是,经过这一次,你恐怕再难见到父王了。”

穆贵人脸上闪过一丝忧郁。这次的事情不死以是万幸,那还奢望王爷的恩宠,此后的年华岁月之中,陪伴她的恐怕只有一丝凄凉了。

穆贵人擦着泪水,哭得不成样子。

月辉耐心的陪在旁边,不时递去一方新的绢帕。

等穆贵人哭完,月辉说:“穆姨娘不用太过伤心,事情还是有转机的。”

“有转机?真的吗?”穆姨娘一脸的惊愕。

“你只要听我的便是,附耳过来。”

月辉与穆贵人耳语了几句,穆贵人的脸色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月辉小姐,这是真的吗?”

“信我没错的,我还会害你吗?”

“我当然信您了。”

江山代有才人出,后宫代有新人来。名震闽王府的穆夫人,通过一次失败的亮相登上了历史的前台。

而后人们将记住她的名字:穆雪。

        第512章 朝廷的反间计。

正文 第512章 朝廷的反间计。

第512章 朝廷的反间计。

穆雪长的很漂亮,但在宫中却不是最漂亮的,比她美艳的人多了。

闽王家宴上出了事,很快她就成了名人,所有人都认为,她这次完了,不死已经是万幸。

徐士安、徐凌父子当晚就跑到宫里请罪。

哈大全不会责罚两位重臣,说了几句便教两人走了。

哈大全不冷不热,徐家父子越发的担心,可又不能赖着不走。两人走到宫门外,这时有个小太监走过来,说:“两位徐大人,我家小姐有请。”

“你家小姐?是谁啊。”

“闽王长女,月辉小姐。她就在那边等着二位呢。”

听说是公主,就算不想见,两人也得过去了。

宫门外的一处角落里,停着一顶小轿。纱帘垂着,看不到里面的人影。轿夫都躲到远处去了,只有一个俏丽的宫女侍奉在旁。

“两位徐大人来了。”太监低声禀报。

徐士安和徐凌一起跪拜见礼。现在不比从前,哈大全占了南京,称帝是早晚的事情。他们都得守规矩,不然会被淘汰的。

月辉说:“你们都回避吧。” 仅有的宫女和太监,也走到远处去了。角落里只剩下三人,两个跪着,一个坐在轿子里。

月辉也不叫两人起来。“两位徐大人,父王还没有登基,这欺瞒之罪算不得欺君,可也不太好吧。”

徐士安忙道:“小姐此话何意啊。”

“穆贵人真是徐凌大人的侄女,您的侄孙女,不会是在秦淮河边买来的孤女吧。我听说一个叫妥娘的妈妈,三百两银子就能买一个不错的姑娘,养还能帮忙培养几年。”

徐家父子的脑门上,冷汗如雨般冒了出来。

穆贵人的确是他们买来的,就是为了孝敬哈大全,搞好君臣间的关系。所以穆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徐凌真把穆氏当侄女对待,连穆氏自己都不知道事情的真相。

徐家父子开始紧张了,月辉小姐是怎么知道的呢?不应该啊。难道王爷也知道了。

想到此处,徐家父子更加感到不安。

“怎么害怕了?放心吧。父王还不知道呢?”

“谢小姐,谢小姐。”

“不必谢我,我又没做什么?好了你们回去把,平日多送些日用给穆贵人,她一个人在宫里,没亲没顾的怪可怜的。”

“我们自当如此,自当如此。”

自此穆氏成了月辉的棋子,徐家父子也成了月辉的铁杆。

月辉没要求徐家父子作事,现在时机不到,还必须隐忍一段时间。她回到宫内的住处,在闺房内消歇了一会,从床头拿了几分报纸来看。

自从哈大全首创报业,全国各地纷纷效仿,弄些报纸来,还是很容易的。

月辉看了一些连载的小说,其中一些段子很有趣。

这时一个妖艳的中年夫人走了进来,月辉和起报纸,让伺候的宫女都下去了,只留下后来的这名宫女。

“陈姨,您怎么来了。”

这个妖艳的中年夫人就是陈好,哈大全的原配妻妾之一,专门从事工作,平时很少回宫居住,前日的家宴并没有参加。

陈好说:“不欢迎我吗?”

“怎么会,前日您没来,母亲还念叨来着。父王也真是的,樱馆那么多事,还要您一个人看着,太不会体贴人了。”

“不是有你帮我吗?”

“这是应该的,是为人子女的本分,父王不放心外人,樱馆的一切,是要牢牢抓在手里的。”

请陈好坐下,月辉亲手倒了茶,端来了点心。

“陈姨,这是上好的龙井,还是新作的点心,您尝尝。”

“还是你乖巧,懂得孝顺长辈。”

“陈姨您这儿时候回来,是有大事了吧。”

“是有大事,我还没跟你父王说呢。先跟你透透风,抓住机会,也许能源了你多年的梦想。”

“哦。快说来听听。”

两个女人在房中密谋了许久,陈好才离开月辉的住处,到安妮这边来找哈大全。

最近一个多月,哈大全一直住在安妮这边,其他的地方那也不去。婉儿、小诺几次派人来请,哈大全都说不爱动弹。

安妮还说:“王爷,您老赖在这里不走,我会遭人嫉恨的。”

“你不是有枪吗?谁敢来欺负你,你就一枪崩了她,只要在这个院子里,打死人不算犯法。”

“我也不能不出去啊。再说了,在宫里动刀动枪得,有伤和气。”

“和气?Tm的那来的和气,有气还差不多,一群没眼色的东西,我都快被他们气死了。”

哈大全正骂着,陈好就到了。“我的王爷,您这是骂谁那。”

“你回来了?前日叫你回来,你说有事,今天没叫你,你怎么回来了。”

“王爷不欢迎我回来。”

“我是要提醒你,工作不是第一位的,你家老爷我才是第一位的。我这几天正闹心呢,你也不回来陪陪我。”

“家里这么多姐妹,还用得着我。”

“都是些没眼色的,看了心烦。”哈大全骂完,又跟安妮说,“你不算,你们两都不算,我就不明白了,以前不是好好的吗?可群一回来就全乱套了,争,没完没了的争,老子还没死就开始争家产了,我要是死了还得了。”

陈好忙说:“呸呸呸,竟说些丧气话,您死不了,您一定能长命百岁。”

“他们早晚把我气死。”

“您要是被气死了,北京那边可就有人高兴了。”

“北京?京城有事吗?”

哈大全马上警觉了起来,从陈好的话茬中,他闻到了危险的气息。

陈好点头说:“是有事,过几日,给您的封赏就要到了。还包括给可群、可仁和可厚的。具体情况还不清楚,有一点可以肯定,朝廷要用反间计,调拨你们父子的关系。让我们从内部乱起来。”

“什么?”

哈大全先是气愤,随后又露出的狡邪的笑容。“反间计?我喜欢?是谁出的注意,朝廷这几年能用的人不多,这肯定是一个人才。”

“内阁大学士周延儒。他刚刚复职,便提出了这个建议,内阁已经票拟通过,皇帝也签字同意。对您的封赏不日就会到。”

“周延儒还没死啊。”

“还活着呢?听说还娶了一房小妾,日子过的美着呢。”

“静观其变吧。看看他能玩出什么花样来。”

        第513章 喜讯。

正文 第513章 喜讯。

第513章 喜讯。

哈大全没理会朝廷的反间计。

陈好离开后,又到了月辉的住处。

月辉正在书房内等着,这间书房的布置,与哈大全的书房一般不二。墙上挂着吸引油画,书架上的书十分凌乱,可见看书着不喜欢整理,每次看完都是随意放置。

见陈好回来,月辉快步迎了出来。

“进屋在说。”陈好拉着月辉进了书房,反手把门窗关好。

月辉急切的问:“父王的反应如何。”

“正如你我所料,他准备静观其变。说到底,这次的事情伤了他的心,他打算看看你的三个兄弟,到底睁不争气,是否可以任用。”

月辉兴奋的说:“就会来了,太好了。”

“按照计划行事,明日你去走动走动。”

“晓得,就那三只猴子,容易对付。”

最是无情帝王家。这话一点都没错,哈大全还不知道,家里最大的阴谋家不是三个儿子,而是这个迟迟不肯出嫁的长女。

隔天,月辉带着礼物先到了可群那里,然后又到可仁、可厚的府上走了一趟。也不知说了什么,三兄弟一起上书,要求到外地锻炼锻炼。

在外人看来,现在是争夺世子的关键时刻,三兄弟刻意退让,叫人感到十分意外。

这一下反倒是哈大全纳闷了,这三兄弟是怎么了,刚刚还争得头破血流,怎么突然间又都退让了。

在观察了许久之后,哈大全把目光落在了陈好身上。

“你是不是透露了消息。”

陈好连连摇头。“我这两日,一直和你在一起,我把消息给谁啊。”

“可群要去外地,不奇怪,他在这里人单势孤,出去避一避是好的。可厚要走也不奇怪,瞧他干那些事,最近的事情,就他挑头的。可仁为什么要取外地啊。他不是一直相当世子吗?我又没说不让他做。”

陈好说:“大概是吓到了吧。”

“胆子小点也好,老子打下了江山,得找个稳当的人来继承。”说到底,哈大全还是想立哈可仁的。中国人讲究长子继承,这里讲的是嫡长子。

客可群空挂了长子的名头,可生母的身份太特殊,哈大全很难把他扶正。

“王爷您的意思。”

“就是我在考虑考虑,等过些日子再说吧。”

陈好心中暗叹。“王爷还是不放心三个小子,是福是祸就看三人的造化了。”

随后她心中又很高兴。“月辉啊。你的机会马上就要来了。”

事情先放了下来。

崇祯十六年九月,突然传来一个好消息。

皇太极死了。崇祯十六年清崇德八年(1643)八月初九日卒,在位十八年。庙号太宗。子福临即位,多尔衮、济尔哈朗辅政。

关内所有的人都在庆祝,大明王朝最可怕的敌人终于死了。

皇太极在位十八年,给大明王朝带来的灾祸,不是用语言能够描述的。

在所有人都高兴的时候,哈大全却高兴不起来。皇太极死了,但另一个更可怕的敌人将站出来,给大明王朝带来巨大的灾难。

多尔衮,这个名字不断在哈大全脑海中回荡。

哈大全马上召见了刘芳杰,对皇太极的死,表示了悼念,强调了双方的友谊。

刘芳杰现在的地位很尴尬,他是皇太极派到南京的使者,主要目的是联合哈大全对付大明,他的任务还没有完成,派他来的人就已经死了。

在满清,刘芳杰是一个少数派,朋友不多,敌人却很多。比如同为汉臣的李永芳。

虽然都是汉奸,他们却互相瞧不起,什么事情都对着干,仇恨已经积压到你死我活的地步。

当初有皇太极压着,他们才没有拼起来。

现在皇太极死了,情况就不一定了。李永芳与多尔衮的关系很好,刘芳杰与多尔衮的关系很差。

不管从任何角度看,刘芳杰都要挨收拾了。

这也许就是做汉奸的代价吧。

两人寒暄了几句,哈大全突然问:“老刘,你还想杀我吗?”

刘芳杰摇头苦笑说:“多少年了,一切都淡了。听说你把我的家人都放了,还在台湾置办了土地给他们。”

“我当年做的过了点,算是补偿吧。”

“皇太极死了,现在掌权的一定是多尔衮,此人大才,大明朝恐怕坚持不了多久了,王爷打算怎么做。”

“我需要一个大名义,与满清联盟,会使我失去人心。”

“王爷的意识。”

“我要借你的人头一用。”

“拿去便是。”

哈大全说:“我会照顾好你的家人的。”

翌日,刘芳杰死于家中,他的人头被护送进京。哈大全写信表示忠于朝廷,并对满清加以驳斥。

言语之间,仿佛是一个大忠臣。

朱由检看过信后,大骂道:“见风使舵,他一定是听说皇太极死了,怕朝廷抽点军队南下,才会写这封信来。”

下面的文臣一起捧着唠。“皇上圣明,我大明江山复兴在望啊。”

好听的话谁都会说。现在的朝廷之上,已经没有多少人愿意说实话了。朱由检看着满朝文武,心中却无比的寂寞。

这些人中,难道就没有一个说实话的。

这时周延儒站出来说:“皇上,臣建议封赏哈大全,稳住他的心,等秋收之后,筹足了粮饷在南下平之。”

这是一个不错的注意,也是唯一的办法。

朱由检点头同意了。

十月,朝廷下旨,赐哈大全为国姓朱。。

虚名是很大,被赐姓朱,就更不得了了。

在中国古代,赐功臣国姓是常事,比如唐代,许多大臣都被赐为李姓。

但在明代,朝廷不会赐人朱姓,其他的姓氏倒是很多。比如:郑和。

皇姓是很珍贵的,就连藩王庶出的孩子都不能使用朱姓,更何况跟皇家一点没有关系的人。

赐哈大全姓朱,朝廷已经下了血本。

哈大全对此一点都不感冒。他的名字本来就土,许多人建议他改名字,古时没有身份证,要改名字很容易。

但哈大全不想改,他觉得土气,也是一种时尚。民族的才是流行的。

“神马都是浮云啊。”哈大全暂时改名为,朱承寿,这个名字将使用一年的时间。

        第514章 一句告诫的话。

正文 第514章 一句告诫的话。

第514章 一句告诫的话。

闽王朱承寿,听上去有点朱姓藩王的意思。

朝廷希望稳住哈大全,从结果上看是成功的。但他们稳住了哈大全,却稳不住其他人。

比如:李自成。

崇祯十六年(1643)十月初三日,李自成进攻潼关。时孙传庭退保潼关。李自成军攻潼关,白广恩力战。高杰因宝丰之败,广恩先走不救,乃拥军不顾。广恩战败。李自成军破潼关。文恩奔至固原,高杰逃至延安。孙传庭登城固守,李自成军从山后绕至城前而战,城陷,孙传庭战死。

看到战报之后,哈大全后悔了,因为成为皇帝的李自成变得更加的可怕。

原来的起义军李自成,已经变成了李地主,他打算赶走朱地主自己当家。

原本的朱地主已经不行了,后冒出来的李地主首先发难,四川的张地主也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