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染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血染大明- 第2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赵卫又勘察了一会,心里是想退回去的。就在这时,山上树起两面大旗。左面的写道:“赵卫小儿,速来受死。”右面的写道:“如诺怕死,回去吃屎。”

这种幼小级别的鸡将法,看了便觉得可笑。

赵卫都气乐了。“上山的守将是何人,到是一个绝妙的人物。”

赵虎回道:“都指挥使徐良寇以死,巡抚徐世荫重伤。负责指挥的应该是廖应,汪正国、李自春两人的职务要比他低一些。”

“廖应在马尾时是干什么的?”

“廖应是马尾新军营出身,崇祯七年被调往南洋作战,参与了吕宋岛的一些战役,表现还算英勇,后被提升为伍长。崇祯九年因伤回国,伤愈之后便提出退役,在马尾码头做了一个工头,手下有三十几个力工。后来孙承宗孙大人在马尾招募义勇军,他便带着人参加了。”

“此人作战风格如何。”

“很英勇,除此之外在没别的了。”

“英勇?就这些吗?”

“是的,就这些,在详细的资料就没有了。”

赵卫看着山顶上的两面大旗,思索了稍许。“你带人佯攻一些试试,我要看看,他到底有多英勇。”

赵虎组织了一支突击队,向一侧的山头发起了攻击。

战斗十分的鸡烈,守军借助有利地形,进行了异常顽强的抵抗。赵虎带人几次冲上山顶,都被守军顶了回去。打了半个多小时,他只得带着人撤了下来。

“义父,孩儿无能,没有攻占山顶。”赵虎一脸的黑灰,表情有些沮丧。

赵卫没有责怪他,而是问:“你对上面的人,有何印象。”

“他们简直就是疯了,不要命似的顽抗。不过有一点很奇怪,山上的人少了点。他们的人应该在多一点才对。”

有时细节决定成败,就是赵虎注意到的这个小细节,决定了战争的结局。

“山上的人少?”赵卫走出营帐,看着山谷与两侧的山头。“这边少一点人,那边少一点人。少的人呢?赵虎你猜少的人去那里了。”

“会不会是逃了?”

“不会,他们敢以六千人攻打武昌,就都不是贪生怕死之徒。”赵卫转身指向身后,“不在山上,就一定在我们的后面,廖应是吸引我的注意力,然后出奇兵突袭我的身后。然后趁我军大乱时冲下山来,前后夹击击溃我军。”

“义父,我们要怎么办?”

“主公说过,围点打援。派快马回武昌调兵,先吃了他们的奇兵,这一仗我们就赢了。多派些探马,把他们的奇兵找出来。”

正如赵卫猜测的,汪正国、李自春各领一千兵马由小路出山,正在向赵卫的背后迂回。

赵卫再次望向山顶。“这个廖应算是一个人才,如果此战之后他还活着,我希望能够见一见他。”

        第501章 徐世荫。

正文 第501章 徐世荫。

第501章 徐世荫。

赵卫没有急着进攻,很快探马就找到了汪正国和李自春。经过一天的鸡战,汪正国和李自春的二千人被全歼,汪正国战死,李自春负伤被俘。

武昌附近多是平原,山地丘陵不多,几处山地也不大。消灭了汪正国和李自春之后,赵卫派出一支骑兵绕过山谷,从后面堵住了明军的退路。

赵卫派人喊话,要山顶的守军投降。

夕阳西下时,汪正国的尸体与李自春一起被带到阵前。

看到两个兄弟,廖应眼前一黑,感觉一阵天昏地暗,他们唯一的希望也没有了。

巡抚徐世荫也看到了。

“廖将军,你们逃吧。留的有用之身,好报效国家。”

“徐大人,您怎么办。”

“我逃不了了,我也不打算逃了,我来为你们殿后。”

廖应很感动,他鸡动的说:“要出去我们就一起出去,我就是背,也要把您背出去。”

趁着夜色,廖应带着部队开始突围。赵卫早就做好了准备,把出山的大小部队都堵了起来。廖应跑出数里便被发现,经过鸡战勉强摆脱了追兵。

随后一路南下,走到那里都能遇到伏兵,三天下来大小仗打了十余场。每次交手一个时辰之后,伏兵都会退去,而每一次廖应的部下都有损失。

三天下来,廖应身边的士兵只剩下不足二百余人。

三天的颠簸,让徐世荫的伤势越发沉重,因为得不到及时的医治,伤口发炎高烧不退。

虽然每次都能打退伏兵,廖应的心情却好不起来。

很明显,赵卫在玩他。

好不容易逃到岳州城下,廖应看着城头没有一丝的欣喜,反倒感觉无比的绝望。

在岳州城头飘扬这一面闽王军的军旗。

那是廖应一辈子不会忘记的旗帜,那曾经是他的骄傲,现在是他的敌人。

赵卫一面堵截廖应的逃兵,一面派军进入江西境内。敢于反抗的江西人都跟在廖应身边,剩下的不是怕死的,就是准备好投降的。

赵卫下了几道将令,送了几面闽王的军旗,便不费吹灰之力就收服了岳州、长沙、宝庆、袁州等地。江西全境一夜间变成了哈大全的天下。

少数抵抗份子,不用哈大全派人,就被投降派收拾了。

廖应等人到了岳州城下,一看不好转身便跑。这时四周杀声四起,许多伏兵从隐蔽处杀出,把廖应等人围在中央。

廖应定睛一看,竟然都是岳州本地守军。

领头的人正是岳州知府。

廖应怒道:“你们想如此,闽王给了你们什么好处,竟然变节叛国。”

岳州知府比较无耻。他冷笑道:“崇祯倒行逆施,使得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国已不国。闽王仁厚,应该定鼎中原开创一片新天地。尔等不知顺应天意,还要助纣为虐,陷百姓于水火之中。”

廖应指着他气极。“你……”

岳州知府大义凛然的说道:“尔等速速伏法,在有反抗,别怪我不念旧情。”

这几句话说的,简直就无耻到了极点。

廖应那里会听,他提刀便杀了上去。岳州知府马上躲到人后,快马返回岳州城内。廖应等人再次陷入重围,这次敌军不会主动撤退。

廖应护着徐世荫抵抗敌兵。徐世荫不知那来的力气,他突然跳了起来,从一个士兵手中抢过钢刀,反手刺入自己的小腹。

廖应惊道:“徐大人。”他急忙抱住徐世荫,“徐大人,你这是做什么。”他用手捂着伤口,希望能够止住鲜血。却感到叫人绝望的温热,再从指缝间一点点的流逝。

“徐大人。”

徐世荫指着西方,用微弱的声音说:“快逃。”

廖应放下徐世荫,跪在地上磕了三个头,然后带着部下向西边突围而去。

因为徐世荫的死,廖应一辈子都没有背叛大明,一直为大明王朝奋战到死。

赵卫到时,岳州的战斗已经结束。廖应带五十余人突围。留下徐世荫与一百余具尸体。

“这些人很英勇,厚葬他们吧。”

赵卫喜欢英勇的人,特别是英勇的敌人。

只有希望,才会去了解。只有了解,才能有办法应对。

“徐世荫呢?”

岳州知府道:“徐世荫还没死,我正在组织人抢救,等候赵将军发落。”

“我带了军医,交给我的军医抢救吧。”

闽王军得随军军医都是丹学院培训出来的,全都是医疗方面的能手,处理外伤比老郎中更加拿手。

徐世荫运气不错,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抢救,捡回了一条性命。他一剑刺穿断了肠子,并没有伤到肝脏。

三天后,徐世荫在病床上醒来。

他看着屋顶迷茫了许久。这时一个年轻的女军医走过来。“你醒了。感觉怎么样。”

徐世荫动了一下,想坐起来。却感到小腹一阵剧痛,只要放弃了挣扎。

女军医急忙说:“别动,你的伤害没好,乱动会撕裂伤口的。”

徐世荫问:“我这是在那里,我是不是已经死了。”

“你要是死了,还会感觉到痛吗?”女军医笑道:“这里是岳州府衙后院,你的伤很重,大将军特意安排你住在这里的。”

“大将军?岳州?”徐世荫两眼圆睁,“你说的大将军可是反贼赵卫。”

女军医嘟着嘴道:“别乱说话哦。如果被外面的大兵听到,会把你关进大牢的,那样你的伤就不容易好了,住在这里好好休息伤才好得快。”

徐世荫鸡动的说:“老子死都不怕,还怕被关起来吗?”

这时外面传来脚步声,两个大兵推开房门,赵卫从外面走了进来。

“徐大人精神不错,都有力气骂人了。”

徐世荫更鸡动了。“反贼,你要杀便杀,不必好心解我,我是不会感鸡你的。”

过分鸡动,带动了他的伤口,痛得徐世荫脸色苍白无比。

女军医不高兴的说:“大将军,伤员不能太鸡动,把伤口撕裂就不好了。”

“没关系,你出去吧。徐大人是不会领你的情的。”

女军医走了出去,出门前看了徐世荫一眼,脸色布满了担忧的表情。不知为何,徐世荫心头跳动了一下,感到一丝丝无名的暖意。

被人关爱的感觉,一下子涌上心头,也不像刚才马上鸡动了。

        第502章 突然出现的纺纱机。

正文 第502章 突然出现的纺纱机。

第502章 突然出现的纺纱机。

徐世荫冷静了一点。他躺回床上,有气无力的问:“赵将军,你不杀我,反倒救我,不怕闽王怪罪吗?”

“不会,我救你,王爷不但不会怪罪我,还会说我救得好。”

“我是不会归顺闽王的,你死了这条心吧。”徐世荫显然是会意错了。

赵卫摇头说:“你归顺也好,不归顺也好,江西都已经是王爷的了。我放了你,更能让天下人感受到王爷的恩慈,好好养伤,等伤好了,你就可以走了。”

“你。”徐世荫想过一百个可能,也没想到赵卫会放了他。

“我通知了你的家属,你老父亲明日便会到,你想回家的话,可以与他一起回去。”

赵卫又看了看,便转身离去,丢下一脸迷茫的徐世荫徐世荫认为有阴谋。

可第三天,他父亲果然来了,还是他的两个表兄弟。

更多的疑惑,涌上心头,徐世荫更加的迷茫了。

而表兄弟的说辞,让徐世荫感到一阵阵心寒。赵卫夺取江西后,减免了各地的赋税,还开仓放粮,赈济灾民。

在江西各地赢得一片赞誉之声。

徐世荫明白,民心是天下的根本,民心在谁一边,谁就是最后的胜利者。

如果他活着离开,江西百姓将彻底倒向闽王府,朝廷在想收复江西就难了。

“我不能活着离开。”

是苟活于世,还是以身殉国。

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普通人面临生死抉择时,会倾向于生存,特别是亲人在身边的时候。但有些人会毅然的选择死亡,这样的人往往拥有坚定的意志与信念。

徐世荫是个意志坚定的人。

二天后的夜里,徐世荫用一把小刀割断了手腕,他死了。

赵卫听闻后,无奈的说:“死便死了吧。让家人把尸体运回去吧。”

徐世荫的死,代表江西最后的抵抗完全消失。

收到江西各地的投诚书,哈大全十分的高兴。

他早有计划图谋江西,还特别筹备了数万大军与大量的武器装备。赵卫轻得了江西全境,这钱算是省下了。

“不愧是小赵,没有让我失望,好样的。”哈大全是喜形于色。

一旁的王鑫却有些担忧。他小心的提醒道:“王爷,您命赵卫将军入湖广,联合张献忠对付左良欲。他却进了江西,是不是过了。赵卫将军手中,可有数万大军啊。”

作为一个文臣谋士,王鑫的担忧是正常的。

哈大全今天心情好,王鑫的一席话,显然是杀了风景。

“赵卫是不会背叛我的,不要再说了。”

王鑫很识趣,便不再提及了。

“左良欲不可留,让赵卫的动作快点,不要耽误太多的时间。”

“是,我马上去办。”

看王鑫退出书房,哈大全的脸色难看起来。“我给王鑫的权力,是不是太大了。”

这几年来,哈大全一直重用王鑫,也让王鑫的权力越来越大,甚至赶超了四大统领。王鑫提醒哈大全小心赵卫,却让哈大全对他产生了顾忌。

思索了一会,哈大全高声说:“有人在吗?让徐凌来见我,把蒋金、代童也叫来。等等,还有兵部尚书陈琦瑜。”

徐凌就不用介绍了,是哈大全身边的老人,前几年因为外放做官,在哈大全身边少了,职权也少了许多。

陈琦瑜也不用介绍,名人。

蒋金、代童都是马尾科举出身。是哈大全自己主持的大考,分别是第二名和第三名都是全才。

蒋金擅长术数,就是理科,头脑十分的灵活。现在担任闽王府户部担任主簿,相当于朝廷里的户部尚书。

代童是个水利专家,前几年来一直负责福建的水利工程。因为他的努力,福建没有遭受到大得天灾,别的地方大旱,天地颗粒无收,福建却能保证年年丰产,代童的作用是很大的。最近他被提升为闽王府的工部主簿,兼任丹学院的水利学堂首席讲师。

四人被叫到书房。

哈大全叫人搬来椅子,叫四人坐下,先让四人汇报工作。

四个人的心情都有些忐忑,不知哈大全要做什么。哈大全平时很少过问细节工作,他只掌握大方向,具体细节交予属下处理。做的好的,大力褒奖。做不好的,就换人来做。

愿意为闽王服务的人很多。

等四人汇报完工作,哈大全却问了一个完全无关的问题。

“代童,丹学院的蒸汽机,做的怎么样了。”

“方院长亲自主持开发工作,按照您的指示,现在生产的蒸汽机已经步入正轨,月产十三台不成问题。”

“功率如何?”

“新的蒸汽机动力,可以达到一百锤,已经大大的提高了。”蒸汽机是在丹学院做出来的,自然不会用西方的能量计算单位。哈大全突发奇想,用锤来做基础单位。每把锤按100斤计算,一百锤就是五吨的力量。

蒸汽机的开发进度,比想象中的要快,哈大全十分满意。

代童又说:“王爷,臣还有一事禀报。”

“说。”

“一个月前,浙江一个纺纱作坊的老板做出一个纺纱车,一次能纺二十个锭,而且所用人力很少。浙江上下的视其为妖法,有人传闻,作坊老板把死人埋在作坊能,用妖法驱动纺纱车,才会有这样的产量。浙江知府已经把人抓了,查抄了此人的家产,烧毁了作风内的纺纱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