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染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血染大明- 第2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从北京收集消息,不需要动用大人物。

这一次哈大全要往北京传消息,就需要动用一部分暗装了。

        第496章 不能杀。

正文 第496章 不能杀。

第496章 不能杀。

哈大全在皇宫内召见了张跃。哈大全一如既往的亲切。“张大哥,这次要麻烦你,动用几根钉子。”

两人在辽东就是拜把兄弟,数年来携手合作互相扶持。没有张跃,也就没有今天的哈大全,他起家靠的是阉党。这一点哈大全从来没有否认过。

哈大全亲切,张跃却不敢造次。

现在不比从先了,哈大全占据南京,当皇帝是早晚的事。在官场魂迹多年的张跃,知道该如何摆正身份。过渡没心没肺,早晚要吃大亏。

“伴君如伴虎。”这是句恒古不变的真理。

张跃的声音很谨慎,态度也很恭维。“王爷,您有什么吩咐。”

哈大全说:“朝廷在与满清和谈,达成了一个秘密协议,这是具体内容你看一下。”

张跃接过复本看了一遍。问:“王爷,您的意思。”

“把复本送到北京去,通过可信的渠道传播出去。我要让全天下都知道,朝廷在秘密与满清讲和。你在找一些言官御史上书弹劾陈新甲就说他。”哈大全想了一下,说:“就说他,不顾大义,失节求敌,损我大明国威。”

“好。我来安排。”

“我给你闽币三十万,你去北京送礼,把上下关节打通好。最好弄死陈新甲,弄不死也让他滚蛋。”

“请王爷放心。”随后张跃不解的问:“王爷为何如此重视陈新甲。”

哈大全说:“陈新甲不过是一个小人物,这十年朝廷兵部尚书换了几十个。这就是一个背黑锅的角色。聪明人不会干,愿意干的都是忠臣。弹劾死陈新甲,不但明清议和失败,还能伤害一大群人,让他们对朝廷产生怀疑,让朱由检无人可用。”

“王爷高,真是高,我们直接弄死陈新甲,不是更好。”

“陈新甲的老师是前任内阁首辅周延儒,朝内同门师兄弟众多,很难一次弹死啊。”

“王爷别忘了袁崇焕,当年袁督师被处事,其中一项罪名就是与满清议和。只要把袁督师的事提出来,陈新甲必死无疑。”

哈大全无奈的说:“有时我真同情崇祯,面子能当饭吃吗?光有雄心壮志又何用,至少要学会用人啊。”

“皇上所用非人居多,事倍功半,朝廷才会落得如此局面啊。”

张跃小心的退了出去。走下台阶回头望向雄伟华美的大雄宝殿,他突然发现后背已经被汗水打湿了。坐在里面的人不在姓朱,而是换成了姓哈的,不在是哪个与他称兄道弟的人了。

“今非昔比,以后还要在小心一些才是。”

张跃一辈子都活的很小心,正因为如此,他才能活的长久。

弹劾陈新甲,是一个阴招,是一连串阴谋的开始。

张跃走后,哈大全又找来了赵卫。攻陷南京,赵卫立有首功,这是哈大全特意安排的。在四大统领中,需要一个平衡,不能其中某人高出太多。

从哈大全起家开始,赵卫就跟着他,可以说是死忠。

赵卫觐见时,也显得十分紧张。哈大全皱起眉头,赵卫的表现,让他感觉被疏远了。张跃还好说,老太监本来就胆小,事事小心也属正常。赵卫也这样,就让哈大全觉得不好受了。

如果王鑫在旁边,一定会说:“王爷,这是上位者必须付出的代价。”

王鑫要主持内阁工作,下午才会过来汇报工作。

“小赵,你今年多大了。”

“臣今年三十八岁了。”

“当年在辽东,你刚到我身边的时候,好像才十五岁吧。你跟在我身边,也有二十三年了。”

“是,王爷。如果没有王爷,臣早就死在辽东了,王爷大恩臣永世不忘。”

“现在想想,我做了笔不错的买卖,一个馒头,换来一员大将。”

“臣永远忘不了那个馒头。”

如此一说,君臣间的气氛缓和了下来。他们本就亲如兄弟,哈大全能与人同患难,也能与人同富贵。

哈大全发自内心的说:“这么多年,辛苦了。”

赵卫没说话,眼泪却以流了下来。良久之后在鸡动的哭道:“当初在辽东,如果没有王爷,臣就饿死在野地里了。王爷的大恩大德,臣一辈子都不忘。”

“重复这些干什么。别哭,别哭,你都多大的人了。”哈大全也觉得感动。“我这次叫你来,是要你领兵进湖广,我拨给了二万精兵。”

“王爷是要我去平灭张献忠。”

“不,他还不能死,他活着作用更大一些。”

大明王朝有三个敌人。满清、农民军、哈大全。

哈大全认为,只要大明王朝不灭亡,这三个敌人都必须存在下去。

现在农民军势力最大的是张献忠和李自成。张献忠离的太近,在四川、湖广两地流窜。很有可能南下江南各地。是一个不能忽略的隐患。

李自成在陕西,山高路远,不用太在意。

哈大全吩咐道:“小赵,你这次进湖广,首先要对付的是左良欲。此人所作所为,比农民军还不如,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留不得,杀了吧。你最好拉着张献忠和你一起干。”

赵卫担心的说:“张献忠反复无常,会与我们合作吗?”

“诱之以利。你可以派人去承诺他为川中王。张献忠很有钱,他如果送礼给你,便全部收下。你收的越痛快,他便越相信你。”

“王爷神算。”

“这是人性。我找人分析过张献忠的性格,你如此做,他一定会信你。因为他觉得你信了他,这次才好在关键时刻出卖你。总体来讲,张献忠的人品不是很好。”

“杀了左良欲之后呢?是不是傻了张献忠,此人狡诈也留不得。”

“不,不能杀,让他继续活着。你一定要把张献忠阻与川中,然后派人收买他身边的近人,鼓动张献忠自立称帝。只要他公开称帝,就不足为患了。”

“臣不明白。”

“你照做就是,将来你就会明白了。”

哈大全留赵卫吃了午饭,两菜一汤。一盘酱炒青豆,一盘烤鱼,一碗羊汤,都是简单的家常菜。虽不奢华,两人坐在一起,却觉得亲切了许多。

赵卫很感动,吃着吃着,差点又哭了。

        第497章 大草原的信息。

正文 第497章 大草原的信息。

第497章 大草原的信息。

下午王鑫来汇报工作,陈琦瑜也一起来了。

南京内阁在重组中。他负责对投降的官员进行审核,合格的继续留用,不合格的就劝退回家。哈大全很大方,给的退休金很丰厚,没有引起过多的反弹。

陈琦瑜是负责兵部,哈大全如约任命他为兵部尚书,兼任内阁大学士。

在精简之后,南京各部门的效率,已经发挥出来了。

听完汇报,哈大全没有问工作,他问道:“陈公,你认为李自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陈琦瑜想了想说:“李自成应该是一个很能坚持的人。从他参加农民军开始,几次被朝廷围剿都死里逃生,别人投降的时候,他都没有投降。此人只要活着,将来必定是大患,比张献忠尤甚。”

“他的威胁也许会超过满清。”

王鑫和陈琦瑜都是一愣。他没想到哈大全对李自成的评价如此之高。当年洋鬼子入侵南洋,哈大全依然谈笑用兵,用数年之功平定的南洋。这次提到毛贼李自成,哈大全却是一脸的严肃,仿佛有所顾忌。

哈大全的担忧是正常的。

在不改变历史的情况下,大明王朝是被李自成推翻的,这样一个伟大的人物,又怎么会被人忽略。

李自成远在陕西,距离太远了,任其做大是很不明智的。

得想办法,牵制李自成的发展。

王鑫提议道:“王爷,不如请诺夫人写一封信,请巴林头领帮衬一下。”

诺巴桑朵儿是哈大全的二夫人,为哈大全生有一子。在哈大全心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当年在辽东时,蒙古巴林部就是哈大全的部下。

哈大全离开辽东之后,就与巴林部失去了联系。

传闻巴林部已经迁移到了鞑靼去了,具体迁移到什么地方就不清楚了。小诺几次说想家,哈大全也派人讯放过,一直都没有确切的消息。

王鑫提议找寻巴林部。

哈大全无奈的说:“我到那里去找人啊。我们也有快二十年没联络了。”

王鑫说:“刘芳杰明天会来南京,也许他能知道一些。满清一直用兵蒙古,应该知道一些情况。”

“也只有如此了。用蒙古人牵制李自成,也算是个好办法。”

真的很无奈,离的太远,就是想打都打不到。

王鑫提议说:“我看不如招降李自成。”

陈琦瑜听了直摇头。“不可能的。李自成是不可能投向。”

“他不同意又如何。我们昭告天下,封他做镇西大将军,陕西王。在赏赐一些空头的封赐。他便是不愿意,在天下人眼里他也是臣,在大名义上便要低上一头。”

陈琦瑜无奈的说:“好主意,他身边的粗人多,他如果不服,便派些人从旁唆使,劝他自立称帝。这些泥腿子,只要做了皇帝,便不再是威胁了。”

在正史中,称帝之后退守陕西的李自成不思进取,只想龟缩在陕西一带享福,才会被清军一步步的*上绝路。他手下的将领,在得了官爵之后,全都自甘堕落起来。大好的革命形势,也在虚名中破灭了。

哈大全竖起拇指赞道:“陈大人高见,实在是高。就依此行事,你们找一些好刀笔,把诏书写的生动一些。封赏多多的写,反正我也没打算真给钱。”

“臣马上去办。”

这事办得有些无赖,却正是哈大全的风格。

又过了几日,刘芳杰到了南京,他是跟着学士会来的。

占领南京之后,哈大全把权力中枢,转移到了这里。图书馆学士会正式脱离的丹学院,南京太子监是学士会的新地址。学士会依然在图书馆内办公,一切布置按照马尾的样式设置,但规模要大了许多。

作为满清的使臣,刘芳杰再次拜见哈大全。

平时哈大全是不会见他的,在哈大全眼里满清不是友邦,而是一群必须被消灭的强盗。

刘芳杰也没指望见到哈大全,他现在的首要目标是说服学士会,解除一部分对辽东的贸易限制,至少要拉几船军火回辽东。

这一次,哈大全竟然召见了他。

刘芳杰很疑惑,不明白哈大全要搞什么。

哈大全很直接,开门见山的问:“你知道巴林部得消息吗?我家诺夫人想家了,想知道娘家的情况。”

刘芳杰还真知道。“王爷,巴林部离开喀尔喀后在大同停留了一段时间,后来跟着新头领迁移到沃儿都司去了。那里处于河套内,是黄河沿岸最富的一块土地。”

“黄河九转,唯富一套。那么好的地方,他们是怎么搞到手的。”

“当然是打下来的。当年王八一将军在大同领兵,临走的时候,把家底都给了巴林部。巴林部骑兵装备精良,有枪有炮。在大草原上真是纵横千里无人能敌啊。如果不是人口太少,称霸蒙古都不是梦想。”

哈大全惊奇的发现,原来巴林部魂的这么好。

“有消息说,巴林部已经派使者南下,很快就能到南京了吧。”

巴林部使者要到南京,要经过魂乱的地区,恐怕要走上一段时间。

要办得事情很多,需要一件一件办。

首要任务,先弹死陈新甲,让朱由检陷入众叛亲离的境地。

明清议和很顺利,在议和条款中划分了各自的势力范围约,以平等相交及岁币、疆界事。在条约中,大明做出了很大的退让。这事本来是秘密进行的,朱由检也不大算声张。他希望造成事实之后,在宣布此事。

但他还是不够小心。

陈新甲收到议和条款密件之后,直接放进了抽屉里,他不曾想会有人盯上议和条款。

张跃安插的人早就盯着了,马上有人进了兵部,说找陈尚书有事商议。故事不是瞎编的,的确有户部的急件要办,关系到前线军饷的问题。陈新甲不疑有他,便跟着去处理。

正好这时周延儒派人过来,要陈新甲过去意识,陈新甲没有会办公处,直接去了周延儒的府邸。

调走陈新甲,马上有人溜进屋子,把抽屉里得条约拿出放在桌子上。

一切前后不到三十秒。

那人离开时,故意大声说:“有人在吗?陈尚书有塘报发,快快叫人拿去抄录,传阅。”

“是,是。”马上便有家人跑了过来。

那人说:“塘报就在桌子上,快快去办,陈尚书回来还要用。”

家人不疑有他,把密件拿着送到了临近的书房去了。

        第498章 议和破产。

正文 第498章 议和破产。

第498章 议和破产。

明清秘密议和条款被送到行人司,密件早已抄好了上百份,不到半天的时间,朝廷上下就都知道了此事。入夜之前,北京城的老百姓也都知道了。到第二天早上,此事已经传遍了京畿各地。而且还在以惊人的速度,向全国各地传播。

于是科道交攻,道路哗然。当官的愤怒了,来百姓也愤怒了。

怎么可以与满鞑子议和呢?

打了这么多年,仇恨接的实在太深,在感情上,人们都无法接受议和的事实。

不用张跃安排,就有愤青蹦出来大骂陈新甲。按照明朝的传统,连皇帝也跟着挨骂了。

皇帝可以骂,却不能治皇帝的罪。

陈新甲便成了重点打击目标,所有的攻击都是针对他的。

陈新甲前日在周延儒府被喝了酒,便直接住在老师家里。第二日起来,想到议和条款的事情,还准备拿去向皇帝请功。可到了办公处,他发现大家的眼神不对,几乎所有人,都用厌恶的眼神看着他。

很快有太监传旨,说皇帝召见。

陈新甲很高兴,正等着被封赏,可一进门就被臭骂了一顿。

朱由检把议和条款丢到陈新甲脸上,大骂:“看看你办得好事。”

陈新甲拿起一看,立时惊呆在那里,议和条款明明只有一份,而且就在他的怀里,这怎么到了皇帝手中。

“皇……皇上……这……这是……”平时能言善辩的陈新甲已经结吧了。

被皇帝一顿臭骂,陈新甲灰溜溜的跑回家。

此事宣扬了出去,陈新甲一点都不害怕,他觉得这是件正确的事情,他在为朝廷争取时间,不但无过反倒应该有功。而且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