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染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血染大明- 第2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守备以上将吏百余人;俘获人口二十六万余、黄金两千余两、白银四十七万余两。中原人民所遭受的苦难和财产损失无可计量。

如果孙大爷不回北京,损失将更大。

历史上,清军俘获人口四十六万余、黄金四千余两、白银九十七万余两。

京畿残破。清军退去后,朝廷没有马上组织重建,而是搞起了批斗会。各方角色纷纷登场,互相攻击,互相批斗,搞得不亦乐乎。

其中以孙承宗被批斗的最厉害。

反倒是屡次犯错的杨嗣昌,因为被免职在家,没有成为主攻目标。

顶不住压力的孙大爷提出辞职,这招以退为进,自古以来都是保命良方。朱由检亲自召见孙大爷,表达了善意的安慰。

大意是说:“孙老师,你继续背黑锅,不要退缩,一定要坚持住。放心,有我在后面挺你。”

孙大爷表示感动,在一片骂声中,开始为挽救大明王朝努力。

孙大爷最先恢复了边境的防御,并加固了墙子岭、青山口防线。然后遣散来自各地的援军,各归所部,特别是四川、湖广、浙江的援军。现在大明王朝有三个敌人,辽东的鞑子、陕西的农民军、福建的哈大全。

如果只有一个敌人,大明都摆平。可是一次冒出来二个敌人,大明朝就死定了。

为此孙大爷提出一个建设性意见。“拉住哈大全,防住满清,剿灭农民军。”

朱由检听后深有感悟,马上就同意了孙大爷的建议。并封了孙大爷有史以来最大的官:十省督师。

把大明半壁江山交给了孙大爷。

除了朱由检,就数孙大爷的官最大。

孙大爷上台后召集了三个人,其中有二个猛人,一个名嘴。

这两个猛人是洪承畴和祖大寿。祖大寿主管辽东,洪承畴主管陕西。

至于名嘴熊文灿,是专门用来稳住哈大全的。熊文灿真的很能讲,曾经说动哈大全的部将纪大海,迫使哈大全痛下杀手。

虽然熊文灿被哈大全关着,孙大爷相信,只有朝廷的任命到马尾,哈大全一定会放人。

果然,任命熊文灿为浙江巡抚的任命一到,哈大全就把熊文灿放了。同时走的还有钱谦益,他被掉回北京,给孙大爷打下手。

熊文灿带着家眷,学生逃到浙江。命暂时保住了,这时他收到一封孙大爷的信。上面写了两个字:“求贼。”

熊文灿仰天叹息道:“我熊文灿一生的清名,就这样毁了。”

熊文灿在浙江就呆了半个月,又屁颠屁颠的跑回马尾。他脸上少了大义凛然,多了几分的谦卑,多了十二分的献媚。

转变之快,让江南学子大骂熊文灿是:“闽孙。”就是哈大全的孙子。

熊文灿听到此话,惨笑说:“各人荣辱与国家大义相比微不足道。希望我今天所做的,百年之后会被世人理解。”

熊文灿要见哈大全费劲,见马尾其他的官员还是可以的。他回到马尾之后,唯一的工作就是请客吃饭。没有周末,没有节假日,天天请。上午吃完下午吃,下午吃完晚上吃。一天要请好几批马尾的官员吃饭。

有整个浙江的财政做支撑,熊文灿到还能请得起。

许多官员都不理解,熊文灿到底想干什么。

消息传到哈大全耳朵里,他讥笑道:“他这是在求贼,真是忍辱负重啊。能想到这招,能启用此人。不亏是孙承宗。厉害。厉害。”

熊文灿求贼,就是孙大爷在求贼。

最终原因是朝廷的钱不够花。杨嗣昌杀鸡取卵,虽然一次抢到了数百万饷银,却断了以后的财路。满清入关抢掠,抢完就走了。朝廷还需要遣散各地援军,安抚被抢的百姓,修复残破的府县城防。

到处都需要钱,数百万饷银,花着花着就见底了。

国库、内库的钱都在减少,又没有理想的收入来源。户部提出,在登州设立公司,对外出售股份,通过海上贸易筹集饷银。

户部的提案一处,朝廷上下都认为可以。因为以前有挣钱的案例,没有人认为这次会不挣钱。

只有孙大爷脑袋一低,不出声,更不发表意见。

有人提议:“不如由孙大人主持此事。”

孙大爷摇头道:“不可不可,这事我做不来。”

开公司是挣钱的活,孙大爷不干,自然有很多人抢着干,户部承揽了这次开办公司的工作。

回到家中,孙大爷便写信给熊文灿,要他配合朝廷开办公司。

信才写完,钱谦益就登门拜访。他进门便问:“孙大爷,为何不接手登州开办公司的事务,让户部那些书呆子搞,根本不可能挣到钱,不赔钱就不错了。”

孙大爷说:“我们接手也没有,上次被杨嗣昌一搞,还有人会相信朝廷吗?失信于天下容易,要挽回就不容易了。”

“股票卖不出去,没有钱,拿什么做生意。”在马尾呆得久了,钱谦益对做生意了解不少。要想把生意做大就必须有本钱,没有钱,一切都是空想。

“我让熊文灿去求贼,就是为了打通关节,以小博大。这次我们要筹钱,一定要走偏门,不然很难得手。”

“要如何做。”

“不知道,静观其变吧。”

“户部那些蠢人只会误事,惹怒了哈大全,我们啥都得不到。”

孙大爷叹道:“到时就要委屈文灿贤弟了。”

“为了朝廷,我们受点委屈,也值了。”钱谦益说话不要痛,又不是他去求人。

在马尾的熊文灿,每天请客吃饭东奔西走,最近发福了不少。如果换做现代,应该担心一下血压和血脂问题。

不过,熊文灿的战果仅限于中下级官员,还有图书馆学士会的学士。有纪大海的例子在,高层官员没有一个搭理熊文灿,不是害怕熊文灿,而是害怕哈大全。

        第474章 孙大爷的要求。

正文 第474章 孙大爷的要求。

第474章 孙大爷的要求。

接触不到马尾的高层,熊文灿也不纠结,直接跳过一级求见哈大全。

哈大全是不会搭理他的,至少短时间内不会。他现在整天泡在学士会,丹学院,闽王府专属工厂。研究经济,研究科技,研究机械。

他不是任何一个方面的专家,但他来自现代,有开阔的眼光,知道该做些什么。

成立已经十年的丹学院,在院长方四维的带领下,取得了相当骄人的成绩。对新型炸药的制造,水磨坊、水锤的推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其中许多技术都来自宋代的古迹,每次看到那些发黄的宋代回本,哈大全都惊讶于古人的智慧。难怪历史老师说:“宋朝已经进入了工业革命的前夜,如果没有外族的入侵,和元朝昏庸的统治,工业革命应该从中国开始。”

在福建境内,只要能利用上的水源地,都已经被开发出来。

不过,哈大全并不满意。在他的印象里,工业革命是从蒸汽机开始的,他要做蒸汽机。

哈大全召集了一支五十人的研究团队,全部都是资深工匠,还有许多投身理科的读书人。哈大全讲解了蒸汽机的概念。

为了生动的演示,他还做了一个小学生等级的小制作。

哈大全找来一只鸡蛋,在一端凿开一个小孔,把蛋清和蛋黄倒出来,然后再里面住上清水,用一个支架固定在一辆巴掌大的小车上。在鸡蛋下面放上一根蜡烛,点燃烛火。当鸡蛋壳内的水被烧开,蒸汽从小孔中喷出,小车便开始前进。

四周的工匠无比称奇。

哈大全指着小蒸汽车说:“我要你们把蒸汽变成动力,至少要能带动一把水锤。”

这个任务很难。最初工匠把希望寄托在蒸汽喷出的力量上,水蒸气可以推动一个风轮转动,但风轮的力量无法带动一把水锤正常的运作。

研究了一个多月完全没有头绪。

哈大全着急了。丹学院的数学、物理学、化学概念十分的笼统。大部分要依靠图解,死记硬背,要想创新十分的困难。

迫于无奈,哈大全只好找来了一个西洋传教士,到丹学院担任讲师。

法国人莫兰成为进入丹学院的第一位西洋讲师。在当时的西方,到处都是文盲,只有传教士读书认字。来东方传教的冒险者,都是博学的知识份子。

莫兰的到来,完善了丹学院的数学、物理学与化学体系。为丹学院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也给蒸汽机的发明提供了基础。

搞发明需要时间,所以哈大全没见熊文灿。

熊文灿写信给孙承宗请教。孙大爷回信道:“别急,现在还不是我们出面的时候,耐心的等等,到时我自会给你交代。”

这时户部组织了船队,胡乱拼凑了一些货物,开始了第一次尝试。

孙大爷看完货物清单,沉默了许久,因为太过气愤,他无奈的笑了出来。“带这样的垃圾出海,只有白痴才会买。”

钱谦益和曹化淳也都气乐了,户部的人难道都是白痴吗?

杨嗣昌滚蛋,孙大爷上台,曹化淳就被放了出来,现在担任登州市舶司的监理太监。

曹化淳没去登州,而是想尽借口留在了北京,因为孙大爷让他在北京多带三个月,省得替别人背黑锅。

曹化淳不去登州,户部的人很高兴。在户部的官员看来,没有太监在旁边,才能放开手脚大干一场。

钱谦益说:“把这样的货运出国,真是有损我大明国体啊。”

曹化淳阴阳怪气的说:“看他们怎么收场。”

最糟糕的事情没有发生,户部的船出海就遇上的风暴,大部分船被吹到了山东沿海,少数倒霉蛋喂鱼。

户部的挣钱计划,就此搁浅。

当时的风浪并不大,是户部准备的船太烂了。

尝试失败,户部已经拿不出本钱了。

朱由检找到孙大爷,希望孙大爷发挥不怕背黑锅的精神,把黑锅背起来,接手登州市舶司的工作,为朝廷筹集饷银。

放在以前,孙大爷一定默默的接收。这一次却不同以往,他提出了一些要求。

以前背黑锅是打仗,朝廷有军队支持,虽然战斗力很差。做生意却不同,需要本钱,特别是大宗生意。孙大爷没有白手起家的时间,想要短时间内获得巨额利润,就必须投入足够的本钱。

“孙老师,您都需要什么?”

“本钱,国库与内库的钱已经不多了,我需要从南京内库的藏宝阁里拿一些宝物出来。”

朱由检犹豫了。皇家变卖财宝,这种有损国体的事情,任何一个皇帝都会犹豫。如果放在过去,敢提出这个提议的大臣,绝对会被拉出去满门抄斩。

孙大爷看出朱由检的担忧,也清楚朱由检的担忧。

“皇上,我不是要出售,我是要拿去送人。”

“赏赐于谁啊。”把出售一词改成赏赐,容易接受一点。

“赏赐给哈大全。”

朱由检一听脸色就变了。他从始至终就恨哈大全,虽然中间有过一段缓和期,但这份恨意是很难消除的。

朱由检怒道:“难道老师叫我去求贼。”

“是的。”孙大爷老师的点头。“皇上,当年勾践卧薪尝胆,为了国家的未来,请您委屈一下。为了大明江山。”

朱由检听到痛哭失声,好久才听下来。

孙大爷从南京内库拿出了十余件精品,为了给皇帝留面子,这些东西是“偷”出来的。

朱由检装作不知道,这样就不丢面子了。

宝物被秘密运到马尾,交到熊文灿手中。

熊文灿看到之后哭了。

在他们看来,皇上作出了巨大的牺牲。

        第475章 蒸汽机原型诞生。

正文 第475章 蒸汽机原型诞生。

第475章 蒸汽机原型诞生。

熊文灿把礼物分成了四分,当天就到闽王府送礼。

第一份礼物是一组精美的玛瑙餐具,可谓价值连城的精品。成组出售,价值上百万银元,如果有人买的话。

如此重礼送进门,哈大全竟然没有见熊文灿。

熊文灿没有气馁,再接再厉继续努力,第二天又带着礼物求见哈大全。

第二份礼物是一串极品南珠项链,两件华丽的珍珠衫。哈大全的老婆中,余婉儿和诺巴桑朵儿都是朝廷封的诰命,这两件珍珠衫算是给她们的。

又是一份重礼,哈大全还是没有见熊文灿。

熊文灿还不气馁,再接再厉,第三天又带礼物求见哈大全。

第三份礼物是两尊商鼎,都是器型完整,铭文清晰的上品。不管在那个时代,都是价值连城的极品。

这一次,哈大全接见了熊文灿。

“你脸皮不是一般的厚啊。换做别人一定躲在家里骂我,是一定不会再来的。”

“孝敬王爷,是我应该做的。”熊文灿的脸皮足够厚,就在不久前,他还带人散播哈大全的死讯,现在却送礼给哈大全。

“有事就说吧。我最近很忙。我还有不少木工活要做。”

熊文灿眼神中闪过一丝惊喜。当年天启皇帝喜欢做木匠活,一点点冷落的朝政,给大明朝留下了巨大的危机。如果哈大全沉默某样东西,他就不再是朝廷的威胁了。

哈大全不耐烦的问:“有事就快说,我最近很忙。”

“我想申请开个公司。”

“自己去申请,只要你去申请,把税费交齐就可以。”

“可是,市舶司的人不给我批文,说我有案底。”

“你咒我死的事情你忘了吗?市舶司归学士会管理,他们是不会给你批文的。要做生意,找一个身份干净的,你入股就可以了。”

“原来如此。”熊文灿拍头,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

马尾市舶司是个很开放的部门,要申请开办商号很容易,只要去申请就可以。那个时候查账不容易,不能指望商户主动缴税。所有税费,都是按照申报经营的项目,还有申报资金数收取的。

门面店铺,依照惯例收取。

马尾一地每月的税收,就高达三百万银元。现在朝廷一年的税收,还没有马尾一个月的税收多。

有钱就是大爷,就连皇帝都得求哈大全。

熊文灿来见哈大全,可不是为了一个简单的理由。

熊文灿为难的说:“王爷,我想自己申报商号,还请王爷开恩,给我分批文吧。就破一个例,我保证下不为例。”

哈大全问:“你想经验什么项目。”

“我想做铜料生意,去吕宋的。”

铜料生意,是最现实的生意。主要交易地点是日本、吕宋两地。属于限制经营的商品,有严格的配额限制。因为铜料运回来,可以直接锻造成铜钱,这可是一份挣钱的买卖。

铜料是铸造火炮的主要材料,不能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