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染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血染大明- 第1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式开战的时候损失还大。

彼得心里那个悔啊。明军又不是第一次用水雷,他是大的太冲动,把水雷的事情忘记了。

哈大全把舰队撤了回来,吕宋那边传来消息,赵卫已经占领了吕宋全岛。此次的战略目的已经达到,下面就是全面封锁海路了。

可惜,在这之前,一只苍蝇已经飞过了封锁线。

雷尔生和刘方杰带着船队从吕宋出发北上,他们一路绕过哈家军的封锁线,在广西换上了大明商船的旗号继续北上,绕过台湾,澎湖,经过二个多月的艰苦行程,终于在十二月到达了辽东。

以前要由海路回辽东,还有过毛文龙的关卡。

自从毛文龙被袁崇焕砍死,皮岛舰队被哈大全全歼,皮岛已经没有多少兵力了。

崇祯六年(1633)七月十四日,后金兵取旅顺。当时,总兵官黄龙驻守旅顺,因鸭绿江有战事,黄龙派水师往授,孔有德等侦知旅顺空虚,遂带领后金兵袭其城。黄龙数战皆败,弹药俱尽,遂自刎。游击李惟鸾**其家属,力战而死。

皮岛失守,让两人的航行变得简单了许多。

到达皮岛后,刘芳杰马上上书皇太极,把自己的经历讲了一遍。

皇太极看到书信后大喜过望,更让他高兴的是,刘芳杰带回了大批的火枪火炮。他马上招雷尔生和刘芳杰进京,两人还在路上,皇太极就三次下旨封赏。

等待了沈阳时,两人都已经是公爵了,跟哈大全一个级别。

刘芳杰与雷尔生说:“怎么样,没白来吧。”

雷尔生说:“是否白来,还得看看再说,万一后金大汗不帮忙,我也就算是白来了。”

“放心吧。有我呢?”

皇太极亲自出城迎接,热亲的拉着两人的手,把他们接进了皇宫。

后金的皇宫,规模虽然很大,可跟北京比要差得多。如果北京的紫禁城是别墅区,沈阳故宫也就算是棚户区。

即便如此,雷尔生还是被这里的宏伟震撼了。

“哇。这真是一个荒野蛮夷的王城吗?这里都如此规模,北京的紫禁城不是比这里更大。”

刘芳杰忙说:“小声点,别被人听到。”

“我们说荷兰语,他们又听不懂。”

“说的也是,别说比不了北京,连南京都比不了。不说大明的两座京城,就是哈大全在马尾的王城,也要比这里大上几倍啊。”

马尾原来的内城,已经清空了普通居民,完全成了哈大全的王城。规模和建筑数量,不是沈阳故宫能够比的。

总的来说,后金还是很穷的。

“差这么多,他们真的能帮上忙吗?”雷尔生很疑惑。

刘芳杰举了个例子。“你们西方的罗马帝国很强大,还不是被北方蛮族袭扰,被打得喘不过起来。在中国这边也差不多,明朝虽然强大,却打不过北方的少数民族。”

“你这么说,我就懂了。”

        第435章 准备回国。

正文 第435章 准备回国。

第435章 准备回国。

雷尔生和刘芳杰进入后金皇城,按照礼节参拜了后金皇太极。

皇太极一点架子都没有,拉着两人坐下问长问短,貌似十分的关心。末尾问了一句实在话。“听说你们带来的大批的火枪火炮,可否提供给我军使用啊。”

说了一大堆,就是这句最实在。

雷尔生说:“可以,不过有一个条件。”

皇太极说:“条件好说,你开个价,这批火枪火炮我都要了。”敢情他把雷尔生当成了商户,是从西洋来中国淘金的。

雷尔生摇头说:“我不要钱,我可以免费把武器送给您。”

“不要钱,那你要什么?”

“我要大汗起兵攻打朝鲜,最好能占领朝鲜全境。”

“啊。”皇太极十分的意外。没想到雷尔生会提出这样的条件。

刘芳杰把具体情况一五一十的说了一遍,关于南洋的战士,关于哈大全的,关于八国联军的。随后补充道:“丽水是哈大全的重要领地之一,哈大全全军南下作战,驻军必定不多。攻占丽水能最大限度的牵制哈大全,迫使他撤军退出南洋。”

“我打丽水,不就是让哈大全回来打我。”

“大汗。哈大全两线作战,已经是强弩之末,就算回来,又能如何。只要大汗的军队一到,必定让他灰飞烟灭。”

皇太极犹豫了起来,他觉得这么打不合适。

雷尔生道:“大汗,如果能够击败哈大全,我们愿意在武器和资金上资助大汗,到时大汗要进关夺取大明江山易如反掌。如何。”

提到夺取大明江山,皇太极的精神来了。

“好,我同意。”

崇祯六年十二月初,皇太极亲自率领八万后金精锐跨过鸭绿江,再次进入朝鲜境内。

此时的朝鲜已经不同了。朝鲜王仁祖李倧长驻丽水,纯三郎几次劝说都不愿意离开。朝鲜国政已经交由太子李淏代理。

纯三郎每次见到仁祖李倧都说:“国王陛下,您该回王城了,朝鲜人民需要您的领导。”

仁祖李倧每次都装作听不到。

最后纯三郎都懒得说了。

到时太子李淏,是个很有上进心的年轻人。自从代理国王的政务后,在纯三郎的资助下,组建了一支三万人的新军,全部装备新式装备,由哈家军出身的军官训练,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战斗力。

后金军进入朝鲜,最先遇到的敌人就是李淏带领的朝鲜军。

因为先锋过于大意,后金军一进入朝鲜就吃了大亏。按照以前的战例,朝鲜军队是很脆弱的,一打就散,一打就死。

可这次有点不同,朝鲜军竟然奋起反抗,当后金先锋部队碰了一鼻子的灰。

皇太极闻讯勃然大怒,砍了先锋的牛录,特意把多尔衮派了上去。

认真起来的后金军,在多尔衮的带领下一举击溃的朝鲜守军,部队开始向朝鲜腹地推进。

李淏急忙想驻守公州的熊宽求援,熊宽考虑再三后,回信给李淏。“以守代攻,后金军远道而来,兵马劳顿,你可借助坚城固守。”

李淏也听话,马上组织军队,在汉城周边布防,并把前锋军推到了开城一带。然后再两地中央,大量修建堡垒步步为营,沿途阻击后金军前进。

熊宽很够意思,没有忽悠李淏,也没有把李淏当成免费的炮灰,他从公州守军中抽调了一万精锐部队支援李淏,协助朝鲜军布防。

后金军第一装备大批的火器,用起来还很生疏,一路上吃了不少的亏。

结果打到了崇祯七年的一月末,也没有见到汉城的城墙。

皇太极郁闷了。“一个朝鲜,一个弹丸小国,就这么难打吗?”

不过皇太极并没有撤兵,虽然战事艰难,却是个练兵的好机会。雷尔生充当总教官,全权负责对后金军的培训工作,让这个马上民族迅速的熟悉了热武器的时候,也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后金与明军作战,最怕的就是明军的火枪火炮。最近几年皇太极一直在研究仿制或者购买火器,这次机会来了,他当然全盘接受。

朝鲜如此折腾,哈大全很快就得到了消息。这时他正忙着巩固吕宋、金瓯、新加坡三点一线的海上封锁线,坚决把洋鬼子堵在南洋。

听到朝鲜出事的消息,哈大全很意外,当听说雷尔生和刘芳杰去了辽东,哈大全反倒一点都不着急了。

赵卫还问:“主公,我们是不是抽调一些兵力回援朝鲜。”

哈大全说:“回去干啥。朝鲜有守军六万人,还有驻防舰队。加上朝鲜军三万,有将近十万精锐大军,害怕打不过刚刚装备了火器的后金军吗?”

“是不用担心。”哈大全一说,赵卫也不担心了。

“只要守得好,皇太极折腾几天也就回去了,不用理会他。倒是国内的局势叫我很担心,农民军已经进入了河南。如果继续南下,他们不敢打南京,但很有可能入侵湖广或者进军四川。到时大明江山便岌岌可危了。”

“主公过分担心了,不会这么容易的。”

“看着吧。”

果然如哈大全所料,一纸公文说明了一切。

“农民军入四川崇祯六年(1633)冬,崇祯帝再令保定、河南、山西诸路官军围剿农民军。是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农民军乘黄河冰冻飞渡冲出合围;连克渑池、卢氏、伊阳(今汝阳)三县,从陕西进入河南。河南巡抚元默重兵堵截,农民军转而南下,经汝州(今临汝)至淅川、内乡、光化、南阳。此后,农民军由合营而分军,老回回等五营农民军攻入湖广。崇祯七年正月初五日,罗汝才等部农民军,由郧阳渡汉水,次日攻襄阳,连克平利、白河等处。十四日南破凤县入四川。”

现在的时间已经是崇祯七年的二月,农民军已经在四川闹腾二三个月了。

哈大全拿着公文给赵卫看。“你看看,我说什么来着。”

“主公神算。”赵卫适当的拍着马屁。

“别拍了,你现在拍我一点高兴不起来。收拾收拾,准备回国。”

“主公,我们回国,南洋的事情怎么办。”

“虎颜守新加坡,阮平守金瓯,武纯文正守吕宋,何冬与杨清在海上sāo扰敌后,素拓在敌后打游击。只要他们中有一半的人认真干活,守一年两年应该没有问题。”

“前面的人都好说,素拓好像不怎么听话。主公也许是放虎归山啊。”

“不听话没关系,等我空出手之后,在收拾他。”

        第436章 终于回家了。

正文 第436章 终于回家了。

第436章 终于回家了。

哈大全把南洋的工作安排了一下。

虎颜守新加坡,负责重编组建南洋第一军团十万人。其中正规军一万人,九万本地人组成新加坡军团,采取大明的屯田制养兵。

阮平守金瓯,有王家兄弟协助。负责重编组建南洋第二军十万人,其中正规军一万人,九万本地人组成的金瓯军团。

武纯文正守吕宋,负责重编组建南洋第三军六万人,其中正规军一万人,五万本地人组成的吕宋军团。吕宋和苏门答腊的本地土著死的太多了,能招募五万人,已经是一个极限了。洋鬼子下手太狠,害死的土著民太多。

为了保证三地的联系,哈大全把申广威、顾德伟、董云龙留在了南洋,负责海上防务工作。整个南方舰队被哈大全分解成新编第一、第二、第三舰队。

“你们守好,我就不用担心了。”

哈大全丢下一句话,就收拾收拾东西回家了。

二月十五日,哈大全在新加坡上船,一路经过金瓯,琼州,直达马尾。

三月五日,哈大全回到了阔别三年的家。

三年时间,马尾的样子又变了,他已经完全取代了福州城,成为福州的经济政治中心。原本的马尾城被完全清空,现在被称为闽国公府。用城墙做围墙的国公府,在大明朝哈大全家算是第一个了,换做别人,肯定会被认为是造反。

哈大全这么干,朝野的言官御史都在弹劾,说他图谋不轨。可朝廷不敢管,朝廷怕把哈大全*反了,只要哈大全不明目张胆的揭竿而起,朝廷完全默认了哈大全的所作所为。

哈大全也算够意思,经常往京城送礼。皇帝大臣都不落下,人人有份。

没有城墙的马尾城,已经扩大到五个区,整体城市面积甚至超过了南京。就算有严格的城市规划,也难免出现了大片的棚户区。

来迎接哈大全的人很多,远远的望去,码头上找不到一处空地。

哈大全下了船,一个十岁大的小女孩跑到他身边。高兴的大喊:“爸爸。爸爸。”

这个小女孩正是哈大全的长女哈月辉。

哈大全一把抱起女儿,在小脸上亲了一口。“我的小月辉,有没有想爸爸。”

“想。我和妈妈每天都在想爸爸。”

回家的感觉真好啊。

哈大全与来迎接的人们一一打了招呼,他没有多呆,直接回到家中。回家第一件事情,就是躺在床上好好的睡一觉,睡醒了好好吃一顿。

连续三天,哈大全闭门谢客,与妻儿享受天伦之乐。

哈大全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只有离开家,才知道家的好。三年啊。可算回来了。那好,也没有家好啊。”

每当听到这话,婉儿和小诺都在一片抿着嘴笑。

三天过的很快,休息的很过瘾。

到了第四天,朱敦、徐士安、王鑫、徐凌一起找上门,这四个文官要表示的意思只有一句话。“主公,歇够了吧。该出来开工干活了。”

然后他们把一堆文件摆在了哈大全的面前。

哈大全痛苦的问:“这是三天里积攒下来的吗?”

朱敦说:“这是您必须看的,一共二百三十件。”

“我不是给你们全权了吗?怎么还有这么多事要我亲自处理。”

“主公,这些事情我们做不了主,而且其中的大主意都是您出的,我们都不懂。”

“好吧。我看看。”

哈大全埋头余公文之中,整整痛苦了一整天。

堆积的文件大概分三类。一类是现货贸易的文件,一类是公私合营的矛盾问题,一类是闽币发行的问题。

都是些经济上的问题。

看公文花了一整天,哈大全揉了揉脑袋,苦笑道:“就我这个半截子高中学历,竟然还有给别人讲经济学的一天。苍天啊。大地啊。无奈啊。”

哈大全把朱敦、徐士安、王鑫、徐凌都叫了来。

哈大全先是吩咐徐士安。“士安,我们的买卖越多越大,有些事情需要专家来做。你是商人出身,在福建商业人面最广,给我找一些老账房先生和老掌柜的来,把他们送进丹学院。我要组建一个专门研究做生意的商学研究所。”

中国人的传统中,君子不逐利。按照古代社会地位的划分士农工商,商人的地位派在最低。按照古人的理念,商人逐利而行,是小人所为。

不过,在哈大全的团队里,没有多少正经读书人。从起家开始,哈大全走的就是野路子,抢劫,做买卖,他都干过。对做商人,做小人,没有心理压力。

徐士安说:“主公,有事找人问问就好了,何必召集一群人来,又要付工钱多浪费啊。”

“人多思路广,门路也广。把他们的经验总结起来。才能保证福建的繁荣长久的持续下去。光靠我们去想问题,会被累死的。”

老板发话,说啥是啥。四人现在还都不理解,等福建的商业越来越发达后,他们将明白,哈大全的决定是多么的正确。

安排完这事,就开始说正事吧。

哈大全已经把文件分成了三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