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战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江山战图- 第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咽喉。

张铉不慌不忙,长戟向外一挥,只听‘当’的一声巨响,权文寿被震得双臂酸麻,长枪脱手而飞,不等他反应过来,只觉身体腾空而起,张铉轻舒猿臂,将权文寿从战马上抓了过来,重重扔在地上。

“把他绑了!”

张铉一声喝令,几名士兵一拥而上,将权文寿面朝下按在地上,用绳索将他牢牢反绑起来。

这是张铉吸取的教训,他在神鹿镇杀死了渊武宁,事后周法尚告诉他,渊武宁是高句丽第一权臣渊太祚的三子,如果能活捉意义会更大,可惜张铉没有经验,出手太狠。

这一次他却知道,能率领五千高句丽士兵的大将绝不会是无名之辈,他便饶了权文寿一命,将他生擒活捉。

这时,来护儿率领数千军追来,远远勒住了战马,来护儿大笑道:“是张将军吗?”

张铉连忙催马上前,在马上躬身施礼,“末将张铉,参见大帅!”

来护儿点点头赞道:“我的军队乘船疲惫,我正担心会有一场恶战,却没想到你把我的障碍全部扫清了,这次成功登陆,我将记你首功!”

“多谢大帅厚爱!”

。。。。。。。。。

营地的大火足足烧了一个多时辰才渐渐熄灭,民夫营全部被焚烧殆尽,仓库营内的物资也烧毁近半。

幸运的是军营没有被烈火波及,完整地保存下来,但军营内的高句丽士兵却没有了,他们惨烈地被歼灭在另一处地方。

来护儿并没有继续向平壤进攻,而是在登陆的海湾驻扎下来,等待周法尚军队的消息。

115。第115章 战和之争

浿水湾的一场大火使平壤城笼罩在一种惶惶不安之中,就连孩子都知道隋军在海湾再次登陆了,城头上的将士更是提心吊胆,不知什么时候隋朝大军就会兵临城下。

隋军从浿水湾登陆无疑是高明的战略,它牵制住了集结在平壤一线的高句丽军队,使他们不敢轻举妄动,无法北上迎战南下的隋军陆路之军,在某种程度保证了隋军能从陆路顺利南下。

此时的高句丽经过两次战争,国力疲弱,人口锐减,军队已不足五万,在第二次和隋军的战争中,高句丽自知必败无疑。

为了自保,他们不惜将隋军遗留的三十万件兵甲送给突厥,只恳求突厥能出兵南下,牵制住隋军东征,但不料兵甲在半路意外失踪,突厥出兵的希望也化为泡影。

就在高句丽上下极为悲哀之时,隋朝内部却发生了动乱,隋朝权贵之一的杨玄感在中原腹地造反了,声势浩大,迫使集结在辽东一线,正准备大举进攻的数十万隋军不得不迅速撤回河北,也由此拯救了绝望中高句丽。

高句丽举国欢腾,甚至有人提出和杨玄感结盟,助杨玄感攻灭隋朝。

所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高句丽的兴奋还没有消退,杨玄感的造反便被扑灭,隋军第三次对高句丽的进攻也不期而至,使高句丽举国上下再一次陷入了极度的恐慌之中。

作为高句丽的都城,平壤虽然受国力所限,占地并不大,周长只有三十里,但高句丽毕竟建国六百余年,在平壤定都也超过了两百年。

在高氏王朝两百多年的苦心经营下,平壤城气势壮观,各种恢弘的建筑比比皆是,而且深受中原文化影响,各种飞檐斗拱,亭台楼阁,看起来和中原城池并没有什么区别。

在平壤城北门附近有一座占地近百亩的大宅,这里便是高句丽第二重臣权桓的府宅,权桓官任大对卢之职,也就是宰相,但高句丽的军政大权却是掌握在渊太祚手中,权桓在朝廷中并无实权。

但权桓却有很大的势力,他世代被封为东部大人,平壤以东的千里之地都是他家族的势力范围,所以尽管权桓手中无权,却在朝廷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连渊太祚也不敢过于轻视他。

此时,在府宅后堂,权桓穿着一身宽大的袍服,神情紧张地听一名报信兵的汇报,他很担心自己长子权文寿的生死。

“启禀大人,长公子目前就关押在隋军军营内,他目前平安无事,也没有受伤,他恳请大人早日和隋军议和,这样隋军就可以将他释放!”

说完,报信士兵将一封信呈给权桓,权桓一眼便认出了信皮上的字迹,正是他儿子的手书,他摊开信匆匆看了一遍,顿时一颗心放下了,儿子真的平安无事。

他背着手在房间里来回踱步,虽然五千将士被隋军全歼,无一活命,但权桓压根就不关心这些将士的死活,在他心中,就算十万将士也比不上他的一个儿子重要,况且还是他的嫡长子。

他知道自己改怎么办,可是这样一来,他和渊太祚的矛盾就要彻底公开了。

就在今天上午,平壤得到一个消息,渊太祚的三子渊武宁不幸在辽东城附近被隋将所杀,渊太祚悲痛万分,强烈要求和隋军决战,并且扬言,朝中谁敢主和,谁就是他渊太祚的敌人。

偏偏这个时候自己儿子被隋军俘虏,权桓知道,要想保住儿子的性命,只有两个办法,要么和隋军议和,要么用隋军战俘把儿子交换回来,但十几万隋军战俘都在矿山做苦力,由渊太祚掌控,渊太祚愿意给自己一部分战俘吗?

沉思良久,权桓决定进宫先和王上谈一谈此事。

“传我的命令,立刻备车,我要去王宫!”

........

婴阳王高元年近五十岁,他是在隋朝灭陈次年即位,隋文帝册封其为开府仪同三司、辽东郡公、高丽王。

在十几年高句丽王上的生涯中,高元是在美酒和美人中度过,高句丽的朝政大权实际上是掌握在莫离支渊太祚手中,高元只是徒有其名的王上。

长年纸醉金迷的生活摧毁了高元的健康,他身体臃肿,起色晦暗,脸上仿佛被马蜂蜇过一般,肿得面目全非,眼睛都快睁不开了。

尽管身体显得十分疲惫,但高元心里却很明白,隋军数十万大军将第三次进攻高句丽,兵临城下,如果再打下去,高句丽就要亡国了。

高元从一开始就极力主张向隋军求和,但渊太祚和乙支文德却坚决主张战争,让他的呼吁失去了效果,高元心中极为不满,王宫内,高元正在听取权桓的劝说。

“王上,我们城中的军队已不足五万人,如果再打下去,我担心不仅是隋朝将把我们灭亡,真正居心叵测的却是新罗,他们占据了肥沃的汉江平原,野心已经开始膨胀,一旦我们实力消亡,就算隋朝最终放过我们,新罗人也一样会出兵北上,那时我们拿什么抵挡?”

权桓的劝说句句说在高元的心坎上,高元长长叹息一声,孤倒是想向隋军求和,可是有人不肯啊!”

话音刚落,宫殿门口便传来一个严厉的声音,“是谁想向隋军求和?”

只见十几名身材魁梧的武士簇拥着渊太祚大步走进了王宫,渊太祚身穿黄金细甲,外披一件猩红色斗篷,腰挎平南剑,他目光凌厉地扫了一眼高元和权桓,两人都沉默了。

渊太祚听到心腹禀报,权桓秘密求见高元,他立刻率武士闯进了王宫,他绝不容许王宫里有任何隐瞒自己的秘密存在。

渊太祚的野心如司马昭之心,高句丽路人皆知,他原本担任高句丽的大对卢,但他已经不满足做高句丽的宰相,又逼高元封自己为莫离支,也就是摄政王,他已经在为取代高氏做准备了。

高元眼中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仇恨,他对渊太祚的不满已经不是一天两天,只是他不得不忍耐,他知道自己只要表现出稍微不满,自己就会立刻死在女人肚皮上,新的高句丽王将即位,高元不敢吭声。

权桓却不慌不忙道:“所有人昨晚看见了海湾那边浓烟滚滚,大家都知道隋军应该登陆了,难道莫离支大人觉得我们还能击败隋军吗?”

渊太祚冷笑一声:“权大人是在担心自己的儿子吧!你儿子被隋军抓住了,所以你就没有了抵抗意志,就来劝说王上投降,我说得没错吧!”

权恒大怒喝道:“谁都有自己的孩子,难道你就不是吗?你儿子被隋将所杀,所以你一心想报仇,不惜绑上高句丽和你陪葬!”

“你说得没错,我儿子确实被隋将所杀,不过我的儿子死得有价值,我也并非是为他报仇。”

渊太祚转身对高元道:“启禀王上,我今天上午收到吾儿临死前送来的情报,这次隋将东征并非要大举进攻我们,只有来护儿的三万军进攻平壤,而其他数十万隋将都在辽东按兵不动,据说连隋帝也还称病留在涿郡,王上还不明白眼前的局势吗?”

高元心中一怔,连忙问道:“孤不太清楚,请莫离支大人赐教!”

渊太祚瞥了一眼旁边满脸不满的权桓,淡淡道:“关键就在于杨玄感造反,杨玄感可不是普通的山贼乱匪,他是隋朝礼部尚书,他父亲杨素更是隋朝的开国元老,在隋朝官场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他的造反意味着隋朝统治阶层的分裂,已经严重动摇隋朝的根基。

所以隋帝才找生病的借口留在涿郡,防止又一个杨玄感出现,几十万大军也驻兵辽东不发,名义上是大军压境,实际上是随时准备撤回中原,王上,隋朝第三次东征,其实只有来护儿的三万军队。”

高元有点心动了,如果真是这样,或许他们真会有一点机会,权桓见高元已经动心,大急道:“莫离支大人,你儿子能提供这样的情报?我看是你自己拍脑袋想出来的吧!”

渊太祚蓦地转身,怒视权桓道:“权大人何出此言,我的情报自有来处,我就明着告诉你,这是渤海会给我的情报,可不是我拍脑袋想出来的。”

权桓哑口无言,渊太祚不再理睬他,又看了看高元,果断说道:“就这么决定了,我们集中兵力和来护儿军队决一死战!”

116。第116章 故友相逢

涿郡临朔宫内,隋帝杨广接待了远道而来的新罗使者,使者是一名僧人,新罗著名的高僧昙育法师,他曾多次出使大隋,曾两次被杨广接待。

杨广坐在书房柔软的象牙榻上,不露声色地听着昙育法师呈禀。

“陛下,我们王上愿意出兵协助隋军作战,为大隋攻下平壤,教训目无君主的高元,战争结束,新罗军队立刻撤回金城,高句丽子女金帛,新罗绝不擅动,高句丽土地,新罗也绝不逾越一寸。”

“那朕就不明白了,新罗什么都不要,出兵做什么?”杨广冷冷问道。

昙育法师连忙合掌施礼,“高句丽一直是新罗大敌,我们只想除去这个劲敌,以保北部边境安全,别无他意。”

杨广拾起真平王金白净送来的国书看了一遍,说道:“这件事让朕考虑一下,然后再回复你们,你先退下吧!”

“贫僧告辞!”

昙育法师合掌施一礼,慢慢退了下去,杨广沉思片刻,吩咐左右道:“速去宣裴尚书来见朕!”

裴钜此时就在朔宫内,不多时,有宦官在门口禀报:“陛下,裴尚书来了!”

“宣他进来!”

片刻,裴钜匆匆走进书房,躬身行礼,“老臣参见陛下。”

“正如爱卿所言,新罗王果然派人来了。”

裴钜精神一振,“他们真来了?”

杨广点点头道:“坐下说吧!”

裴钜坐了下来,杨广将新罗真平王的书信递给裴钜,裴钜打开看了一遍,冷笑一声道:“果然不出微臣所料,他们已经急不可耐了。”

杨广沉思片刻问道:“朕在考虑,如果把高句丽灭亡,设置安东都护府,或许一样能阻止新罗北上。”

裴钜摇了摇头,“如果陛下设置安东都护府,必然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分散大隋的精力,一旦朝廷无力控管,新罗肯定会乘虚而入,吞并整个半岛,那时我们将面临一个更强大更桀骜不驯的异族政权,辽东也将陷于危险之中,所以微臣坚持保留高句丽的存在,宁愿要一个打烂弱小的高句丽,也不能面对一个强大的新罗。”

裴矩看得很透彻,大隋乱局将至,一旦设立安东都护府,必然会出现无力控管的局面,最终导致新罗趁虚北上,安东都护府不是不可以设立,但必须是盛世才行。

裴钜又道:“从真平王派人来表示愿意出兵助战就可以看出他们的野心,他们唯恐陛下接受高句丽的求和,是想趁这个机会彻底灭亡高句丽。”

杨广虽然一心想灭亡高句丽,建立安东都护府,但裴钜战略之说又很有远见,使杨广最终被说服,只是他心中多少有点不甘。

裴钜看出了杨广心中的犹豫,又笑着劝道:“微臣也很愿意建立安东都护府,但卑职认为现在时机还不成熟,等陛下彻底清除天下动乱,国力强盛,四海安宁之时,再出兵攻打高句丽,那时不仅是高句丽,应该连新罗、百济一道灭亡,在半岛上建立郡县,视同中原,这不就是陛下所期待的吗?”

裴钜最终劝服了杨广,留一个打烂的高句丽来牵制新罗的野心,更加符合大隋目前的利益,他沉吟一下道:“朕就担心平壤决战已经开始,来不及阻止来护儿了。”

“这不用担心,御史中丞崔君肃就在乌骨城,陛下派八百里加急,将旨意传给崔君肃,由他来向来护儿宣读陛下的旨意。”

杨广点了点头,“朕立刻就拟旨!”

。。。。。。。。。

就在来护儿登陆后的第三天,副将周法尚也率领一万五千人抵达了平壤城,两支隋军在平壤城以西约十里外的原野上汇合,并修筑了坚固的板墙式营盘,与此同时,高句丽军也在城内厉兵秣马进行备战,战争阴营笼罩在平壤城上空。

隋军的大营驻地也是精心挑选,距离浿水只有一里,一条宽阔的大道直通浿水河岸,那里有高句丽人修建的一座内河码头。

虽然海船无法驶入内河靠岸,但大量的小船却可以运载粮食在码头上靠岸,这便大大减轻了隋军粮草及军事物资的运输困难,只需要走一里路便运抵大营。

大营是用泥土和木材构筑而成,高一丈五尺,十分坚固耐用,周长约有八里,俨如一座小城,三万大军便驻扎在军营内。

隋军由二十营兵力组成,平均每营一千五百人,但事实上是由大营和小营组成,大营有三千人,小营只有千余人。

张铉和他的十六营驻扎位于军营的北面,由两百顶帐篷组成,他属于周法尚率领的左军。

这天下午,张铉正率领他的手下在占地三百亩的训练场一角演练长矛阵法,决战的阵型已定,张铉的军队被编为左翼长矛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