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盛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崇祯盛世- 第2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拿下扬州比拿下扬州大营更为轻松,这座经济重镇并不是传统意思上的军事重镇,很少有战事是在扬州打响的!也让城防如同虚设!西厂的武装太监们和郑芝虎的三百水师都在城外,趁着夜色的掩护蹲着等候检荀楼的命令。

崇祯皇帝朱由检轻蔑的看了一眼城头都只有旗杆,连岗哨都没有的城防!“上!”

两队西厂的武装太监不到一分钟就靠着铁钩攀登上了城头!一帮郑芝虎的亲兵们叹为观止!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他们不会想到有这么有战斗力的一支人马的存在!

城门一开。崇祯皇帝朱由检一个挥手!大队人马便一拥而入。等高德威跟着检大人进去的时候,发现城墙上和城楼中的十多个守军早就死透了!

西厂的武装太监们接受的训练就只有杀人,除非是有特别的指令,不然是不留活口的!

崇祯皇帝朱由检为了尽可能的做到隐蔽,便也没有下留活口的命令!这个晚上就要结束了,到了天亮人一多的时候,办什么事情就没有这个时候这么方便了!

崇祯皇帝朱由检对杨启聪道,“你带着九个小队和二百名水师。将城府官兵全部杀光,一个不留!到了天亮,守住四面城门,不许人进出!其余的人跟着我进城!”

杨启聪点点头,一个挥手,手下人自动分成两组!一组给皇帝留下,另外一组又带着二百名水师沿着城墙行动!古代的城墙有利有弊,一般都易守难攻!但如果到了里面,里面的人也没有办法防止敌人突袭!

崇祯皇帝朱由检自己亲自指挥了一次破城,感慨着如果今天自己是建奴的话。破城的时间应该也差不多,大明可能除了京师。每一处的城池都是这般如同豆腐渣一般!

崇祯皇帝朱由检带着高德威和九组西厂武装太监,加上一百水师迅速往城中赶去!

这个时代的街道极为简单,即便是向扬州这样的大城市,他的城池其实并没有多大!街道也跟一般城市相同!虽然是第一次来,但抓了一个打更的人之后,崇祯皇帝朱由检和他的人马不出一个时辰便找到了扬州知府衙门!

崇祯皇帝朱由检让一百水师将知府衙门团团围住,九组西厂武装太监不用几下就将门房的一帮守门兵士给杀光了!

“把里面的人都感到院子里面来,不要杀!”崇祯皇帝朱由检下达了第一次不杀人的命令,他感觉这里面有大鱼,不是什么人都能够杀的!他的兵力不够,能够控制住扬州,实在是因为突袭的效果!如果今天是硬打的话,根本不够!何况他这次来的目的,主要是控制并稳定住江南的经济,震慑不将皇权放在眼里的这帮人,并不是来滥杀的!滥杀只能摧毁一切,而这一切都是属于他自己的!他不能够然让整个江南的经济陷入瘫痪当中!

不管是什么社会结构,也不管是什么政治结构,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经济体系,崇祯皇帝朱由检现在没有能力改变这套体系,他必须要走策略!

府衙中的人不少,一共是男女老少一千多人被赶到院子当中跪着!

一个身材魁梧的赤身男子大呼小叫着,“老子是扬州大营提督阮永康,你们是什么人,活的不耐烦了吗?”

高德威大怒,二话不说,过去就是几个大嘴巴!虽然内力受损,但高德威的底子不错!原本的气力就很大,这几下蒲扇大的巴掌,顿时打的阮永康满口是血,爆出了字号也没有用,他并不是傻子,当然知道出大事了!遂缄口不言。

崇祯皇帝朱由检将趴在地上的阮永康给拉起来,锁着他的脖子问道,“你是阮大铖的堂哥?阮大铖在什么地方?扬州知府是谁?”

阮永康看着这个戴着面具,穿着锦衣卫服侍的人,知道出大事了!完全醒过神来了,战战兢兢地道,“大人,大人,别这样,有话好说啊。”

崇祯皇帝朱由检一下子就将阮永康的左手的四根手指给折断了!

阮永康奥的一声惨呼!所有在场的人都听得头皮发麻!

其实崇祯皇帝朱由检已经控制自己的情绪了,但是一个晚上的厮杀,让他有种停不下来的感觉!

“他,他是扬州知府,我正跟他的三姨太亲热呢,所以在扬州知府衙门歇息了,至于阮大铖,我也很久没有见过他了,一帮人找不到他的,他的行踪很谨慎,不在南京也不在扬州。”阮永康痛的浑身直抽搐!一身肥肉抖动着,弯着腰在地上不敢动。

崇祯皇帝朱由检顺着阮永康的眼神望向了一个又瘦又矮的男人,“你是扬州知府甘伟乐?”(未完待续。。)

第0503章 杀尽贪官污吏

那矮小男人五十多岁,吓得屎尿直流,“我是,大人,我是。”

这些人物,崇祯皇帝朱由检都只是从奏本中知道的,并没有见过具体的人!看着这两个一方大员如此窝囊,心中更是来气,能够做到这样的高官,怎么可以如此的熊包?“把阮永康和甘伟乐分别关押,我亲自审问!至于你们其他的人,知道这两个家伙多少事情,马上报过来,可以保住性命,我只给你们一个时辰!过了时辰,没有什么交代的话,不要怪本官无情!”

崇祯皇帝朱由检的声音,本来隔着面具就冰冷的有些吓人,现在听起来,更是跟催命的神符差不多!

所有人都吓的在地上筛糠,几个人见过这样的场面啊?

西厂头领杨启聪马上按照皇帝的吩咐,将所有人等分头看押!

崇祯皇帝朱由检叫高德威,马上按照一张纸条上面的联络方式将扬州的锦衣卫都给他招来!高德威接过纸条忙着去了!

崇祯皇帝朱由检之所以并没有提前招来锦衣卫,一方面是对这些锦衣卫并不是很放心,毕竟是出了京畿地区,另外一方面也是出于保密来考虑,但他还是必须用人的!

阮永康和甘伟乐哪里架得住这样的阵势,一被单独关押,将什么事情都交代的清清楚楚!

等到锦衣卫过来,对着一千多个府中人等逐一讯问,不出两个时辰,综合所有人的口供一对!已经将阮永康在南直隶中扮演的角色。阮永康和甘伟乐的藏银子地点。都弄得是一清二楚!

此时。天已大亮!崇祯皇帝朱由检又马上让高德威去扬州大营,让史可法带着一百官员过来,只留着几个搞党务的人继续对那帮扬州大营的军士洗脑!

扬州的老百姓们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只见城中各处贴满了告示!

一队队的西厂绝声卫!虽然都不说话,但办事效率是很高的!一队队的郑芝虎的水师们充作的衙役,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一旦一个地方,皇权占据了主要地位,那么其他的势力。在跟皇权的较量中,是不值得一提的!

说是扬州大营提督阮永康和扬州知府贪赃枉法,已经被朝廷钦差给关押了,所有能够揭发他们案情的都将有赏!整个扬州戒严五日。

扬州城的百姓们已经很久没有这样的体验了,这些年来,南直隶等于是一个独立的小朝廷,他们第一次感受到了来自北方的皇权是如此霸道!

崇祯皇帝朱由检在每个人的心中,都忽然重新的占据了至高的位置!

“活该,这帮人这么无法无天,早该这样了!”

“不是说咱们南直隶。天高皇帝远!朝廷钦差几时来的?一点消息都没有哎,看来大明的天下。还是皇上的天下啊!”

“只是,这是一时兴起,还是皇上真的动真格的了啊?”

“不清楚,先看看再说吧!不过听人说,皇上在京城搞京察大计,一次就杀了上万名贪官,这是假不了的!”

百姓们议论纷纷,整个扬州城的气氛都空前的高涨!自古以来,抓贪官都是老百姓们喜闻乐见的!

整整一天的时间当中,扬州上下上千官员都被封在家里!上了七品的官员,一律带到府衙看管!没有品衔的则只要交代清楚了共同贪墨的罪证,便可以从轻发落!这个时候就体现了锦衣卫的办事能力了!他们这帮长期呆在扬州地方的锦衣卫,其实对什么事情都是了如指掌的!

明朝的政法体系本身是很全面,也很完备的!只是这个体系自己都已经完全烂掉了,前面说的御史带头贪墨银子,就是这样,不单单是御史,就连锦衣卫也跟地方官员同流合污,这天下能清净的了吗?

第二日正午,崇祯皇帝朱由检亲自到扬州最大的广场,监斩了上千扬州官员!他是不想杀人!但这些人不但是贪墨银两,不少人都背负着血债!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望着一千多颗人头滚落一地,整个扬州城都震惊了!所有人都只听说过京城的手段,但真的亲眼所见,才知道崇祯皇帝朱由检的执政风格是怎么样的了?

“这些人的罪证,绝对不止才掌握的这些!杀他们是因为他们身上有血债,不单单是贪污的罪责!现在人都死了,你们放心大胆的揭发!城中所有商号的掌柜和东家,只要是在扬州的!一个时辰后到知府衙门来集中!过了时辰的,按照同谋论罪!”崇祯皇帝朱由检高声喝道!

来看热闹的人中,不少是商人!扬州人十有一二都是商人!全国各地的大商号云集!

当时扬州城,甚至在整个大明最强大的两股商人集团是陕山帮和徽帮!

陕山帮很好理解,就是陕西和山西商人,徽帮则主要是跟安徽人有关的江南商人!

明朝中前期,陕西商帮崛起于泾渭之滨,兴盛于广陵故地,号称全国各大商帮中成名最早、资格最老者。然而“其兴也勃,其亡也忽”,明中叶以后,徽商大举涌至扬州经营盐业,力压西商,形成垄断,以至于后来一般人提及扬州盐商历史,大都“只知有徽,不知山陕”了,当年秦晋联手大战徽帮的往事,更几近湮没无闻。

明太祖朱元璋率义军推翻元朝后,败走漠北的蒙古残余势力仍对中原虎视眈眈,伺机反扑,西北一带少数民族离心倾向也不断增长。新兴的明帝国不得不把三分之二的财政收入花在西北边防建设上,沿长城设九个边镇以拱卫关中,保护京师,其中固原、宁夏、延绥、甘肃四镇便在陕西境内。后又设“三边总督”驻节固原(今属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处西安、兰州、银川三角地带中心),统率军队20余万,战马10余万匹,负责东起延绥皇甫川(陕西榆林以北)、西至嘉峪关、西南至洮岷(今甘肃南部)绵延数千里的边防区。(未完待续。。)

第0504章 徽州商帮

徽州商帮和山陕商帮对大明经济的影响力,那是有着悠远的历史的!

任何经济体系的形成,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

但边地苦寒,人烟稀少,数量庞大的边防军每年耗粮以万千石计,需布数十万匹,自内地调运费时费力,民多怨言,政府财政也不堪重负。明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采纳谋臣建议,实施“食盐开中”新政,将实施千年之久的政府食盐专卖制度网开一面,允许民间商人向边关输送粮食换取食盐经销的许可证“盐引”,大约30斤粮食可换一份“盐引”,而且是当时质量最好、最能赚钱的淮盐引。

朝廷“国退民进”,让利于民,“淮盐价贵,商多趋之”,边防军需难题一举解决,而坐享地利的陕西商人,得益最多,自此冒起。原来陕西八百里秦川,沃野千里,自古为中国粮食主产区。如明永乐年间(1403年~1424年)陕西官仓存粮近1100万石(明代一石约为90多公斤),足够支付驻防官军俸粮三年,万历年间(1573年~1620年)全国260个府中,按税粮多寡排名,西安府仅次于号称粮仓的松江府(今上海市一带),位列第四。如此看来,输粮换引的“食盐开中法”,等于是为陕西商人量身定做的倾斜政策了,一时间,关中产粮区的农民们掀起了进城经商、卖粮贩盐的热潮。

相比之下,山西历来缺粮,山西商人要享受“食盐开中”政策。只有推着独轮车到山东买粮。再贩运边关。是为颇费周折的“买粮换引”,而徽州远离边塞,山高路远,徽州商人更无力参与其中。这也是明朝初年陕商比晋商、徽商起步较早的重要原因。

但陕西商人独享的“特区”政策,到明朝中叶为之一变。明弘治五年(1492年),主管财政和税务的户部尚书叶淇上任不久,就将输粮换引的“开中法”,改为以银换引的“折色法”。也就是说,商人不必再千里迢迢送粮食到边关,而是直接拿出白银购买盐引,即能获得贩卖食盐的许可。叶淇是山阳人(今江苏淮安),此举显然打破了陕西及山西等“边商”固有的优势,给了地理上更接近两淮、以徽商为主之“内商”进入利润丰厚的盐业经营的良机。

自此,留在西北边塞种粮食已失去经济上的意义,陕西商人和山西商人一起,纷纷来到运河沿岸的两淮食盐转运枢纽扬州,成为专业盐商。据记载。当年会集扬州的陕西商人不下500人,名声显赫者有“三原之梁。泾阳之张、郭,西安之申,潼关之张,(他们)兼籍故土,实皆居扬”,这标志着一个冲出潼关、走向全国的陕西商帮开始成型。

正是在扬州,他们与蓄势已久、雄心勃勃的徽州盐商狭路相逢了。

明代科技名著《天工开物》的作者宋应星曾写道:(扬州)商之有本者,大抵属秦、晋与徽郡三方之人。清代陕西文人也称“淮盐以西商为大宗”。较早研究中国商帮历史的现代日本学者藤井宏则指出,在明代,作为盐商的陕西商人,实力曾凌驾于山西商人之上,其老家是三原县、泾阳县、绥德州等地。

明代传奇小说家冯梦龙编写的《醒世恒言》中,有脍炙人口的名篇“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里面写到的富商孙富,便以寄居扬州的山陕商人为原型。同时期人撰写的各类文学或戏曲作品中,不时闪现山陕商人的影子,足见他们在当时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不容忽视。聚集扬州的陕西盐商,出于保护自身共同利益的需要,出资修建了陕西会馆,后来为了对付徽商的竞争,又与山西盐商合资共建山陕会馆。那时候,山陕商人实力仍然强横,徽商不时要从他们手中购买盐引。山陕会馆独自建在靠近运河的大东门东关老街,而徽州及湖南、江西、岭南等商帮会馆,扎堆于新兴市场小东门一带,反映出商帮势力兴起先后的历史轨迹。

另一首明代《扬州竹枝词》唱道:“盐客连穑拥巨财,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