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盗宋- 第6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二章 交易

新年伊始,绍定六年正月二十,高怀远在途径镇江府的时候,在这里遇到了一个奸商模样的人求见,高怀远将其带入了驿馆之中密谈了半天时间,没有人知道他们都说了些什么,总之直到天色黑下来之后,那个人才拢着袖子,带着一脸的微笑走了出来,迅速的隐没在了黑暗之中。

当高怀远再一次踏入临安城的时候,举城官员百姓们皆涌出了临安城,远出数十里夹道欢迎他的归来,其规模之大,更是远超过了当年高怀远任何一次得胜还朝的景象。

在离城十里的地方,高怀远骑在马上,远远的便看到道路旁边临时搭起了一座行营,全套的皇家仪仗列于行营之外。。。

一个身穿龙袍的年轻人静静的站在红黄二色的黄罗伞下,默默的注视着他的到来,而一众文武官员,则分列于他的背后。

高怀远翻身下马,立即紧走几步,来到了这个年轻人的面前,双手抱拳,单膝跪下对着这个年轻人叫道:“吾皇万岁万万岁臣高怀远见驾臣何德何能,居然蒙皇上出城远迎,实在折杀微臣了”

赵于芮满脸堆笑,也紧走几步来到高怀远面前,伸出了双手将高怀远搀扶了起来,当着众官的面说道:“高枢相为我朝不辞劳苦,不顾生死,率领三军将士们终于光复旧土,如此功劳,岂能受不起朕这样的迎接呢?来,朕已经备下了薄酒,要亲自为高枢相斟酒三杯,以敬枢相的功劳”

说着有小黄门赶紧捧过来了一个玉盘,上面放着一个装满了美酒的玉壶和一个玉杯,跪呈到了赵于芮面前。。。

赵于芮亲自持壶,为高怀远满满的斟上了一杯,并且又亲手端到了高怀远的面前,如此的礼仪,对于有宋以来,可以说是开天辟地头一次。

高怀远也不推辞,谢过之后,伸手接过了这一杯美酒,双手捧着,环顾四周,大声说道:“今日我高某蒙圣上如此恩典,实乃我高某三生有幸,这第一杯酒,我却不能喝这杯酒我要代圣上敬给那些在此次北伐之中阵亡的无数将士的英灵们希望天上的这些将士们的英灵们能永佑我大宋强盛”

说罢之后,高怀远伸手将这杯酒洒在了面前的土地上。。。

随着高怀远这一杯酒洒下之后,顿时周围的人们都静了下来,默默的注视着高怀远和新皇赵于芮。

赵于芮表情不变,立即便拿起了玉壶,又满满的为高怀远斟上了一杯美酒。。。

高怀远举起这杯酒,再一次叫道:“这第二杯酒,我敬给天下无数为此次北伐作出贡献的所有人没有你们,即便我高怀远和三军将士们,有三头六臂,也绝完不成如此大业所以今日这杯酒,我便敬于你们,请大家笑纳了”

说罢之后,他挥手将这杯酒撒向了四周。

围观的人们脸上不由得都有些动容了起来,高怀远这么说,根本没有居功自傲,他没有忘记这些支持他们军方北伐的人呀于是许多人感动的眼圈都有些红了起来。

赵于芮脸上微微的变了一下,他不由得又想起了“**”于宫中的兄长赵昀,但是他很快便又恢复了笑容,说了声好,马上上前又为高怀远满上了一杯。。。

高怀远又谢过赵于芮之后,这才大声说道:“这第三杯酒,我便代这次随同我北伐的将士们喝下了多谢圣上恩典”

说罢之后,高怀远一仰头,一口便把这杯酒喝干,然后亮出酒杯,再次谢过赵于芮,才将这个酒杯放回到了玉盘之上。

四面八方的人们当看到高怀远饮下了这杯酒之后,顿时响起了震天的叫好声,一直传出了数十里远之外。

赵于芮这才亲自拉着高怀远的手在文武百官的簇拥下走入到了行营之中。。。

高怀远也一一和朝中诸臣见礼,而真德秀作为首辅大臣,当见到高怀远的时候,脸上露出了一丝尴尬惭愧的神色,但是还是主动上前和高怀远见礼。

从这些大臣脸上扫视过去,高怀远发现了许多陌生的面孔,而朝中在他离京之前的许多老面孔,这个时候都早已不在了,心中不由得哀叹了一声,随着赵于芮走入到了行营之中。

当一切礼节都走完之后,高怀远再三推辞之下,还是被赵于芮亲手拉着走上了御辇,和高怀远同乘一车朝着临安城走去,以此来彰显新皇赵于芮对高怀远这样的功臣的器重之心,也使得高怀远再一次成为了众人注目的焦点,一路上无数前来迎接他们的将士和老百姓们欢呼不已。。。

这个时候高怀远才终于有了和赵于芮单独相处的时候。

赵于芮和高怀远坐在御辇之上始终保持着微笑,不断的对沿途夹到欢迎他的人们颌首示意,赵于芮终于小声对高怀远问道:“高大哥此次回京,我以后该何去何从呢?”

高怀远微微侧目看了一眼赵于芮,他已经数年都没有见过赵于芮了,现在的赵于芮也早已不是当年在绍兴时候,爬到他腿上玩耍的那个小屁孩儿了,恍惚之间,他仿佛又想起了和赵于莒相处的少年时光,不由得轻轻的叹息了一声。。。

“于芮你也终于长大了那么对于我所做的这些事情,你难道不恨我吗?那么你又有何打算呢?”高怀远继续保持着他的微笑,他没有回答赵于芮对他提出的问题,而是小声的对赵于芮反问道。

“我不是我哥哥我从来没有想过有朝一日当什么皇帝,之所以能有这么一天,我想高大哥已经清楚其中原因

这天下虽然是我们赵家所创,但是经过这二百多年的时间,我们赵家子孙有为天下做了什么呢?我不恨高大哥,我哥哥能有今日的下场,乃是他咎由自取罢了一切都过去了家母也托我给高大哥带句话,希望高大哥以后能为我们赵家留下一条生路,不要将我们赵家子嗣斩尽杀绝

待到时机成熟之后,我代表我们赵家,将这个天下让给高大哥您,至于高大哥如何处置我,那么就不是我关心的事情了”赵于芮继续微微的对着路旁向着他们欢呼的人群颌首示意,表情显得很是平静,轻声的对高怀远说道,仿佛就像是和高怀远亲密闲聊一般。。。。。

高怀远扭头看了一眼赵于芮的面庞,从他的笑容和眼神之中,高怀远看出了赵于芮内心之中那种深深的落寞感。

听完了赵于芮的话之后,高怀远久久没有说话,两个人就此沉默了下来,只听着御辇的车轮碾压在道路上的声音,和铺天盖地的人们的欢呼声。

赵于芮看高怀远久久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脸色也渐渐的沉了下来,扭头看了一眼高怀远,有些失望的对高怀远又问道:“难道我这样做,也不能为我们赵家求得一条生路吗?”

高怀远扭头又看了一眼赵于芮,脸上的微笑渐渐的收了起来,然后正色对赵于芮答道:“高某自认为非嗜杀之人也非薄情寡义之人请转告令堂,请她大可放心”

赵于芮得到了高怀远这个答复之后,终于长长的松了一口气,紧张的表情也放松了下来。

当日高怀远随赵于芮返回临安城中之后,当殿高怀远受封为大宋靖北郡王,成为了大宋有史以来第一个实质控制全**权的外姓王爷,也成为了这个天下唯一可以和皇帝平起平坐之人,朝臣们皆无异议,一起跪贺高怀远荣升。

对此早已控制了大宋舆论的民报,也对这一次高怀远率军北伐的事情做了全面的报导,使得天下人都了解了高怀远为何会坐困许州的目的,同时也将赵昀在临安城中的所作所为公布于众,民报一出,万民更是对高怀远崇敬到了极点,老百姓们忍不住痛骂赵昀不是东西,居然在这样的时候,想要将高怀远置于死地,于是皇室的威信在大宋彻底是一跌到底,成了老百姓们茶余饭后的笑话。

第三章 天变(大结局)

绍定六年三月,也就是在高怀远还京一个月之后,赵于芮便再次在大殿上召见了朝中文武百官,以其兄赵昀所为有负与天下人心,以赵氏家族德行已不足以掌控天下为由,昭告天下宣布他将退位,并且将皇位禅让给了高怀远。

高怀远在朝中大臣多次劝进之下,才“勉为其难”接受了赵于芮的禅让,在临安城黄袍加身登基称皇,接受百官朝拜,而赵于芮被封为逍遥王,移出皇宫迁至庆元府安置,其母全氏也随行迁至庆元府由其奉养。

高怀远登基当日,定国号大华,改元中兴,自此大宋也彻底成为了一个历史名词。

大华中兴元年五月,大华军经过一冬休整的之后,再一次发动北伐,并分三路进击燕云等地,

而蒙古国内,在窝阔台兵败之后,蒙古军已经元气大伤,窝阔台领不足数百残兵撤回草原之后,蒙古国内局势顿时动荡了起来,草原中到处传出了流言,直指拖雷之死乃是窝阔台下毒所致,原来不服窝阔台的王公贵族们纷纷要求窝阔台退位,另选大汗,窝阔台为维持其汗位,于是纠集族内支持者,对这些反对者展开了一场残酷的镇压,拖雷之子蒙哥被反对者推举为大汗,率军以报父仇为名,领兵和忠于窝阔台所部展开了激战,蒙古草原顿时大乱,群龙无首的镇边蒙古军无力阻挡宋军的猛烈攻势,纷纷落败,最终撤出关内,中兴元年十一月,燕京被宋军攻占,进而十二月间收复燕云全境,数百年之前被石敬瑭献给辽国的燕云十六州自此也重归汉人怀抱,举国再次振奋,无数百姓遥拜皇帝,山呼万岁。。。

中兴二年,七月中旬,大华皇帝高怀远宣布迁都北上,将都城定都在燕京城,燕京改称北平,自此大华**中心离开了江南,北移到了北方,太祖有言,天子守国门,只要高家还有一人尚在,便绝不能再让外虏踏入关内半步,国民更为之敬叹。

而饱受战火摧残的中国北方地区,在大华国迁都北上之后,再一次开始繁荣了起来,南北通商,商旅货物不绝于途,大批旅居南方的汉人开始举家北迁,还于故土,使得因为战火而人口凋敝的北方人口数量开始迅速恢复,北方的经济也开始在这些汉人的返回后,大幅度的兴盛了起来。。。

中兴三年,宋军西路军元帅岳琨、副帅黄严率军横扫整个西夏国旧土,将盘踞在这一带的蒙古军尽数逐回了草原,将大华疆土西退千里有余。

同年,大华征调各式战船千条,在大华国征北元帅华岳、副帅周俊的率领下,由密州板桥镇出发北上,数万大华军在辽东半岛登陆,而且历史上首支成建制装备的火枪队也被投入到了战场上,凶悍的火枪齐射,让前来迎战的蒙古大军伤亡惨重,结果仅用了半年时间,便将整个辽东攻陷,蒙古大军在火枪阵列前面,他们的骑兵战术彻底宣告完蛋,根本无法和宋军相抗,辽东一带的蒙古军遭受到了巨大的打击,损兵折将非常多,以至于使之顿时一蹶不振,再也无法和宋军相对抗了。。。

中兴四年,一路宋军在讨寇元帅付大全的率领下从山海关出发,用时三个月,便打通了中原和辽东的联系,与已经占据辽东的大华军汇合。

中兴五年,蒙古大汗窝阔台在争夺汗位的战争中兵败身亡,蒙古诸部被拖雷长子蒙哥统一,当年大华派出悍将黄严挂帅,领四万铁骑进入草原,对蒙古汗国进行征讨。

蒙古汗国因内战消耗巨大,再也无力和武装到牙齿的大华军对抗,经历数败之后,不得不举族西迁,放弃了他们赖以生存的草原,许多部族来不及随蒙哥汗迁走,不得不臣服于大华军铁蹄之下。

同年,辽东以北诸部也归服于大华国,大华国皇帝下旨在草原中心建立一座大城,定名为定北城,设置都司派汉人为官,监管草原诸部,同时移十万大华军进入草原,自此蒙古草原彻底安定下来。

同年,高丽国向大华称臣,大华解散了高丽军,派军入驻高丽国内,并且开始移民至高丽国境内,假以时日,其自然而然的便融入到了大华国之中,虽然招致了高丽国内一些“爱国义士”们的反对,但是在大华军的镇压下,这种反对的声浪很快便彻底消散,自此北方大定。。。

蒙哥汗率部西迁并未就此完结,大华军一路在猛将周昊的率领下一直紧随其后,追索其踪迹向西挺进,使其不得不一路向西逃离,大华中兴七年,大华军一路在周昊的率领下,收复西辽旧土,将蒙哥汗所辖的蒙古残部再次逐离这一带,使之被迫西逃,从此再无势力可以威胁大华。

中兴十年,大华国境域早已远超汉唐,而此时大华皇帝高怀远却抛出了一套新政,再一次震动了大华上下。

在皇帝的主持下,大华国设立政务院、监察院等新的部门,重新划定六部职责,重修大华律令。

在政务院设置内阁总理大臣一名,分设副总理大臣数名,分管各项政务,以监察院监察百官,行执法权,刑部划归监察院所理……大华各地军政分治,军不干政政不干军,各行其责。。。

而高怀远抛出了一部大宪,将权利下放到各个部门,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各自有部门负责,大华国初显出三权分立的局面,让他的大臣们忙活各自的事务,而他则悠然当他的甩手掌柜,没事便琢磨一些新的事情。

新政一出,举国大震,有人窃喜,有人埋怨,也有人想不通,总之不明白高怀远为什么忽然间甘愿放弃大权把自己架空起来。

于是有某个长相像个奸商一样的家伙,自认为最得高怀远信任,便主动出面跳将出来找到高怀远向其询问原由。

而高怀远捋着胡子笑道:“权利这东西是很不错,但是你要记住,权利这东西能帮人也能害人,太大的权利只能令人疯狂

更何况朕的天下现如今如此之大,以朕一人之力,岂能治理得了?于其我一人累死累活,倒不如让大家齐心协力来共治天下,我也落得一个清闲,还不负国人之众望我又何不为之呢?

更何况当明君不易,朕能保证自己不昏,又岂能保证我百年之后子孙不昏呢?所以天下事还是让天下人来做吧唯有如此,我大华才可长治久安,千年不衰

朕之想法现如今你等还不甚明白,但是假以时日之后,你们子孙自然会明了朕的心意的

此事休要再提,新政不容更改,务必要坚定推行下去,现在朕正忙着琢磨其它事情呢休要再来烦朕”

“但是陛下您连后宫也不招纳,更不设立内侍,也不留用黄门,如此怎么能行呢?”某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