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帝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盛世帝女- 第1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二人自以为可以借此次战败除掉李渊,殊不知,他们此举,却是给了李渊起兵的借口,更不知李渊此刻更在积极筹备,待得后者起兵之时,就是他们命赴黄泉之时;今日所谓的庆功酒,其实是断头酒。

就在李渊筹备得差不多之时,老天爷却与李渊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从江都传来了杨广的第二份昭书,任谁也想不到,这份昭书的内容竟然是赫然李渊无罪,官复原职。

莫说是王威他们,就连李渊也是大为吃惊,从前一份诏书看,杨广明明对自己战败一事大为恼恨,何以一转眼又风平浪静,连句责备的话都没有,实在是令人想不明白。

若换了别人,无罪释放又官复原职,自是好事,可是对于李渊来说,却实在是高兴不起来,杨广开释,也就意味着他没有了造反的理由,难道要现在回头?

如今招募的士兵以及知道他有心反隋的人已经越来越多,也就只有王威与高君雅这两个蠢货还被蒙在鼓中一无所知。

回头,已是不可能之事,但眼下师出无名,又该怎么办?

在聚众商议之后,李渊决定一边想出师之名,一边先将分散在各地的家眷聚集起来,包括在河东的李建成兄弟;在长安的女儿平阳公主与女婿柴绍,让他们尽快起来太原,否则他这里刚起兵,他们就会人头落地。

刘弘基与刘文静日夜商议之后,终于想到了一个出师以及招募士兵之名,虽然李渊并不太认同他们的计策,但眼下也只有这么一个法子了。

数日后,一道诏书张贴于太原府的街头,诏书内容是在征兵,太原、西河、雁门、马邑诸郡,但凡二十岁以上,五十岁以下的百姓皆得入征为宾,于年终之时,在涿郡集齐,攻打高句丽。

当百姓看到这纸诏书之时,顿时怨声道哉,之前三次攻打高句丽,已是损耗了无数民力财力,结果根本什么都没打下来,如今又征兵去攻打,简直就是让人去送死。

与此同时,街上多了一些仿佛是从远方逃难而来的难民,衣衫褴褛,面黄肌瘦,一问之下,皆是从江淮一带逃难过来的;从他们口中,许多太原百姓知晓曾让他们羡慕不已的江淮一带,如今已是成了人间炼狱,吃树皮吃土不算,更多的人为了生存,开始残杀同类,以同类的血肉为生。

此事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在太原百姓之中传开了,令那些百姓对杨广越发反感,不愿受征召。

此时,王威他们正站在张贴昭书的地方,高君雅疑惑地道:“奇怪,我怎么没听说陛下再四征高句丽?”

王威摇头道:“我也没听到什么风声,如今多地形势不稳,战乱频频,陛下怎么又想去征伐高句丽了,怎么想都怎么不对。”他眼珠子一转,道:“你说这诏书会否有问题?”

高君雅眼皮一跳,骇然道:“难不成你觉得李渊……伪造诏书?”不等王威说话,他已是摇头道:“这不可能,李渊就算胆子再大,也不敢做这种事,而且这么做,对他并没有什么好处;另外,这上面可是明明白白盖了御玺,不可能有假。”

“你说得倒也没错,但我总觉得这道诏书有些不对劲。”思忖良久,始终是想不明白其中关键,只得道:“不管怎样,咱们还是盯紧一些李渊为好。”对于这个提议,高君雅自是连连点头,在他们二人派太原城的心腹盯紧着李渊之时,李世民来到了位于马邑的太守府,不过他此行,并不是来见此处太守王仁恭,而是他手下一名鹰扬府校尉,名刘武周。

见太原留守的二公子来到自己宅中,刘武周自是异常恭敬小心,在一番客套之后,他小心翼翼地问道:“不知二公子来见下官,是为何事?”

李世民接过下人递来的茶,抿了一口,颔首道:“刘校尉这茶很是不错,看来府中有擅于煮茶的人,晚些时候,我可得好好请教一番。”说话间,目光瞟过站在一旁的下人。

刘武周亦是一个聪明人,看到这一幕,顿时会过意来,对下人道:“这里没你们的事了,都下去吧。”

在下人离去后,李世民所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刘校尉可知自己已是命在旦夕。”

刘武周大惊,连忙道:“二公子何出此言,可是下官做错了什么事,令留守大人不满?”

“父亲常赞刘校尉有勇有谋,是一个难得的人才。”李世民的话,令刘武周受宠若惊,连忙道:“想不到留守大人竟会知道下官,实在是下官之幸。”随即他试探地道:“二公子刚才的话……”

李世民搁下茶盏,道:“刘校尉虽有才干,无奈王太守却不是一个心胸宽阔之人,相反,他一直都颇为嫉妒刘校尉的才干,否则岂会到今日,你仍只是一个校尉。”

这句话无疑说到了刘武周心坎里,他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有将才之人,可王仁恭始终不肯提拔自己,令自己多年来,一直止步于校尉之职;不过在摸清李世民的来意之前,这些话他可不会说出口,只道:“想是王太守觉得下官还有所不足,想多历练下官一阵子。”

李世民笑一笑道:“只怕王太守这会儿想的,是如何取刘校尉的性命。“

刘武周愕然道:“这……这不可能,二公子您不要胡说。”

第三百一十四章 刘武周

“我从来都不是无的放矢的人。”停顿片刻,他道:“刘校尉与周氏上一次见面是何时?”

刘武周脸色一下子变得极为难看,“你……你怎么会知道这件事?”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不仅我知道,据我所知,王太守也已经知晓这件事了,只是因为暂时没有借口动你的借口,方才让你活到现在。”

刘武周手足无措地站在那里,周氏是王仁恭的小妾,亦是刘武周小时候的青梅竹马,因为战乱失散,原以为再无重逢的机会,哪知竟然让他又见到了周氏,只是那个时候周氏已经成了王仁恭的小妾,二人情难自尽,背着王仁恭偷情私会,原以为这个秘密不会有人发现,哪知……

许久,他回过神来,朝李世民跪下道:“求二公子救救下官,下官愿当牛做马报答二公子。”

“我就是不忍见你被王仁恭害死,才走这一趟,你且起来。”在扶起刘武周后,他一字一句道:“我出面,虽可保你一时太平,却保不了一世,唯一的法子,就是取王仁恭而代之!”

这句话令刘武周大为心动,但很快又面露难色,“下官只是区区一介校尉,官卑职小,怎可能代替他,就算二公子肯,朝廷也不会答应。”

李世民似笑非笑地道:“刘校尉以为,如今的朝廷……还能存在多久?”

刘武周没想到他会说出如此大胆的话,顿时愣在了那里,好一会儿方才缓过神来,小心翼翼地道:“二公子,您……您难道是想……”后面两个字实在太过渗人,令他迟迟不敢说出口。

李世民起身道:“其实所有人都看得出,大隋已是走到了末路,如今不过是在苟延残喘罢了,只需再来一阵小小的风雨,就会将其彻底摧垮;刘校尉是想随着‘精忠报国’,还是留着这有用之躯,创一番大事业?”

刘武周紧张地思索着,良久,他道:“这是留守大人的意思?”

李世民颔首道:“不错,父亲愿意给刘校尉机会,就看刘校尉要不要把握了。”

这可是造反的大事,刘武周一时之间又哪里能够决断,在屋中不断来回踱步,李世民也不催促,由着他慢慢想。

许久,刘武周一咬牙道:“留守大人要下官做什么?”

“很简单,取王仁恭而代之,尽量搜集士兵,随后父亲就会起兵,到时候刘校尉接应即可,一旦事成,刘校尉就是开国功臣,封候拜相不在话下。”

这番话说得刘武周大为意动,他当了那么多年的校尉实在是当够了,而且……眼下他已经没有退路了,不是王仁恭亡,就是他刘武周死,没有第三条路!

刘武周狠一狠心,再狠一狠心,终于做出了决定,跪下道:“下官誓死追随留守大人与二公子!”

“好!”李世民面露笑意,亲手扶起刘武周,“有刘校尉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我现在就回太原将这个好消息告诉父亲。”

“二公子尽管去吧,此处的事情,下官会办妥,绝不让留守大人失望。”得了刘武周这句话,李世民放心离去。

刘武周久久望着李世民离去的方向,神色变幻不定,不知在想些什么,不过接下来事情,倒是一切顺利。

他趁着刘恭仁视察粮仓之际,出奇不意,诛杀了刘恭仁,后者看清朝自己举刀之人,满面诧异,他想知道这个自己颇为倚重的下属为何要行刺自己,可是他已经说不出话来了,带着满用疑问踏上了黄泉路。

乱世之中,人命,从来都是不值钱,百姓如此,官员又何尝不是如此……

在杀了王仁恭后,刘武周就命人四处散播王仁恭如何不体恤百姓,如何贪逸恶劳,当然,之前那场败仗亦成了他大做文章的素材。

做完这一切之后,他就开始征集兵力,百姓对于隋王室早就积满了怨气,当即就有人前来投兵,很快便集兵万于人;有了这些兵力,刘武周的胆子开始大了起来,先是攻破雁门郡、楼烦郡;之后又占据汾阳宫,自称太守,开仓济贫;如此一来,拥戴他的百姓自然就更多了,兵足差不多达到了两万人。

然在成为太守之后,他并未就此满足,亦未静候李渊吩咐,而是在前来投奔的幕客怂恿下投靠了突厥,被突厥封为“定扬天子”。

他刘武周并非无才之人,既然决定了要造反,决定了要将脑袋别在腰间,为何还要屈居别人之下;封候拜相说得好听,但说穿了,仍是一个需要朝人叩拜的臣子,与身为校尉的自己根本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哪有自己做一朝君主来的舒坦。

不过他也有自知之明,晓是以一已之力难以对抗李渊以及其他各地的造反势力,所以他决定借突厥之势,让他们助自己平定中原,至于之后的事情,可以慢慢再说。

在做完这一切后,他将目光投到了太原,那可是重中之重,若能得取太原,就是开了一个好头,也打下了最好的基础。

怕是任谁也想不到,一个区区马邑的校尉,竟然有如此抱负与野心,如此看来,一向颇有识人之明的李渊,这次仿佛栽了个大跟头。

在刘武周将箭指向太原时,并不知道此刻整个太原早就因为他而动了起来,李渊将所有得力部下皆给召到留守府中,他开口第一句话就是:“太原危急,山西危急,大隋王朝危急!”

刘武周身在马邑,他造反的消息尚未传到太原,故而众人听得李渊突然冒出这么一句话来,皆觉得莫名期妙,王威弹一弹胖胖的手指,道:“李公何出此言?”

“我得到消息,刘武周在马邑叛乱,先是杀死太守王仁恭,之后又私自征幕、开仓放粮,自称太守,最可恶的是,他竟然与突厥勾结,自称什么定扬天子,简直就是大逆不道,据最近传来的消息,他离我们太原,只有三百里之遥。”

众将领悚然变色,怎么也想不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陛下才刚要“四征高句丽”,那厢,便有朝廷命官叛乱。

第三百一十五章 棋子

王威坐直了身子,道:“据下官所知,刘武周不过是一个校尉,他怎么会有那么大的胆子,是否消息有误?”

李渊朝站在一旁的李世民看了一眼,后者从袖中取出一封军情急报递给王威,“请王大人过目。”

待得看过信中内容后,王威面上露出慌色,余下众人在一一看过书信后,神色皆与之差不多,高君雅最先说话,“那现在要怎么办?”

坐在他旁边的将领道:“那还用问,当然是发征讨伐他。”

王威亦附声道:“刘武周身为朝廷命官,不知报效朝廷,反而起兵作乱,这样的人,罪该万死,应立即将之镇压,生擒刘武周将之押解到江都交由陛下发落。”

李渊叹了口气道:“二位皆说得有理,但咱们现在没有多少兵马,更不要说之前还吃了一场败仗,死伤众多,以我们现在手上的兵力,就算我有通天彻地之能也难以与之对抗啊。”

王威微笑道:“李公谦虚了,您以两千兵马大胜甄翟儿十万大军,咱们可都是亲眼看到的,有您在,平定刘武周之乱还不是轻而易举之事吗?”

李渊苦笑道:“王郎将太看得我了,甄翟儿底下是一盘散沙,且其人有勇无谋,再加上几分运气,方才得以大胜,但刘武周以区区校尉之身,做到这一步,我虽未与他交手,却也知他绝对在那个甄翟儿之上,以我们现在的情况,要赢他,实在是很难。”

高君雅想了一会儿,道:“既是这样,那就向朝廷申请征兵。”

李世民摇头道:“陛下远在千里之外的江都,一来一回不知要费多少时日,说句不中听的,等陛下同意征兵,刘武周早就已经打过来,甚至是夺取了太原,到时候失去这个兵防重镇,大隋就真是危矣了。”

王威眼珠子一转,道:“依二公子之意,是想直接征兵?”

李世民垂目道:“这是世民所能想到唯一的法子,至于用或不用,由诸位将军决定,世民不敢多言。”

王威深深看了他一眼,对李渊道:“李公如何看?”

李渊低头片刻,道:“私自征兵,虽可解刘武周之危,但不符合规矩,依我所见,还是应该先禀报陛下,待陛下同意之后再行征兵。”

一听这话,顿时有将领道:“二公子刚才说得没错,怕是征兵令未下,刘武周就已经打过来了,到时候要怎么办?”

李渊叹然道:“只能尽量拖延,只要征兵令一到,咱们就可以反客为主,将之镇压。”

那名将领摇头道:“恕卑职直言,大人刚才也说了,刘武周并非无谋之辈,他一定会想尽办法,在征兵令下之前,彻底摧毁咱们;再不然,也会大肆招募兵马,到时候,咱们太原的壮丁成了他刘武周的兵马,就算征兵令下也没用了。”

李渊为难地道:“这也不是,那也不是,我也没法子了,你们商议看看吧。”

在这句话之后,底下炸开了窝,你一言我一语,说得倒是热闹,但没人能够提出一个两全齐美的法子,事情陷入僵局之中。

在久议无果之后,之前说话的那名将领道:“王郎将,高郎将,你们乃是陛下亲派至此的,难道连你们也没办法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