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将血- 第9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局势真到了这个地步,不管杜猛林和张大将军怎么想,都要回军了,其实战事也就差不多结束了。”

“想来,张大将军不会如此愚蠢,应该要留下足够的兵力来守洛阳,但留守兵力太多,又如何能功得下开封?”

“嗯,换了是我,一定调杜猛林部一起攻虎牢,然后留下杜猛林部守河洛,自己挥兵入河南。。。。。。”

“但。。。。。。我的军令杜猛林不敢不听,但张大将军嘛,杜猛林定然不愿为他人做嫁,攻取上党之后,很可能要试探着攻击太行径,这么一来,河洛就有些空虚了。。。。。。”

最终,赵石意犹未尽的道:“这一战啊,变数颇多,不定张大将军鸿运当头,兵临开封城下,后周的什么皇帝,摄政王啊之类的就降了呢。

若是被岳东雷占了先手,破了洛阳,那就不用说了,河洛一朝糜烂,再失虎牢的话,大军后退无路,只能过河去河北跟金人较量一番,然后过太行经,在杜猛林接应之下回河中,一圈绕下来,大军还能剩下多少,实在说不准。”

明年的战局,其实在这寥寥几句话间,便呈现了出来,对于大秦和后周来说,都不太乐观。

至于张大将军会不会率兵南下两淮,这个提都不用提,有杜山虎策应,张大将军只要没晕了头,便不会率兵南下,去碰水泽遍布,坚城林立的两淮。

靖佳公主虽然对这些战阵厮杀之类的男儿事业并不感兴趣,但作为一个灵秀女子,并不会出言打断,而是支着脑袋,托着香腮,静静的聆听。

不过听到最后,还是有些吃惊,赵石话音未落,她已经忍不住问道:“这些话。。。。。。跟陛下说了吗?”

赵石慢慢的饮着酒,眼中幽光闪动,片刻之后,才笑道:“没什么可说的,兵凶战危,战阵之上向来如此,枢密院的人也不是吃素的,这点事情都想不清楚,早该回家抱孩子了。”

他话说的粗鲁,靖佳公主听着却安心了些,轻轻锤了他一下,才道:“这么说来,明年的”

话语之中难掩忧虑,赵石则摇了摇头,握住她的手,“你担心个什么,这是陛下和朝堂上的大人们头疼的事情,其实啊,战事一起,旁人再担心也是无用,还要看领兵之人会怎么想,怎么做。”

“我说的那些,是最坏的情形,以后周之国力,要阻挡住我大秦兵锋,便很吃力了,再想大胜,那是难上加难。”

赵石舒了一口气,像是自言自语的接着道:“明年的战事应该不会太长,如果顺利的话,接下来,朝堂上会安宁许多,因为这只是战事的开头,战事连绵,四五年的时间都是短的。。。。。。”

“若是遇到挫折,很可能明年战事结束,要起一番风波,后年再想进兵,可就难了,这么一来,正好给了陛下时间,所以朝堂政争也将激烈的多。”

说到这里,赵石呵呵一笑,“不管怎么着,枢密院那里都鞭长莫及,最多最多是派两个监军出去,但以之前战事来看,观军容使这个职位,已经在军中诸部销声匿迹了,这个可能性不大了。”

“所以啊,不管前方战事如何,我呢,就只管国武监这一块儿了,其他事都不去搀和,老老实实做咱的国武监山长”

这个时候,靖佳公主才猛然发觉,眼前的这个男人,好像天生就是为战争而生的,即便身在长安繁华安宁之所在,身边更有美人相伴,但心好像却还在那血肉横飞的战场之上

也许,他自己都没怎么意识到,他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将领再次领兵出征做着准备。

(唉,起点被腾讯收购了,也不知道之后会怎么样,感觉成了后娘养的孩子,腾讯文学上到是能搜到将血了,但这么多天,只有可怜巴巴的四个人气,点击每天都是零,但创世的作品,在起点却能获得推荐位,唉,无话)

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年关

一宿无话,第二日清晨,在公主府用了早饭,又去瞅了瞅儿子,才离开公主府,回去长安城。

临走之前,靖佳公主才微带酸意的嘟囔了一句,“听说国公府里多了个女幕僚?”

这事经过两个多月,长安差不多已经传遍了,赵石也没隐瞒的意思,只是道:“香侯府荐过来的,现在家大业大,信得过的幕僚也难寻找,那会儿我不是派人到你这里也你荐一个吗,现在也没动静,若是看谁合适,只管跟我说,我这里先用着。”

靖佳公主顿时被他带歪了,“读书人你多数信不过,目不识丁之人又有什么用?”

赵石乐呵呵的点头,“这年头,读书人确实让人信”

靖佳公主也笑,“所以你就用了个女幕僚?听说啊,长的还很不如我这里也荐个女官到你那里,也好让香侯府瞧瞧,公主府也有女才子。”

赵石立即正了脸色,“我的用的在此人之才学,与长相如何无关,这人来历有些。。。。。。信不信得过,还要看以后怎么样,现在还说不准。”

至此,靖佳公主也不再纠缠什么,只是心想,满长安有才学的人多了,非要弄个如花似玉的女子在身边,也不怕人说嘴?

不过就算有些醋意,她这里也是鞭长莫及,说再多也是无用,点上一句两句,稍稍抱怨一下,也就成了。说多了。反而惹人厌烦。公主殿下是不会做那样的蠢事的。

离开公主府,一路疾驰,在午饭之前赶回到长安城。

这时晋国公府,已经张灯结彩,就等着过大年夜了。

今年的晋国公府,和去岁时又是一番景象了,在过去的一年当中,府中人丁增加了足有三分之一。府邸虽然规模没变什么,但府中各处修缮的更加细致,愈发有了京城豪门的气象。。。。。。

待得大将军赵石灭夏回京,受封晋国公号,以大同府为封地,这么一来,晋国公府已然是长安一等一的门户了。

就官爵而言,大秦再没有一人能得此殊荣,甚至可以说,再过上若干年。也不会有人超过现在的晋国公府。

而现在,晋国公府的主人。大将军赵石也才三十出头的年纪而已。

晋国公府如今唯一缺的其实就是底蕴,比起那些立足长安的百年大阀来说,出身寒门的晋国公,也许能享一世之尊荣,但如果晋国公府没了大将军赵石,也许不出几年,这座曾经辉煌无比的府邸,也就该败落了。

不过不管怎么说,现在长安晋国公府,却是无人敢于轻犯,甚至于无人能够撼动其地位。。。。。

经过就封赏之事的明暗较量,让许多人意识到,皇帝陛下对大将军赵石之宠信,是如何的稳固不可动摇,和景兴年间的景象完全不同,所以,没有人愿意在这个时候,轻试晋国公锋芒。

而大将军赵石并没有出掌枢密院,也没有任职兵部尚书,这无疑让许多人松了一口气,也更是不愿再在这个时候招惹大将军赵石了。

但话说回来,大将军赵石也许将留京数载,甚至于,可能一直呆在京师不出去了,那么以后朝堂诸事,很多还得要看大将军赵石的偏向。

这样一来,许多人关心的事也就发生了变化,他们更加关心,在今后的朝堂诸事中,大将军赵石到底会居于何等的地位,又会扮演怎样的角色,这是大秦朝野之上所有成熟的官员们,必然要注意并考量的事情。

而大将军赵石自回京以来的种种,也被人拿出来细细琢磨,由此,很多人却是发觉,也许,大将军赵石回京任职还是很不错的。

将今科进士都扔去了西北,皇帝陛下自从跟大将军深谈了一番之后,就立储之事上也松了口,也许,明年祭天大典之后,便会就势立下皇储,显然,大将军赵石在立储之事上,很是劝了陛下几句。

兵部尚书李承乾升任枢密使,成峦成为兵部尚书,张承没有升任大将军,而是被调回京师,任职枢密副使,大将军的得意门生杜橓卿升任户部右侍郎,兼任国武监祭酒。

这些背后都有着大将军赵石的影子,虽然让朝堂重臣们有点不舒服,但大将军并未为自己争权夺利,也未表现的过于蛮横,而是照足了官场规矩,有交换有商量的任用了一些自己的门下。

这在官场而言,并非不可接受,同时也让人很是放心,不虞大将军赵石这样的武人乱来一通,弄的朝堂上乌烟瘴气。

官员们的适应能力无疑是很强的,很快就平静的接受了如今的朝局变化。

毕竟,景兴一朝过去已经五年了,在这五年当中,景兴一朝的老臣们,除了长安之乱让许多人倒了霉之外,便再无多大变化。

而景兴一朝的老臣们,多数已经老迈,无论是同门下平章事李圃,还是六部尚书,枢密院重臣,平均下来的年龄,都在六十开外。

也就是说,一代新人换旧人,陛下再是宽容,也不会让这些老臣在朝堂上呆的太

这些事情,很多人早已看在眼中,也在不停的布置,但大将军挟功回朝,声势隆重,一下便抢了先手。

无论是张承,还是成峦,甚或是李士芳,李师雄以及杜橓卿,张世杰等人,各个年富力强,并大多站在了紧要的位置上,等待着借取更重要的职位。

有些人看到这个,悚然而惊,有人则在佩服大将军赵石的目光长远,有的则事不关己,在冷眼旁观。

如此种种,便是大秦成武五年末尾时,大秦朝堂上的局面了。

而作为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有心的人们却是头疼的发现,领着枢密副使,兼任国武监山长的大将军赵石,这个位置。嗯,太过让人纠结了些,显然人家已经站到了岸边上去,想拉起下水,很是不易。

但有这样一个人在旁边瞧着,总让人无法展开手脚,一旦让人瞅准了机会,说不定就要跳下水来,咬你几口。

与朝堂若即若离之间,晋国公,冠军大将军赵石,已然将自己弄到了一个比较超然的位置,让人无处下手了。

而这个时候,晋国公府内,鞭炮声声,喜气洋洋的过着年节。

晋国公的主人家,人丁不算兴旺,但幕僚,家将,下人们,却越来越多。

自从长安之乱后,晋国公府内规矩严了许多,但说起来,满长安各大府邸打听一下,下人们对长安晋国公府那里的待遇,都是眼馋的不行。

晋国公府豪富之名,早已传遍长安,府里的主人们向来大方,下人们的月钱,从来都是长安诸府顶尖的,在晋国公府中呆上两三年,也许就能在长安外围各坊置办个小院了。

无论是娶妻生子,还是婚嫁丧葬,府中都会补贴一些银钱。

男人们进了晋国公府做事,便不太愿意离开,女人到了婚嫁年纪,愿意出府的,则能要回身契,自行离开,当然,你若在外间乱说晋国公府短长,传到晋国公府那边,也不会有你好果子吃。

那些不愿离府的,则可在府中下人那里,挑选个人嫁了。

不过,现在晋国公府的规矩不同以往,不但入府的要身家清白,交从往来也要查上一查,但有半点虚假,送官都是平常。

而出府的人中,涉及府中机密事的人一定没有半个,晋国公府中的主人们对下人很是宽厚不假,但绝对不是可欺之人,对周围窥伺的目光,自从长安之变后,便没了半点容忍

一到年关,晋国公府中的下人们便都很快活,因为只要把主人们伺候好了,便没其他什么事了,又都有着主家的赏赐。

家将们除了职责所在的那些人之外,其他人多数要聚在一处,大吃大喝一番,有些耐不住寂寞的,则出府去彩玉坊等处寻欢作乐。

晋国公府的家将,皆乃大将军亲兵出身,年纪老了,有的回乡去养老,有的则留在了晋国公府,当了晋国公府的家将,从显锋军,到羽林左卫,一直到猛虎武胜军,这些家将出身各异,资历深浅不一,却都曾经是大将军身边最后的一道防线。

各个身经百战,对大将军忠心不二,老的五十多岁,年轻一些的也有四十多了,但这样一群老兵,只要持刀在手,一个个就满身的煞气,分外的可怕,那些年轻的亲兵,在他们这里还真不够。

下人们其实和这些家将们没什么不同,闲着的人多数要聚上几堆,一边憧憬着明年的好日子,一边胡吹乱侃的猛灌。

而晋国公府中除了主人家之外,最尊贵的其实便是大将军身边的幕僚们了。

(二更,有些疲惫啊,每天三更,脑海中的情节有些跟不上,所以弄的有点水分,大家见谅,下个星期将血又是裸奔,所以歇一歇,等调整一下,再说。)

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家宴

因为大将军赵石的亲眷极少,所以晋国公府幕僚们的地位便凸显了出来,实际上,他们得到了等同于晋国公亲眷的地位。

晋国公对幕僚的挑剔是出了名的,别说与他地位差不多的大人将军们,便是比他地位差上很多的大臣,府邸中谁没有十几二十个幕僚,这些幕僚各有所长,平日里能帮助东主主理府务。

用到他们动脑筋的时候,能帮东主出主意,其实他们也已经成为一个群体,更是士子们上进无门时的又一个出路。

别看平日里,文人士子们鄙薄于幕僚之属,但真要能在权贵府中谋得一席之地,许多文人士子会毫不犹豫的入幕其中,再不提之前那些酸溜溜的话头。

而大秦很多地方官吏都非正途出身,而是各个府邸中的幕僚从属,也让这条捷径在读书人中间很有市场。

晋国公府的幕僚位置,是满长安的读书人都要羡慕的一个职位,大将军早已开府建牙,和其他文官府邸不同的是,入幕晋国公府,实际上便有了官职,在吏部也会留下记档,轻轻松松一步便跨入了品级行列。

虽然一定按武职来计,转职文官,要降等,但再降也降不出七品,甚至转头就能到地方任职,虽然肯定得不到一县主官的位置,但总归是有了官身,又可以以大将军门下自称,在宦途上有着旁人没有的便利。

就像大将军府中辞出来的几位幕僚一般,很快就都有了职位,或去河东。或去河中。倒霉点的。或者说晋国公府那边没打过什么招呼的,则去了西北。

但说起来,晋国公府幕僚选择极为苛刻严厉,至今晋国公府能数得上的幕僚,不出十数,可见,能入幕晋国公府那要看运气,也要看和大将军的缘分。

比如说大将军府司马。孙文通,那就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