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第3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其后的两个月里盟军总共只“疑似”击沉了2艘德国新式潜艇,无疑是最好的证明。产量飞速增加,而损失又小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也就是说以后德国潜艇的保有量会以惊人的速度持续增加,哪怕单艇作战的效率会大幅下降,只要数量上去,一样可以弥补,意识到这一点后,由不得罗斯福不担心。。。。。。

    而且轴心国如今在各个战场上势如破竹的表现也令一度被美国狠手震住的拉美诸国政府又开始生出二心,尤其是一向亲德的南美第二大国阿根廷,虽然他们嘴上还是严守中立,但却暗地里给德国潜艇提供补给,使得德国潜艇部队依靠卡萨布兰卡(阿拉伯联邦)、达喀尔(塞内加尔【注1】)这两个重要的补给港与阿根廷的港口连成一线(注2),将大西洋南北的交通几乎完全截断了。。。。。。

    在巴拿马运河迄今未通的现状下,这条可怕的大斜线对于澳洲六七十万盟军本就不妙的后勤补给必将造成致命的打击,但是阿根廷毕竟是南美大国,即使是美国在无法集中全力的前提下也很难一下子将其摁死,逼得太紧可能反而会令其下决心加入轴心国,因此罗斯福决定还是先从这条大斜线的另外一头下手,只要将蛇头掐断,这条该死的海上封锁线也就维持不下去了。。。。。。

    注1:前文提到过,克里姆在阿拉伯联邦成立前后派人南下解放了大片西方殖民地,并帮助当地人建立了一个个共和制的政府,塞内加尔伊斯兰共和国就是其中之一。阿拉伯联邦入轴后,在小胡子的斡旋下与维希法国政府达成了和解,克里姆承认维希法国在除阿拉伯联邦本身之外的其他非洲前法国殖民地拥有特殊的权益,因此维希法国海军很快就在昔日的重要军港达喀尔恢复了存在。。。。。。

    注2:虽然距离远了点,但是德国历史上搞出来的水滴形潜艇就有15500海里(即29000公里)的恐怖续航力,这个时空就更不必说,因此德国通气管水滴形潜艇往返于大西洋两岸并完成作战任务的时候并不存在补给方面的困难。(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qidian。阅读。)

…………2014…3…1 12:08:14|7498518…………

第七百一十二章 大军集结



    罗斯福比丘吉尔有远见得多,他深知法国人虽然战败,但肯定不会甘心为小胡子卖命,因此始终反对将维希法国作为打击的目标,以免刺激法国人、令其产生报复盟国的心理而死心塌地为德国人作战。他的策略果然起到了一定效果,维希法军、特别是海军虽然一度出于报复英国偷袭土伦港以及后来某队英国轰炸机“误炸”法国水库的心理而参加了对英作战,但想到这是在为灭亡了自己国家的德国人帮忙,大家的战意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很大影响,发现盟国海军和空军在尽量回避与自己交战后,法国人的自尊心得到了满足,也就不再全力以赴、开始磨洋工了,这无疑大大减轻了盟军的压力。

    罗斯福知道维希法国的命脉都被德国卡紧,想要倒戈反水的话,很快就会被镇压下去,但只要他们能够做到这种程度,对盟国来说就是一大利好,否则这样一个昔日列强如果坚定地为小胡子出力,那么这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可就遥遥无期了。同样是出于不刺激法国人的考虑,美军放弃了稍近一些、也更容易拿下来的达喀尔,而选择了阿拉伯联邦摩洛哥省、也即是克里姆起家之地的首府和最大海港卡萨布兰卡。。。。。。

    虽然是盟友而非维希法国那样的附庸国,但是西班牙和葡萄牙这对“伊比利亚双熊”的心态却也是差不多的,在两国政府与盟国方面心照不宣下。美国大西洋舰队主力虽然中途经过西葡两国的岛屿,但却兵不血刃地开到了卡萨布兰卡港外。并直接对港内守军发起了最后通牒,勒令其立即投降。

    在美方主帅艾森豪威尔看来,阿拉伯联邦的领袖克里姆目前远在中东平叛,急切间根本来不及返回,卡萨布兰卡的守军没了心灵支柱,以其作战舰艇上百艘、并拥有数艘战列舰的强大舰队和超过30万人的庞大登陆部队,拿下卡萨布兰卡不过是轻而易举的事,守军要是还有理智。就应该主动投降,免得无谓地葬送了自己的性命。

    然而,卡萨布兰卡的守军却以沉默作为回应,美军当即对卡萨布兰卡要塞发起了猛烈的炮击,但敌人的还击却远比他们原先估计的更加犀利。美国人不知道的是,当初英国沉在亚历山大港内的战列舰虽然因为打捞太晚、亚历山大港的设备与人员又都不足,时间拖得太久。而最终只能放弃修复,但是在德国技师的帮助下,阿拉伯联邦还是抢救出了包括4门战列舰主炮在内的十几门舰炮,这些舰炮都被克里姆下令走海路千里迢迢地运到了摩洛哥卡萨布兰卡的要塞中,极大地增强了卡萨布兰卡抵御海上来敌的能力。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小胡子为了进一步拉拢克里姆。还专门派人过来帮他完善要塞工事并培训炮兵,使得卡萨布兰卡要塞的防御甚至比当初法国人占据的时候还要坚固。。。。。。

    在双方口径相近的前提下,即使是战列舰,跟要塞对轰也一定讨不了好,而且没过多久。驻扎在卡萨布兰卡的一个德军轰炸机联队也起飞对美军舰队发起了反击,给没有航母同行的美军舰队造成了很大的麻烦。不到一天之内。美军便有1艘重巡洋舰、2艘驱逐舰(被击沉一艘后接到命令退出要塞炮射程了,不然损失还要大得多。)和2艘扫雷舰先后沉没,另有1艘战列舰、2艘轻巡洋舰遭到重创,1艘战列舰和1艘轻巡洋舰受轻伤,而卡萨布兰卡要塞却还还是岿然不动。。。。。。

    美军素来珍惜士卒性命,眼见从海上炮击难以奏效,艾森豪威尔当即决定改选其他地点先让陆军上岸,然后再让他们从背后攻占卡萨布兰卡。事实上这种进攻方式正是历史上对付要塞最有效的手段,就连塞瓦斯托波尔要塞这样的著名要塞都顶不住,何况是防御相对薄弱许多的卡萨布兰卡呢?

    然而美国人却没有想到,克里姆曾向小胡子买了一门280毫米口径的K5列车炮,这个大家伙射程超远不说,而且精度出奇地高,即使对于45公里外的面目标也能准确打中。而美国陆军第2军的军长费里登达又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只顾著将补给运上岸而并没有命令部队迅速前进,给了摩洛哥人将列车炮调来的时间。结果K5列车炮从美军火炮射程之外精准打来的一颗颗重达250多公斤的高爆炮弹给美军造成了巨大的杀伤,更令美军花了不下一个月时间才总算完成了登陆,而这就给了克里姆率军西返的时间。。。。。。

    如果是当初起义的时候,光靠脚板走路的克里姆义军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这段时间内从阿拉伯半岛赶回家乡摩洛哥的,但是入轴后却可以借助意大利的海运力量,在短短十天内就将他最精锐的摩洛哥兵团10万大军运到了突尼斯,然后再乘火车赶回故乡,时间多得还够他们修整一下作好战斗准备。。。。。。

    而早在克里姆从耶路撒冷动身的时候,他就已经通过电报对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发布了总动员令,并被迅速传达下去,当他抵达卡萨布兰卡的时候,麾下集结起来的部队已经不止是10万野战军加上同样数量的地方驻军,还有超过20万的动员兵,而最多十天之后,这个数字将会增加到60万以上,也就是说克里姆那时手下将拥有80万大军,而这还不是极限。。。。。。

    穆斯林国家的动员能力一向超强,哪怕是农业国也常常能够达到接近工业化国家的动员比例(看马家军的动员能力就知道了,而且那还不是国家。),但是由于组织性不足的缘故,历史上他们往往都是乌合之众的代名词。然而,穆斯林军队一旦有了英明的统帅,其潜在的战斗力就能够完全释放出来,而克里姆正是这样一个数十年不语的杰出统帅,当初西班牙人、法国人、意大利人和英国人都已经尝过厉害,现在轮到美国人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qidian。阅读。)

…………2014…3…1 19:01:12|7501902…………

第七百一十三章 漏 算



    Ps:感谢书友“nqm”再次投出的2张月票和书友“jerryw1975”的打赏,继续求推荐票^_^

    为了避免驻扎在西班牙的德国空军部队过来干扰,美军登陆的地点选在了卡萨布兰卡南边较远处,但是摩洛哥境内多山,除了西北部沿海的狭长平原之外,其余的地区不是山地就是丘陵或者破碎的高原,对机械化程度很高的美军造成了很大的困难,而克里姆的摩洛哥兵团却如鱼得水,充分发挥了他们熟悉当地情况并擅于山地行军作战的优势,连续取得了多次战斗的胜利,损失惨重的美军被迫全线退回之前的登陆地带寻求舰炮的保护。。。。。。

    花费了那么长的时间,什么战果都没有取得,却付出了两万多人的伤亡,忍无可忍的艾森豪威尔终于将表现拙劣的第2军军长费里登达给解了职,让智勇双全的乔治。巴顿替代了他的职务。巴顿上任后才短短几天,就凭借其出色的领导力和看似粗鲁却极具煽动性的话语迅速恢复了第2军原本已经低落不堪的士气,艾森豪威尔的这次临阵换将看起来似乎很成功。。。。。。

    巴顿不但勇猛,心思也颇为缜密,他早在还未接任军长之前,就已经意识到美军太过依赖火力支援和各种技术装备,而在山地这些都会受到极大的限制,打不过已经威名赫赫的摩洛哥兵团不足为奇。所以巴顿在接任军长的时候就力劝主帅艾森豪威尔重新选择登陆地点,他认为在卡萨布兰卡北边登陆。然后在平原上充分发挥出美军机械化部队的优势,长驱南下直取这座坚城。应该是更好的选择。因为一方面可以减小敌人飞机造成的损失,另一方面则可以调动敌人,逼其下山到平原地区与自己交战。如果摩洛哥人不下山,那就只能坐视卡萨布兰卡被美军攻占,而如果他们真的在平原与美军交战,巴顿有自信让他们有来无回。。。。。。

    艾森豪威尔听取了巴顿的意见,但为了防范德国空军对北非增兵,他还是向国内再次求援。只是现在罗斯福急于从日本人手里夺回夏威夷群岛以解除本土受到的威胁,将新近完工入役的6艘埃塞克斯级重型航母和6艘独立级轻型航母全都派去了太平洋,因此艾森豪威尔好说歹说也只求来了一些凑数的护航航母。。。。。。

    虽说护航航母上也可以搭载与舰队航母上一样的舰载机,但因为飞行跑道较短的缘故,必须依赖弹射器或者航母逆风航行才能起飞,飞机投放速度远不能与舰队航母相比,同时飞机起飞时往往不能满载燃油和弹药。这也令舰载机的战斗力受到了很大限制。不过,摩洛哥只是个小国,而且地形狭长,纵深并不广阔,因此即使是护航航母上的舰载战斗机,作战半径也基本够用了。而且美国本土一下子派出了10艘护航航母。全都带的是战斗机,总数有两三百架之多,就算不足以夺取制空权,也至少能够保护美军地面部队了,呃。至少看上去是这样。。。。。。

    然而本土却漏算了一点,在美国的护航航母过来之前。德国人的潜艇就已经云集而来,虽然邓尼茨现在已经很少对在外执行任务的潜艇下命令,但是向回港补给的潜艇下达新任务却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何况卡萨布兰卡本来就是德国潜艇在西非最重要的补给港,美国人先前的攻击简直就是公然打脸,因此无论是当初在美军舰队杀来时紧急撤离卡萨布兰卡的德国潜艇,还是在达喀尔或者西班牙补给的那些,都纷纷开到了卡萨布兰卡附近海域寻觅战机,想方设法都要咬美国人一口。。。。。。

    当然,它们都不敢距离美国舰队太近,以免不小心被其发现,可是这些潜艇在10公里、甚至更远的距离外(完全不在乎精度的话)就可以发射鱼雷,美国舰队依然是防不胜防,尤其是编队规模太大等于是变相提高了德国潜艇鱼雷攻击的命中率,令其往往在15公里、甚至20公里的距离上就射出了鱼雷,极大地增加了美军反潜的难度。

    连续多艘舰艇损失之后,无奈的美国海军只得将大量飞机派出去进行反潜巡逻,虽然并没有能够击沉哪怕一艘德国水滴形潜艇,但至少能够将德国潜艇逼得进不了鱼雷的有效射程了。毕竟机载雷达能够发现10公里外的通气管,而雷达波探测器的预警距离就更远,上百架飞机反复来回巡逻,就导致德国潜艇根本不敢伸出通气管,而一旦不能伸出通气管,潜艇就全得靠蓄电池来驱动,续航力是极其有限的,水滴形潜艇这方面纵然比旧式船形潜艇好得多,也仍然坚持不了太久,只能无奈地退出了美军飞机的控制范围。

    正因为这样,德国潜艇部队的这次集群攻击远不如当初冰岛战役时那样成功,但是也不能说它们白来一趟,首先美国人不得不消耗大量珍贵的航空汽油(尽管财大气粗的美国人并不是很在乎这个),而且飞行员也因为飞行时间太长而精疲力竭(连续飞行三五个小时就非常累了,而现在老美的飞行员几乎是两班倒,其疲劳程度可想而知。)。而且疲劳的并不仅仅是身体,整天处于随时可能遭到攻击的紧张气氛中,却又怎么也没法将敌人找出来,这种心理压力同样令美国海军官兵痛苦不堪。而这种心理上的紧张不可避免地传染给了那些本就烦躁不已的飞行员们,结果又进一步加剧了他们身体上的疲劳。若非后来美国政府又紧急加派了5艘护航航母过来,将“两班倒”变成了“三班倒”,飞行员们罢飞都有可能。。。。。。

    而更大的问题则在于,大量的飞机被用于反潜,再加上必须留下来保护舰队防御敌机空袭的那部分战斗机,能够被派出去保护地面部队的战斗机数量就变得极其有限,结果不但没能很好地保护地面部队,还因为众寡不敌被德国空军刷了战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