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第2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枪械的差距就更大了,英军装备的恩菲尔德步枪虽然是拉栓式步枪中射速最快的,但与驻藏部队装备的二四式半自动步枪相比却慢得让人无法忍受,而每个步兵班只装备了两支的八一式自动步枪、八一式班用轻机枪和威力更大的八一式通用机枪更是以其犀利的连射火力打得英军抱头鼠窜。而且在青藏高原的恶劣气候下,苏系步枪可靠性好、故障率低的优势也极其明显,这使得驻藏部队的枪械不但射速优势进一步加大,射击精度也占了绝对上风,因此在轻火力方面英军甚至还不到驻藏部队的四分之一

    最依赖的火力优势没了,就已经令英军十分痛苦了,战术上的劣势就更是让他们雪上加霜。英军虽然有一万三千多人,但其中真正擅长山地作战的只有廓尔喀旅,而且即便是名声赫赫的廓尔喀旅,真论山地作战的jīngyàn,他们又怎么能与自从建立以来就以山地战斗作为主要作战方式、而且历经十余年、不知多少万次战斗磨砺的人民军队相比?尤其驻藏部队的主力还是当初胡卫东以近百年山地作战jīngyàn教训升华出来的超时代山地战思想训练出来的红十五军山地师精锐,和他们相比,威名远扬的廓尔喀旅简直就像是一个笑话!

    当然,即便有这么多客观上的有利条件,能够打出超过20:1的交换比,身为主将的方永乐同样功不可没。光是他根据英国枪械的准星瞄准时需要较强的光线这一点(红军时期用的主要是缴获来的万国牌枪械,其中恩菲尔德步枪因为射速奇快而显得与众不同,所以方永乐对其相当了解。),故意让部队尽量挑选光线不足的凌晨或者黄昏发起进攻这一点,就至少令己方的伤亡减半

    其实,方永乐当初在大别山打游击的时候,就表现出了堪称一流名将的素质,但是那时的他实在太过年轻,难免有急躁冲动的弱点,这可是兵家大忌,同时军事基础也不够扎实,这些都限制了他成为第一流的名将。但是来到西藏之后,没仗可打的方永乐却不得不沉下心来(高原的独特环境也有很大帮助),这两三年的时间里,他不但tongguo勤奋自学夯实了基础,更将自己的心性淬炼得愈发成熟,不知不觉间这位直到现在也才23岁的青年将领已经成长为一位几乎可以与国内任何一位名将相提并论的杰出将才

    注1:历史上对印自卫反击战的时候中国的国力相比印度并没有什么优势,藏南拿不回来并不是因为不好意思欺负印度,而纯粹只是因为地理限制加上国际环境不允许罢了,地理上隔着一条喜马拉雅山脉,外交上美苏两大超级大国同时对中国施压,实在是没办法。但是即便如此,中国依然“收复”了西线的阿克赛钦等地

    注2:日系的或许可以,欧洲的山炮威力大、射程远,但重量明显要大很多,肯定是不行的,而除了地势陡峭的因素,五千米zuoyou海拔带来的juliè高原反应也极大地降低了双方战士的负重能力。(未完待续……)


第五百零一章 日本的选择



    ps:感谢书友“李老老爷子”投出的月票;继续票_

    消灭入侵英军之后;方永乐挟大胜的余威杀回拉萨平叛;叛军得知英军都被其轻松歼灭后纷纷丧失斗志;无不望风而溃。想起昔日胡卫东对他的教诲;方永乐对那兄裂分子没有半点手软;统统公审后明正典刑;不够死罪的全部送去修路劳改;倒是多少加快了一点三条进藏公路的修筑速度

    此战之后;赤色党终于放开了手脚;遵循伟人的命令在西藏全面推行民主改革;“西藏劳动群众占百分之九十五;剥削者占百分之五;也就是说有六万人是剥削者。我们要分化他们;争取一部分。现在条件成熟了;不要等到全国解放了。这就要谢谢英帝国主义和西藏叛乱分子。他们的武装叛乱为我们提供了现在就在西藏进行改革的理由。叛乱分子拿起枪来打我们;就可以看清谁是站在我们这边的;谁是搞叛乱的。”

    民主改革之后;被那蓄佛土司头人不知压迫了多少年的百万农奴终于翻身得到解放。只要得到了藏族人民的支持;西藏就再也不可能飞出祖国母亲的怀抱了。同时;与国内其他民族一样;解放农奴当中的很多人;都于不久之后投身于反侵略的正义战争;他们以自己的英勇和热血;成为祖国的英雄和民族的骄傲!

    与方永乐这边消灭大量敌人、却因为上面的命令没有占据多大地盘相反;王震指挥的新疆兵团因为克什米尔东北部基本都是无人区而没有受到多大抵抗;地盘不知不觉间比要求的还多占了点;尽管消灭的敌人却还不到方永乐的一个零头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赤色党的这次“对英自卫反击战”都取得了完胜。而在战火仍未燃烧到国外之前周公便适时地揭露和谴责了英军对中国西藏的侵略行径;使得战争一开始赤色党就站在了正义的制高点上。而这个时候叶飞指挥的特遣舰艇编队却又在南中国海的公海上意外与英国远东舰队和驻马来亚的皇家空军打了起来;并取得了令人意想不到的胜利;英军不但陆军遭挫、连自认为天下第一的海军也吃了大亏的消息传开后;昔日的“日不落帝国”顿时沦为了天下的笑柄。但这样一来。颜面扫地的英国政府却反而不肯接受中方的和平提议;非要在战场上扳回来不可。

    对于三线作战深感忧虑的胡卫东不得不在对日和谈中作出了较大的让步;比如将朝鲜南北分界线北移至39线;赔款数额也进一步降低;而这时日本国内海陆军的火并则令战犯难题迎刃而解;和谈的最大障碍不复存在;按理说和平的曙光已经出现。奈何这时日本人欺软怕硬的老毛病又犯了。不少日本高官乃至部分右翼文人都开始鼓噪利用这个机会逼中国放弃归还台湾的要求;而这却是中方谈判的底线;无论如何也不会退让;为了说服大臣们;这段时间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崇仁特地以粗茶淡饭设宴将各部主事的大臣请到了皇宫里;那些平日里养尊处优的家伙哪里咽得下去?崇仁趁机劝说道。“日本现在的大部分民众连这样的粗茶淡饭都吃不上;如果继续打下去;真以为他们都会甘心等着饿死冻死战死而不起来造反吗?到时候诸卿会是什么下场;用不着朕来告诉你们吧?”

    “不是还有米国人提供的援助吗?”;某个亲英美派下意识地说道;话一出口就见崇仁冷冷地扫了自己一眼;顿时想起美国人的援助虽然不少。但却都只是借而不是送;将来总要还的;就之前马绍尔群岛的“售价”来看;日本将周边的岛屿全都卖给美国人也还不清全部的债款;而那该死的利息更是像绞索一样勒住了日本的脖子。对此即使是日本的亲英美派也是十分不满的;只是以日本人欺软怕硬的本性;他们之中的很大一部分都很难鼓起跟英美为敌的勇气;而下意识地宁可与中国死磕

    崇仁对此虽然十分愤怒。但为了防止亲英美派当中出现泄密的卖国贼;他并没有完全说出自己心底里的想法;而是就事论事地说道;“诸卿;西方有句古话‘世上没有白吃的午餐’;美国人的援助虽好;迟早总是要还的。还得加上利息;能够少借一点就少借一点。”

    “如今的中国已经不再是以前任人宰割的中国了;即使日本与英国联手;只要中国人一心抵抗到底。最终输的也一定是我们。中国这样的大国是不怕海上封锁的;如果不能在陆地上打垮他们的五百万解放军;这场战争就会一直持续下去;很明显即使日英陆军联手;也绝不可能在中国的土地上击败光是常备军就有五百万的解放军。而现在的日本又哪儿还承受得起持久战的消耗?”;崇仁耐心地向大臣们分析道;“英国本土离得远;中国人奈何不了;但日本却离中国很近;到时候中国人的怨恨势必全都集中到我们的头上;诚然;我们海军的优势能够阻止中国人跨海登陆;可是中国空军发展的速度大家也都看到了;他们的新式飞机可以轻易轰炸东京;而我们却没有任何办法阻止;为了一个台湾岛而让本土的无数城市化成废墟;这个代价未免太大了!”

    “不是还有中国的蒋政权吗?他们对赤色党可是恨不能除之而后快啊!这样一来赤色党就是三线作战了;这可是兵家大忌啊!”;某位已经快二十年没去过中国的文官问道。

    这话刚一出口;某个曾经去过中国战场的日本将领登时讥笑道;“就凭他们?只要蒋军敢先动手;赤色党最多一年内就可以完全统一中国;即使蒋政权获得国外军援;也没有任何帮助;反倒会因为蒋军素来没有破坏武器弹药的习惯;而进一步壮大解放军的实力。”(未完待续。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第五百零二章 停 战(上)



    “日本现在最明智的做法,莫过于坐山观虎斗,无论两国之争的结果如何,对我们都没有什么坏处,甚至还有大大的好处。”,崇仁说到这里,话锋一转道,“何况若真的出现意料外的良机,帝国自然也不会错过,和平协议嘛,说白了也不过就是一张纸而已。”

    胡卫东和赤色党的领袖们也不是不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和议签了和没签毕竟不一样,只要中国自己不出大问题,两国之间的和平应该就可以维持下去,何况中国需要的也只是三到五年的和平时间罢了,等战后重建和初步工业化完成,中国的国力军力较之现在必定可以再上一个大台阶,小鬼子若真敢撕毁协议,那不过是在自寻死路而已  。

    因此最终双方还是于1939年10月25日正式签署了停战协定,日方承认发动侵华战争的重大错误,并对中国政府和人民郑重忏悔和道歉,同时日本政府将向中国赔偿总计80亿美元,分50年还清,不过其中硬通货的比例并不大,首付不过2亿美元而已,其他的均以胡卫东主持制定的《日本对华战争赔款解决办法》中规定的各种替代办法来进行偿还,否则以日本政府捉衿见肘的财力,是绝对付不起的。

    更重要的是,离开祖国母亲环抱已近半个世纪的宝岛台湾终于回归了,这不但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也具有极大的经济意义。虽然日本带走了之前在台湾工作的本国技师和那些带有日本血统并且心向日本的台湾人(如李登辉兄弟俩),令台湾工业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但在胡卫东精挑细选的接收工作组的努力下,台湾的工业生产还是得到了迅速恢复,而中国的整体工业实力也因此明显增强了很多。

    而对于台湾的几百万受教育人口,胡卫东既要充分利用他们加快中国普及教育的进程,也要防备其中不少人深受日本奴化教育影响而对其教授的学生产生不良影响,为此胡卫东不惜从台湾强制迁出了一半人口分散到全国各地,再从内地迁了不下五百万人前往台湾(为此花费自然不小,但计划经济的优势再次体现了出来。现金支出加起来也不到1亿美元。当然那些隐性的投入就另当别论了。),起到了明显的稀释效果。加之此时全国人民都在为抗战的伟大胜利而欢欣鼓舞,中国的国力也蒸蒸日上,那些家伙畏日媚日的思想根本就没有多大市场。因而胡卫东担心的“哈日族”后来始终没成什么气候。

    为了避免三线作战的不利局面。胡卫东在重要性仅次于台湾问题的战犯方面不得不作出了一定的让步。首先是属于海军系统的几个原定战犯被从名单中剔除,不过毕竟陆军系统的战犯数量要多得多,所以这也算是抓住主要矛盾了;然后是顾全日本的面子。除了几十个犯有严重反人类罪行的畜生送到中国进行公审之外,其余的家伙则只要求他们死了就行,至于他们是自杀谢罪还是被日本政府处死或者被人“天诛”,中方就不管那么多了,而之前已经死亡的,中方也不再追究。结果,那些战犯基本都被崇仁勒令切腹谢罪(面对中方代表时的解释是向中国人民谢罪,而日本国内则宣传他们是为战争的失败而谢罪),虽然免了公审的羞辱,但临死前的痛苦比之枪决,可要大了不知道多少倍,也算是罪有应得吧?

    另外朝鲜问题也值得特别说明一下,因为对日本趁着中国再树强敌的机会在谈判中向自己施加压力不满,胡卫东在朝鲜划界的问题上顺便阴了日本一把,只在和平协议中注明“鸭绿江、图们江以南,北纬39度线以北的土地为朝鲜人民共和国所有,中日军队均不得驻留,否则本协议自动失效。”,这也就意味着日军不能进攻朝鲜,而朝鲜军队南下却不受限制。日方未必没人看出其中的问题,但是日本人对于朝鲜军队十分蔑视,认为只要中国军队不参战,光靠朝鲜军队根本翻不出什么风浪来,何况协议中也只是说“不能驻留”,也即是地面部队不能进入,动用航空部队进行报复却不在其内,所以日方并不认为朝鲜有胆子向南边的日占区发动进攻,即使真敢,也不过是给驻朝日军奉送练兵的机会罢了

    日本政府愿意和中国议和,除了急于摆脱战争持续带来的巨大经济负担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希望中国释放俘虏的众多日军官兵(注1)。历史上日本当局对于本国战俘都是持有鄙视甚至敌视的态度,除了飞行员之类的精英,日本当局很少会想到要将他们救回或者赎回,但是崇仁对于战俘的态度却与此前的历任天皇不太一样,他认为日军被俘的比例之低已经是世界历史上十分罕有的了,这说明他们在战场上已经竭尽全力,战败的责任不在于下层的普通官兵,而在于上层的错误决策和战场指挥的不力,因此强烈主张要将这些战俘要回来。

    不过,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日本在侵华战争中损失实在太大,光是战死的人数就有200多万,不但陆军部队里的老兵几乎损失殆尽,甚至就连工农业生产也因为青壮劳力不足而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因此,总人数多达130余万的在华日本战俘就变得价值连城了,他们若能归国,无论对于日军地面部队战斗力的恢复,还是日本经济的恢复都将起到巨大的帮助,

    注1:战争期间滞留在中国的日本平民则不须交涉,本来就要遣返,但其中有技术特长的还是被胡卫东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