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政客》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政客- 第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徐尔一抚摸着不多的胡须,笑的很是惬意,这等的场景,是他最愿意看见的。
大明朝的文官,在武将的面前,总是显得高人一等,自己的这个学生苏天成,丝毫没有这样的表现,吴三桂的表现,也是很不错的。

第一百五十四章 历史的必然

(感谢诸位读者大大的厚爱,我一定努力的。)
苏天成非常的吃惊。
吴三桂的表现,绝非莽撞的武夫,有着不错的学问,领悟能力,更是不用说了,这样的人,的确是人才啊,难怪年纪轻轻,就成为了游击将军。
这游击将军,虽然只是从五品的品秩,统辖一千五百军士,可这个品秩,是非常特殊的,是军中高级军官和中下级军官的分水岭,好多的下级军官,通过战功,得到提拔,成为游击将军,也就到顶了,可吴三桂如此的年轻,二十岁就成为了游击将军,前途岂能一般。
按照历史大发展,吴三桂23岁成为前锋右营参将,26岁成为前锋右营副将,相当于副总兵,27岁的时候,擢升为宁远团练总兵。
这样提拔的速度,闻所未闻。
喝酒进行到了一半,苏天成看出来了,吴三桂喝酒的时候,眼神有些虚飘,似乎是在看着你,又似乎是在看着其他的地方,好像总是在想着下一步该怎么做,怎么才能够表现出来最大的热忱,这是典型的投机主义的表现。
吴三桂的这种表现,他也不会过于的介意,吴三桂身在官场,想着得到提拔,不能够投机,很难有机会的,古往今来的很多著名人物,不都有着这样的表现吗。
但这种人,不值得深交,这样的人,都有着一个致命的缺点,投机的同时。一切以自我利益为中心,时刻表现出来自身的取舍。非常自私,有利的事情,就拼命去做,不利的事情,推的远远的,生怕自己受到牵连,这样的人,不能够算是真正的朋友。
苏天成隐隐有些明白了。吴三桂为什么会做出来后面那么多的事情。
在吴三桂的眼里,自己才是最为珍贵的,其他人都是拿来利用的。
苏天成不禁有些奇怪了,吴三桂这样的性格,怎么可能和陈圆圆之间,发生那么多的缠绵啊,难道真的是传说。
酒品知人品。真的不差啊。
吴三桂更加吃惊苏天成的表现。
随着喝酒时间的持续,他内心越来越惊诧了,在军队中喝酒,都是豪爽的,在战场上拼死拼活的人,今朝有酒今朝醉。甚至视酒为生命,一口气喝下一碗酒,不算什么稀奇。
既然在军队里面,吴三桂也带有豪爽的喝酒作风了,他本来以为。苏天成是不能够喝多少酒的,苏天成比自己小一岁。没有真正在战场上磨砺,典型的文人,不可能锻炼出来那么高的酒量的。
可到了现在,苏天成和自己喝的一样多,若无其事,谈笑风生,没有丝毫的醉态,看看徐尔一,已经显示出来醉意了。
而且苏天成居然知道文酒和武酒。
所谓文酒,那是朝廷文官在一起喝酒,斯斯文文的,小杯子喝酒,自始至终都很斯文,甚至醉酒也是斯文的,所谓武酒,是军队里面的喝法,没有什么讲究,大家在一起,就是喝的痛快,大呼小叫都没有关系。
文人和武夫之间,是难以融合的,军人不爱和文人一起喝酒,文人更是不习惯军人喝酒的作风。
吴三桂拿出来军队里面的喝酒架势,苏天成应付自如,丝毫没有表现出来不适应,这样的文人,到了军中,是很容易和军士打成一片的。
至于说苏天成的文采,他是望尘莫及的,喝酒的时候,一直都有些忐忑,生怕苏天成兴趣来了,吟诗抒情,那他就尴尬了,可苏天成态度低调,绝口不提文学的事情。
吴三桂最为注意的,还是苏天成的气质,这方面,他甚至有些嫉妒了,苏天成身上,有着典型的文人气质,儒雅俊朗,但偶尔也透露出来军人的气质,不拘常理,豪迈慷慨。
他历来认为自己是很不错的,对文人的看法,虽然表面尊重,但骨子里是有些不以为然的,可与苏天成的第一次见面,他的自信心,就遭遇了不小的打击。
他不得不有这样的感觉,自己比不上苏天成。
眼看着喝酒已经差不多了,徐尔一醉醺醺的开口了。
“坤元,长伯啊,今日饮酒,都很尽兴啊,我想着考考你们,你们认为如何饮酒是最佳境界啊。”
苏天成看着吴三桂,脸上带着微笑。
吴三桂当然不明白这里面的意思,见风使舵是他的本事,可真正的说到学识,在苏天成的面前显摆,那是自取其辱。
“在下也想请教苏兄这个问题啊。”
吴三桂真的聪明,这么说,没有掉面子。
“恩师,学识想到了一句话:盈则满,花至半开,酒至微醉,是为最佳。”
“好,好,呵呵,说得好啊,坤元学问超凡,对喝酒也有着不一般的认识啊,酒至微醉,是为最佳,我看,今日的酒宴,就到这里吧。”
徐尔一已经醉了,说完这些话,趴在桌上,嘴里竟然发出了鼾声。
苏天成叫来伙计,扶着徐尔一,到楼上去歇息。
京城的高档酒楼,备有客房,就是应付这种醉酒的情况的。
既然徐尔一喝醉了,酒宴也就结束了。
苏天成准备抱拳与吴三桂告别了。
吴三桂做出来了一个惊人的举动,他解下腰间的宝剑。
“苏兄,这柄宝剑,乃是在下随身携带的,所谓宝剑赠英雄,在下仰慕苏兄,就赠与苏兄这柄宝剑,有些唐突了,忘苏兄不要推辞啊。”
苏天成有些吃惊,也有些猝不及防,他不想和吴三桂有着过多的交情,想不到吴三桂做出来了这样的举动。
这个时候,自己是不可能拒绝的,不如就结下仇怨了。
苏天成接过了宝剑。
“谢谢吴兄的厚爱了,此乃吴兄随身携带的宝剑,赠与了在下,在下受之有愧,吴兄这份情义,我记下了,这一柄折扇,伴随在下多年,上面有在下书写长相思,赠与吴兄。”
苏天成从怀里掏出了一把扇子,递给了吴三桂,他实在是没有什么礼物,这古人送礼,也是很讲究的,文人送礼,要文雅,要和学识有关的,武官送礼,要豪迈、大气。
送给吴三桂扇子,没有什么了不起了,吴三桂又不是女人,送出去了没有多大的麻烦的,所以他没有想那么多。
以前送给了柳如是一柄扇子,那是有着定情的意思,可吴三桂是男人啊。
吴三桂接过扇子的时候,如获至宝,脸上洋溢着激动的神情,苏天成有着摸不着头脑,不知道吴三桂为什么会如此的高兴,虽然说这扇面上,有自己写下的名字,有一首长相思,但和吴三桂的宝剑比起来,实在是拿不上台面的。
下楼之后,苏天成看见了奇怪的一幕。
吴三桂下楼之后,酒楼一楼,站起来了好些彪悍的汉子,很快聚集到了吴三桂的身边。
“苏兄见笑了,这些都是在下军中的兄弟,一同跟着到京城来的,今日得见苏兄,万分荣幸,他日有机会,一定专门拜访苏兄,就此告辞了,后会有期。”
苏天成举手还礼。
看着吴三桂一行离开,他的表情有些复杂,想不到吴三桂还带着这么多的手下到酒楼来,这些人,显然是保护吴三桂安全的。
这说明了什么,按照他的理解,有两个方面,一是吴三桂爱显摆,二是吴三桂很怕死,一个怕死的将军,投机的将军,显摆的将军,期盼着他能够忠心耿耿,能够善待朋友,有些天方夜谭了。
吴三桂才二十岁,从言行举止中间,已经显露出来这些本性,难道历史的发展,有着它的必然性吗。
回到客栈,王大治一直都没有说话。
苏天成有些奇怪,王大治虽然寡言少语,但跟在自己的身边,已经开始努力多说话了,今天的表现太奇怪了。
“大治,你怎么了,一直都不说话。”
“少爷,小的觉得,您不喜欢吴将军。”
苏天成眨了眨眼睛,想不到王大治能够看出来自己的想法,那吴三桂岂不是知道。
“大治,不许胡说,你怎么知道的。”
“小的一直在少爷身边,能够感觉到少爷的想法。”
苏天成舒了一口气。
“算了,不要多想了,他在山海关,我在江宁县,相聚几千里,也见不到的,今天我没有什么失态的地方吧。”
“少爷,吴将军送与您宝剑,您赠与吴将军扇子,这是最高礼节了,您是文臣,吴将军是武将,您赠与了吴将军折扇,他必然视您为知己的。”
苏天成好半天没有说话,这真他妈的怪了,第一次送出去扇子,给了柳如是,结果引得人家想入非非,都要当自己的老婆了,这第二次送扇子,送给了吴三桂,自己不想结交吴三桂这样的人物,结果阴差阳错,人家视自己为知己了,还真有些哪壶不开提哪壶的味道了。
“大治,你怎么知道这些事情的啊?”
“少爷,小的都是听渠大人和刘典史说的。”
苏天成叹了一口气,看来历史的发展,的确有它的规律,有些事情可以改变,但有些事情,不能够改变,不知道自己和吴三桂之间,到底是成为朋友,还是成为对手。
不管怎么说,吴三桂都是有能力的,绝非庸才,和这样的人成为对手,不是舒服的事情。

第一百五十五章 京城变故

(感谢支持。)
两千五百万两白银入库,在朝廷里面,引发了轰动,户部尚书毕自严是最为高兴的,有了这么多的黄金白银,可以做很多的事情了,虽然说增加辽饷之后,收入增加了一些,但刨除掉各地的开支,真正能够进入到国库的银子,不过几百万两。而且征收辽饷,他不知道挨了多少骂,甚至有人说他是猪狗不如。
需要开支的地方太多了,剿灭流寇需要银子,赈灾需要银子,北边防御后金需要银子,各地卫所需要银子,毕自严忙的焦头烂额,户部也格外的热闹。
开支银两,需要得到内阁的批准,最终上奏皇上,可这个程序里面,最为关键的还是第一步,至少需要户部提出来方案,若是方案中间都没有,那肯定是得不到银两的。
早朝的时候,因为银两开支的问题,内阁发生了争吵,皇上很是恼火,想不到有银子了,也出现这样的状况,大的开支方面已经定下来了,第一项开支是发放军士的饷银,各地因为欠饷银的事情,导致了不少卫所军士的哗变,这是首先要稳定的,第二项开支是赈灾,特别是河南孟津,因为黄河决口的事情,损失惨重,急需得到救济,第三项是剿灭流寇的开支,第四项是防御后金需要的开支。
仅仅是这四项开支,用去白银近千万两了。
还有一些小的开支,决定权在内阁和户部的手里。比如说部门缺办公银子等等,这些事情。皇上是不会过问的。
早朝争论最多的,还是赈灾的巡按御史人选。
周延儒和温体仁都反对中官去赈灾,这一次,他们难得统一了意见,可两人提出来的人选,各不相同,周延儒倾向于都察院派出人选,这是惯例了。一方面赈灾,一方面可以监督赈灾银子,是不是可以实打实的用到灾民的头上,温体仁倾向于吏部派出人选,赈灾的同时,考察下面的官员。
两人都是想着派出去自身的心腹。
内阁首辅和次辅提出来了建议,其余大臣。当然不会有新的建议了。
到山西、山东、陕西等地去的赈灾大臣,已经确定下来了,可到重灾区河南的赈灾大臣,迟迟不能够定下来。
可皇上一直都没有开口,显然是否定了两人前往河南赈灾大臣的人选提议。
救灾如救火,耽误不得。早朝之后,内阁大臣和六科给事中,悉数到皇极殿去了,看样子,是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所有赈灾的巡按御史了。
朱由检的内心,是想着让苏天成担任河南赈灾巡按御史的。他相信苏天成,至于说周延儒和温体仁各自提出来的意见,明眼人都能够明白,他们是推荐各自的心腹。
赈灾是苦差事,也是谁都想争取的差事。
身为朝廷派出去的巡按御史,如果说工作认真,那就需要亲自去了解情况,做出来决定,不要完全听地方官员的摆布,让赈灾的银子,真正用到灾民的头上,如果说工作敷衍,完全可以依靠地方官员,完成赈灾的工作,至于效果如何,天知道。
但不管怎么说,赈灾都是功劳,无疑是能够得到奖励的。
内阁首辅和次辅之间的矛盾,朱由检心知肚明。
他本来是非常信任周延儒的,但会试和殿试发生的诸多事情,令他有些疑惑了。严格说,政治斗争是复杂的,谁也不敢保证,在这样残酷的斗争中,不受政敌的排挤。可事实摆在眼前的时候,他就不得不动摇以前的想法了。
吏部尚书闵洪学和左都御史陈于廷,两人都遭受了弹劾。
其实这一次的弹劾,牵涉到了周延儒和温体仁两人的斗争,朱由检是清楚的,可查到的事实,闵洪学和陈于廷确实是有问题的,他已经下定了决心,不偏袒任何的一方,两人全部都罢免,这样一来,周延儒和温体仁就应该明白自己的用意了。
皇极殿,周延儒和温体仁,依旧在争论,为了河南赈灾巡按御史的事宜。
这大臣之间的争论,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了。
小半个时辰过去了,争论依旧没有任何的结果。
朱由检忍不住了,终于开口了。
“众位爱卿不要继续争论了,朕看,这河南赈灾一事,江宁县知县苏天成负责。”
皇极殿里面,顿时安静了。
没有人想到,苏天成能够成为河南赈灾的巡按御史。
周延儒提出来了反对意见。
“皇上,臣以为不妥,河南是重灾区,苏天成担任江宁县知县,不过两月时间,对诸多的政务,尚不是特别熟悉,赈灾事宜,牵涉到方方面面,需要临机决断,若是出现了意外,或者是耽误时间了,会误了大事,难以显示皇上的良苦用心,臣还是举荐都察院的监察御史下去赈灾。”
温体仁聪明很多,发现朱由检的神色不对,马上改口。
“臣附议,臣以为,皇上派遣苏天成为赈灾的巡按御史,体现了良苦用心,苏天成到江宁县不过两月有余,体现出来了不一般的能力,就说这次入库的三千二百万两白银,都是依赖于苏天成的功劳,臣相信,苏天成前往河南赈灾,一定能够做的很好。”
周延儒扭头看着温体仁,眼睛里面,恨不得喷出火来。
赈灾是大事情,哪里能够随意派遣官员的,苏天成过于的年轻,刚刚到江宁县上任,没有多少从政的经验,更不用说办好赈灾这样的大事了。
“臣不同意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