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政客》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政客- 第7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粮食和肉食的消耗是很大,不过这些消耗,苏天成还不是很在意,他的目光,看到了京城以及京城周边的地方,保定府与真定府是这等的情况,难道顺天府和永平府的情况会好到哪里去吗,肯定是差不多的,这也就意味着,那里有很多的饥民,再说了,大晋朝廷已经控制的北直隶所属的州县还没有进行相应的变革,这些地方也是需要救济的,恐怕这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在救济的事情上面,不能够有丝毫的疏忽了。
苏天成的计划,本来是准备在腊月二十四之后,开始朝着京城方向开进的,辽东方面的情报虽然还没有到,但辽东边军一直都没有动静,这是好现象,但这样的机会需要把握住,可惜大量的饥民,牵绊了他的脚步,不可能扔下这些饥民不管不问。
无可奈何的苏天成,只能够留在了天津,同时要求朱审烜和杨嗣昌等人,迅速考虑开始派驻官吏,进入已经被占领的地方,官府必须要开始履行职能,稳定住老百姓,至少让老百姓安安心心度过这个春节,今后该如何的救济,都要等到春节之后再说了。
过小年的这一天,城外的老百姓,吃到了热腾腾的肉食,官府还提供了少量的白酒,官吏说了,这是皇上的恩典,今日过小年,希望大家能够安安心心,平平安安的过年。
官吏口中说到的皇帝,当然是大晋王朝的皇上苏天成了,老百姓不知道,官吏口中的皇上,就在天津城内,距离他们并不远。
苏天成、洪承畴、渠清泽、卢象升以及从南京赶来的范景文,一同吃这顿小年饭,范景文专程从南京赶来,就是要负责已经被占领的北直隶所有地方的政务,他已经微服去看过城外的百姓了,感觉到这些百姓的情绪是非常稳定的,而且透露出来的想法,还是想着回到家乡去种田,总是这样下去是不行的,这也令范景文感觉到了重任在肩。
吃饭的过程之中,苏天成告诉众人,必须在最快的时间之内统一中原,否则今后出现的变故会很多的,这就需要江宁营的所有将士,齐心协力,一举拿下大明京城。

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巨变

多尔衮突然从宣府镇方向展开进攻了。
早就做好准备的多尔衮,动作非常的迅猛,养精蓄锐的军士,势如破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败了宣府三卫,其实宣府三卫所剩的兵力本来就不多了,一大半的军士被抽调到沧州去了,参与对江宁营的作战,剩下的绝大部分都是老弱病残,几乎没有什么战斗力,一触即溃,腊月二十四小年夜这天,多尔衮攻陷了宣府镇,朝着昌平州开进。
多尔衮的手段非常的残忍,所过之处,鸡犬不留,这就导致了大量的人员开始逃亡,这里面包括有士绅富户,也有老百姓,大量的人员朝着京城的方向涌去,就连昌平州的士绅富户,也是什么都不顾了,朝着京城的方向逃命。
消息传到京城,引发了巨大的震动,谁也不会想到,蜷缩在大同的多尔衮,会在这个时候突然发动进攻,难道多尔衮想着凭借几万人,就拿下大明的京城吗,怎么看都是不大可能的事情啊。
多尔衮的进攻,引发的震动巨大,也令大明朝廷陷入到了前所未有的慌乱之中,特别是那些朝中大臣,以及京城里面的士绅富户,若是江宁营进攻京城,他们到不担心,因为苏天成不会劫掠,而且他们也可以依附苏天成,在大晋朝廷里面做官,毕竟苏天成是汉人,说句大逆不道的话语,汉人做皇帝,谁都是差不多的,而且苏天成是真正有能力的,但满人就不一样了,满人惨无人道,根本不讲汉人当人看,而且在满朝文武大臣的眼里,满人算是什么东西啊,也有资格入主中原吗。
大明内阁首辅周延儒的头脑都有些发晕了,多尔衮突然发动进攻。也是他没有想到的,若是真的让多尔衮攻下了京城,那京城就彻底毁掉了,朝中本来不大做声的文武大臣,这个时候都开口说话了,数不清的奏折飞向了内阁,大都是要求朝廷必须要应对。一定要打败后金鞑子,不能够让后金鞑子在京城周围嚣张的。
提出来的办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最多的还是调集辽东边军抵御后金鞑子,毕竟辽东还有近三十万的大军,后金鞑子不过区区数万人,甚至有人提出来建议。让朝廷赶快将这个消息,通报给驻扎在天津的江宁营,让江宁营去收拾后金鞑子。
皇上已经陷入到彻底的绝望之中,对于如此重大的事宜,也不是很关心了,想想也是,朝廷本就无法应对驻扎在天津的江宁营了。现在后金鞑子又趁机进攻,一下子要面对两面的进攻,不覆灭都说不过去了。
压力全部都到了周延儒的身上,内阁为了应对后金鞑子的进攻,也出现了激烈的争吵,最终的意见,还是调集辽东边军,抵御后金鞑子。无论如何都不能够让后金鞑子威胁到京城。其实众人很清楚,既然多尔衮从昌平方向展开进攻了,那么在辽河以南驻扎的后金鞑子,岂会没有行动,说不定调动辽东边军,会令辽东也出现危局,可这个时候。众人已经管不到辽东的事宜了,他们想到的是京城的安全,是自身的安全。
在这种争吵的过程之中,大量的人员开始涌入到京城里面。客栈酒楼都是爆满了,不少的老百姓,选择在大街上露宿,腊月的气候是最为寒冷的,三九四九,冻死猪狗,在外面露宿怎么可能承受,京城外面,也有着大量的人员,哭喊着要求进入到京城,仿佛进入了京城,他们的小命就能够保住了。
京城的防御,本来就非常严密了,这个时候,更加的紧张了。
周延儒最终给皇上禀报的意见,是调集辽东二十万边军,护卫京师,留下的接近十万的辽东边军,要防御后金鞑子的进攻,关宁锦防线是必须要保护好的,否则后金鞑子长驱直入,再多的大军都难以保卫京城了。周延儒清楚,凭着不足十万的辽东边军,想要护卫辽东,不大可能,此举无异于饮鸩止渴,可惜到了这样的境地,周延儒没有任何的办法,朝廷也想不到好的应对办法了。
这个意见很快得以通过了,圣旨迅速发往辽东。
短短几天的时间,京城内外塞满了人,巨大的消耗,令京城无法承受了,就在朝廷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粮食的短缺问题出现了。朝廷已经没有地方能够调集粮食了,南方不可能了,辽东也调不到粮食,至于说永平府,自身都难保了。
周延儒很清楚,这样的情况持续下去,短时间之内就要出现重大的问题,粮食短缺是致命的问题,导致的后果就是大量人员的死亡,京城里面,虽说有京营维持秩序,老百姓不敢随意骚乱,但这种氛围,会最大限度的影响到京营的战斗力。
可周延儒没有办法,眼睁睁的看着这一切,万般无奈之下,周延儒甚至想到了,向天津的江宁营求助,恳求他们调拨粮食,解决京城粮食短缺的问题,不管怎么说,饥荒造成的是老百姓的死亡。
京城的粮价开始飞涨,原来粮食的价格,维持在每石三两银子左右,可现在已经涨到了每石三两黄金的价格了,短短几天的时间,暴涨了十倍。
京城外面的老百姓就更加的可怜了,寒冬腊月的,想着吃树皮野草都是很困难的,一些大树的皮很快被扒光了,就连地底下挖出来的观音土,都成为了稀罕的东西,这样的局面持续下去,最终就是大量的人员死亡,甚至有可能出现人吃人的境况。
这个腊月,是周延儒最难熬的腊月了,他不知道这样的状况如何的改变,也没有好的办法应对,皇上陷入到了绝望之中,根本就不过问朝廷里面的事情了,每日里都是躲在后宫里面,谁都不见,就算是有什么奏折,也全部都是内阁来处理。
其实周延儒要真的向天津的江宁营求助,这样的窘境是能够解决的,可惜在京城高压的氛围之下,周延儒不敢提出来这样的办法来,或许求助信还没有送到天津去,他自己就进入到大牢里面去了,这个时候进入大牢,是什么下场,那是不用说的。
就这样,周延儒丧失了解决京城粮食危机的最佳时机。
多尔衮很快攻下了昌平州,这一天是腊月二十七。
京城顿时大乱,从昌平到京城,不过一百多里地,多尔衮率领的后金鞑子,绝大部分都是骑兵,不过半天的时间,就可以抵达京城。若是多尔衮一鼓作气进攻京城,那京城就陷入到巨大的危机之中了。
这个时候,周延儒的想法也出现改变了,他开始不断的催促辽东的史可法,迅速率领大军前来护卫京城,至于说辽东的局面,暂时顾不上了,京城里面也进入了高度的戒严状态,京营军士全部都部署到京城的四门,京城分为内城和外城,内城当然是护卫的重点,皇宫在这里,若是后金鞑子攻到这里来了,那大明朝廷就真正的覆灭了。
但奇怪的是,多尔衮拿下了昌平州之后,没有马上展开进攻,而是派出了小股的部队,开始在京城的周边骚扰,这种骚扰形成的后果是致命的,更多的老百姓开始流离失所和逃亡,涌向了京城的方向。
后金鞑子为什么暂时停止了进攻,这个问题周延儒一直想不明白,与诸多的内阁大臣商议,也没有得到最终的答案,其实周延儒大可不必这么着急,多尔衮率领的后金鞑子,不足四万人,想要进攻京城,可谓是登天,京城里面,尚有五万京营的将士,加上锦衣卫以及各府的护卫等等,组织十万人抵抗是没有太大问题的,加之京城的城墙坚固,护城河宽大,没有特殊的准备,根本不要想着能够随意的拿下京城。
不仅仅是周延儒慌神了,整个的朝廷都慌神了。
可怕的巨变,就是在这种慌神之中出现的。
到了腊月二十八,距离大年夜还有两天的时间,京城外面已经开始出现大量的死人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有些人走着走着就倒下了,没有任何的预兆,不过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症状,那就是脖子粗大,或者是颈部会突然冒出来巨大的肿瘤,这些肿瘤在短短的一两天时间之内就会溃烂,散发出来恶臭,一些人死后,身体发黑,同样散发出来恶臭。
到了腊月二十九,京城里面也出现这样的情况了,死人开始骤然上升,官府甚至来不及统计数量了。
其实这样的情况,以前也出现过,最早还是在崇祯六年的时候,曾经在陕西出现过,不过随着粮食渐渐的充足,这种情况逐渐消失了,也就没有引发众人的注意,可不知道为什么,京城周边突然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了。
这个情况,没有引起朝廷的注意,他们认为是粮食短缺,引发了老百姓大量的饿死,而且朝廷目前根本就顾不上其他的事情了,应对后金鞑子的进攻,才是他们最需要考虑的事情,其他的统统放在后面。
一场巨变,就这样无声无息的出现了,这也预示着大明朝廷必定走向灭亡。

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史可法的决断(1)

(感谢陌生友人、yu200投出了宝贵的月票,感谢不左不右选择走中间路线的打赏,谢谢了。)
京城局势的变化,对辽东的影响是巨大的,祖大寿本来是安排阎应元与史可法见面的,但因为多尔衮突然从大同发起进攻,直接威胁到京城,故而见面不得不推迟。
阎应元急的如同热锅上的蚂蚁,这就是关键时刻了,要是不能够见到史可法,真正等到变故出现了,一切都晚了,若是辽东边军大量被抽调了,辽东是不可能守住的,到这时,阎应元才想到了皇上的分析,看来皇上早就看到这一切了,只不过在关内闹腾的是多尔衮,用多尔衮的兵力调动辽东边军,令辽东的防御出现巨大的真空,完全可以预见的是,代善与济尔哈朗肯定做好了一切的准备,他们不会进攻广宁和西平堡,甚至不会进攻大凌河城与锦州等地,他们的目光对准的是山海关。
皇太极巨大的胃口,终于被阎应元注意到了,他相信,远在天津的皇上,一定也注意到这个问题了,此刻的大明朝廷,根本就没有其他的选择了,内地没有兵力可以调遣,唯一能够调动的就是辽东边军,朝廷不可能眼睁睁看着京城被多尔衮威胁甚至是攻破,那样的结局无法承受,故而朝廷调动辽东边军,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阎应元也感觉到了茫然,他与祖大寿、祖大乐一起分析了这个问题,想要朝廷不调遣辽东边军,几乎没有可能,总不能够眼睁睁的看着京城失陷,或者是陷入到危险之中,所以辽东边军是必须要调遣的,但如何的调遣,这里面是大有文章的。只要稍微冷静一下,就可以分析出来,皇太极是想着用多尔衮麾下的军队,调遣辽东边军,接着用代善和济尔哈朗率领的大军,一举拿下辽东的,不过已经六神无主的朝廷。是不是会注意到这点,那就不好说了。
阎应元不想顾忌到自身的安全问题了,到了最关键的时刻,他必须要见到史可法了。尽管祖大寿和祖大乐一再的劝阻,两人绝不想阎应元出现问题,否则他们就是归顺苏天成了。也是无法交代的。可惜阎应元的态度非常的坚决,祖大寿和祖大乐无奈,只好专门牵线搭桥了,让阎应元与史可法见面。
辽东巡抚衙门,厢房。
局势的变化,也是史可法没有预料到的,多尔衮从大同方向突然发动进攻的消息。传到辽东了,据说朝廷里面已经乱做一团,绝大部分的大人都是要求调遣辽东边军护卫京城的,这种趋势肯定是无法阻拦的,这也预示着辽东边军必然要做好相应准备了。
圣旨还没有到,但史可法已经在做准备了,辽东不能够失陷,京城也要护卫。这个看起来两难的问题,令史可法头疼。
祖大寿带着阎应元进来的时候,史可法很是惊愕,他不认识阎应元,巡抚衙门可不是一般的地方,是辽东最高的决策机关,祖大寿怎么可能带着陌生人进来。
还没有等到史可法开口。祖大寿就开口说话了。
“大人,属下大胆了,带着阎大人来拜见大人。”
阎应元迅速开口了。
“在下阎应元,专程来拜访大人。”
史可法稍微思索了一下。很快想到了阎应元的身份,毕竟在南直隶发生的诸多事情,他还是听说过的。
史可法的脸色迅速变化了,想到了阎应元的身份,那么阎应元到这里来干什么,也就是很明确的事情了,如此的关键时刻,祖大寿居然带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