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政客》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政客- 第6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苏天成秉承的原则是很清楚的,登州、莱州和青州,乃至于整个的山东,不能够出现丝毫的问题,必须要保证绝对的稳定。
“晋王殿下,这个问题,你看该怎么办啊。”
朱审烜脸上的神情颇为不屑,他不熟悉这个刘崇三,只是知道刘崇三是生员的身份,这样的身份实在不算什么的。
“依我看,处理这件事情也简单,免去刘崇三登州同知的官职,让他继续做老百姓就可以了。”
苏天成摇了摇头。
“如此处理不是不行,只不过显得过于的突兀,后金的皇太极,尚且能够容忍投降汉人的反叛,我们若是没有一点气度,也说不过去的,我看这件事情,还是交给朝廷去处理吧,登州是必须要稳定的,刘崇三不再担任登州府同知,邓辉马上写出来奏折,举荐刘崇三,让这个刘崇三到京城里面去当官,或许在京城磨砺一阵子之后,他就知道厉害了。”
朱审烜愣了一下,很快笑了。
“好,好,这个办法好,今后若是出现这等的情况,都可以如此的处理,除非那些公开反叛的官吏,必须要严肃处理。”
邓辉离开之后,厢房里面仅仅剩下了苏天成和朱审烜。
“晋王殿下,刘崇三出现的这些倾向,是要引发我们高度重视的,虽说这种情况不多见,可我们一旦将整个的山东省都纳入到麾下了,这类的情况肯定是不少的,特别是山东各地的一些士大夫,他们的认识短时间不会出现改变,需要我们耗费很大的精力来扭转,你要记住,我们要稳固政权,就必须要争取人才,要学会取舍,有些人才,看似是威名赫赫的,但不能够为我们所用,就不要眷恋,尽管推出去,可我们也不要着急动手,尽管让这些人到京城去,让他们去体会那种尔虞我诈的境况,有些人才,能够为我们所用,但也要让他们明确态度。”
朱审烜点点头,其实登州还有麻烦,杨嗣昌和徐尔一还没有表态。
“对了,我们在山东准备采取的措施,已经通报给杨嗣昌和徐尔一了吧。”
“已经通报了,杨嗣昌什么都没有说,徐尔一则认为这样做不合适。”
“唉,也不能够事事如意啊,杨嗣昌和徐尔一两人,影响太大了,我们要尽全力争取,依我看,争取到杨嗣昌的问题不是太大,徐尔一就有一些难度了,不过问题也不是太大,我已经考虑过了,各个府州县都要开始创办学堂,这类的学堂,与朝廷的不一样,不会以教授四书五经为主了,还要传授其他的知识,学堂的所有开销,一律由官府来承担。”
朱审烜瞪大了眼睛,其实各府州县都有学堂了,苏天成为什么会说出来创办学堂的事情。
朱审烜的表情,苏天成看见了,他不好解释,这里面的道理,朱审烜一时半会是不会明白的,有可能越是解释,朱审烜越是糊涂的。
“晋王殿下,这段时间,你的事情太多了,非常的忙碌,不过还是要注意身体啊,有些事情,就不要过多操心了,只要抓住主要的就可以了。”
“我没有什么问题的。”
邓辉的动作很快,奏折马上写好了,这份奏折,加盖了督师府的大印之后,飞速送到了京城,而且直接送到了内阁首辅周延儒的手里。
奏折引发了周延儒的高度重视,很快就有了反应了,尽管说刘崇三不过是生员的身份,但周延儒还说大胆的启用,让刘崇三进入到了工部做郎中。
刘崇三离开登州的时候,没有表现出来很高兴的态度,他时时刻刻维护朝廷的利益,甚至认为苏天成是谋反,本来以为可能保不住性命了,想不到最终是这样的结局,反过来想,若是朝廷面对这样的失去,会怎么做,能不能有如此好的局面。
或许这个问题,刘崇三要思考很长的时间,后来出现的一些事实,彻底教育了他,也令他那一份愚忠的思想,慢慢出现改变了。
刘崇三的事情,对杨嗣昌和徐尔一也形成了不小的影响,眼看着鹿善继已经跟着苏天成做事情了,两人所受到的触动还是很大的,这也加速了他们决策的时间了。

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自作孽(1)

(感谢不左不右选择走中间路线的打赏,感谢长期的支持,谢谢了。)
苏天成在登州又大动作,周延儒也不例外,同样在京城有大动作。
内阁有着自身的特点,内阁大臣实际上就是宰相,虽然说明朝废除了宰相制度,可之后成立的内阁,慢慢演变成为宰相制度,而且内阁的权力更大了,甚至能够起到欺上瞒下的作用,让皇上整个的蒙在鼓里。在几百年之后,看到这种情况,有些不能够想象,可是在通讯一点都不发达的明朝,这样的情况是完全存在的。
各地的奏折,首先都是进入到内阁,内阁看过这些奏折之后,认为有必要上奏的,才会呈奏给皇上,否则就会直接压下来了,若是所有的奏折,都让皇上来定夺,皇上就是二十四小时不吃不喝,也无法处理这么多的奏折。
内阁里面,最终决定是不是将奏折呈报给皇上,重点在于内阁首辅的意见,诸多的内阁大臣,各自有着分管的一块,牵涉到这一块的事情,将其中重要的奏折会同处理的意见,首先给内阁首辅汇报,简单的事情当时就确定下来了,重大的问题,需要研究的情况下,内阁首辅召集诸多的内阁大臣,甚至有六部的尚书参与,一并来研究,拿出来意见之后,最终呈奏皇上,做出来最后的定夺。
从这个层面来说,内阁首辅的权力是很大的,但因为内阁大臣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宰相,当初设立内阁的意思,也就是相当于皇帝秘书班子的含义,所以内阁的权力大小。重点还是看皇上是如何授予权力的,皇帝本人懒惰,不爱过问朝政,如此情况下,内阁的权力就很大了。皇上若是很勤奋,掌握朝中一切的事情,内阁就不一定有那么大的权力。
周延儒再次成为了内阁首辅,当然是想着追求最高权力了,与温体仁的交锋,留给了他太深的刺激。虽说温体仁已经过去,而且也是被撤去了内阁首辅的职位,可周延儒实在不甘心,他首先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清理温体仁当年提拔的一些官吏,接下来周延儒还要尽最大努力。维护自身的权力,排除一切可能存在的威胁。
也正是因为在这等心思的指引下,周延儒上任就表现的与众不同。
通过这一次官员的调整,诸多的文武大臣都明白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周延儒可以决定官员的职位,除开内阁大臣,就算是六部尚书。恐怕也是有可能调整的。至于说内阁诸位大臣,更是明白这个道理,他们和周延儒比较,不管资历方面,还是经验方面,都是无法匹敌的,所以这也促使周延儒能够更加集中权力。
想要专权,还有一个最为重要的方面,那就是如何的应对皇上,一方面要得到皇上的信任。另外一方面也要瞒住皇上,不能够什么事情都让皇上知道,那样就不利于专权了。
偏偏周延儒掌握了皇上最大的软肋,那就是喜欢听好话,喜欢被吹捧。喜欢沾沾自喜,认为自己比唐宗宋祖都要强,都要厉害的。掌握了皇上的这个软肋,周延儒自然有办法应付的,最为明显的事情就是朝廷与后金鞑子的谈判,周延儒总是捡好的说,譬如说什么皇太极特别的敬畏和尊重皇上,异常害怕皇上的睿智,沈阳等地的汉人百姓,时时刻刻都想念皇上的恩典,皇上的威名,不仅仅在辽东传开了,甚至在更远的黑龙江,都是传颂的。
要说皇上完全相信这些话,那是不大可能的,毕竟朱由检不是笨蛋,而且非常的勤勉,但多年来的勤奋和压抑,令朱由检的性格有些怪异了,听见周延儒这样的歌颂,他就是特别的高兴,歌颂的话语听得多了,也就真的以为是那么回事了。
当然这里面还是有些事实的,至少朝廷府库里面存有银子,足够开销的,而且各地的灾情也得到了赈济,没有流寇造反了,大部分的地方,基本平静下来了,后金鞑子也到京城来乖乖的臣服了,多年的努力,让千疮百孔的局面得到了缓解,这也是朱由检高兴的原因。
也正是因为此等的情况,朱由检开始放心让周延儒掌握权力了,他一直都是相信周延儒的,哪怕是周延儒归隐的那段时间。
周延儒着手处理的最为重要的事情,就是后金鞑子的臣服事宜。
其实在内阁之中,也有着不同的看法,陈新甲与后金鞑子打过仗,而且是惨败,对于后金鞑子的骁勇,有着很深的印象,所以在后金鞑子表示臣服的时候,也是重点关注后金鞑子的军队如何的安置,至少要接受朝廷的管制,范景文也是坚持这种意见的。
可惜的是,这个意见,其实是杨嗣昌提出来的,当初杨嗣昌不同意后金鞑子的臣服,正是考虑到了后金鞑子的军队问题,周延儒是持反对意见的,他们都很清楚,若是牵涉到后金鞑子的军队问题,谈判就无法进行了,只不过周延儒的认识更加深刻一些,不让后金鞑子臣服,不符合皇上的要求。
所以周延儒将谈判的事宜,直接捏在了手里。
贾基涵第一次到府邸来拜访的时候,曾经送来了黄金,这些黄金,周延儒悉数都禀报了皇上,缴纳进入了府库,这得到了皇上极大的赞誉,可惜这一切,不过是周延儒想出来的计谋,目的就是要完全左右谈判的进展,掌握所有的决策权。
之后贾基涵又来拜访了周康好几次,这之后送来的礼物,就不能够和第一次比较了,有夜明珠、宝刀、千里马等等,都是价值连城的东西,周康没有拒绝,悉数笑纳,其实也就是周延儒笑纳了。
既然接受了那么多的礼物,谈判的事情,就好说了,周延儒只要求面子上好看,有些事情,双方可以签署协议,至于说是不是执行,那是另外的意思了。
一心想着和谈成功的济尔哈朗,自然明白这里面的意思了,所以在不少的关键问题上面,都做出来了让步,期盼着谈判尽快的结束。
朱由检也是很关心这一次的谈判的,数次的过问,而且亲自看了相关的记录,对于后金鞑子能够接受那么多的条件,是非常的高兴,认为周延儒真的是有能力,譬如说派出军官,进入到满八旗和汉八旗,这等的条件,后金鞑子都答应了,看样子是想着真正的臣服了。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见到了谈判的记录,朱由检是完全放心了,将谈判的事宜,全部委托给周延儒办理。
朱由检应该明白一个词,画饼充饥,朝廷与后金鞑子之间的谈判,已经有些画饼充饥的味道了,后金鞑子答应的条件是很多的,有些是原则性的条件,以前想来是不可能答应的,可朱由检没有认真的考虑,后金鞑子为什么会答应这些条件,包括朝廷可以派出官吏,进入到沈阳城,包括后金的皇太极每年都要到京城来觐见皇上,本人不能够来,也要派出使者来觐见等等,甚至包括了后金鞑子每年要缴纳一定的黄金白银等等。
朝廷要做到的条件一样很明确,第一是不再对后金鞑子进攻,第二是放在部分的通商口岸,让两边的商贾可以自由的做生意,当然,后金鞑子还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条件,那就是辽东驻守的明军,是不是可以少一些下来,这等原则性的事情,周延儒是不敢答应的,毕竟周延儒内心是清楚的,后金鞑子的臣服,带有太多的问号了。
与后金鞑子的谈判,不到一个月就结束了。
签署了协议之后,济尔哈朗急着回到沈阳去,很多的事情,他需要禀报,而且在京城的这段时间,或多或少掌握了一些情报。从掌握的诸多情报来看,毫无疑问,目前的局势,对于大清国是非常有利的。
周延儒亲自设宴,款待了济尔哈朗,至于说两人谈了一些什么,外人不清楚。
远在登州的苏天成,同样拿到了协议的拓印本。
苏天成看的非常仔细,只不过看到后面之后,脸色早就出现变化了,朱审馨、渠清泽两人站在旁边,暂时没有开口说话。
“笑话啊,真的是笑话,我都不知道皇上是怎么想的,这个谈判的结果真的是太绝了,后金鞑子完全臣服朝廷了,就差直接交出来军队了,原来周延儒大人如此的厉害,我们几十万大军去征伐后金鞑子,尚且达不到这也的目的,周大人几句话就可以摧垮后金鞑子几十万的大军,了不起,真的是了不起。”
苏天成说的自然是反话。
朱审烜跟着开口了。
“看来这个谈判协议,没有丝毫的作用,里面说到的诸多事情,后金鞑子恐怕就没有准备执行的。”
知道这里面情况的渠清泽也开口了。
“后金鞑子的使团之中,有一个人叫做贾基涵,当年挑起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内斗的就是这个贾基涵,若不是大人事先考虑到了,做出来了专门的安排,恐怕这两个部落,已经火拼了,这个贾基涵,到了京城之后,非常的活跃,时常偷偷的出去,来去也很是自由,下官以为,后金鞑子恐怕知道朝廷面临的局面了。”
苏天成的脸色更加的不好看了。
“我还以为周延儒担任内阁首辅之后,会做出来惊天动地的大事情,原来就是这等的应付和糊弄,这叫做自作孽不可活啊。”

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自作孽(2)

宣州三万大军进入登州的事情,场面很大,这样的事情,完全保密也是不可能的,只不过登州、莱州和青州等地,被控制的很是严密,锦衣卫和东厂的番子,根本就不要想着插进来,更不要想着能够安排所谓的暗线,渠清泽本就是锦衣卫暗线出身,知道如何应对。
所以这样的消息,零零碎碎的传出去,情报到了周延儒这里,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
周延儒得到的情报,也不是完全确定的,真真假假都有一些,但这不影响他的判断。
长期处于权力的漩涡之中,真切体会到权力博弈的残酷,周延儒可以做出来判断,驻扎在宣州的三万大军,肯定出现状况了,而且不是一般的状况,事态一定是非常严重的,可惜的是登州等地,被苏天成严格控制了,消息不能够准确的传出来。
依照周延儒的判断,三万大军有可能出现两种情况,第一是被江宁营剿灭了,或者说解散了,但这样的可能性不是很大,苏天成没有那样的鲁莽,花费极大的精力,还要付出一定的牺牲,来剿灭三万大军,再说了,厮杀是很严重的事情,不可能完全保密的,总有消息要透露出来的,再说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