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政客》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政客- 第4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是有着先见之明的,苏天成决意在这里修建督师府,已经不仅仅是考虑到后金的问题了,他的眼光,转向了大海,大海的那边,有着广袤的土地,等待着彻底稳定之后的大明去征服。
修建督师府的任务,直接交给了罗昌。
负责登州和莱州总体防务的罗昌,根本就不会耽误时间,马上组织了以前的军屯户,他一次性召集了三千人,要求在两个月时间之内,修建好督师府。
登州和莱州的一系列举措,首先引发了山东巡抚的注意,他当然不能够干涉,也不敢干涉,但他可以将这些情况,禀报给朝廷。
九月下旬,内阁大学士、兵部尚书杨嗣昌来到了登州。
杨嗣昌出任内阁首辅的消息,有少数人知道了,譬如说内阁次辅唐世济,苏天成也是知道的,所以说,非常热情的接待了杨嗣昌。
杨嗣昌对待苏天成的态度,也是非常不错的,他很清楚,自己能够出任内阁首辅,这里面有苏天成的功劳,如此的情况下,自己还是要投桃报李的。
杨嗣昌来到登州之后,苏天成详细介绍了登州和莱州存在的困难。
一路上,杨嗣昌也看到了,到处都是满目疮痍,登州和莱州遭受到得到破坏,确实是毁灭性的,尽管说苏天成迁移了大量的人口过来,但想要搞好登州和莱州,恐怕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情,到了登州,看见正在修复之中的登州府城,杨嗣昌很是感慨,连声说朝廷还要予以大力的支持,苏大人能够做到这一步,非常的不简单了。
苏天成需要留给杨嗣昌这样的印象,从孙承宗的来信得知,开年之后,内阁首辅就是杨嗣昌了,如今的杨嗣昌,已经进入内阁,主管户部和兵部的事宜,孙承宗在慢慢的淡出,皇上很是信任杨嗣昌,对杨嗣昌的表现也很是满意的。
杨嗣昌在登州和莱州视察了四天的时间,自始至终,苏天成都陪着。
杨嗣昌同样关心大凌河城、锦州、宁远和山海关的情况,几个月时间过去,边关非常的安宁,没有发生任何的事情,后金鞑子没有劫掠,仿佛一夜之间老实了,驻守大凌河城的江宁营将士和边军,也严格按照要求,巡查距离大凌河城十里地左右的地界,不超过这个界限,双方仿佛是商议过,各自遵守规矩。
皇上曾经奇怪,后来终于明白,后金的皇太极,是真正有些畏惧大明的江宁营和边军了,不敢随意的发动进攻,须知大凌河城距离沈阳不过四百里的距离,若是后金鞑子大规模的出动了,沈阳怎么办。

第六百九十九章 确定目标

崇祯三年穿越,如今是崇祯十二年,转眼十年时间了,经历了太多的事情,苏天成的想法,慢慢的在发生变化,因为熟知历史,很多的事情,他清楚要做到,肯定是困难的,但是有些事情,也是很有可能发生的,自己不得不做好准备。
自古以来的帝王心术,都是告诫皇帝,不能够让大臣的权力太大,一旦威胁到皇权之后,就要毫不留情的予以斩杀,不能够有丝毫的犹豫,每一个皇帝,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家国天下的思想,说白了,天下都是皇帝个人的,其余人都是为皇家服务的,帮助巩固权力的,让皇帝的天下不断强大起来,过河拆桥的事情,在皇家看来,根本不算是什么事情,是非常正常的情况,大臣的权力太大了,肯定是要出事情的。
唐朝后期的军阀割据,就是最好的说明,皇权衰落,根本无法统治天下了,唐朝也是在这样的氛围之中,最终灭亡的,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大肆杀戮功臣,太子朱标看不下去了,提出来了意见,朱元璋拿起一根满是荆棘的木棒,要求太子拿起来,结果太子露出为难的神情,朱元璋三下五除二的砍掉了木棒周围的荆棘,木棒瞬间变得光滑了,朱元璋告诉太子,自己这么做,是为了朱家的江山,是为了太子能够顺利继位,否则那些功绩太大的大臣,就有可能造反,那些大臣就好比是木棒上面的荆棘,必须要除去的。
明朝的皇帝,一直都是有这样的想法的。有些时候,他们甚至对有功的大臣,横加迫害,这一切,都是为了维护皇权的统治。
这些道理,苏天成是知道的,穿越的时候。他从来没有想到过做皇帝,更没有想过推翻大明朝,他想到的就是踏踏实实的做事情,让大明朝屹立天下,甚至是统领全球,他想到的是凭着自身的努力。改变历史,让华夏避免出现那段屈辱的历史。
这个要求,或者是愿望,不可谓不宏伟,或许苏天成需要穷其一生,看看能不能达到这个目标,剿灭流寇是第一步。接下来是剿灭后金政权,之后就要开始往外扩张了,不扩张是不可能的,富裕了,有钱了,有能力了,就要征服异族,这种征服。不仅仅是武力上面的征服,最为重要的还是文化的侵袭,想要灭掉一个民族,这是愚蠢的想法,也是不可能达到的目标,但是用文化去改变一个民族,让儒家思想占据全球。这个目标是可以慢慢实现的,到了那个时候,就不是某些人随便能够改变的。
要到达这个目的地,需要付出太多的努力。更加需要有着强有力的依靠。
但朝廷里面的情况,不可能令苏天成放心,上次孙承宗说到的后金奸细挑拨的事情,已经令苏天成感觉到了危险,这种脑残的伎俩,居然令朱由检相信了,这可不是笑话,说明朱由检的内心,存在疑惑,甚至是杀机。
一旦孙承宗不担任内阁首辅了,朝廷里面的情况,肯定会慢慢发生变化的,自己今后要从事的改革,将会引发巨大的波动,限制权贵的利益,可不是嘴上说的那么简单,有些时候是需要武力的,若是朝廷里面不稳了,不断有人弹劾自己,在朱由检的面前谁怪话,情况肯定会发生变化,想着要自己束手就擒,那是不可能的,自己可没有那样的迂腐,肯定是要反抗的,这样一来,引发的就是大明的内战,最大的内战,这会令大明伤元气。
可这样的事情,自己是无法阻止的,万一那一天到来了,自己也是需要应对的。
未雨绸缪,苏天成必须要想着这样的可能,当然,他不愿意这样做,若是朱由检够大度,或者说太子朱慈烺是真正的才俊,百年难遇的帝王,那自己还是老老实实的做事情,一心为着大明的发展。
所以,在登州和莱州建设的过程中,苏天成开始筹划了,除开登州和莱州的知府,需要令朝廷放心以外,其余的知县等官吏,一律都是从江宁营里面抽调出来的,而且是绝对忠心于他苏天成的,至于说驻守在登州和莱州的江宁营将士,也是苏天成最为放心的将士,这一部分将士和安宁、靖边的江宁营将士,是苏天成绝对要控制的。
苏天成也开始注意到白杆兵了,这些将士,悉数都是少数民族的,包括土家族和苗族,这些人的心思单纯,进入江宁营之后,也是绝对效忠的,不过他们效忠的对象,暂时是苏天成,皇上距离他们有些遥远,要真正的利用好这些白杆兵,还要等到秦良玉辞世之后,因为秦良玉是绝对效忠皇上的,至于说马祥麟,那倒不一定了。
江宁营接近八万将士,这些人,苏天成自信能够完全控制,真的出现了内讧,这些人肯定是效忠他苏天成的,理由也是很简单的,军士的军饷,包括家人能够享受到的待遇,都是他苏天成努力得来的,朝廷根本就没有出什么银两。
这一次的安排,更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将江宁营的将士,悉数迁到登州和莱州,分给了土地,这等于是给了将士最大的保障,有土地了,就有了长久的来源,军士基本都是出身农家的,知道土地的宝贵。
相信不要几年的时间,江宁营的将士,心思会彻底的改变,眼睛里面,看不到皇上,看到的是他苏天成。
江宁营都指挥使洪承畴,也是苏天成放心的人选,洪承畴是一员猛将,能文能武,性格里面,有着软弱的地方,在历史上面,能够投靠后金,就不用说节操的事情了,洪承畴跟在自己的身边,到时候,一定是知道如何选择的。
唯一引起苏天成警惕的,是监军秦三德,但秦三德在江宁营里面,基本是被孤立的,这种孤立,不是一般人想象的那种孤立,秦三德拿着很高的俸禄,但没有管到具体的事情,特别是军事部署的事情,根本没有过问,也不懂这些事情,这样的情况下,秦三德能够提供到的情报,也是很有限的,说的基本都是好话,加之苏天成很注意和秦三德处理好关系,两人认识这么长时间,基本没有红过脸。
应该说,苏天成有了强大的军队资本了,现在需要的就是地盘了。
陕西这个地方,苏天成是不会放弃的,朱审烜必须要长期担任陕西巡抚,控制住陕西,这一点很好做好,整个的陕西,都有些依赖安宁堡和靖边的互市了,互市的财富,令陕西的条件,迅速开始改善,陕西的各级官吏,也知道他们的好日子,得益于苏天成,若不是苏天成有着很高的地位,能够立足于朝廷,他们的这些好处,也是保不住的。
至于说商贾方面,那是更不用说的,宋思军网罗了大量的商贾,商贾是看重利益的,也看重自身的地位,在陕西、河南以及江宁县,他们的地位很不错,这样的地位是如何得来的,他们非常清楚,离开了苏天成的支持,他们不要想着有这样的地位。
至于说读书人,苏天成也在想办法网罗,中兴学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如今负责中兴学社事宜的,主要是刘云清,中兴学社的发展,从公开的形式,慢慢开始转向半掩藏的形式,名气太大了不好,苏天成时常提醒刘云清,中兴学社的要求必须要提高,必须要网罗真正的才俊,这些人不一定是科举考试出来的人才,这些才俊,暂时留下来,中兴学社负责他们的一部分生活开支,笼络他们的心,今后怎么发展,苏天成会视情况而定。
可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这个时候,登州和莱州的关键作用,就不用多说了。
苏天成早就开始放手做了,他要求宋思军,鼓励商贾到登州和莱州,这里的条件很不错的,政策也是优惠的。
宋思军存储的银两,开始准备运往登州了,存储的地方,当然是正在修建的督师府了,这里将成为苏天成的大本营,短时间之内,他是不会进入到朝廷的,不会回到京城去。
如今的大氛围是很不错的,登州和莱州遭受了太多的杀戮,惨不忍睹,杨嗣昌已经看到了这样的情况,杨嗣昌甚至提出来了建议,将青州府也划归苏天成的管辖,因为青州府的海岸线也是很长的,苏天成当然是同意的,不过这还需要皇上的圣旨。
苏天成内心的王国,或者说是地盘,情况肯定是不一样的,这里不存在卫所军队,不存在什么军户和民户的区别,甚至不存在士农工商的区别,大家的地位差不多,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奋斗,来提升自身的地位,不可能人人平等,这个概念不存在,但尽量做到公平公正,朝廷免去了登州和莱州五年的赋税,这是非常有利的条件,苏天成会真正的落实优惠政策,重点通过商贸交易,以及海上贸易,来维持开销,尽量减少百姓的负担。
一条闪光的大道,慢慢开始形成了,以后的历史会如何的发展,谁都不知道。

第七百章 提醒

十月底,苏天成回到宁远。
边关一直都是非常安宁的,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后金彻底的安静了,没有做出来任何进攻的举措,江宁营和边军,也严格按照苏天成的要求,没有展开进攻,几个月的时间过去,大凌河城到山海关的情况,慢慢发生了变化,很多的土地被开垦出来了,在这里耕作的汉人和军屯户,慢慢开始习惯了,他们的生活依旧是清苦的,但是,他们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草原的局势,也暂时稳固了,只不过改变在悄悄的发生,向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示好的蒙古部落更多了,一些部落的利益,与两个部落的利益紧密联系起来了,后金在蒙古部落的统治力,慢慢在被削弱,这种削弱的程度,一时间不会体现出来,但真正发生大规模的战争之后,很快就会体现出来。
代善到蒙古去,没有做什么好事情,代善爱财,到了蒙古之后,接受了大量的财物,连皇太极都知道了,认为代善到蒙古去敛财了,不过这样的事情,皇太极不会看在眼里,只要代善没有异心,一切都好说。
殊不知代善的行为,在蒙古形成了很不好的影响,一些后金铁杆的支持者,都难以自圆其说了,看看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和大明打交道这些年,从来没有江宁营将士勒索,在互市交易的时候,同样是受到保护的,有大明的奸商,江宁营一样的严惩,从不护短,这才是光明磊落的做法。因为代善的这种行为,苏天成在蒙古的名气越来越大了,很多的部落首领都知道,苏天成是江宁营的灵魂,对军士要求严格。江宁营军纪严明,是仁义之师,苏天成带领江宁营,打败了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之后,没有杀戮,没有劫掠财物,反而和两个部落开展互市了。
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的迅速崛起。就是苏天成支持的结果。
这个过程中,因为自身的实力强大了,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想着扩充地盘,想着征服草原部落,这个要求,被苏天成毫不留情的否定了。草原其他部落知道,若是苏天成同意了,草原一定会掀起腥风血雨的,两个强大的部落,一定会征服草原无数的部落。
其中这些都是在苏天成的规划之中的。
“大人到登州和莱州这么长时间,下官真的是思念啊。”
“老渠,怎么有些小女儿心态了。对了,边关最近一段时间,有没有什么异动啊。”
“没有特别的动作,只是边军有些将领,似乎不服气,老是在背后埋怨,大概是边军裁撤太多了,剩下的军士不多了。这些军官的利益受到了影响。”
“哦,那你说说吴三桂是什么情况,有什么说什么。”
渠清泽有一些吃惊,看着苏天成,难以想象,其实他侦查到的情况,问题还真的出现在吴三桂的身上。出现怨气最多的地方,就是山海关,相比较来说,祖大寿、祖大乐、祖大弼等人。好了很多,坦然接受,特别是祖大乐,是个直脾气,和贺人龙相处很好,早就透露出来了想法,想着能够进入江宁营,哪怕做百户、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