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政客》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政客- 第2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孙承宗虽然年纪大了,但有着丰富的经验,曾经抗击过后金满洲八旗,孙承宗最大的优点,就是稳扎稳打,不会急躁冒进,更不会冲动,而且孙承宗善于发现和举荐人才。
中兴学社的影响已经出去了,完全走上了正轨,这样的条件下,孙承宗没有必要继续牵头了,毕竟中兴学社从事的,主要是理论研究方面的事情,让孙承宗一直都在中兴学社,颇有些大材小用的意思了。
苏天成在奏折里面,也为洪承畴和贺人龙说话了,不以成败论英雄,关键看是怎么吃了败仗的,不能够因为一次的失败,就否定整个人。

第三百九十三章 英雄所见

取得了一次难得的大胜,高迎祥的想法,众多的义军,应该是团结起来了,共同对付朝廷大军,自己的首领地位,也能够完全巩固了。
这一次的伏击,高迎祥亲自布置,知道这样布置的人不多,他告诉了李自成和张献忠,其余的首领都不知道,这也是为了预防消息走漏,上次偷袭中都凤阳,义军的损失太惨重了,令高迎祥怀疑了,是不是消息泄露出去了。
可就是这样的布置,在义军首领中间,引发了巨大的反响。
最先提出不满的,竟然是罗汝才。
罗汝才和高迎祥的关系,非同一般,每次召开首领大会,罗汝才都是支持他的,这一次的安排,因为不知情,罗汝才有了很大的意见,认为如此不相信兄弟,今后还如何的共事,起码的信任都不存在了,不要说其他的事情了。
所有的首领,在召开的大会上,因为罗汝才的质疑,吵得不可开交,有人认为高迎祥保密是可以的,有人认为做得过分,两队人马针锋相对,谁都不退让。
高迎祥终于明白了一个事实,那就是这个首领不好当,谁都想着试一试,要以力量来对比的,以前紫金梁是首领,那是因为紫金梁的力量是最强的。
吵吵嚷嚷一阵子之后,大家还是同意了紫金梁的建议,大军在陕西休整之后,还是要进入山西境内发展,这样能够得到更多的补充,至于说河南,没有人提及。
高迎祥内心最大的恐惧,就是江宁营。这一次若是对阵江宁营,他绝对不敢这样做,想当初,江宁营四千人,抵挡住了近五万人的攻击。自己的三万精锐部队,被江宁营悉数剿灭,这样惨重的损失,亘古未有。、江宁营驻扎在河南府,所有的义军首领,都是聪明的。大家不会提到江宁营,如果是江宁营剿灭紫金梁,可能有凑巧的成分,但中都凤阳之战,已经给众人烙上印记,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要去触碰江宁营。
朱由检收到苏天成的密折之后,看了好几遍,他还是有些犹豫的。
孙承宗的年纪太大了,七十岁的老人了,如此的颠簸,是不是可行,再说了。朝廷里面的氛围,非同一般,文武大臣都叫嚷着,一定要给流寇颜色看看。
可惜,这样的情形,面对后金满洲八旗和蒙八旗侵扰的时候,没有谁叫嚷。
朱由检想到最多的,还是苏天成说到的双管齐下,内心里面,他是赞成这样的建议的。当初加征辽饷,他就感觉到不行,这样加重农民的负担,可能促成更多的农民造反的。
但他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有些事情是必须立刻就做的。不管是朝廷内部,还是市井之中,很多的事情,认识都是高度统一,他虽然是皇上,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威,但也不敢违背这样的一股洪流。
思考再三之后,朱由检采纳了一条建议,那就是任命孙承宗挂兵部尚书衔,总督五省军务,负责剿灭流寇。
孙承宗的任务很重,必须将流寇堵在陕西和山西一带,不能够向其他的地方流窜了,至于说采取什么策略,那是孙承宗考虑的事情了。
这道圣旨,朱由检甚至没有征求内阁的意见。
奇怪的是,孙承宗总督五省军务、负责剿灭流寇的圣旨,竟然没有遭遇到非议,朝堂上下,很是平静。
江宁县,中兴学社,静思堂。
奉召进京的孙承宗,已经得知了朝廷的决定,这么大的事情,无法隐瞒。
刘宗周和鹿善继也在做着准备,要到河南府去了,得知孙承宗出任兵部尚书,总督五省军务,全面负责剿灭流寇的事宜,大家都来表示祝贺。
孙承宗慢慢开口了,神情很是严肃。
“感谢诸位的恭贺,老夫一大把年纪了,想不到也要披挂上阵了,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老夫深感责任重大啊,不瞒诸位,得到了这个消息,老夫一夜未眠,老夫想到了苏大人,不知道为什么,老夫感觉到,这次一定是苏大人想朝廷举荐的。”
“人生七十古来稀,老夫本应该是勘破一切的时候了,荣华富贵于我真如过眼云烟了,可老夫依旧放不下,当初苏大人到保定府,老夫没有犹豫,来到了江宁县,眼看着中兴学社一日日兴旺起来,老夫倍感欣慰,总算是做了一些有用的事情了。”
“想了一夜,老夫总算是明白苏大人的心思了,这创办学社的时候,还是要大儒来办,刘大人,黄大人,老夫想,苏大人的本意,是请你们两人撑起中兴学社的,老夫和善继,还是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这次到京城去,善继跟着老夫一道去,刘大人只能是单独到河南府去了。”
“为了中兴学社的兴旺,老夫倾尽心血,就这样离开了,还真的有些舍不得啊,年纪大了,知天命了,做一件事情不简单啊。”
“刘大人,黄大人,中兴学社,就拜托你们了。”
说完这些话,孙承宗站起身来,对着刘宗周和黄道周稽首行礼。
刘宗周和黄道周两人连忙站起身来了,他们不敢接受孙承宗这样的大礼。
“老大人万万不要这样,如此的大礼,黄大人与我担待不起啊。”
“这个礼,你们一定要接受,快两年时间了,中兴学社走过的每一步都不简单,老夫真心期望它能够不断壮大啊。”
“老大人放心,黄大人与我,一定会倾尽全力的。”
孙承宗微微点头。
“中兴学社所坚持的理论,老夫总算是有些明白了,张溥离开江宁县的时候,曾经与老夫长谈,他对比了复社坚持的理论,对比了中兴学社的理论,两者之间最大的不同,就是对待士大夫、士绅富户阶层的利益方面,中兴学社强调以家国天下为重,一切都要为国家服务,为皇上服务,为朝廷服务,苏大人提出来这个观点,不简单啊,看看江宁县的情况,老夫不得不服啊,老夫相信,苏大人到了河南府,那里的老百姓,一定能够过上好日子。”
“刘大人,你马上就要到河南府去了,相信你能够亲眼见到河南府的改变,老百姓丰衣足食了,中兴学社发展了,不要忘记告诉老夫了。”
千里之外的河南府。
“张大人,朝廷的邸报来了,孙大人出任兵部尚书,总督五省军务,负责剿灭流寇。”
“大人,下官已经知晓了,下官还大胆猜测,孙大人总督五省军务,全面负责剿灭流寇事宜,一定是大人极力举荐的。”
“不错,我向朝廷举荐了孙大人,孙大人功勋卓著,领导剿灭流寇的事宜,一定能够取得成功的,不过最终做出来决定,还是皇上。”
“和大人共事这些天的时间,下官有着很多的感慨,说来有些惭愧,以前在翰林院的时候,受到了周大人的器重,自以为了不起了,飘飘然了,被诸位大人孤立了,自己还不知道,若不是遭受这么多的打击,至今还是浑浑噩噩的。大人信任下官,诸多的事情,都是放手让下官做,不知道为什么,下官倒觉得战战兢兢,生怕什么事情没有做好,做出来每一个决定,都是反复思考,多方对比和咨询,这样才觉得心安啊。”
“张大人,其实这样的过程,不算什么稀奇的,一直以来,我觉得,每个人若是都能够有着一颗谨慎的心,时刻自我反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就是君子,就是大丈夫。”
“感谢大人的教诲,这些话,都是金玉良言啊。”
“张大人,你不用如此的谨慎,日后,你独立处理政务的时候还很多,若总是这样的姿态,未免被他人看轻啊。”
张溥笑了笑。
“在大人的面前,下官不会说谎,也就是在大人的面前,下官才是这样的表现。”
“哈哈,爽快,这才是我熟悉的张溥啊。”
很快,张溥说到了自己的担心。
“大人,朝廷大军此次遭遇重创,下官有些担心啊,孙大人毕竟年纪大了,主政剿灭流寇的事宜,不是很熟悉,不知道身体是否能够承受啊,河南府位置特殊,紧邻山西陕西,不可能置身事外的,何况江宁营战功卓著,恐怕很快要承担重任了。”
“你说的有道理,朝廷大军新近遭遇重创,正是士气低迷的时候,这样的时候,必须要有德高望重的大臣来主政,这样才有可能最大限度的稳住局面,想必皇上也是看到了这一点的,孙大人做事谨慎,谋划老道,应该没有问题的,至于说熟悉的事情,包括年龄的问题,都不是太大的问题,孙大人曾经主政辽东事宜,对征战事宜,非常在行,倒是江宁营,这些日子,我也考虑过了,恐怕是要做好相应的准备了。”
屋里有些沉默了,苏天成和张溥想到的,是同一个方面,河南府正在发展的起步阶段,不能够有丝毫的闪失,这样的时刻,若是调离了江宁营,必然会产生一些影响的,最好的办法,孙承宗上任之后,采取稳扎稳打的方式,不急于进攻流寇,首先遏制流寇的气焰,这样就能够腾出来一些时间,让江宁营做好方方面面的准备了。

第三百九十四章 孙承宗的计划

秋收结束之后,河南府出现了欢腾的气氛,今年的情况很是不错,强于以往好多年,按说农民不会为吃饭的问题,过于操心了。
市场情况也是很不错的,物价稳定下来了,这主要还是宋思军、万成贵等商贾的功劳,他们有着强大的实力,在垄断市场的同时,完全按照府衙的要求营业。
苏天成没有沉浸在喜悦之中,其实河南府还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首先就是田租的问题,属于府衙和县衙所有的官田,租费一律按照收成的20%上缴,这里面包含了田赋,这是完全统一的,已经落实下去了,属于农民所有的土地,按照规定的田赋上缴。
问题在于士绅富户的耕地,他们的田赋成为了最大的问题,有些自耕农,为了能够躲避不多的田赋,挂靠到士绅富户家里,自愿成为租户,目的就是为了免除田赋。
因为这样的情况存在,自耕农的负担明显上升,田赋是固定的,府衙和县衙的官吏,按照固定的田赋,征收赋税,自耕农明显就要吃亏了,要承担全部的田赋,这肯定是不合理的。
其次就是粮食的价格问题,秋收季节,粮价总是要低一些的,这是正常的规律,在江宁县的时候,苏天成就接受了这样的观点,但河南府的情况不正常,粮价过低了一些,小麦的收购价格,竟然只有一钱五厘银子,这样的价格,农民是要吃大亏的。
最后是官吏的习惯问题,苏天成上任的时间不长,诸多的知县上任的时间也不长。府衙、州衙和县衙的政务,还是要诸多的官吏来办理,这些官吏,没有那么好的觉悟,依旧存在盘剥农民的问题。虽然府州县都强调了,也整顿了一些,但总体的情况不乐观。
这些问题,必须要解决。
核心的问题,还是土地兼并。
江宁县的情况,与河南府确有不同。最大的好处就是没有藩王,整顿起来容易一些,加之南方的读书人多,中兴学社成立之后,很多的观念,深入到读书人的心里。有些事情,推进起来,容易很多的。
福王朱常洵,已经成为了苏天成的心病。
八月初,酷暑季节。
孙承宗到河南府来了。
河南府正在全面整顿官吏的作风,府州县都开始清理官吏队伍,对于那些名声不好、惯于欺压百姓、贪墨钱财的官吏。坚决予以处理,吏员和衙役,直接开革,牵涉到官员,府州县悉数予以弹劾。
苏天成忙得不可开交,有些政策性的问题,需要他来把握。
这个时候,孙承宗来到了河南府,跟随孙承宗一起来的,还有刘宗周和鹿善继。
孙承宗已经七十三岁了。崇祯二年就被任命为少师、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兵部尚书等职务,后来致仕归家,这一次,以少师和太子太师的身份,挂兵部尚书衔。总督五省军务,负责剿灭流寇的事宜,这是很少见的。
由于孙承宗的推荐,鹿善继被任命为右佥都御使,协助剿灭流寇。
至于说刘宗周,到河南府来,是为了中兴学社的事情。
府衙三堂。
苏天成吩咐衙役端来了冰块,用于降温,这已经是很奢侈的接待了。
看见这样的情形,孙承宗连连摆手,说是将冰块撤下去,皇上如今都很是节约,自己在养心殿的时候,看见皇上的身边,依旧是宫女摇扇,按说皇宫里面,应该有银子开销了,可皇上依旧保持节约的风格,这应该学习。
“苏大人,老夫这次到河南府来,为了三件事情,一是感谢你向皇上鼎力举荐老夫,要说老夫自己都没有想到,这样一把年纪了,还能够总督五省军务,负责剿灭流寇,恐怕不少人都认为,老夫年纪太大了,难以胜任了,这一路上,老夫和刘大人还有过争论,刘大人劝老夫要注意身体,老夫说了,马革裹尸是老夫最大的愿望啊。”
身为从一品的高官,孙承宗在苏天成的面前,没有称呼本官,就是摆明了态度,他和苏天成之间,就是长辈和晚辈的关系。
“下官以为,刘大人说的是正确的,下官向皇上举荐大人,也想到了大人的身体,只不过下官以为,大人能够从容应对,这一次,流寇可是遭遇灭顶之灾了。”
孙承宗哈哈大笑,一边的刘宗周和鹿善继也暗暗点头,苏天成很会说话,劝诫孙承宗注意身体,毕竟年龄不饶人了,话又说的委婉,能够让人接受。
“老夫说的第二件事情,是感谢你啊,善继也是这个意思,孙思明、孙思宗、鹿太兵、鹿太泊四人,都是朝廷命官了,老夫确实没有想到,他们都是生员的身份,因为身在江宁营,不能够参加科举,老夫和善继颇有些不忍,不过他们是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苏大人举荐他们出任知县,这是对他们的抬举,老夫和善继都给他们写信了,一定要按照苏大人的要求做事情,若是他们乱来,苏大人尽管严肃管教。”
这件事情,确实出乎孙承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