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兵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兵主- 第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然,也有许许多多的人是真心祝福,譬如曹操。

曹操这人不愧是千古枭雄的材料。虽然也深喜蔡琰,但一来是一厢情愿,二来为了一个女子去得罪刘渊殊为不智,所以早早的就放下了心结。更是与刘渊相处,结成了好友。

接着,刘渊便携大量金银珠宝,前往拜访了张让,请他帮忙。

张让听了刘渊述说,也十分为难。因为天子早就跟他说过,不愿放刘母离开洛阳。但刘渊金银耀眼,珠宝迷人,一再加价之后,张让终于忍不住答应刘渊,尽力说服灵帝。

之后,刘渊又去皇宫见了皇后与两位皇子。

一边教皇子练拳,刘渊一边唉声叹气,演足了戏,最后在皇后、皇子的连连催促下,一把鼻涕一把泪,说不愿与母亲分开,要尽孝道。

把两位皇子都说的痛哭流涕,皇后思虑片刻,也答应刘渊,帮忙说服灵帝。

灵帝虽然有所坚持,但也受不住近侍、妻儿的轮番轰炸,终于还是心软了一下,答应了下来。

“刘子鸿既然定亲,朕也不能不有所表示。”灵帝应了张让等人,想起刘渊的好,不由也有些歉疚,道:“让父且去内库,寻些稀罕物,赏赐下去吧。”

张让心念一转,心想,内库里都是奇物宝贝,若是赏给刘渊,真不划算,虽然那些东西不是他的,但大部分都是他搜罗来献给灵帝的,如今又要送出去,怎不让他心疼?

忽然张让脑海里灵光一闪,道:“陛下,刘子鸿是征战沙场的猛将,不如赐给他兵器盔甲,如何?”

灵帝其实也心疼那些宝贝,不过兵器盔甲什么的,就无所谓了,当即点头答应下来。

刘渊得到宫中消息,不由真正的松了口气,转身便细细操办订婚事宜。

两日后,冠军侯府。

刘渊身着大红袍,笑眯眯的站在大门外,迎接前来道贺的朝廷大臣、儒林巨头,一直到正午,一张脸都笑的僵硬了,这才接待完客人。

接过曹操递来的茶水,刘渊不由叹一口气,道:“真累!”

“高兴才是吧你!”曹操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道:“与师妹订婚,那是你小子的福气!”

刘渊咧嘴一笑,深以为然的点点头,道:“那是那是!”

“不过!”曹操脸一板,正色道:“贤弟,你以后一定要善待昭姬师妹,如果让我知道师妹受了委屈,便是拼了性命,我曹孟德也要找你麻烦!”

“请放心!”刘渊一揖到底。

两人并排着,望里走去。曹操怅然的叹了口气,道:“知道吗,子鸿贤弟。我很早就喜欢昭姬师妹了。”说着他露出一个勉强的微笑,挥拳锤了刘渊一下,道:“可是为兄没那个福分,倒是便宜了你这小子。”

刘渊目瞪口呆。

竟然夺了曹操所爱?!

看着曹操,刘渊心中忽然升起一种快意,一种无法言喻的优越感。那个牛X曹操,那个未来‘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枭雄,首次失败了,败在刘渊手上!

仔细瞧了瞧曹操的神色,见他脸上勉强的笑意与真诚的解脱,刘渊知道曹操应当是是放下了这单相思,心中也没来由的松了口气。继而赞叹,曹操果然是曹操,心胸真不一般呐!

。。。

宴会,大致就是喝酒吃肉,再打打屁。刘渊在宴会上可是吃尽了苦头,一个二个都跑来敬酒,不片刻,就把他灌得不省人事。第二天醒来,全身都还酸痛不止,运功几个周天,晨练了一番,方才浑身舒爽。

吃过早餐,便有皇宫太监传旨,着刘渊即日起程,赶赴幽州任职,不得怠慢。

刘渊接旨,转身便吩咐属下开始准备。

。。。

洛阳北门。

这是刘渊第三次在此别离。

蔡邕一家,曹操,还有皇子辩派来送行的太监。

昭姬眼泪汪汪的抓着刘渊的袖子,怎么也不放开。前次别离,整整一年才再相见,此次之后,又不知道那年那月才能相见。

刘渊也是不舍,但却不得不离去。见蔡琰如此,只得好言相劝,哄了又哄,许下无数承诺,才让昭姬松手。

与蔡邕、蔡夫人话别,又与皇子近侍说了几句,刘渊便被曹操拉到了一边。

“贤弟,此去路途多艰,你要好自为之啊!”曹操叹声道。

刘渊看着曹操满含深意的眼神,微微一笑,道:“渊谢过孟德兄忠告。”

曹操点点头,道:“走吧,昭姬在洛阳很安全,有我曹孟德在,没人敢放肆,放心便是!”

刘渊拱拱手,洒然转身,翻身上了牛背,手一挥,队伍启程。

“子鸿哥哥。。。”

蔡琰小跑几步,痴痴的望着刘渊的背影。刘渊回首一笑,转过脸去,缓缓消失在薄薄的冬雾里。

。。。

走不多久,刘渊身侧的马车窗帘被拉开,刘母探出头来,问道:“渊儿,此去幽州,需几日方能抵达?”

“约月余。”刘渊恭声道:“我们行装简单,速度较快,指不定能还赶上甄叔父他们。”

刘母点点头,缩回了车内。

一日复一日,这天,一行人来到了黄河渡口不远。

“主公,前方有一书生倒在路畔,您看。。。”

刘七打马过来,小声道。

“哦?”刘渊叹了口气,道:“去看看吧,如果还活着,咱就救上一救,如果断气了,就地埋了吧。”

一路行来,这样的事见多了,刘渊出了感叹一声,都已经有些麻木了。

“还有气儿!”刘七小跑回来,道。

“给他灌一口烈酒,取些御寒的衣物来。”刘渊下了牛背,走过去,灌了烈酒,将其抱起来,放在了盛放杂物的马车里。

刘渊给这人盖好御寒之物,转身上了牛背,却没发现,在他转身的那一霎那,那书生眼睛忽然睁开,精光闪烁。

六十八章 回幽州

不可否认,刘渊杀人如麻。;但就内心来说,他仍然是一个好人。

在黄河边上救了一个青年书生,过了黄河,一直到天黑,原本十来人的队伍人数激增到三十余人。这些都是刘渊一路上‘捡’来的,就像那个书生一样。

洛阳直接控制的地区,倒还好些,但自过了黄河,每走一段,都能看到路边饿殍。一路上遇到的行人平民,都是面黄肌瘦,双目无神,麻木不仁。

刘渊心中有些酸楚,但却无能为力。

如果。。。

刘渊叹了口气,站起身离开火堆,独自走到一旁。一阵阵北风呼呼刮起,就像利刃,割得面庞生疼。

“侯爷,”

黄河边救起的青年不知什么时候来到了刘渊身旁。

刘渊一行十余骑,一看便是军中精锐,因此刘渊也没有隐瞒身份,所有被救起的人都知道,这年轻英挺的青年就是那个威震北疆的冠军侯。当然,也不排除有人早就认识刘渊。

青年身躯有些单薄,衣襟被北风刮得纷乱飘飞,嘴唇都有些青紫。

刘渊闻言转过脸,见他脸色苍白,身体着实瘦弱,不由叹口气,将披着的外袍解下,再亲手为其披上。

“这边冷,还是去火堆旁取暖吧,看你这身体,冷出病来,多不好。”

青年没有阻止刘渊的动作,也没道谢什么的,只是眼中闪过一丝温热的感动。

“侯爷,小生看你有些郁郁,心下有些好奇,不知侯爷可否明言?小生好歹也是读过些圣贤书,说不定能出出主意。”青年紧了紧领口,道。

“哦?”刘渊闻言,转脸打量了青年一番,嘴角飘起一丝笑意,道:“你叫什么名字?”

“小生姓戈,名志,字孝才。”

“戈?”刘渊又看了他一眼,“这个姓倒是少见。”

“呵呵,”青年淡然一笑:“父母所赐。”

刘渊笑笑,不再谈论这话题,道:“孝才兄为何晕倒路旁?”

能与刘渊称兄道弟,都是有大身份,大来历的人物。不过刘渊来自未来,除了正式场合,基本不分尊卑,待人都是一样,平等自然。这青年听刘渊称其为‘孝才兄’,竟没有半分局促,仿佛刘渊就该这般称呼。要知道,以刘渊如今的身份,便是一郡太守,也要诚惶诚恐。

“在下游学天下,不料在黄河边上遭了劫匪。我不过一书生,只好乖乖交出钱财,才免去大祸。没了盘缠,又冷又饿之下晕倒路畔。还要再次谢过侯爷,否则在下也成了那路边饿殍了。”

青年说的平淡,仿佛这事发生在别人身上一样,与他无关。

“既然孝才兄游学天下,那么对于各地民生状况当有些见解,且道来听听、如何?”刘渊一屁股坐在地上,伸手示意戈志坐在身旁。

“见解谈不上,见识倒还有一些。”戈志与刘渊相对而坐,道:“我观这大汉朝的天下,千疮百孔,如无挽天之能,倾覆在即矣!”

“哦?”刘渊拨弄着小石子,脸上闪过一抹兴趣之色,道:“细说细说。”

“大汉自高祖立朝,历经王莽篡政,光武皇帝靠世家支持,恢复汉统,一直到现在,世家豪族林立,已成尾大不掉之势,剥削压迫层出不穷,弄得民不聊生!”

青年苍白的脸忽然精神起来,眼中精光闪烁,让刘渊一阵诧异。

“毕竟,万千百姓才是帝国的基础。如果现在有人联络鼓动,后果不堪设想。”

“这是其一。”

“哦?”刘渊赞同的点了点头,兴致盎然,道:“还有其二?”

“当然!”青年一拍手,道:“大汉朝正统四百年,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所以便是爆发再猛烈的起义,也不可能一击覆灭朝廷。”

“侯爷以为,如今天下,除去陛下,谁的权利最大?!”

青年嘴角飘起一丝不明意味的微笑。

“当是太傅袁隗。。不对,大将军何进?”刘渊眉头一皱。

“侯爷谬矣!”青年伸手,食指指着刘渊,一字一顿道:“天下间,除去天子,就数冠军侯你的权利最大!”

“侯爷掌控幽州军政大权,俨然一方之主!何况幽州地处北疆,朝廷鞭长莫及,可以说土皇帝也不为过!”

刘渊悚然一惊,呼的就站了起来。

良久。

“孝才兄说的不错啊,”刘渊叹了口气,道:“看来这威胁汉统的第二个因素,就是我刘渊啦!”

戈志淡淡一笑,道:“这便要看侯爷心中是怎么想的了。”

“若是侯爷此时想要自立,进而逐鹿取鼎,自然死无全尸!”

“若是侯爷忠于天子,就须得谨慎行事,提放暗箭,否则照样死无全尸!”

“你!”刘渊脸色一僵,浑身气势暴涨,一双眼睛在黑暗里熠熠生辉。

“到底是谁?!”

青年被刘渊磅礴的气势一压,顿时腰都直不起来,但脸上还是那副欠揍的淡然。

“在下戈志,字孝才。”

刘渊气势一收,皱了皱眉头,心中暗自猜测,难道这又是一个埋没在民间的人才?不由心中升起收归己用的的心思。

“在我面前危言耸听,不怕我杀了你?!”

“怕,怎么不怕!”戈志笑眯眯的,直起了身子,道:“不过我知道侯爷不会杀我。”

刘渊不置可否哼了一声,不再言语。

因为他心情确实不好。戈志的话,犹如狂风,在他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

先前在洛阳,身在局中,倒没有想得透彻,如今戈志之言,让他如大梦方醒一般,醍醐灌顶。

危机!

不知不觉中,他似乎成了所有人的眼中钉,肉中刺!

权利太大,遭人忌呀!

“低调,只有低调。。。”刘渊心中默念。

可是事实真会如他想象的一般,能够低调的起来吗?

。。。

队伍一天慢似一天,原本计划一月便到渔阳,到现在已经过去四十天,却刚刚进入涿郡。

原因是一路捡的人太多。

没办法,谁叫刘渊太善良?

一入涿郡,便有官员前来迎接。

却见涿郡太守已经不是叔父刘焉,而是原本渔阳太守府的一个从事,童年。

刘渊问起原太守,童年告知,原来刘焉在刘基被召回洛阳之后,也接到调令,竟被调往益州去了。

知晓了原由,刘渊也不深究,便立即将一路收拢的难民交予了童年,让他好生安排。

童年自然知晓上司脾气,一刻也不耽搁,立即派人接手过来,亲自前去安排。

脱掉了包袱,刘渊一行十余骑径直奔往渔阳。

至于青年书生戈志,早在冀州境内,就向刘渊借了些银钱,独自离开了。倒把刘渊搞得满头雾水,你道如何?原来刘渊与戈志一路闲聊,倒也相处融洽,原以为招揽顺利,却不料戈志却半道而走,让他颇有些失望。

蓟城,原幽州首府。

为什么称‘原’呢?

因为刘渊把首府迁到了渔阳。

从哪方面来说,渔阳都不差蓟城,甚至更好。

而且渔阳还是刘渊亲手建立的新城。

。。。

渔阳城。

城门大道上三十里,渔阳举足轻重的文武官员齐齐立于道中,护卫兵卒昂首挺胸,手执招展旌旗,神采奕奕。无数百姓、商贩走出家门,走出渔阳城,在旁围观,声势之浩大,动人心旌。

刺史大人回来了!

青石铺就的宽阔驰道上,远远的,见一黑点出现在众人眼帘,随着马蹄声,越来越明显。

刘渊老远就看见那浩浩的声势,心情激荡之下,不由仰天长啸。

“郭嘉(田丰、沮授、贾诩、徐晃、黄昌。。。),恭迎主公!”

“恭迎刺史大人!”

“各位快快平身!”

刘渊翻身下得牛背,声音激越清扬,传遍十数里!

。。。

已经换上刺史府牌匾的原太守府中,刘渊正与麾下一干谋臣武将聚在书房内。

“怎么样,这段时间还算平稳吧?”

刘渊微笑看着大家,道。

“还好,”郭嘉抱怨道:“主公不在渔阳,可累坏了我这小身板。”

“呵呵,”刘渊白了他一眼,又道:“仔细说说吧。”

“是。”郭嘉小脸一收,把近日来幽州军事状况细细说了一遍。

代郡、上谷郡、涿郡、广阳郡、渔阳郡、右北平六郡俱都已经在掌控之中。只余下辽西、辽东、辽东属国、乐浪四郡因为距离问题,尚未完成掌控。至于玄菟,早就在田畴与张飞的掌控之中,如今正在筹办边境商市。

代郡、上谷、涿郡三郡郡兵被集中在沮阳,挑选、裁汰,训练由徐晃麾下老兵负责;广阳、渔阳、右北平由黄昌负责;辽西、和辽东属国由颜良负责;辽东、乐浪、玄菟由张飞负责。

郭嘉汇报完毕,沮授便站了出来。

右北平、渔阳、广阳和上谷四郡人口普查完毕,土地丈量完毕,已经在分发土地和新式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