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兵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兵主- 第2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主公,差不多时间快到了。”

郭嘉等人脸色都很是红润,眼神更是有些激动,想来是有些等不及了。

这也难怪。都是读书人,如天下学术交流会这般盛会,而且又是头一遭,怎会不激动,不期待呢?

“看你们激动的,”刘渊不慌不忙饮了口早茶,缓缓起身,笑道:“要淡定,淡定!”

几人相视一眼,郭嘉道:“不愧是主公,真够淡定的,到这节骨眼上了,居然都没反应!”

“好了,”刘渊哈哈一笑,道:“看把你们急的,走吧。”

五月初一,是渔阳的大日子,更是天下学者的大日子。

天不亮,便有许多学子、学者早早的起了床,聚集在了渔阳中央广场。看他们一个个虽然衣着整洁,但那两个鲜艳的黑眼圈,却无不昭示着他们昨夜没睡好,或者根本就没睡。

刘渊等人来到广场的时候,田楷正指挥着衙役、差役在广场上布置桌椅位子。

而郑玄、蔡邕、孔融等一干儒家大儒和弟子;墨攻等一干墨家大师和学徒;马崇等一千法家学者和门人;童渊、王越等兵家元老:医家华佗、张机以及一千杰出弟子;农家木原及其优秀弟子;阴阳家邹巽、邹炎两位宗主及其门人;小说家李希及其弟子等百余人,都已经到了。

还有道家南华和其师弟于吉以及一千道者、杂家吕离及其弟子门人、名家现任宗主夏阳及其门人弟子、纵横家庞博及其门人弟子也都到了。

至此,大汉王朝最大,最有影响力的十二大宗派,总计近两百人,都已然到场。

刘渊走过去,与郑玄等人一一打了招呼,便率先登上了高台,坐在了主位。其他宗主以及重要人等也都亦步亦趋,一一落座。

其门人弟子便安排在台下早已划分好的各自区域里,静静等待。

太阳渐渐炽烈起来,不过此时才初夏,幽州又是北地,并不炎热,反而很是温暖。

随着时间流逝,一干大学问家俱都一一到场。

“鹿门山庞德公、颍川水镜先生司马徽、荆州黄承彦到!”

“高唐华歆,北海邴原、管宁到!”

“涿郡卢植到!”

“颍川荀氏苟或到!”

这些都是在野的一些学问家,大学者。还有代表了中原备大势力的学者,譬如袁绍派来的司马防。司马防是刘渊要的人,袁绍此举确实一石二鸟。

又有曹操麾下第一谋士荀攸、袁术麾下阎象、陶谦麾下的佛教徒笮融、公孙瓒麾下严纲、五斗米教主张鲁、蜀中法衍、荆州蒯越、江东孙权麾下顾雍等人。

如庞德公、司马徽等与郑玄、蔡邕同辈的学问家都上台来,与刘渊等人同坐。如荀或等人代表书香门第前来的入,也上台与刘渊同坐。华歆等一条龙同样上台同坐。至于备大诸侯的代表,自然也一样。

时间很快到了辰时中,台上、台下的作为基本都已经填满。

这时候,刘渊对身侧的典韦点了点头。

典韦转身走入幕后,不片刻,便听闻一阵响彻天地的鸣金声。刹那间,整个广场上,一片寂静。

刘渊弹了弹衣冠,站起身来,大步走到台前,虎目如电,四下一扫,威压全开,喝道:

“来自天下各地的学者、学问家,今日来到本王渔阳,本王深感荣幸!”

“本王举办这第一届天下学术交流大会,只为传承文明,发扬学术,广大华夏!学术无界,需要交流、切磋,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才能有长足的进步。本王希望,我大汉王朝、我华夏民族的文明,会在你们手中,更加灿烂!”

“这,只是第一届。未来还有第二届、第三届.,乃至万万届!之后,每三年,本王都要举办一次学术交流会,让天下学者之间可以毫不顾忌的切磋,让各种学术之间能有更深层次的交流!”

“我希望,诸位学者,大学问家,能够不敝帚自珍,敞开心胸来,将自己的思想,研习所得,大胆的说出来,并传播开去!”

“我希望,我华夏的子民,更够个个识字懂礼,成为最文明、最高贵的人!”

“我希望,我华夏的文明,能够更璀璨,能够永远屹立在世界之巅!”

“那么,本王宣布,第一届天下学术交流会,现在,开始!”

刘渊一个简单开场白,将全场的所有学者、学问家的激情,都调动了起来。不论学者,还是大学问家,甚至在外面围观的群众百姓,都对刘渊的话深以为然,并万分敬佩他的理想和胸襟。

刘渊转过身来,对郑玄呵呵一笑,道:

“康成公,您请!”言罢,坐回主位。

郑玄也不推脱,站起身来,对周遭诸位拱拱手,笑道:“那么,老夫就起个头,抛砖引玉。““郑公请!”

诸人齐齐还礼。

郑玄走到台前的座位上,先四下里礼了一礼,将衣冠整了整,缓缓坐下,一双深逐的眼睛里,刹那间,爆发出刺眼的慧光!

“老夫今日要说的,只有五个字。““仁、义、礼、智、信!”

郑玄作为当今儒家的代表人物,在学术交流会上,自然要着重提出、解释儒家的精华和根本。根据自己的理解,宣扬儒家文化。

郑玄端坐台上,声音洪亮,中气十足,竟将整个广场都囊括其中,每人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这些宗派的高层,虽然看似垂垂老矣,但各自都修习有宗派武学,十分强大。儒家提倡文武并重,六艺当中,就有射、御两艺。郑玄自然也不例外,非但学问盖世,武艺也颇为不凡。

上溯三皇开路,五帝治世,下到而今天下人生百态,郑玄借吉喻今,借今释古,说的是夭花乱坠。听的人时而恍然,时而大悟,时而皱眉,时而微笑,种种表情,不一而足。

从论语说到孟子,从尚书说到周易,却是无所不包,无所不言。

从天子说到官员,从百姓说到反贼,一一例举,发人深省!

在坐诸位宗主、学问家、学者,俱都全神贯注,凝神倾听,不放过哪怕一个字。

刘渊也静静的听着,从中也颇有所得。

整整两个时辰,郑玄才意犹未尽的结束了发言。看看天,竟已经快到午时。

这时候,一队队衙役、差人,竞呈上了酒水、饭菜,诸学者连道渔阳王想的周到,一个个都十分高兴。

接着,整个广场上,在做的学者大师们,一齐用了顿露天午餐,便接着阐述学术。

继郑玄上场的是墨家宗主墨攻。

墨攻首先阐述了墨家的新宗旨一一以科学造福百姓!然后就人们平常所用到的东西,生活中遇到的难题人手,解释了科学这一含义。

继而说道幽州军战无不不胜与科学的联系,精良的装备、钢铁的冶炼等等,而后又着重提出了墨家的研究方向一一交通工具。以热气球以及人力车的原理指出,终有一日,人类会自由的在天际翱翔;终有一日,人类会乘坐着比战马快十倍、百倍的交通工具,来往全国各地:终有一日,人们会乘坐巨大的铁船,乘风破浪!

接着,兵家童渊也上场阐述了自己的理念。

兵家的宗旨,不是战争,而是结束战争!

以战争,达成天下太平,人们安居乐业的目的。

兵家的宗旨,不是杀戮,而是守护!杀戮是为了守护!守护这片土地,守护天下万民!

而后,法家马崇也阐述了自己对于’法’

的理解。

所谓无规矩不威方圆。而‘法’,就是这种规矩的正式化。因为有法,人们才会安心。

因为有法,作恶的人才会得到应有的惩罚。

以法治国,以法治人,从而做到天下太平,这就是马崇的理念。

医家华佗,则发下宏愿。愿天下百姓再不被病痛困扰,愿所有的人都能健康长寿。并稍稍介绍了医家如今的研究方向,并表示,医家一定会达成自己的理想!

凡此种种,备家宗主、各大学问家,俱都纷纷阐释自己的思想和理念,一直到天黑时分,所有的学者才意犹未尽,渐渐散去。

次日、三日、四日!

学术交流大会,一直持续了五天!

端午节这天,各老一辈大学问家才算发言完毕。接着,新一代的继承者,继续上台,发飙自己的见解。

郭嘉、沮授、荀或甚至庞统、小正太诸葛亮,也都一一作了发言。

直到五月初八,大会才进入最后阶段。

当最后一个人发言完毕,刘渊这时候缓缓站起身来,走上前台,沉声道:“学术交流会第一部分,今日圆满完结!之后,康威公、庞德公等备大学问大家,都会在幽州学院内盘桓一段时间,并开坛论道。在座的诸位,都可以借着这绝佳的机会,向诸位大师问道、甚至提出质疑,说出自己的理解。所以诸位还需把握好机会,呵呵呵…”

“各位都是我大汉天下杰出的人才,都满腹墨水,明了道理。本王也就不多说。我在此之说一句!”刘渊伸手,遥指前方。台下台上万千人俱都随着他手指的方向,看了过去。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远处,那一条巨大的红色条幅迎风鼓荡,一股子浩然正气冲霄而起,震撼人心!

(未完待续)

二百七十七章 极北和西域

在渔阳城学术交流会举行的如火如荼的时候,极北、西域正是剑拔弩张!

赵云承刘渊将令,出兵迫压丁零残部,又有那罕默拉返回王庭,陈述利害。、但毕竟有不识相的人,于是丁零王庭内一分为三,一部分认为幽州不可敌,投降为妙,以免身死灭族。

另一部分人却坚持要反抗到底,要与刘渊一直抗争。

最小一批人则认为应当向西、向北迁移,避开幽州锋芒便可。

如此,丁零王庭内整日争吵,丁零王头疼万分,却又不知如何抉择。

要投降,心中却又不远放弃权利,放弃这高高在上的地位。

不投降,却又要面临致死的打击!

若迁徙,则又舍不得这片肥沃的土地。

端的是为难万分。

赵云见状,也不着急。只等限期一过,便要发兵攻打,将丁零全族夷灭,俘虏者尽数贬为奴隶!

西域,三万大军浩浩荡荡出了居延,以贾诩为首,马超为辅,准备插手西域之事。

大军到了楼兰王城鄯善,楼兰王不敢怠慢,更不敢得罪,于是乖乖打开城门,放大军入城。

就在当天的夜宴中,贾诩提出,让楼兰王发国书,谴责乌孙历年来对楼兰的侵略与压迫,并要其赔款、道歉。如若不从,立刻大军压境,破灭乌孙!

楼兰王没料到汉人刚到楼兰,便要插手西域之事,心中意外之余,也万分恐惧。于是并不正面回答贾诩,只道考虑几天,与朝中大臣商议了,在做定夺。

贾诩也只道急切间难以降服楼兰王,也不逼迫,只与其虚与委蛇,谈天说地。

次日,楼兰王召集朝中大臣,商议贾诩提议。大部分大臣都不赞成,小部分更是提出汉人心怀不轨。楼兰王又怎不知道?但迫于汉人的强大,只好施展出‘拖’字诀,敷衍贾诩。

然则贾诩并不气馁,每见楼兰王一次,便提出一次,并且口气越来越重,压得楼兰王几乎都喘不过气来。

接着,连续几次朝议中,竞有越来越多的大臣赞同了贾诩提议!

楼兰王终于没有了借口推脱,思忖了数天,便让人请贾诩入宫。

“你们汉人要插手西域?”

楼兰王沉默半晌,突然道。

“不错,”贾诩直言不讳:“西域早在数百年前,就是我大汉的领土。如今只不过收回罢了!”

“你们的要求,我可以答应。”楼兰王眼睛一眯,道:“但我有条件。”

“说。””我要兵器、铠甲、战马!”楼兰王语气极为坚决:“否则,鱼死网破!”

贾诩直直的盯着他,直看得他心头发毛,才道:”嘿嘿,鱼死网破?你楼兰,还没这份能耐!”贾诩站起身,缓步往外走去:“我家主公向来大方,公主殿下现在既然已经成为王妃,为你楼兰提供些许援助,也并非不可。不过你最好不要做出格的事,否则王妃也保不了你!”

眼看着贾诩的背影消失,楼兰王沉重的呼出一口气,这时才感到背后发凉!

第二天,楼兰国发出国书,谴责乌孙的侵略和压迫,并提出赔款道歉。

随着这封国书的昭示,整个西域顿时暗潮汹涌,波诡云谲。

驿馆中,马超与贾诩相对而坐。

“贾先生,在下始终想不明白,你为何要先拿乌孙开刀?”马超道:“乌孙是西域最强的国家,是块硬骨头,不好啃呐!”

马超心中有两点疑惑。其一,贾诩动作太快了,刚到楼兰,便强硬要求楼兰王发国书,并以见不得人的手段,暗中控制了楼兰所有的重臣。

其二,要动手,也得寻软骨头啃,却没想到贾诩先拿乌孙开刀!

“呵呵呵…”贾诩呵呵一笑,道:“正因为乌孙最强,所以才拿他开刀!西域太复杂了,各国各怀鬼胎,心思不一,而我们到这里来,首先,便需要正名!”

“正名?”

“对,让所有的国家都知道,我们,最强、最狠、最不能招惹!震慑他们,之后,才能循序渐进,达成主公的目标!”贾诩微微一叹,道:“近百年来,大汉对西域失去掌控,力量延伸不过来,便是那但丸小国,也敢杀死汉使,着实胆大包天。此番,却要让他们知道,我汉人更狠!”

马超一听,顿时恍然,道:“那么贾先生打算怎么做?”

“呵呵,我早已做了两手准备!”贾诩自信非常道:“在接到主公命令之时,我便暗中向乌孙派遣了不少的暗子。而此番我料定那乌孙不会屈服,所以一一今天夜里,我们便出发!等到乌孙公开驳斥楼兰之时,我大军已然兵临城下。到时候,与城中暗子里应外合,迅速攻破乌孙大昆弥王城赤谷城!”

贾诩说着,眼睛一眯,狭长的眼缝里迸射出渗人的寒光:“而后…屠城!”

马超心头一凉,不由得打了个寒颤。

“屠城?”

“对!”贾诩脸上露出兴奋的狰狞:“屠杀大昆弥部乌孙人,一者震慑小昆弥,甚至迫使其投降,二者震慑西域,使诸国不敢侧目!”

“同时,黄昌将军也会联合河云徐晃将军,发动对坚昆、呼揭和匈奴残部的最后进攻!”

“如此一来…”马超眼睛一亮:“大事可成!”

“大事可威!”

河云。

如今不过数月,河云要塞已然大变模样。

不但规模扩大了近十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