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围棋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围棋梦- 第4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没有没有,其实从这盘棋大家也看到了,新锐棋手的实力很强,非常强!2子我是肯定让不动的,今天的这盘棋,可以说我能赢下了纯属偶然。。。”

面对众多记者,李小强在谦虚的说着客套话。应该说这也是李小强的真心话,在李小强的内心深处,他是真的认为自己让不动这些年轻人2子。

不过其他人并不这么看!听到李小强的客套话,有些记者甚至在心里默默吐槽:

“。。。是的,这最后一盘棋也许是偶然,但是这次可是10盘棋,难道10盘棋都是偶然吗?而且从这次对抗赛的具体情况来看,赛前大家公认中日韩三个国家最强的三位新锐,古大力,李石头和山下敬吾都败在你的手上,其中两位是让先倒贴4目,一位是让先倒贴2目,这难道也是偶然?对了你还说什么这些新锐很强,非常强!你李小强是什么意思?如果这些新锐也是“非常强”的话,那你李小强岂不是强得没边。。。”

因此大多数记者都对李小强的回答不满意,强烈要求李小强“再说两句”。李小强被缠得没办法,他只好从另外一个角度阐述自己对这次对抗赛的看法:

“我想这次之所以出现出人意料的结果,这并不能证明我到底有多强。我倒是认为通过这次对抗赛,应该论证了另外一个事实:那就是围棋发展到现在,整体上依然还处在一个比较低的层次,到目前为止,人类对围棋的认识依然还比较苍白,这应该也是我这次能够获胜的重要原因吧。”

“哦?”

李小强这个说法比较新颖,让很多记者来了兴趣,尤其是对李小强最熟悉的张大记者,等他弄懂李小强的意思后,这一刻他对李小强简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他觉得李小强东拉西扯的功夫已经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了。

李小强这个回答巧妙啊,首先李小强把自己的姿态摆得很低,维护着他在公众面前一贯“谦虚谨慎”的正面形象。不管大家认不认同李小强的观点,但他的正面形象现在肯定是更加深入人心。

另外一个,李小强这个回答,好像也确实能解释你为什么能将新锐棋手降到2子。

同样以国际象棋为例,现在由于“深蓝”问世,在国象领域人类已经很难战胜机器了,但是话说回来,人类虽然已经很难战胜机器,但机器想要战胜人类也很难。比如人类的国象第一高手和机器下棋,如果他一心想求和,那他应该还是不难做到的,至于机器想让人类一个“马”神马的,那几乎是没有可能。

围棋中的让2子,和象棋中的让一个“马”,基本就是差不多一个意思了。为什么象棋领域不容易出现的现象,在围棋领域时有出现呢?

这个“时有出现”不是乱说,例如黄龙士和徐星友的“血泪篇”,道策让“上手”2子,吴清源让职业六段2子,十几年前赵治勋把小林觉山城宏王立诚险些降到2子,包括这次李小强把“世界最强新锐”降到2子。

其中最合理和最容易被人接受的解释,那当然就是因为在整体上围棋的发展还处在比较低的水平。你认可这种观点,那么这种现象就很好解释。如果你不认可呢?那你没有办法,那你只能对获胜一方进行种种神话。

象棋领域之所以不容易出现这种情况,那是因为它们的整体水平已经发展到一个比较高的阶段。大家很容易这样想象:既然都是高手嘛,那么一个高手自然很难让动另外一个高手一个马。

而围棋领域呢、如果按李小强的说法既然大家都是“低手”,那么低手的对局总是充满种种意外,各种“错进错出”的的现象自然也是可以理解,比赛出现任何结果当然也是正常。

李小强这样回答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这样回答不容易“拉仇恨”。

又转移大家视线,又不会给自己拉来“仇恨”,甚至还继续展示自己“谦虚谨慎”的一面,这就是让张大记者佩服不已的地方。

李小强的话果然转移了大家的视线,在本次对抗赛结束后,围棋界果然展开了“目前围棋的发展到底处在什么水平?”的轰轰烈烈的大讨论。

面对这样的大讨论,像藤泽秀行,赵治勋,李小强这样的“谦虚派”自然是大占上风。尽管不是谁都认可他们的观点,例如聂旋风等人,但是在这个时候,他们当然不会傻乎乎的跳出来和李小强等人唱反调。

当然,这个大讨论并没有持续多久,尤其是当有记者把这个问题抛给李石佛,李石佛的一番回答完全转移了大家的视线:

“当然!我当然非常认同李小强的看法。。。”面对记者,平时木讷的李石佛难得用开玩笑的口吻说道:

“。。。对于李小强和新锐棋手的对抗赛我也一直在全程关注,说实话我完全被他的表现惊呆了。当时我就想,面对如此强大的对手,我还有战胜他的可能吗?说实话就在我感到绝望的时候,李小强的话却给了我信心,是啊!按照他的说法,既然大家都处在较低水平,那么李小强就不是完全不可战胜。我也完全有可能“错进错出”赢他一次啊。。。”

听到李石佛这样的回答大家都笑,大家这时候才想起:李小强和李石佛之间的“八番大战”即将展开,世界棋坛新的一番龙争虎斗即将上演。

这次李小强和李石佛连续在“三星杯”和“LC杯”中相遇,整个赛程也完全结合在一起。

“三星杯”决赛是五番棋,五番棋又分两个阶段,前两局10月底在中国申城打响,后3局则要到12月初在韩国汉城收尾。而“LG杯”半决赛的三番棋正好夹在其中。

虽然在99年的最后两个月,李小强还有一个重要比赛要下,那就是和曹燕子争夺首届“秋菊杯”的冠军。但比起影响力,比起关注度,无疑是“二李”之间的决斗更加吸引眼球。

在“谁来阻挡李小强?”的大背景下,李石佛这次卷土重来,尤其他在今年的“亚洲杯”中击败过李小强,让人发出“最终还是要看李石佛”的感慨。

更早开始的“三星杯”决赛,将是李小强和李石佛第3次在世界大赛决赛中对决。从92年第3届“东洋证券杯”两人第1次在世界大赛决赛交手,到现在已经差不多8年时间。8年时间,3次对决,但每次的性质却有不同。

两人第一次交手的时候,虽然李小强已经有一个世界冠军在握,李石佛也已经在国内称王称霸,但两人毕竟都还处在成长阶段,当时的两人还处在你追我赶阶段。

在当时,可以把李小强看成“领跑者”,李石佛是“追赶者”。

到了两人第2次在世界大赛决赛中相遇的时候,两人以各自的境遇确立自己在世界棋坛中的地方,因此那场争夺,毫无疑问是当时世界棋坛的巅峰之战,谁在那场比赛中获胜,谁将确立在世界棋坛的霸主地位。

但是到了这次,这场比赛的性质又有不同。

“是的,在这场比赛中,我就是一位挑战者!”

时间到了99年10月底,李石佛已经抵达申城。在比赛头一天,面对记者提问的时候,李石佛倒是很明确的给出了自己的定位:

“请大家不要把我和李小强相提并论,现在的他当然要比我强。承认这点我没有什么不好意思,因为实实在在的成绩摆在面前,现在的我确实不如人家。但是。。。”

说道“但是”的时候,李石佛把目光对准了李小强,他对李小强一字一句的说道:

“我承认我现在不如你,但是我想和你说,我从未失去战胜你的信心。”

李小强含笑看着李石佛,若有所思。

1999年10月底,申城,第3届“三星杯”五番棋决赛第1局。依然是又张大记者陪同李小强走向赛场。

“这个李石佛,这次好像有所不同啊,平时难得这样高调。他说有赢你的信心?小强你认为他的信心从哪来。。。小强,小强,你又在发什么呆?”

“我刚才想起一个人。”

“哦?说来听听,你想起了谁?”

“小林光二。”

“小林光二?和李石佛的比赛你想起小林光二?我说小强,你的思维能不能别那么天马行空。。。”

李小强打断张大记者的唠叨:

“你还记着小林光二的那个典故吗?”

“什么典故?”

“就是他在日本棋坛成就霸业后那个典故。。。”

李小强说的是10年的事,10年前的小林算是他最辉煌的时代了,“棋圣”8连霸,“名人”7连霸,“碁圣”6连霸。由于小林辉煌的战绩,也由于他朴实的棋风,他的棋自然有人看的上有人看不上,但不管是面对表扬也好还是批评也好,小林先生自己却不为所动:

“在我看来,我取得现在的成绩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因为也许有人的围棋天赋比我高,但他绝对没有比我对围棋更热爱。当他们在休息的时候,我在研究围棋,当他们在干其他事情的时候,我在研究围棋。。。因此如果连我都无法取得现在的成绩,那反而是一件不正常的事情。。。”

说完这个典故后,李小强笑着对张大记者说道:

“我说张大记者,你难道不觉得李石佛在这点上和小林光二很像吗?”

“那你的意思是。。。”

“你现在应该知道他的信心来源了吧,他的信心来源,就是出于对围棋的痴迷,对围棋的热爱。”

听了李小强的话,张大记者再没吱声,他默默陪同李小强走到对局室门口。在准备进入对局室之前,李小强突然又冲张大记者一笑:

“正确的定位,平稳的心态,这次李石佛来者不善啊,不过你放心,他这次依然没有那么容易赢我,因为我李小强。。。对围棋的热爱不会比任何人低。”

说完这句话,李小强大步走进对局室。再过2个月就是新世纪了,世界棋坛世纪末的一场大胜负即将展开。

708。第707章 针对性的新手

1999年10月底,第3届“三星杯”世界职业围棋大师赛决赛在中国申城打响。经过一年多的等待后,李小强再次迎来最强的挑战者。毫无疑问,这是一场当今世界棋坛最高水平的较量。

李小强和李石佛的对决,到现在自然是毋庸多言,他们的每次相遇,总能吸引众多眼球,他们的每次碰撞,都能成为世界棋坛的焦点,更何况是在世界大赛决赛中的舞台了。

这是李小强参加的第11次场世界大赛决赛,已经9次折冠的他能否让自己的世界冠军数量达到两位数呢?

虽然谁都清楚,以李小强目前的状态,他的冠军数量突破两位数是早晚的事情。但无论怎么说,“10”这个数字在很多人心目中都有着不同意义,所谓“十全十美”嘛,李小强如果能第10次夺冠,这将标志着他和众人完全拉开距离,标志着李小强进入新的层次,达到新的境界。

就是在这个节骨眼,李小强遭遇了李石佛。在所有人看来,再也没有比这个更好的对手了。

“李石佛对于李小强,就如同木谷实先生对于吴清源先生啊。在围棋史上,伟大的棋手常有,但伟大的对手却并非经常能够碰到,因此从这个角度说,现在能有一个李石佛,也算是围棋界的幸事。”

在第1局比赛刚刚开始,研究室众人还处在闲聊阶段的时候,张大记者一个比喻引来大家一片笑声。当然,发出笑声的基本上都是中国人,而韩国人的脸色则不太好看。

必须承认张大记者的这个比喻好像比较贴切,但恰恰是因为这个“贴切”,才让韩国人的脸色更加不好看。要知道木谷实先生虽然堪称伟大,可“伟大”的木谷实先生同样也是一位著名的“悲剧棋手”啊。

在李小强面前,李石佛难道要向木谷实先生那样一直悲剧下去吗?至少在比赛刚开始的时候,拥有这种想法的人是很多的,大多数人更看好李小强这次能够成功卫冕“三星杯”。

“。。。李石佛很强;李石佛对小强的历史交手记录不落下风,是少数能和小强抗衡的棋手;李石佛这次心态调整得很好,他把自己摆在挑战者的位置;李小强在明,李石佛在暗;李石佛会专门研究怎么对付小强,但现在的小强则不太可能这样做,因此在备战方面肯定是李石佛做得更精细,这些都可以看成李石佛的优势。不过小强也有自己的优势,其中有一个优势更是无人能及,我甚至认为,小强只要有这一个优势就够了,他这一个优势就足够和李石佛所有优势抗衡。。。”

在观战室内,张大记者正在开展自己的神棍事业,大家见他老神叨叨的模样连忙追问:“小强的哪个优势?”

“缘分!,小强和“三星杯”的缘分!”

张大记者洋洋得意的说道:

“大家不要忘了,小强在“三星杯”中的成绩一直特别好,今年这是第3届比赛了,前两届比赛小强都夺得冠军,这次又打入决赛,这就意味着到目前为止,其实还没有人在“三星杯”中赢过李小强,这不就说明他和“三星杯”特别有缘吗?”

“你说的原来是“缘分”这个东西啊。。。”

很多人对张大记者的说法不以为然,很多人心中甚至升起对张大记者的鄙视:

“这样的人也能称为“名记”?你说的缘分不就是所谓的连胜纪录,你难道不知道竞技界有一句话:所有纪录都是用来打破的。就拿李小强自己来说吧,他在第4届“富士通杯”第一次夺取世界冠军的时候,曾经遭遇前面3届都打入决赛的林海峰先生,如果按照你的“缘分理论”,那么李小强当时就应该输。因此从这个角度说,你这个所谓的缘分,到底是李小强的优势还是劣势那还真的不好说。”

张大记者可是察言观色的高手,他把众人的鄙视之情尽收眼底。张大记者没有愤怒,大家在鄙视他,他同样摆出一副鄙视众人的表情:

“你们这些人啊。。。我就知道,你们从来就没有真正了解过小强。。。”

“这。。。”大家有的跟不上张大记者跳脱的思维,刚才还在讲“缘分”,这和了不了解李小强有什么关系?

“你们不了解小强,所以你们永远不知道他有多么闷骚。我告诉大家吧,虽然他自己从来不说,但小强这家伙其实就是一个记录狂,对于任何能够创造记录的事情他都是非常上心。就那这次“三星杯”来说吧,小强这次如果能够夺冠,他不仅能让自己的世界冠军个数达到两位数,而且能达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