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围棋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围棋梦- 第4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从这个地方也可以看出,其实在中古棋中,他们的官子远比现代棋复杂。比如上面那个例子,你用现代棋思路收一个价值3目的官子,很可能比不上一个“单官”,这就是中古棋难的地方。

在后世网络中,有很多人指责中古棋的官子水平不行,而且这种指责从职业棋手到普通棋迷都有。对于这种说法李小强从来都是嗤之以鼻的,他认为这些人才是真正的无知无畏。

黄范施他们不说,就算明末清初的周懒予,周东侯,汪汉年他们,包括后面一点的徐星友,他们的官子水平都非常高,妥妥的职业水平。

职业和业余的区分最重要在什么地方?不是在布局,不是在中盘,而是在官子。中古棋“业5,业6”论神马的,那得有多无知才会这样认为。

李小强当然也知道华领队在担心什么。一个问题:他怕古大力他们产生思维定势。

由于规则不同让两种棋的收官方法不同,如果这种方法练多了,在下现代棋时也用中古棋的思维老想去“切断”。。。华领队担心的就是这个。

“小强,你就不怕他们产生思维定势?”

李小强对此默默无语,应该说这种担心当然是存在的。这其实也是中古棋的悲哀。由于“座子”原因,让现代人不理解中古棋的布局。又由于“还棋头”的原因,让人不愿意去研究中古棋的官子。现代人对中古棋的认识,大多认为中古棋只有中盘水平不错,但布局和官子差得一塌糊涂。

这到底是因为他们真的差呢?还是我们认识不足?

“大家都量力而行吧。。。”李小强开口道:“。。。虽然中古棋中很多东西到现在已经毫无用处了,不过有时候多看看总没坏处的。”

为此李小强还专门举了自己的一个例子:

“你们还记得,我和李石佛在今年“东洋证券杯”中的最后一盘吧?”

这盘棋大家怎么能不记得。说这盘棋是今年最重要的一盘棋,甚至是改变整个事情棋坛格局的一盘棋都不为过。

“大家想想,李石佛最后为什么要在自己的空里补一手?如果他那块棋和其他棋联通了的话,他那里还需要补吗?”

李小强这样一说大家就明白了。正是因为李小强有古棋思维,而李石佛没有中古棋思维,李小强会比李石佛更注意“单官”的价值。虽然在那盘棋中其实也只是凑巧,但一个无心之举,却带来一盘影响深远的大胜负。

在大家聊天的时候,申城到了。“三星杯”决赛很快开始。

经过前面一段时间的“互动”,在头天晚上的决赛开幕式中,李小强和赵治勋先生见面后热情的打招呼,一副其乐融融的样子。

“李桑,请注意了,这次为了和你比赛,我可准备了一些特别的东西。”

在开幕式上,当李小强和赵治勋的手握在一起的时候。赵治勋在大庭广众之下,当着所有记者的面说了这样一句话。

“哦,特别的东西。。。”

李小强微笑着看着赵治勋:

“我等着您。。。”

676。第675章 苦心构思

1998年12月中旬,第2届“三星杯”职业围棋大师赛决赛在中国申城打响。对阵双方是李小强九段和赵治勋九段。

第一局比赛,是赵治勋九段执黑先行。

“特别的东西?老赵还能有什么特别的东西?”

自从头天晚上的开幕式,赵治勋说“给李小强准备了一点特别的东西”以后,张大记者就一直在念叨这句话。

赵治勋是成名已久的高手,他的棋路,他的风格可以说是众人皆知。而且他和李小强也算是老对手了,在国际赛场中多次相遇。光是去年他们俩就在2个世界大赛中相遇,总共下了4盘棋,可以说相互之间非常熟悉。

在张大记者看来,现在的李小强和赵治勋,那完全称得上是那种“知己知彼”的对手,因此对于本次五番棋决赛,张大记者实在想不出赵治勋还能玩出什么新花样。正是存在这点迷惑或者说好奇心,所以从第1局比赛一开始。“赵治勋特别的东西”就成了张大记者关注的重点。

不仅是张大记者,很多人同样想看看赵治勋到底准备了什么“特别的东西”,在这其中当然也包括李小强自己。

在上午的2个小时比赛时间,张大记者并没有看到什么“特别的东西”,因为赵治勋的招法一切正常,而且特别符合赵治勋的风格。张大记者唯一的感觉,就是老赵今天下得特别快。作为著名的“长考派”,老赵在序盘阶段下这么快是很少见的,这也充分说明他这次是有备而来。

对局室中的李小强和张大记者不同,他虽然还没完全看清赵治勋所谓“特别的东西”,不过他隐隐约约有所觉察。

赵治勋“特别的东西”并没能藏匿多久,大概在下午1点半左右,全局接近50手棋,赵治勋一手棋引发李小强第一次大长考。而就在李小强长考期间,在研究室的你一言我一语中,赵治勋下这盘棋的策略也大白于天下。

“啧啧,不亏是“钻地鼬鼠”,老赵今天也是拼了呀,这棋抢空抢得太凶了吧。”

必须指出的是,当李小强刚开始长考的时候,张大记者还是没看到赵治勋“特别的东西”的。其主要原因,正如他说的这句话那样,今天黑棋的下法是典型的赵治勋风格。

赵治勋是著名的治孤专家,是彻头彻尾的现实主义者,下棋特别酷爱实地。而今天的开局,好像就已经走上了这个路子,所以张大记者这时候并没有什么感觉。

不过张大记者没什么感觉不代表别人也没感觉。就在张大记者旁边,当看到赵治勋最新的招法以后,和对局室内的李小强一样,聂旋风也陷入了沉思。

“老聂,难道你觉察到什么了吗?”

“嗯,赵治勋今天应该就是这个意思了。啧啧,他今天还真是拼了呀,也舍得放下身段。。。嗯,这步棋的好坏先不论,但用这种思路来对付小强的话,好像也不失为一种好思路。。。”

聂旋风的话让张大记者满头雾水,同时也让张大记者有点抓狂:

“老聂。。。”

这个时候聂旋风才抬头对张大记者解释道:

“看到黑棋这步棋,你第一感觉是什么?”

“我刚才不是说了吗?这步棋抢空抢得很凶。这不是典型的老赵风格吗?”

聂旋风笑道:“是啊,连你都看出这步棋抢空抢得太凶了,所以我现在能够弄懂赵治勋的意思。这步棋表面上符合赵治勋的风格,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因为在职业棋手看来,这步棋抢空抢得有点太过分了,已经过分到极端。赵治勋也是职业棋手,即便是他那种特别酷爱实地的棋风,他也很少采取如此极端的下法,可他今天偏偏就这样下了。你现在知道我说他舍得放下身段的意思了吧。”

见张大记者还是懵懵懂懂,聂旋风再次提醒道:

“我记得小强在年轻的时候,好像提到过一种下法,叫做什么极端主义战法。。。”

极端主义战法!张大记者这个时候才恍然大悟。李小强的极端主义下法他怎么会不知道,当年李小强采用这种下法最得意之作,就是在首届“天元战”中屠了马小飞一条大龙。

“哈哈,极端主义战法!老赵竟然用极端主义战法来对付小强。。。”

张大记者现在当然明白什么叫做“放下身段”了,通常采取这种下法,都是弱者用来对付强者的。赵治勋先生作为成名已久的老牌超一流高手,他今天采取这种思路来对付李小强,那当然属于“放下身段”。

“嘿嘿,老赵用这种方法来对付小强,这不是在关公面前耍大刀吗?老聂你为什么会认为这是一种好思路?”

弄明白赵治勋“特别的东西”以后,这时候的张大记者还是很开心,一来他对赵治勋的“态度”表示满意,因为他采用这种下法,好像是在内心承认不如李小强。二来呢,李小强是这种下法的“原创”,因此张大记者实在不看好赵治勋能用这种方法击败李小强。

“小强走到这一步以后,可以说世界上所有职业棋手都在研究小强,思考怎么样来对付小强。小张你可以想一下,以往大家在对付小强的时候,最常采用的是哪种办法呢?而赵治勋今天的思路很有意思,至少以前很少有人想到过用这种方法来对付小强。就冲这一点,我也认为黑棋今天算是一种好思路,起码我现在就非常想知道赵治勋这样下的效果。”

张大记者现在差不多明白聂旋风的意思了。以往大家在对付李小强的时候,最常采用的其实是李石佛那种方法。

李小强下棋不讲究“均衡”,这是世界棋坛众所周知的。棋盘上的形势越混乱,棋盘上的格局越“失衡”,李小强好像就越容易发挥,这是大家对李小强的认识。

下棋总是要针锋相对,要扬长避短,要想办法避开对手擅长的领域嘛,这是一种非常正常的思路。因此大家在和李小强下棋的时候,总是下意识的想维持一个“均衡”的局面,认为这样做就能抑制李小强的发挥。一如李石佛,马小飞他们对付李小强那样。

应该说这种思路也没有什么问题,但为什么其他人用这种方法来对付李小强的时候效果不佳呢?这主要还在于李小强非常不错的官子水平。

没错,采用这种方法也许确实能抑制李小强的发挥,让他在序盘和中盘都占不到什么便宜。但是大家都知道,所谓“均衡”的局面往往就意味着细棋,李小强占不到便宜是没错,但往往也意味着你也占不到什么便宜。

因此你想用这种方法击败李小强的话,就还需要有一个先决条件:你必须具备超强的官子功夫,至少不逊色于李小强的官子功夫。

为什么在当今世界棋坛,马小飞和李石佛是赢过李小强最多的两位棋手呢?其中原因就在于此。

而在今天,赵治勋没有采取这种思路,他反其道而行之,准备用更加极端的下法来对付李小强的极端。这是一种新的尝试,至少以前基本上是没有人采取这种方法来对付李小强的,所以就连聂旋风也“很想看看这样下的效果”。

“有意思啊,赵治勋这次明显是有备而来,我认为就凭他这份苦心,他这个思路也值得称赞。”

分析完赵治勋的意图后,大家又回到当前的局势。张大记者询问聂旋风:

“老聂您认为小强现在到底在想些什么呢?”

聂旋风笑道:“小强现在之所以长考,应该是他也明白赵治勋的意图了。而且有了黑棋这手棋以后,整个格局正面临一个重大分歧点,这盘棋是战是和,全在小强一念之间,因此他这个时候当然要考虑清楚一点。“

“按照小强的脾气,我估计他多半都会选择战吧?”

聂旋风再次巡视一遍面前的棋盘:“按常理来说应该是这样的,但是你注意到没有,黑棋虽然抢空抢得很凶,但是他全盘竟然没有一块孤棋。所以是战是和,我估计小强一时间还真下不了这个决心。。。”说到这里聂旋风摇头叹道:

“看来赵治勋对这次决赛还真是做过精心的准备啊,也难为他的一片苦心。。。”

是的,这是聂旋风今天第2次提到赵治勋的“苦心”。

张大记者这时候也观察棋盘,发现现在的形势还真和聂旋风说的那样,赵治勋虽然抢了很多实空,但棋盘上还真的不存在什么孤棋。

当然,形成这种格局白棋也不可能完全一无所获的,就在黑棋拼命拼抢实空的时候,在棋盘的中腹,白棋隐隐约约之间已经形成一个巨大的模样。

“白棋应对这种格局通常有2种办法,一种是主动制造战机,想办法诱使黑棋出现一块孤棋。白棋想达成这个目的并不难,只要强行扩张模样,逼迫黑棋忍无可忍打入就可以了。另外一种办法就是直接用这个模样来围空,虽然这在普通局面下不是个好办法,但在今天的特殊局面下,由于黑棋的下法太极端了,招法已经失去自然,白棋一块大空完全可以和黑棋所有实地抗衡,因此这种方法应该也可行,现在就看小强怎么选择了。”

“那老聂你认为现在白棋的形势不错咯?”

聂旋风摇头道:“现在不是形势不形势的问题,我相信小强现在的长考,他也不会去考虑现在的形势好坏。”

“那他现在在考虑什么?”

“主动权!”

“因为赵治勋的苦心,目前的主动权似乎掌握在黑棋手中,能不能夺回主动权,这应该是目前小强思考的重点,我认为这也将是决定本局胜负的关键。”

李小强能不能夺回主动权呢?下午2点多钟,经过半个多小时长考后李小强开始落子。

因为赵治勋的苦心,本次“三星杯”决赛出现一个意想不到的开局。

677。第676章 功亏一篑

“三星杯”决赛首局,赵治勋选择一种独特的“极端主义战法”,这种下法出乎李小强的意料,这种下法也让李小强为难。

比赛刚进行到下午不久,李小强就进行了一次长考,下午2点多一点,李小强长考结束,当他开始落子的时候,李小强微微皱了皱眉头。

虽然说“小强长考”名声在外,但李小强自己心里清楚,这次“小强长考”的效果好像真的不怎么样。

当赵治勋前面一步棋落到棋盘上,这盘棋的基本格局其实已经形成。这是一盘典型“地势对抗”格局,或者说是一盘“极端地势对抗”格局。

脉络很清楚,格局很简单,但围棋就是这样,越是这种看似单纯的局面,看似简单的格局,棋就越不好下。这里面的道理很简单,因为形成这种局面后,棋盘上的“好点”显得有点太多了。

“如果一块棋只有一个弱点,那这个弱点就是弱点,如果一块棋看上去到处都是缺陷,你们这些弱点反而不是弱点。”

同样的道理:“如果棋盘上只有一个好点,那么这个好点确实就是好点,如果看上去到处都是好点,那可能反而没有好点。”

这两条都是围棋中普遍存在的棋理,也可以认为这就是围棋的玄妙之处。

李小强今天面临的其实就是这个问题,当极端格局形成以后,棋盘上好像存在非常多的“好点”,每步棋的价值都非常巨大,动堪三,五十目以上的价值,无论做那种选择,都足以改变棋局的流向。因此面临这种选择的时候,李小强当然需要非常谨慎,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反复斟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