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围棋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围棋梦- 第4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林先生的评价应该说非常中肯,“本格派”棋手除了下棋“没招”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怕乱。形势越乱他们越不会下,形势越复杂他们越不知所措。这也是李小强能对日本棋手保持超高胜率的很重要一个原因。

今天这盘棋就是这样的,当李小强祭出一步将局势导向复杂的强手后,彦坂直人先生虽然竭力想控制形势,想将局面导向简明,但他明显未能如愿。

下午2点钟,比赛进行了3个小时的时候,研究室判断李小强的强手成功,他在全局上已经得分。

下午3点钟,比赛进行了4个小时的时候,研究室判断李小强已经是明显优势。

下午4点钟。。。下午4点钟的时候研究室已经没人看这盘棋了。因为李小强自己就已经出现在研究室。

总共120多手,用时不到5个小时,李小强快胜彦坂直人九段!今年第2次,通算下来总共第8次打入世界大赛决赛。

这是一场意料之中的胜利,这样的结果也符合赛前大多数人的预测。因此李小强来到观战室后,大家除了对李小强礼节性的表示祝贺外,倒也没有其他反应。

现在大家最关注的,就是另外一场半决赛的结果了。到底是李石佛今年第2次和李小强会师决赛?世界棋坛继续上演“二李争霸”?还是常韧圣首次登堂入室?“富士通杯”上演中国德比?

“小强快来快来,这棋你要给我好好判断一下。”

张大记者说这话的时候声音里透着一股喜悦。因为在李小强进来之前,研究室的主流意见都是认为常韧圣优势。但由于这两位的棋风所致,常韧圣的厚重对上李石佛的坚实,他们的对局一般都会形成胶着局面,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细棋。而且所谓的“优势”那也要看是和谁下。和李石佛下成细棋的话,那还真没多少人敢轻言优势。所以张大记者一看到李小强,他就马上把李小强拉过去看那盘棋。

李小强找了块空棋盘,把常韧圣VS李石佛这盘棋前面的进程重新摆了摆。在这期间他一言不发,偶尔还会停下来对着棋盘沉思。张大记者知道李小强在分析形势,所以在这期间没有打扰他。

等李小强已经完全跟上实战进程,并且又对着棋盘沉思好几分钟,张大记者终于没忍住,他急切的问道:

“怎么样?小强你认为这棋怎么样?”

目前常韧圣VS李石佛这盘一共进行了130多手,这是全局很重要一个胜负关键处,李小强又对着棋盘琢磨一会后,对张大记者说道:

“大家的判断没错,这棋优势是应该常韧圣的优势,不过想顺利赢下来的话,好像也没那么容易啊。”

李小强的判断形势和其他人不同,他自己在比赛的时候,一般都很少进行形势判断的。这是因为李小强认为棋盘上的形势只是一种客观存在,例如100手棋的时候是一种形势,101手棋的时候又是一种形势,这都是棋盘上客观存在的。你判断得再清楚,也未必对最后的胜负有什么作用。

因此李小强在分析棋局的时候,他一般更注重的有两点:第1是看一下棋盘上还有没有什么隐蔽的手段。李小强认为这个很关键,因为棋盘上如果还有手段你都发现不了的话,你就这样去进行形势判断,那很容易贻笑大方。

第2就是看局势的复杂度,或者说棋盘上的难度。比如今天这盘棋,李小强客观认为目前是常韧圣的优势没错,但因为目前的局势还比较复杂,不确定性因素还有很多。因此李小强认为现在还不能轻言胜利。

“这里,这里,还有这里。。。”李小强指着棋盘上几个地方对张大记者说道:

“小常今天能不能赢下这盘棋,主要就看他这个地方这么定型了。这几个地方处理得好,那么小常应该能够拿下。这几个地方如果处理不当,甚至只要有一个地方处理不当。。。所以我认为现在还说不好谁输谁赢。”

“哦,这样啊。。。”

张大记者对李小强的技术分析倒没什么感觉,不过旁边的林海峰先生却来了兴趣,他指着棋盘上的某个地方………这是李小强刚才指出的3个认为可能会出问题的地方之一:

“小强,其他两个地方我没意见,但是这里呢?这里好像没什么棋吧?”

“错了,林先生,如果我是李石佛的话,我现在最想下的地方就是这里。。。”

李小强把一枚棋子拍到棋盘上,林先生目瞪口呆的看着李小强落下的这步棋,然后一阵大笑:

“啊!?还可以下这里啊?哈哈哈,这真是扩大棋盘的好棋,也是劣势下应有的态势嘛。不过话说回来,这样的棋恐怕也只有你李小强才想得出来吧,我看哪怕是李石佛,他也未必能下出这手棋。。。”

“嘿嘿,拭目以看吧。”

接下来大家当然都在拭目以待。下午4点半钟,棋局到了第1个胜负关键处,常韧圣在那个地方的应对近乎完美,李石佛没有占到任何便宜。常韧圣距离最后的胜利又近一步。

第2个胜负关键处,常韧圣的应对稍微不够精细,但亏损非常有限,没有对全局的形势造成根本性的影响。

下午5点钟,所有人都看着最后一个胜负处了,这也是林海峰先生刚才指出来的地方。这个地方的处理,很可能将决定谁是李小强决赛的对手。

到底会是谁呢?

李小强和大家一样,同样在静静等待。

661。第660章 终于坐到你的对面

“富士通杯”半决赛,常韧圣VS李石佛的比赛已经接近尾声,大家都在等待这盘棋的最终结果。

目前是常韧圣占据优势,尤其是当李小强来到观战室,他指出的3个胜负关键处常韧圣已经成功闯过2个,那么第3个关键胜负处呢?他能够成功闯过吗?

下午5点10分左右,研究室内常韧圣的支持者一片欢呼,而希望李石佛获胜的人则一阵叹息。

问题是出在李石佛身上。李小强刚才在研究室指出有一步“扩大棋盘”的好手,这步棋也许不足以逆转,但可以在棋盘上制造足够的混乱。但很可惜的是,李石佛在实战中根本没有下出这步棋。

在围棋中,有很多机会都是稍纵即逝的。一个不经意的交换后,有些下法很可能就已经不能成立。今天这盘比赛就是这样,到5点10分左右,由于李石佛采取了另外一种简单的定型下法,李小强发现的那个手段已经不成立了,这就相当于常韧圣已经度过了最后的危机。

看到这个结果,林海峰先生开口笑道:

“完胜啊!这盘棋简直就是完胜。现在看来常韧圣也已经成了大器。现在没什么疑问了,两位中国棋手会师决赛已成定局。小强,祝贺你们啊。”

张大记者同样开怀大笑:“这棋除非是小常发癫,不然怎么都输不出去了,小强你说是不是。。。不容易啊,小常能走到今天真不容易。”

李小强看过实战的进程以后,他本来也在为常韧圣高兴的。可是听了张大记者的话以后,李小强心里又开始犯嘀咕……………没有办法,真实历史中98年常韧圣和李石佛的“富士通杯”之战留给李小强的印象太深刻了。

那一场比赛,常韧圣就倒在一个简单的“勺子”。

今天同样是常韧圣大优的局面,历史还会重演吗?李小强又埋头盯着面前的棋盘仔细分析起来。

“小强你现在还不放心吗?你又在棋盘上找什么呢?”

“嗯,没什么,我就在棋盘上看看什么地方有“双叫吃”。。。”

李小强的回答让张大记者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双叫吃?你找“双叫吃”做什么,你这是跟我开玩笑吧?莫名其妙,小强你现在是越来越莫名其妙,老实说一些自以为幽默的话。。。”

李小强苦笑,心说我这话还真和幽默扯得上一点关系。如果真发生“双叫吃”的故事的话,那就是真的幽默了,只不过是一种黑色幽默而已。

黑色幽默真的会发生吗?事实上李小强的担心看上去有点多余了。下午5点半差一点,李石佛甚至没有坚持收完最后的小官子,当他看清常韧圣的黑棋目前是盘面8目左右,也就是自己最终可能要输1目半,李石佛放弃了最后的抵抗,他选择了中盘认输。

随着李石佛的认输,常韧圣首次闯入世界大赛决赛。中国棋手包揽了本届“富士通杯”的冠亚军!

常韧圣和李石佛的比赛结束后,李小强和大家一起涌入对局室观看他们的复盘。

刚到对局室门口的时候李小强就看到,常韧圣现在已经成为记者追逐的焦点,几乎所有记者现在都在围着常韧圣提问,拍照。现在依然坐在自己座位上的常韧圣满脸通红,难掩激动神色,而坐在他对面的李石佛一脸落寞。

虽然有风头被抢的嫌疑,但现在的李小强由衷为常韧圣感到高兴。说起来有趣,本届“富士通杯”,自己的晋级之路异常顺利,基本就没遇到什么强手。而常韧圣就不太了,他一路过来累克强敌。虽然同样是进入决赛,但是到目前为止,常韧圣胜利的含金量显然更高,他完全配得上现在的荣耀。

至于常韧圣为什么没有像真实历史中那样“出勺”,李小强现在也完全想通了,今天毕竟只是半决赛,而真实历史中那是决赛。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这两种比赛的性质完全不同。棋手需要承受的压力更是不同。

真实历史中的98年,常韧圣已经有了和马小飞抗衡的实力,他开始在国内棋坛和马小飞争夺第1人的位子。但是在国际棋坛,常韧圣其实就还是新丁一个。因此当他面对李石佛的时候,当需要他来扛起中国围棋的重任,他的崩溃应该说也可以理解。

但今世的情况已经完全不同了,由于自己的存在,由于受到自己的影响,现在的常韧圣肯定已经和前世不同,更重要的是他现在下棋不用背负很大的压力,中国围棋更多额责任目前的抗在自己肩上。当常韧圣没有了这个压力,他在比赛中自然更不容易出现技术变形。

想通了常韧圣的情况,李小强再看向李石佛。常韧圣的情况可以理解,那么李石佛的情况呢?

真实历史中的98年,李石佛可以说是步入了自己职业生涯的最巅峰。是现在的李石佛比前世更弱吗?李小强认为当然不可能,今世由于自己的存在,如果单纯从技术角度来说,现在的李石佛只会比前世只强不弱,那又是什么原因让李石佛的表现不尽如人意呢?

李小强认为这就是胜负世界的奇妙之处了。

李小强从来都认为:对于一名棋手来说,输棋和赢棋必不可少,失败和胜利同样重要。棋手可以在失败中看到自己的差距,在失败中磨砺自己的意志。但是胜利,尤其是不断的胜利,就可以从中获取信心,就可以培养出一种气质。

而现在的李石佛和前世的他相比,就是缺少这样一点点气质!

见记者们已经差不多忙碌完,李小强走向前去和两位对局者复盘。他先是对常韧圣表示祝贺,然后拍拍李石佛的肩膀以示安慰。。

在围棋界有一种“伤元气”的说法。聂旋风当年在“应氏杯”中被曹燕子击败算是伤了元气。自己95年连续被马小飞和小林光二击败也算是伤了元气。而李石佛呢?前年在“真露杯”决胜局被自己击败算是伤过元气,这导致他去年一整年只想着怎么对付自己,从而没有获取任何世界冠军。

当然,更重要的还是刚刚结束不久的“东洋证券杯”了。如果说“真露杯”只是“小伤”,那“东洋证券杯”上发生的大逆转就是真正的“大伤”。

有些棋手被“伤了元气”后一辈子都走不出阴影,例如真实历史中的聂旋风,马小飞。那么李石佛能走出阴影吗?

李小强相信他一定能够做到的,如果连李石佛都做不到的话,李小强实在想不出当今世界棋坛还有谁能做到。

因此哪怕现在的李石佛看上去有点落魄,李小强依然把他看成生平劲敌。

至少在最近几年,李小强依然会把李石佛看成自己的头号大敌。

这其实在复盘时候就可以看出来。当李小强参与进去复盘后,他首先把自己在研究室中发现的手段摆了出来,常韧圣看了冷汗连连,他表示自己在对局的时候根本没想到那个手段,如果实战真这样下的话,那今天这盘棋胜负难料。

而李石佛看过这个手段呢,他除了对李小强表示佩服以外,他并没有在这个地方纠缠,而是和大家研究起这盘棋的开局,因为他认为这盘棋自己之所以输棋,布局落后才是主要原因。

李石佛的这个态度反过来让李小强佩服了。因为李小强深知李石佛这个态度才是直指本心,抓住了问题的关键。

拥有这种态度的李石佛,李小强不认为他会长期低迷。

李石佛既然想研究序盘,那大家就陪他研究序盘。只可惜布局这种东西,本来就很难有标准答案的。大家都知道这盘棋李石佛布局没下好,但具体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李小强,李石佛,常韧圣三人的意见完全没法统一。

今天正好林海峰先生在场,因此李小强盛情邀请林先生参与一起复盘。

具体的技术问题倒是没有什么好说,不过看到这幅情景后,在场的山田履面子记者倒是感慨万千,他当时拍了一张照片,时候把这张照片发表在杂志上:

“这就是日本围棋落后的原因吗?”

在照片中,李小强,李石佛,常韧圣三位中韩顶尖青年棋手围着林海峰先生,正在聆听林先生教诲。在照片中,李小强的身影倒是有点模糊,唯有李石佛的形象最突出,他眼神中流露出来的求知欲望,流露出来对围棋的虔诚任何人都看得出来。

大家对棋局的研究进行了很久,直到有人强行打断大家才恋恋不舍的散去。

“富士通杯”是日本人举办的比赛,日本人做事很多时候都是一板一眼的。比如本次比赛,虽然在决赛中已经没有日本棋手的身影,但赛后的一些必要程序,例如说举办闭幕仪式,让两位进决赛的棋手发表一下对决赛的展望等等,这些东西主办方还是不会马虎。

有点出乎李小强意外的是,主持人竟然又是梅泽由香里。昨天没看到她,今天白天没看到她,不知道她从什么时候就从东京跑来大阪。

“常九段这是第一次进入世界大赛决赛,那么在这个时候,您有什么话想对你的对手说呢?”

因为决赛已经是中国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