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围棋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围棋梦- 第3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概念?30年后又是什么概念?

在目前这个年代,40万美元可以轻松在京城买10套以上房子。30年后,3环以内买一套房子可能都非常困难。

因此“应氏杯”半决赛的份量,它可能相当于其他两个世界大赛的决赛。相当于日本除“大三冠”外的所以头衔战。相当于3到5个韩国头衔战。相当于8到10个中国头衔战。。。

现在,李小强和曹燕子,就即将进行这样一场比赛。不仅如此,除了奖金以外,这场比赛还代表着荣誉,代表着不同的身份和地位。。。用后世的话来说,谁能赢下这场比赛,就代表了在围棋界不同的“咖位”。

因此当李小强和曹燕子走进对局室以后,当两人面对面坐下。那种重大比赛特有的紧张气氛扑面而来。

不仅对局室内的气氛紧张,研究室内的气氛也很紧张。更让人想不到的是,这样一种紧张激烈的气氛,竟然从比赛一开始延续到棋局的终点。

比赛一开始,通过重新猜先,曹燕子获得了选择权。这次曹燕子没有犹豫,他非常坚决的选择了黑棋。其实从这一刻开始,就决定了本局的格调。

观战室内,张大记者这样询问一同关注比赛的聂旋风:“奇怪啊,曹燕子竟然选择了黑棋,他为什么不选择大家都认为相对好下的白棋呢?”

“了不起啊!曹燕子。选择黑棋,虽说大贴目是个负担,但作战起来总是主动一点的。这两者总不能两全。曹燕子选择黑棋,他分明是明白无误的告诉小强:这盘棋,我就是要和你作战的!这体现了他的信心,也反映了他的气势。”

比赛开始以后,依然是激烈的较量,棋盘上依然展现了两位棋手鲜明的个人风格。一场让人窒息的大战蔓延全局。在这个时候,谁也没有预料到,本场比赛胜负的关键,居然要很晚才出现。

中午封盘的时候,比赛进行了2个小时。

“现在的形势怎么样呢?”

“不好说,现在的局势难分优劣。通过前两场比赛,对局双方也算知根刨底。现在唯一能确定的是,一场激烈的大战才刚刚开始。。。”

下午3点钟左右,比赛已经进行了4个小时。在这个时候,战况依然激烈,形势依然胶着。

“现在的局势又怎么样呢?”

“看不清!现在完全看不清。唉,现在两人的招法完全是走钢丝啊,只要一个不小心,就会坠入万丈深渊。这已经不仅仅是技术的较量了。这是考验双方神经的较量,是意志的较量。当然,这也是双方比拼耐心的较量。。。”

时间一点一滴的向前走,棋局也一步一步的向前继续。时间已经到了下午5点,在这个时候,比赛一共进行了6个小时,棋盘上也下了将近160多手棋。

“现在呢?现在总可以判断形势了吧?现在的局势怎么样?谁好谁坏?”

“非常细,现在的局势非常细!这是一盘典型的大杀小输赢。太混乱了,现在的局面太混乱了!说实话,由于还有很多地方没有定型。现在我也说不清谁好谁坏。我认为这样的局面,谁胜谁负都有可能。。。”

棋盘上的战争无论多复杂,总有到收束的时候。一盘棋无论下多长时间,也总会有见分晓的那一刻。时间已经到了下午5点40,在这个时候,整盘棋已经下了6个小时40分钟。棋局进行到现在,棋盘上大型战斗已经结束,大官子也已经抢完。现在好像可以进行形势判断了。

研究室内,聂旋风紧张的盯着棋盘,一遍一遍的清点目数。而张大记者紧张的盯着聂旋风的脸,他仿佛想从聂旋风的表情中看出局势优劣。

“黑棋盘面8到9目的样子。。。嗯,最少8目。现在看来,小强总是要差一点的样子。唉,真希望我的判断是错的啊。。。”

聂旋风的判断没有错,因为研究室还有其他高手。经过大家认真细致的研究,大家一致判断黑棋盘面领先8到9目左右。

听到这个结论后,张大记者神色黯然。在“应氏杯”中,黑棋要贴7目半。如果大家的判断准确无误,这也就意味着李小强将以半目或1目半的差距输掉比赛。

“小强到底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呢?”

“这里,我认为很可能是这里。。。”聂旋风指着棋盘上的一个地方说道:

“在这个地方,小强的招法好像不够精细,因此吃了点小亏。我认为很可能就是这个地方的失误,才导致目前的局势落后。”

“唉,这个小强,平时不是一个很慎密的人吗?精准无误的行棋,这不一直是他的强项吗?他怎么能在这种关键时候掉链子。。。”

见张大记者在那哀叹连连,聂旋风安慰他道:

“你别埋怨小强了,在围棋比赛中,没人能做到完全没有失误。而且我认为啊,小强出现这种失误,很可能和“应氏杯”的赛制有关。你要知道,小强的读秒功夫,那是相当的厉害。可偏偏“应氏杯”没有读秒。因此对于在这种赛制中,怎么合理的分配用时,小强可能就不太习惯了。最起码他没有曹燕子那么有经验,因此出现一点小失误实属正常。。。”

的确,曹燕子是上届“应氏杯”的冠军,他对于这种赛制,那当然要比李小强更有经验得多,。因此聂旋风用来安慰张大记者的理由,好像也说的过去。

不过张大记者听了聂旋风的话以后,他表情为之一振。在这个时候,他好像想起了另外一个重要问题:

“老聂,你说这盘棋会不会。。。会不会出现罚点定胜负的情况啊。。。”

听了张大记者的话以后,聂旋风同样为之一振:

“啊!还真是呀,我怎么就没想起这个问题呢。快。。。快去查查,查查现在双方的用时是什么情况。。。”

“应氏杯”是每方用时3个半小时的赛制,超过固定用时,那就要“罚点”,每半小时罚2目。到目前为止,比赛已经进行了6小时40分钟。从理论上说,只要比赛超过7个小时,那么至少有一方是需要“罚点”的。甚至双方“罚点”都有可能。

今天的这盘棋,到目前为止才下了180手棋不到。因此想在20分钟之内结束比赛,这种可能性好像不大。那么这样一来。。。这样一来:

这盘棋很可能会出现“罚点”现象!

被“罚点“的那位棋手会是谁呢?

打探的结果很快出来,张大记者甚至激动到声音发抖:

“我已经问清楚了,曹燕子已经进入到最后一分钟,剩余的20分钟时间都是小强的。。。”

张大记者的话其实很清楚:到目前为止,李小强用时3小时10分钟,曹燕子用时3小时29分钟!

只要曹燕子在1分钟内无法完成比赛,那么他就面临“罚点”。他能做到这一点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与之相反,李小强想在20分钟之内完成比赛,这就完全有可能!

现在棋盘上的差距,只在半目到1目半之间。现在有了“罚点”这个变数,足以改变整盘棋的结果!

不仅张大记者激动到声音发抖。在对局室内,曹燕子同样在发抖,他是手在发抖。

没错,曹燕子是上届冠军,他对“应氏杯”的赛制非常熟悉。因此他现在非常清楚一个事实:

这盘棋的胜负,已经不是他能够左右了。他现在只能等待宣判,来自李小强的宣判!

对局室内,李小强静静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他在做出本局最重要一个

438。第438章 凌乱的李小强

“难道真的需要依靠罚点,才能赢下这盘棋吗?难道。。。就没有其他办法吗。。。”

对局室内,李小强依然一动不动,可以看得出来,现在的李小强正陷入一种莫名的纠结中。

作为全身心投入在比赛中的对局者,李小强对目前的形势非常清楚,甚至可以说,他的形势判断要比研究室精确得多。

在保留时间还剩下最后20分钟得时候,李小强已经判断清楚:假如对局双方都能走出最佳的收官次序,那么最后的结果应该是盘面8目,而不是研究室判断的“8到9目”。

出现这一点细小的差别,那是因为棋盘上还存在一个“单劫”。这个“单劫”,可以左右1目棋的归属。在这个时候,棋局才进行了180手棋左右,虽然大的格局已定,但还是有不少地方没有定型。研究室的棋手,他们并没有帮对局者仔细计算劫材的,因此他们把这目棋作为“待定”,给出了黑棋领先8到9目的结论。

研究室可以不计算,但是李小强不能不计算啊。在保留时间还剩下最后20分钟的时候,李小强其实已经算清楚了,自己的劫材有利,这个劫曹燕子应该打不赢。因此最精确的判断应该是盘面8目。

然而,这并没有什么卵用!

无论是8目还是9目,最终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正常进行的话,这盘棋将以自己的失利而告终。

“难道真的需要利用规则的帮助,自己才能获得胜利吗。。。”

李小强几次把手伸向棋盒,却几次缩了回来。说实话,李小强不甘心,他是真的不甘心!一位职业棋手的尊严,一位重生者的尊严,他非常渴望能堂堂正正的击败对手,而不是所谓的“合理利用规则”。

哪怕这个规则是合理的,哪怕这个规则对比赛双方来说是公平的。但是在李小强内心的最深处,他不愿意这样做!

“假如这盘是我执黑,假如是我的盘面6到7目,我会利用罚点来赢棋吗?应该会吧。可是。。可是人家是盘面8目啊!让人家盘面8目输棋,我还真的不好意思,这种事我做不出来。。。”

“假如,假如另一场半决赛是大竹赢了聂旋风,那我现在会犹豫吗?应该不会的,那我肯定会毫不犹豫的利用规则赢棋。可是。。。可是另外一边偏偏是中国棋手赢棋了呀。。。”

在这个紧要关头,李小强就这样矛盾的纠结着。他一边在那胡思乱想,一边在巡视着整个棋盘。

突然,李小强在一个局部定住了目光!

在对局室的另一边,正在等待宣判的曹燕子已经调整好心情,他已经做好了失败的准备。时间在一点一点的流逝。5分钟过去了,10分钟过去了,可李小强依然一动不动。在这个时候,曹燕子不禁抬头看了对手一眼。曹燕子看到:李小强正在举目望天,看他那副样子,他好像正在研究这间对局室的某处天花板。

这已经是2人第3次正式交手了,因此曹燕子对李小强这个对局习惯还是有所了解。曹燕子心里清楚,对手正在紧张长考,他好像在棋盘上发现了什么隐蔽手段。

“他到底发现了什么呢。。。”

这个时候,曹燕子也顾不得“罚点”的问题了,他也埋头紧张的计算起来。

短短的10几分钟,却让人感觉时间是如此漫长。在研究室内,一直没有见到最新的棋谱,张大记者已经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这个小强,他怎么还不落子?他难道已经下昏头了吗。。。”

时间已经到了下午6点55分。在这个时候,李小强还有5分钟保留时间,曹燕子还剩下几十秒。在这个时候,结束长考的李小强终于动了,他再次把手伸向棋盒。不过注意观察李小强的表情,却发现他依然处在纠结中。

是的,李小强刚才是发现了一个很隐蔽的官子手筋。有了这步棋,好像确实能够压缩对手一目。不过李小强认为,这个手段好像还不足以影响最后的胜负。因为李小强已经计算过,这个手段是能便宜一目没错。不过也有一个缺点,如果要兑现这个手段,好像会影响自己的劫材数量。

也就是说,如果要便宜这一目,自己的劫材将会减少。这样一来,那个“单劫”自己就未必能打赢了。

到底能不能打赢呢?现在的李小强也不清楚。原因很简单,由于时间紧迫,他已经来不及计算劫材的多少了。因此摆在李小强面前还有两个选择。

第一还是“合理利用规则”,李小强相信,在目前的局面下,逼迫对手罚点的同时,自己用5分钟的时间来完成比赛,应该还是有把握的。

第2个选择,就是在棋盘上兑现那个手段。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5分钟时间无论如何都下不完。这盘棋的胜负,很可能就要用那个“单劫”来决定了,可自己偏偏还没有算清楚劫材的数量。

到底要如何选择呢?对局室内,李小强缓缓捻起一枚白子,他在对手惊异的目光中,把这枚棋子缓缓的拍到棋盘上面。。。

6点10分,最新的棋谱终于传到研究室。李小强的选择再次引起这里的骚动:

“啊!这里还能出棋吗?快来摆摆,大家快来摆摆。。。”

比赛的进程依然紧张,紧张到让人窒息。不过在对局室内,曹燕子已经恢复了从容。从6点5分开始,比赛双方都已经罚点一次,这也就意味着李小强失去了一次机会。在比赛用时上,大家回到同一水平线上。接下来每人还有半个小时。

有这半个小时,足以让曹燕子算清这个局面下所有变化!

时间继续一点一滴的向前走,而这盘棋也终于渐渐的接近终点。时间到了下午6点40,虽然棋局还没有结束,双方还在打那最后一个单劫,不过到了这时,无论是谁都已经看清:

李小强的劫材不足,曹燕子将以半目的优势获得本场比赛胜利!

“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比赛结束后,曹燕子顾不上收拾棋子,他更顾不上复盘,他死死盯着面前这个年轻的对手,他第1句话就是问到这个问题。

“是啊,我为什么要这样做?”面对这个问题,依然还在纠结的李小强只能苦笑。在李小强的脑海中,突然浮现出后世真实历史中的一个真实画面。

同样是某次“应氏杯”,由一位中国后辈棋手对阵赵治勋。在比赛接近终点的时候,和今天的情形非常相像,面临罚点的赵治勋落子的手都在发抖。不过在算清所有变化后,那位中国年轻棋手选择了投子认负。

“我能做到这一点吗?”

李小强扪心自问,自己可能做不到这点,对于这位年轻棋手的选择,李小强也未必完全赞同。不过李小强还是认为:面对这位年轻棋手的坚持,理应得到所有人的尊重!

“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比赛结束后,这是李小强第2次面临这个问题了。不过这次问话的,是聂旋风。

李小强静静看着面前的聂旋风,心里有那么一丝丝感慨:

“聂老师,您跟我说实话,当您再次闯入决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