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围棋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围棋梦- 第2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现在好了,吴教练面对梅泽这种情况,他恰恰就需要一种“高效和快速”的方法。所以他第1时间想到李小强。

等李小强想通了所有问题后,李小强突然心中一动。他笑着对吴教练说道:

“您放心吧吴教练,您既然把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那么这件事就包在我身上。半年之后,我保证让那个丫头达到在日本入段的水平。这样吧,那丫头的训练计划就由我来制定吧。不过我需要人配合,也需要人帮忙监督。”

听到李小强老气横秋的称呼梅泽由香里“那丫头”。吴教练差点忍俊不止,不过他现在已经顾不得那么多,他忙不迭的说道:

“好好好,你有什么要求你尽管提。。。对了,你还需要什么人帮忙吗?”

“也没有什么特殊的要求,让那丫头平时跟着国少队训练就行。我们国少队有这么多人,偶尔让小猪他们和她下下指导棋,我估计也不会占用大家的很多时间吧?我唯一的要求,就是希望调赣源省的江承华教练来这里帮一段时间忙。”

吴教练也是从事围棋教学工作的。他听到李小强提到江承华的名字。他稍微思索一会,然后略有所思的对李小强说道:

“小强,你这是。。。”

李小强打断吴教练的话,他诚恳的对吴教练说道:

“吴教练,您也是从事围棋教练工作的。您也知道目前很多基层教练的难处。大家都知道,地方围棋队已经不可能以体工队这种形式存在了。依靠社会办围棋几乎是唯一的选择。不瞒您说,我对于一些围棋教学的方法,也有一些自己的理解和想法。不过呢,我的这种方法并没有经过实践,我想在我们家乡小范围实验一下。这就是我想请江教练过来帮忙的原因。”

李小强所说的,无非就是围棋市场化的问题。不过对于“市场经济”这个名词。要到明年他老人家南巡以后,才成为一个时髦的名词。因此在这个时候,李小强用了“依靠社会办某某”来替代。意思其实都是一样的。

在中国的后几十年中,国内围棋的教学模式已经非常成熟了。在这其中,有相当多的成功之处。不过李小强还是认为,这里面还是出现了不少偏差。这其中最大的问题,还是太过强调围棋的竞技性,而忽略了围棋的文化属性。这就让围棋少了很多乐趣。也流失了很多棋迷。

李小强一直认为,围棋是一个充满趣味的游戏。围棋的魅力,决定不仅仅在于它的竞技性。围棋的好处,也不仅仅是围棋高手才能享受。

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感受围棋的魅力,也算是李小强另外一个梦想。想要做到这一点,仅仅依靠一个国家队是没有用的。中国围棋想要发展的根基,其实还在各个地方队。而地方队的关键,还是在于基层的围棋教练或围棋教师。

在几个月前,李小强和熊老聊天的时候,李小强就已经有这个想法了。李小强相信,有了自己这块“金字招牌”,那么只要运作得当,在其他地方不敢说,仅仅是在自己家乡的话,围棋活动还是能够开展得很红火的。这样一来,也正好可以帮助江承华他们“顺利转型”。

时至今日,李小强认为时机成熟了。现在就是付诸实施的时候。所以李小强想到叫江承华来京城,有一些细节他还想和家乡的围棋教练交流一下。顺带趁这段时间,给江教练灌输一些自己的理念。

“小强,我支持你!”

听过过李小强的想法后,吴教练当然会表示支持。因为在这个时候,很多地方围棋队都面临“转型”。李小强能够主动在这个方面做点事。那当然是管理层欢迎的。

等李小强和吴教练谈完正事。两人联袂来到国少队的驻地。既然李小强已经把“特训”这个活揽了下来。吴教练只是和其他国少队成员简单交代一下,就跑去向更高管理层汇报去了。

至于梅泽由香里这里,吴教练并不认为自己需要交代什么。开什么玩笑,中国可是派出一位世界冠军作为“总教练”。这个规格够高了吧?这够给日本围棋面子了吧?因此吴教练不认为梅泽会有什么不满意的。

等到吴教练离开后,李小强舒服的往沙发上一靠:

“刘二刘二,你快去把他们那几个都叫齐咯。就说老大我今天有事情交代。你们以前不是都怕了教练的管教吗?现在好了,老大今天给你们争取到一个当教练的机会。快去快去。。。”

就当李小强洋洋得意,他准备过一把“总教练”的瘾的时候。李小强发现不对了。因为平时一呼百应的自己,今天好像没人理睬。赵大宝倒是和邵伟刚他们在那交头接耳。还不时对着自己指指点点。一个个好像很神秘的样子。

在另外一边呢,李小强突然发现,林梦雨和梅泽由香里好像在那“相谈甚欢”。由于她们两位离李小强近一点,因此她们的聊天李小强隐隐约约还能听到一点。用心听一下的话,李小强甚至在空气中嗅到了一点火药味。

“。。。您是李桑的高中同学吧?您可能不知道吧?我很早的时候就认识李桑了。记得他第1次到日本比赛的时候,我就认识他了。。嗯,那个时候他应该是11岁吧。我记得他小时候的样子很可爱哟,我还掐过他一次脸。。。”

“这个死丫头,都这么大了还揭我小时候的短。更严重的是,居然揭到林梦雨那里去了。。。”在这个时候,李小强恶狠狠的想到。

“小强10岁的时候我就已经认识他了。我和他是6年同学。不仅如此,他还一直坐在我后面呢。你不知道吧,他那个时候可坏了,他经常。。。经常。。。”

“经常什么?。。。”

在这个时候,李小强特然和林梦雨对视了一眼。林梦雨的脸色蹭的变红。她瞪了李小强一眼,她的脖子甚至不自然的扭动一下。不过在这个时候,她也终于不好继续说下去了。

坐在沙发上的李小强嘿嘿傻笑:

“我还真就奇怪了,我当年盯着你的后脑勺看的时候。其实我自己都是无意识的。我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走神。可是我也从来没见你回过头啊,你当年是怎么知道的呢?。。。现在好了,现在问题严重了。你这个不自然扭脖子的动作,不会是当年留下的后遗症吧。。。”

“你可能不知道吧。职业棋手往往是孤独的,因为他们的精神世界外人是很难理解的。。。”

“我知道你这次过来,是准备成为一名职业棋手的。那么就祝您在中国生活愉快。。对了,欢迎来到中国做客。。。”

“这这。。。这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

就在李小强一团浆糊的时候。老班长廖琼同学走了过来,她笑嘻嘻的低声对李小强说道:

“李小强,当老鼠偷油碰到金蝉脱壳的时候。你现在的滋味如何呢?”

“。。。。。”

336。第336章 越来越难的忽悠

“这,这样也行!”

在这件训练室的另一边,赵大宝貌似正在讲述李小强的“光辉事迹”。特别是当他讲到“老鼠偷油”这个故事的时候,那他更是眉飞色舞,他在那挤眉弄眼,愈发绘声绘色。让周围一帮国少队成员个个听得如痴如醉。

要说常韧圣他们哥几个,以前一直生活在一个相当单纯的圈子里。可现在也是刚刚进入青春萌动期的青少年啊。因此在这个时候,他们对李小强是愈发的“敬仰”,看向李小强的目光自然又是不同。

一时间,整个房间的气氛好像怪异到极点。刚刚还准备过一把“总教练”瘾的李小强,这个时候也有点手足无措。

“嘿嘿,你们聊。。。你们聊,我现在要过去那边一趟。。。对了,晚上一起吃饭啊,算是给由香里和。。和我同学接风。。。我请客。。。伟刚,就麻烦你过去安排一下。。。对对,就是我们国少队经常去的地方。。。”

李小强所说的“那边”,其实就是国家队成年组的训练室。在搬进中国棋院以前,围棋队的地盘并不大,训练室和办公区域是连在一块的。

见到李小强突然开溜,一群唯恐天下不乱的家伙虽然有点遗憾。但是整个房间的气氛总算是正常点。等到刘二将其他人都召集齐以后。嗯,一帮年轻人终于可以聊下正常点的话题了。

在这其中,梅泽由香里虽然显得“势单力薄”,而且是个外国人。但是她好呆也算是围棋圈内人士,以前也曾经跟随“秀行军团”来过中国。因此和国少队很多人也认识,彼此之间不算陌生。

真正是第1次来到这里的,是林梦雨和廖琼两位。好在她们这边也算是“人多势众”,还有一个赵大宝夹在里面,因此也不怕受到大家冷落。再加上她们是刚入学的新大学生身份。这对于国少队这帮人还是非常有吸引力的。邵伟刚和常韧圣他们不停的在问这问那,好像对大学的校园生活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这样一来,这个房间奇怪的一幕出现了:这些因为李小强而结识的年轻人,反而等到李小强离开以后,才真正呈现出一副很融洽的场面。

李小强如果看到这一幕,也不知该如何作想。

“梦雨,你们家李小强这招“金蝉脱壳”,现在好像是越玩越顺溜了,我说你今后可要小心了。嘻嘻。。。”

大家聊了一会后,廖琼用这样的话跟林梦雨开起了玩笑。不过她们也不用担心其他人听见,因为她们是用家乡的客家话在交谈。

“我知道的,小强这次还真的不是“金蝉脱壳”。他刚才出去的时候,应该是真的有事。”

“不是吧,这你也能够看得出来,你也太厉害一点了吧!嘻嘻,希望你没有看走眼才好。大家明明不是都看到了小强落荒而逃吗,奇怪。。。”

廖琼这次有点冤枉李小强了。李小强刚才出去,他还真的有事。因为就在刚才,李小强好像看见了应昌期应老先生。因此他非出去不可。

“小强?很久没看到你了,我还没有祝贺你获得世界冠军呢。呵呵,厉害,厉害。。。”

在围棋队驻地的另一边,李小强遇到了应老先生。两人刚见面的时候,应老先生热情的对李小强表示了祝贺。不过李小强看得出来,应老先生的情绪好像并不高,他的祝贺虽然发自真心,但是他的声音也夹杂着一丝愧疚。

好像是一种无法兑现自己承诺的愧疚。

看到这幅情形,李小强的心里就清楚了。第2届“应氏杯”应该和真实历史中的一样,在这个时候出现了很大的波折和分歧。看应老先生这幅样子,双方好像依然没有谈拢,中国棋手依然面临“退赛”的可能。

在前世的时候,有很多人把中国棋手的“退赛”,怪罪到中国围棋协会的头上。说实话,这种说法还真的有点冤枉棋协了。

要知道,在真实的历史中,第1届“应氏杯”的开幕式是在什么地方举行的呢?是在人民大会堂。等到第2届“应氏杯”闭幕的时候,国内方面依然派了级别很高的官员参加,这样才让双方冰释前嫌。也保证了第3届“应氏杯”的顺利进行。

从这样两个细节就可以看出:中国围棋协会虽然是国内名誉上的“主办方”,不过陈超越这些人是做不了主的。上面说不同意,他和聂旋风这些人也只好跟着不同意。但是大家能够公开看到的,往往也只是这个级别的“声明”。这也是体制内的常规。

那么双方最主要的分歧在什么地方呢?摆在最明面上的问题,就是江,芮夫妇的参赛资格问题。应老先生非要邀请他们两位参加,而国内方面就一定不同意他们两位参加。这就是双方最主要的分歧。

国内为什么不同意他们两位参加呢?说起来很好笑,原因只是因为他们俩出国了。正巧不巧的,他们还正好是在89年出国的。大家只要联想一下这几年国内国际的政治气氛,应该就很好理解了吧?

89年以后,西方国家是在叫嚣“制裁中国”的,在加上苏联解体等一系列国际事件。特别是随着去年亚运会的召开,中国的民族情感早被渲染到了顶峰。因此这个时候的国人。在处理很多事情的时候容易神经过敏。这也是人之常情。大家只要设身处地的想想,应该就不难理解双方的分歧了吧?

到了后世,还有人抨击中国棋协不同意江,芮夫妇参加日本的职业比赛。认为中国棋协是“小心眼”。说实话,这样的抨击也根本没有道理。在这个事情上,很多人也罔顾了另外一个事实。

江,芮夫妇出去的时候,他们俩都是中国的九段。是在中国围棋协会注册的九段。很多人都知道,当外籍棋手想要在日本棋协注册的话。由于日本围棋一直以来的“老大心态”,那是必须降段注册的。也就是说,如果江,芮夫妇想要参加日本的职业比赛。他们面临的第1道关卡,就是他们必须变成“江七段和芮七段”。

大家同样为中国棋协想想,作为同等级别的协会,中国方面能够同意这种做法吗?假如是什么三段五段也就算了,在后世的时候,也有不少低段棋手通过降段这种方式加入日本棋院的。中国方面也并没有追究。

偏偏他们俩都是九段。那么这样一来,事情就难办了。中国方面绝对不会为了他们两位,接受“中国九段”变成“日本七段”这种侮辱性的事实。

等到过了几年,韩国方面愿意接受他们夫妇。他们是没有这个条款的,大家看到中国棋协从中作梗吗?应该是没有吧。因此中国方面的做法,虽然对他们两位有点残酷,但是在大道理方面,应该还是说得过去的。

其实在早些年的时候,也是因为日本棋院的这个规定,迫使了另外一件事情的流产。那是吴清源先生宣布退役以后。他为了帮助中国围棋做点事,准备在国内招收2到6名弟子去日本留学。为这件事,吴先生甚至连住宿方面都安排好了。当时在一些热心人的牵线搭桥下。国内也曾经表现出很大的兴趣。这件事情也差点就成功了。可是最终没有运作成功的原因。就是因为日本的这个条款。

李小强心里清楚,作为第2届“应氏杯”中国棋手“退赛”事件。如果按照这个年代的想法来说,大家的做法是可以理解的。你只要“代入”这个年代,才能理解这个年代人们的想法。如果你老是用后世的观点去抨击不同年代的做法,往往就不容易做到客观。比如在刚刚过去的80年代,国内还有“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