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围棋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围棋梦- 第2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现在“李小强的长考”好像也变得赫赫有名。

本局的第8手,也就是从白棋的第4手棋开始,本来是一个很普通的棋形,赵先生就开始“长考”了。最开始的时候李小强还搞不太清楚状况,不过当他看到对手落下的子,李小强很快就清楚了其中的意思。

赵治勋先生下出了一步李小强“原创”的新手!

在一个很普通的“村正妖刀”定式中,李小强在前一段时间刚刚在正式比赛中首次运用。李小强记得,那应该是去年年底的“全国个人赛”。自己是在那个比赛当中,和一位并不知名的国内地方棋手下出来的。

当然,这步“新手”其实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属于“村正妖刀”的一个“简明型”。按照这个棋型的“正变”,应该会形成黑取外势,白取实地的格局。赵治勋先生选择这样的变化,应该说这也符合他的棋风。

但李小强仔细看看全局子力的配置,今天这个局面和自己大半年前的那盘棋还是稍有差异。现在赵先生祭出这样的手段对付自己。并不是说他马上就能占到什么便宜。但是从他开局的选择以及他的长考,至少表明了他对这盘棋的重视。他对自己的研究之深,在这个细节就可见一斑了。

中午封盘前半个小时,棋盘上一共有20多个棋子。赵先生的手再次停住了,他再次开始长考。在这个时候,他甚至开始拆弄起火柴棒来,对局时一边思考,一边拆弄火柴,这已是他多年的老毛病了。一时间,李小强感觉棋盘上乌云滚滚,欲起波澜。

对于自己的动作,赵治勋先生自己是没有什么感觉的,他那完全是无意识的习惯动作。作为裁判长的加藤先生倒是对李小强示意一下,好像在替自己的师弟表示歉意。对于加藤先生的举动,李小强报以微笑回应。

说实话,对于这些明星棋手的“怪癖”。李小强只是在前世作为棋迷的时候,在各种报道中看到过的。但是在今天,这样一副场景真实的呈现在自己的面前。他们露出这些怪异的动作,是因为他们在竭尽全力的对付自己。有了这个觉悟,李小强当然不会在意。他只是感到很亲切,他甚至有一点点自豪。

当赵治勋先生开始落子后,当李小强看到他落在棋盘上的最新一手棋。李小强的“自豪感”不见了。因为他看到了一步出乎自己预料的棋。看到了一步“别人下都不正常,只有赵治勋下才算正常”的棋。

到了这个时候,李小强心里非常清楚,看来赵治勋先生是拿出了自己的“成名绝技”啊。随着赵先生落下这步棋,整个棋局的第一个重点分歧点好像已经到来。因此李小强要好好思考一下,以确定自己的作战方案。

在整个棋局前面的进行中,虽然赵治勋先生好像在拼命的捞取实地。但总体上的运行还算是比较正常。白棋虽然捞取了2个半的角地,但黑棋也张起了一点的外势。由于目前的局面还很开阔,虽然这些外势还没有联系起来,但是李小强并不着急。因为黑棋也成功的断开了白方的一块棋,并且让这块白棋无法就地做活。这样一来,在棋盘的上方形成了一个“互跑”的局面。

按照李小强的设想,只要是形成这样的格局,那么自己根本就不用怕。由于在外围算是“敌弱我强”。自己只有装模作样的攻一攻,简简单单的运用一招“顺水推舟”。那么等到自己的外势连成一片以后,那就应该是白棋“还债”的时候了。自己并不是说一定要杀棋,自己只要稍微的攻一攻,那么很容易就可以圈起一定的目数。以补偿前面的损失。

在刚才的时候,李小强本来是给赵治勋先生留了一条“活路”的,他逼迫白棋必须向中腹出头,这样一来,李小强就可以慢慢寻找机会。

李小强同时相信:9成以上的职业棋手,包括自己在内,如果碰到这样的局面,都会选择向中腹出头。用“入腹争正面”也好,说“俯视大局”也好,有太多的理由下这步棋。因为这步棋本身就是一步好棋,有了这步棋以后,白棋不仅走畅了自身,让自己的孤棋更加安全,而且可以消除黑棋的很多潜力。是一步“一石二鸟”的好棋。

很可惜的是,李小强碰到的是赵治勋先生;是在棋道之上孤独寻找,寻找属于自己世界的赵治勋先生。在这一刻,李小强突然想起那句对赵治勋先生很精准的描述:

“我知道你们的正解,但是围棋并非只有一条路,我要寻找我的正解。。。”

就在这个时候,赵治勋先生没有选择那步“入腹争正面”的棋。他选择了继续“掏角”。在这之前,他本来就已经占据了2个半的角地了。而他现在,却想把棋盘上最后一个角地的实空抢走。

李小强应该怎么应付呢?

李小强静静的坐在棋盘边上,他开始慢慢梳理这个角部的头绪。当白棋置自己的孤棋而不顾,他突然跑来抢角的时候。李小强的第一反应,就是想首先确保住这个角部的实空再说。因为最后这个角部的实空被夺在的话。全局实空上的平衡将被彻底打破。

这样一来,虽然不能说自己的黑棋就一定处于劣势。但是实空上的压力很可能就困扰自己一整盘棋。如果自己无法组织有效攻击的话。将被白棋下成很典型的“四角穿心”之势。

不过当李小强仔细观察了全局的形势后。他发现自己这个时候还真不能守角。在这个局部,并不是说赵先生的手段有多么的犀利,让李小强无法招架。而是他这步棋运用的时机非常好。让李小强有点左右为难。

换句话说,赵先生刚才的那步棋,表面上看来是争抢实地,但是也有一点“试应手”的味道。在这个时候,李小强如果想保住自己角空的话,并非不能做到。但李小强真这样做的话,可能更如赵治勋先生的愿。

李小强仔细计算这个地方的变化,发现如果自己守角,那就必须把这颗白子往外赶,而这样一来,被赶到外面的白棋,就很容易的和他原来的孤棋连成一片。

如果这样的话,赵先生刚才的那块孤棋,就很容易就找到自己的“根”,而且是带着一定的目数“扎根”。这个才是赵治勋先生真正的如意算盘!

这样一个后果,是李小强无论如何不能接受的。

李小强为难之处就在于:自己守角的话,就让白棋轻易“扎根”,让自己失去攻击目标。就让自己最开始形成的那点外势没有用武之地。把这点角空让给白棋呢?那么实空的平衡就会彻底打破。除非能对白棋的那块孤棋进行严厉的攻击。否则的话,实空的平衡就很难找回来。

“啧啧,这真是赵先生一流的强手啊。现在看来,黑棋好像也只有将自己的角空让出来了吧?那么这样一来,这盘棋胜负的关键,就看赵先生如何治理那块孤棋了。”

由于今天是决赛,因此在上午的时候,观战室里的棋手也来了不少。当大家看到赵治勋先生那步棋后。也都认为这个时候黑棋不能守角。李小强必须乖乖的把实空让给赵治勋。这样一来,虽然说现在的胜负还早,但是说“棋局已经进入了赵治勋拿手的轨道”还是没有问题的。

因为棋界普遍认为,赵治勋最核心的围棋思想是“极端取地”,而能够支撑他这样做的,那当然是他的棋中“让攻击见鬼去”的傲骨,只有这个东西,才是最难得的精髓。

而现在,整个棋局才刚刚下了30步棋左右。赵治勋先生就用极其强横的态度,准备将整个棋局纳入自己擅长的轨道。

李小强会让他如愿吗?

在上午的比赛时间里,当棋局进行到这里的时候。李小强就没有再落子了。他需要好好的思索对策。在中午一个小时的休息时间里,也没有什么人过来打扰李小强。更没有人担心什么“支招”问题。

在早期的世界大赛中,一般是不存在什么“支招”争议的。只有到了后来的韩国围棋加入后,关于“支招”的争议才渐渐多了起来。

更何况,围棋中绝大多数的“支招”,往往发生在棋局的中后盘。比如像今天这盘棋,目前只是属于围棋的序盘阶段。属于布局中的“构思”问题,这样的“支招”往往没有什么用。反受其害都有可能。

下午1点钟开始继续比赛。李小强在整个中午好像都没有想好应对之策。他开始了本局的第1次长考。不过还好,由于赵治勋先生上午已经有了2次长考。李小强的比赛用时要比对手少很多。在上午的2个小时里,李小强只用了不到半个小时。而剩下的1个半小时,都被赵先生“挥霍”了。

下午1点半左右,李小强终于开始落子了。在前2步棋的时候,观战室里的棋手反应正常。当李小强落下第3步棋,他的对手赵治勋先生睁大了眼睛。通过闭路电视观战的棋手也睁大了眼睛。

“这。。。这。。原来还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来对付赵先生吗?”

“难道。。。难道围棋还可以这样下的吗?”

“了不起,真是了不起!真不亏是棋盘上的巫师啊。。。”

“哈哈哈,如果说刚才那步棋,是属于赵先生的“正解”,那么这步棋,就只能是属于小强的正解了吧。。。”

没错!在这个地方,李小强找到了正解!他找到了只属于自己的正确!

棋盘上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棋局还在一步一步的继续。

李小强正在用自己的“正解”,来对抗赵治勋先生的“正解”。

329。第329章 公告00N+1号

今天白天在上班,刚刚码了半章左右,我居然不知不觉睡了一觉。我明天没什么事,明天中午左右发一章,然后晚上发个大章吧。争取明天最迟后天把决赛写完。

在这和大家说一声。

谢谢大家!

330。第330章 虚实之中生虚实

下午1点半钟左右,李小强刚刚在棋盘上下了一步棋。这步棋,是本局的第41手棋。当他的对手赵治勋先生看到这步棋以后,赵先生惊讶的神情一闪而过,这惊讶的神情感染了其他人。当观战室的棋手和记者看到这步棋以后,这里的气氛开始变得热烈。

特别是那些在看热闹的媒体记者们,他们更是变得活跃起来。因为现在就连他们都知道:就从这步棋开始,今天的这场决赛,将变得异常的激烈和刺激了。

是的,李小强的这步棋并不算是什么妙手,也许连“好手”都算不上。因为这步棋刚刚落到棋盘上以后,连张大记者他们都看懂了李小强的意思。

这步棋的作用,更像是一种气势上的比拼,更像是强行扭转了整个棋局的流向,所以大家才会在那里大惊小怪。

“小强这个家伙,他真是连一点亏都不肯吃啊。大家看大家看,有他这样下棋的吗?其实把角上那点实空让给对手也不是不可以。毕竟白棋外面的那块孤棋显得更苦了不是?黑棋完全可以施加更严厉的攻击。可是他偏不。我估计啊,小强就是觉得心情不爽,他不愿意走进赵治勋先生所预想的棋路。啧啧,他真是连心情上也不愿意吃亏啊。。。”

正如张大记者所说的,李小强的这步棋,大家首先看到的不是技术上的得失。而是气势上的针锋相对,所以大家的反应才会这么激烈。

就在白棋跑过来“掏角”的时候,由于赵治勋先生选择的时机很好。因此在这个时候,黑棋基本上是不能自己守住角空的。这是目前局面下最差的选择。当李小强长考的时候,大家还以为他在考虑如何走厚外围,然后对白棋外面的孤棋实施严厉的攻击呢。

李小强前面的两步棋,他的确是按照大家预想的那样来下棋,不管后面的结果怎么样,首先切断白棋的联络再说,这是没有什么好犹豫的。

可是眼看白棋就要舒舒服服活角的时候。棋盘上风云突变了。李小强下了一步极其强硬的“二路跳”,他下了一步“搜根”的棋。他不让白棋在这个角部轻易的做活。这样一来,这盘棋想不激烈都不行了。

一般来说,李小强这步棋的技术难度并不大。假设是单纯做死活题的话,在这个角部也确实存在这样的一个手段。可以让白棋“局部不活”。但是由于这步棋的风险极大,因此无论是赵治勋先生还是观战室的棋手。都把这步棋排除在外了。

更形象的说,李小强的这步棋,这完全就像“让子棋”的招法。是高手“欺负”菜鸟的时候常用的。用棋友之间相互调侃的话来说:

“反正就是把你放出来杀,后面就看你会不会做眼了。。。”

在这种世界大赛的决赛中,没有人想到李小强会运用这样“欺负人”的招法。没人想到他会用这种招法对付世界顶尖的超一流。所以大家才显得兴高采烈。

李小强选择这样的招数,难道真是为了所谓“气势上的比拼”吗?那当然不是!李小强一向认为,自己下棋是最讲道理的。比如刚才这步棋,别人怎么看先不管。但李小强认为自己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自己可以找出很多理由下这步棋。

首先第1条,当赵治勋先生跑过来“掏角”的时候,他肯定就算准这自己不敢守空。他认为李小强肯定要让他活角。然后回过头来再攻击自己的那块孤棋。但是李小强知道,其实那块孤棋并不是那么好攻的。

因为在这个时候,棋盘上的手数并不多,局面还非常开阔。当实空的平衡完全被打破以后。白棋就处在一种“可弃可取”的境地了。赵先生随时可以根据形势的变化,来做出各种各样的选择。

如果出现这样的局面,表面看上去白棋会很苦。但真正的主动权其实是在白棋的一方。他能够进退自如。而黑棋反倒没有很多的选择。他只有“强攻”一条路。这样的局面,那当然是李小强不愿看到的。这不符合李小强的风格。

第2条理由,李小强就是想扭转一下整个棋局的流向。让赵治勋先生前面的长考变成“无效思考”。这应该也算是李小强的“时间战术”吧。

在围棋界,赵治勋先生的“读秒无误”是有名的。他在日本“两日制”的头衔战决赛中,他都喜欢早早的用掉保留时间。让自己的后半盘在读秒声中度过。偏偏他在读秒声中下出来的棋,还真的就很少出错。

难道他真的就有这么厉害吗?在1分钟之内下出来的棋,和他思考1个小时下出来的棋深度和内涵能够一样?李小强分析,情况应该并不是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