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围棋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围棋梦- 第1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家说的“单关跳”,就是这个“套路”的最后一手棋。在这个年代被认为是“仅此一手”。可是李小强突然觉得,这步棋好像并非是仅此一手。虽然说“凡关无恶手”,不过李小强认为这步棋肯定也不算好手。所以他要长考,他要寻找另外一条道路。情况就是那么简单。

李小强长考是很正常的,因为到了后世以后,“高中国流”出现得少了。自然而然,李小强对这里面很多套路也不是很熟悉。这里说的“不熟悉”,是指他并不熟悉里面的内涵,而不是说他“不知道”。

事实上,李小强还是知道这个套路的。如果是1年前,他可能就不假思索的完成了这个套路,而现在,他能够想一想了,这就是李小强一年以来的进步!不管对错,李小强现在思考的东西,就是属于他自己真正的东西。李小强确信,想真正成为一位围棋高手,一定要有属于自己的东西!

长考过后,李小强出手了。在外面简单的交换了几手棋后,李小强下了一步“跨”。

当这步棋传到观战室以后,张志东再次张大了嘴巴。和前两次不同,他这次不仅嘴巴张得很大,眼珠也瞪得溜圆:

“这这这,小强在这个地方求战合适吗?我怎么感觉这样作战有点无理呢。在这个地方,就是我这个业余棋手也不会这么下。团长,你说小强的选择是不是太业余了。他下那步“单关跳”多好,那步棋多从容啊。。。”

俞彬没有马上开口,他在棋盘上研究了一段时间后。他摇头苦笑,他嘴里嘟嘟囔囔:

“我早就说了,永远都不要去猜他的下一步棋。我其实也很想说他这步棋很业余。不过我仔细研究一下后,我隐隐知道了他的想法。。哎,这步棋到底业不业余呢?我也说不清楚,今天日本棋院有很多大高手在观战,走吧,我们去问问他们的看法。”

在日方研究室,同样有很多棋手在热烈的讨论李小强这手棋。在棋盘上拆棋的,以依田基纪和结城聪等年轻棋手为主。坂田荣男和藤泽秀行像两尊大神一样坐在位置上,没有开口说话,眼睛似闭非闭。也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在研究室内,林海峰先生同样在里面,他同样没有说话,静静的看着一帮日本年轻棋手在那里展开热烈的研究。

只要有李小强的比赛,藤泽秀行这位坚定“小强粉”是肯定会到场的。坂田先生念叨了几次“不虚此行”后,也有向“小强粉”转变的趋势。林海峰先生出现在这也很正常,只要自己没有什么事,有中国棋手到日本比赛。林先生一般都会露面。在日本年轻棋手心目中,再也没有人敢轻视李小强。隐隐约约中,他们已经把李小强视为强劲的对手。日本年轻棋手其实也是很用功的。有这种集体研究的机会,他们当然不会错过。

三位前辈好像是特意让年轻棋手自己研究,都没有开口说话。他们在静静等待年轻棋手的结论。当俞彬和张志东到来以后,俞彬也加入了研究。

良久,年轻棋手的结论出来了,依田基纪代表年轻棋手询问前辈:

“先生,他这样做值得吗?”

是的,他们的研究结论很简单,就是问“值得吗”。这个毕竟是布局阶段,各种各样的选择没有什么好坏之分。李小强的那步“跨”,只是将局面导向了另外一种格局。只要不是漏算,就不能说这步棋是坏棋。但是,这步棋是好棋吗?特别是和那步从从容容的“凡关无恶手”想比。

它值得吗?

藤泽秀行幽幽开口,他叹了一口棋:

“哎,依田君,如果你们还在讨论值得不值得的问题,你们会被这个孩子甩开很远。他这步棋的思想,他这步棋的意图,你们真的了解吗?在这种平凡的局面中,能够下出如此锐意进取的一步棋,你们居然问值不值得。”

坂田先生也开口道:

“后面将是未知领域,不过和那步“单关跳”相比,这应该是一步好棋。依田君,你们要好好领会啊。这步棋的招法虽然看上去很业余,不过它的内涵,却一点都不业余。”

看到一帮年轻人面面相觑,厚道人林海峰先生忍不住提醒他们:

“这步棋看上去很无理,看上去很业余。不过它的本质,是在追求效率。最高的效率。你们从这个角度去想,就可以理解这步棋的内涵了。后面的变化虽然很复杂,这步棋最后的效果也不一定就比那步单关跳更好。只不过,追求每一步棋的最佳效率,不就是我们职业棋手孜孜以求的吗?”

是的,李小强就是在追求效率!

当李小强选择用“星位内侧挂”。用“打散”的思路来对抗黑棋的“高中国流”。要“打散”人家的阵势当然很容易。不过毕竟是在“人家的地盘”上面作战。白棋自己也无法形成“好形”。无论如何,“立二拆二”的棋形肯定是不算“好形”的。最起码这样的棋形效率不高是肯定的。

要判断某种棋形效率高不高,一般看两方面,第1,是不是“活形”,第2,围空效率怎么样。“立二拆二”就属于那种中不溜秋的棋形。肯定不能说它是“死形”不过它肯定没有活透,只要没有活透,就有受到攻击的可能。至于围空效率,那提都不用提。根本就围不了几目空。

“打散”的最原始含义,其实就是“破空”。具体到这盘棋中,就相当于白棋用“立二拆二”破了黑棋不少空。当然,要破人家的空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这个代价就是:“自己这块棋还没有活透”。

如果这样来理解围棋的攻防其实就很好理解了。下围棋其实就是在不断讨价还价的过程。对于黑棋来说,自己的空被破了,那肯定需要在其他的地方补偿回来。首先,黑棋肯定不能让白棋轻易活透,如果人家活透了,那么自己的空就白破的。羽根先生就是这样做的,为了不让白棋活透,他选择了继续“搜根”。白棋无法就地做活,那就只好向中央出头。当然,其实说“逃跑”应该更准确一点。

对于这样的攻防战,要怎么判断其中的好坏呢?其实很简单,在这样的局面下,当白棋的“立二拆二”彻底活透以前,能够把实空补偿回来。就可以算黑棋好。反过来,就算的白棋成功。

棋局进行到现在,如果李小强下那步“单关跳”,基本就可以认为那块棋活透了。当然,黑棋也可以得到补偿,白棋破的是“星位”这边的空,趁攻击的机会,黑棋可以在“小目”那边另外形成一个模样。

如果这样下的话,双方都可以接受。谁也没有占到什么便宜。这就是“两分”,前面的布局过程,就可以称为“套路”。

李小强没有选择这样的“两分”。他选择了一条非常复杂的道路。李小强认为,自己选择的道路,虽然看上去很“业余”,看上去很“无理”。其实自己的选择才是真正符合棋理的。最起码,要比“凡关无恶手”符合棋理得多。李小强选择的是:

对攻!

围棋中最激烈,最刺激,其实也是最追求效率的下法。

没错,白棋如果下那步“单关跳”,确实可以活得很舒服,活得很安全。不过无论怎么舒服,无论怎么安全,那也只是单方面的防守。这样一来,黑棋的一连串攻击就会显得效率很高。很可能变成很完整的模样,最终转化成黑棋的实空。

在做活自己的同时,一定不能忘记对手的弱点。能够揪住对手的弱点,趁机补强自己。这样做当然要比自己单纯补强效率高。白棋的那步“跨”,就是在黑棋的模样中寻找破绽。希望能够找到以攻对攻的机会。

这就是李小强的想法。这就是李小强的棋理。

后世的“暴力围棋”,其实就是这样的道理!

“凡关无恶手”也许有道理。不过它也仅仅“不是恶手”。李小强心里非常清楚,仅仅“不下恶手”,在很多情况下是不足以赢棋的。

棋局一步一步在继续。由于李小强的那步“跨”,局面导向了一个非常复杂的局面。为了寻找对方的破绽,不惜将自己的安全置之不理。这就是现在的李小强。

这盘棋很有趣,在中午休息前的2个小时中,双方一共下了40手棋,前面30手,都是在10分钟内下完的。后面10手棋,是在剩下的110分钟内完成。临近中午休息,双方更是不肯轻易落子。双方都很清楚,本局的第1个关键处很快就要到来。

李小强继续在棋盘上证明自己的成长。

211。第211章 从对攻到对杀

一直到中午休息时间,这盘棋总共下了40手棋。在这样的重要关头,羽根先生非常谨慎,他迟迟没有落子。很显然,他需要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好好理一下头绪。

在中午休息的1个小时中,李小强倒是显得很轻松。他甚至利用这个机会小憩了一会。这当然不是说他的形势很好,也不是李小强神经大条。只是因为,现在的李小强根本没有什么好想的。当李小强选择了那步“跨断”后,他对棋盘上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都进行了验算。当然,后面每一种变化都很复杂。李小强不可能都算得很清楚。

战斗是李小强主动挑起的,不过目前的选择权还在羽根先生的手里。与其现在就去想一些没有在棋盘上出现的变化,不如养精蓄锐,保持清醒的头脑。当对手做出选择后,再来深入思考不迟。这是李小强现在的想法。

说实话,后面的变化虽然比较复杂,要求很深的计算力。不过到目前为此,整盘棋的脉络并不复杂。在大方向上面,羽根先生也只有几种选择。

只要在大方向上面没有出乎自己的预料,在具体的手段方面,李小强并不认为自己会比别人差很多。

就目前的局势来说,白棋由“立二拆二”发展起来的那块棋子并没有完全安定。用常用的围棋行话来说:这块棋还欠一手棋!李小强的意图很明显。他选择“跨断”,选择以攻对攻,就是想省略这手棋。

在中盘作战的时候,并不是每一步棋都可以用“目数”来衡量的。那么要判断棋子的效率,就可以用“手数”来衡量。打个最简单的比方,某这块棋本来需要用3手棋做活。仅仅是做活的话,目数一般不会很多的。我们假设3手棋围了6目,如果能够通过其他巧妙的手段,用2手棋围了4目。而且同样都是活得很干净了,大家会选择哪一种下法呢?

毫无疑问,大家都会选择用2手棋围4目。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基本就可以认为:

“在这个地方赚了一手棋!”

如果能够用“手数”来衡量效率,甚至用“手数效率”来进行形势判断,基本就有了业余高段水平。有很多职业高手常常说他们在下棋时不会去点目,不过依然能够感觉形势的好坏。他们没有吹牛!因为他们运用的,是“手数效率”。

当然,用“手数效率”来判断形势没有办法很精确。比如碰到李石佛这样的“猥琐流”,开始很多棋手往往觉得自己下得很嗨,下棋时心情很好,认为自己的“效率”很高,最后一点目,悲剧了。。。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只有一个合理的解释,就是大家对“效率”的理解产生了偏差,对“子效”的理解没有达到他那样的高度。围棋技术的进步当然需要时间的积累,不过到了最顶尖层次,依然需要天才的推动。到底哪个的作用更大呢?

在这盘对局中,李小强选择了“跨断”作战。从表面上看,好像和李小强以往的作战没有什么两样。对于李小强这样的“好战分子”来说,在棋盘上的作战是家常便饭的事。不过李小强自己心里清楚,藤泽秀行,坂田荣男这样的大行家心里也清楚。

李小强的围棋水平,确确实实是有进步了!

在李小强以往的对局中,大部分是为了作战而作战。因为作战,所以头绪就会比较多,就有了施展他“奇思妙想”的机会。无论他的“奇思妙想”多么绚丽。他最初的指导思想,总是逃不过“浑水摸鱼”4个字。

而现在的李小强不同,在和高手的对局中,李小强的作战开始有思想性了,开始有目的性了。这个目的,就是“追求效率!”

从“浑水摸鱼”到“追求效率”,就是李小强的进步。

中午休息时间很快过去,李小强重新回到对局室中。羽根九段中午显然已经想好了对策,下午的比赛刚一开始,他很快就落子了。一场激战很快在棋盘上展开。

高手之间的对决往往就是这样,算路和具体的手段当然重要,不过更重要的是构思。李小强想省略一步棋,想追求高效率。其实也就无形中破坏了黑棋的构思。

站在黑棋的角度说,白棋一开始就气势汹汹,跑进来“打散”自己的阵势。不过黑棋根本不慌不忙,你把我“星位”这边的阵势打散了。我可以趁着攻击你的机会,在“小目”这边构成新的阵势。在双方都向中央出头的时候,黑棋以自己的“小目”为中心,其实也虚花花的圈起了一个不小的模样。

本来黑棋就等着白棋走一步“单关跳”呢,他在获得先手后,可以花一手棋巩固自己的模样。现在白棋突然发力,强行跨断自己那一串黑子。虽然黑棋的构思被打破了,不过黑棋毫不在意。在这个地方,自己的棋子虽然被分断了,不过这里毕竟是自己的势力范围。在局部作战的话,毫无疑问是黑棋有利。更何况,目前的选择权在黑棋手里。黑棋完全可以很从容的建立起新的构思。

不过无论黑棋建立什么构思,一场激战都是难免的。羽根先生的选择没有出乎李小强的预料。在简单的站稳脚跟以后,他选择了激烈的对攻,选择了以暴制暴。这也是很正常的。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在自己握有主动权的情况下,没有人会选择退让。

在接下来的两个小时里,棋盘上的棋子从40手变成了100多手。棋盘上的战争不仅没有停止,而且有越演越烈的趋势。这场战争的起因,是李小强为了节省“一手棋”。棋下到这个时候,他依然还是没有做到“节省一手棋”,同样,羽根先生也没有办法“节省一手棋”。既然谁也无法抢到那“一手棋”。那自然战争就不会停止。

这个过程,是双方相互展示攻防技巧的过程。是相互破坏对方构思的过程。一时间,两人斗得势均力敌。正是因为势均力敌,所以双方都停不下来。好比李小强一个构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