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帛书甲本道德经 注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01帛书甲本道德经 注解-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2帛书本“侯王得一而以为正”,修改成“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纯属卖弄,又卖弄错了。〈易…乾卦〉元亨利贞。「疏」贞,正也。 
  3帛书本“毋已…将恐”句式,通行本统统改成“无以…将恐”句式,这不是心血来潮,是照应开篇排列下来的那六个以字,才用“无以”,而废弃“毋已”。修改者思维还是缜密的。但“毋已”才是老子本义。 
  4通行本把胃字统统删掉,改成一个谓字统摄在前,一是避免重复,二是胃字原本便是谓的含义。 
  5通行本用裂字替代帛书本莲字,用废字替代发字,用竭字替代渴字,都是错误,都是强奸老子本义。 
  6通行本加进一句“万物得一以生”,和整个段落意义相违背。如果加进“万物得一以静”,还算是有点道行;以生二字,就看出是修行的外行了。用万物和侯王相对,又是乱弹琴。既然加进“万物得一以生”,后边自然加进另外一句“万物无以生将恐灭”。对比之下,通行本对帛书本的修改痕迹明显可见。 
  7帛书本“谓侯王毋已贵以高,将恐蹶”,后人不解其意,以为不通顺,修改成“侯王无以贞,将恐蹶”,以和其前文修改相互对应。修改者,根本不知道侯王的高乃是无为;不知道侯王的贵也是无为。 
  8帛书本“故必贵而以贱为本,必高矣而以下为基”,后人修改成“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确实比原文通顺了。老子,文学水平显见不如后人了。 
  9帛书本“夫是以侯王自胃曰孤寡不”,后人改成“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句子显然通顺了。多加个谷字,显见修改者以为原本缺失谷字。 
  10帛书本“此亓贱之本与?非也。故致数,与无与”。后人不解其意,只好修改成“此非以贱为本也!非乎?故至誉无誉”。原文牺牲了。 
  11帛书本“是故不欲禄禄若玉,硌硌若石”。通行本修改成“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这样一改,可就不如原文清晰明白了。                    
03(通行本第四十章):上士闻道,堇能行之。 
  (注意:通行本第41;40章。这样可保持帛书顺序不变)   
  〖经文——译文〗 
  上士闻道,堇能行之; 
  (上士闻道后,能时时去行无为。堇:時也。〈管子…五行篇〉修槩水土,以待乎天堇);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中士闻道后,这闻本身都是存亡不定,何况去行无为?更是不可能的); 
  下士闻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为道。 
  (下士闻道后,大笑道,也就是轻慢乃至侮辱道,这些人那里,不笑不足以为道)。   
  是以建言有之,曰: 
  (因为这,才有三种建言说。建:设立朝律。建言:如箴言,古语,谚语等等,这里可用箴言理解): 
  明道如费, 
  (明道者,那是上士,如损一样。明白什么是大道,为了回归大道,常行无为,一切归无归空,所以说如费。费:〈玉篇〉損也,耗也), 
  进道如退, 
  (进道者,那是中士,有道可进,已经在道外,如退一样。因为“闻”尚且若存若亡,更不能去行无为了。而有为,就是退道。所以说这样的进道如同退道), 
  夷道如类。 
  (夷道者,那是下士,如下一样。下士轻慢道,埋没道,也是有为者。夷:埋没。类:种类,上述的上中下三类人,埋没道的是第三类下士,也就是下类)。   
  上德如浴, 
  (上士之行乃是上德如浴,也即上德不德。上得,乃是不得,也即无为,这才是真正的得。浴:净。这里指不得), 
  大白如辱, 
  (上士之行乃是大白如辱,也即不净而大净,这才是真正的净。白:〈增韵〉洁也。辱:污浊), 
  广德如不足, 
  (上士之行乃是广德如不足,也即不足而足,这才是真正的广得,真正的足), 
  建德如偷, 
  (上士之行乃是建德如偷,就是奉无为为国家所立的法律,把自己当作犯人去看管,处处依无为之德而行,也就不犯无为之法,最终无为了。建:设立朝律), 
  质真如渝。 
  (上士之行乃是质真如渝。也即奉真为本,却如渝。即本是真,却不自恃其真,而如渝,如同不真,这才是真正的真。渝:〈说文〉变污也)。   
  大方无禺, 
  (至大之方,没有方。禺:区域。〈管子…侈靡〉是为十禺), 
  大器免成, 
  (至大之器,没成器), 
  大音希声, 
  (至大之音,没有声), 
  天象无刑。 
  (至大之象,没有形。天:〈說文〉顚也。至高在上,从一大也。刑:通形)。   
  道隐无名。 
  (道是隐的,是无可名说的。隐:字取通行本,甲本字左王右毒)。 
  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看来,顺应道不怀疑道,才能善于回归万物之始,也即回归无;且善成,也就是成就道业。唯:〈助字辨略〉朱注,唯者,应之速而无疑也)。 
  反也者,道之动也; 
  (物极而反,道就是这样运动的); 
  弱也者,道之用也。 
  (无为守弱不争,圣人就是这样利用道的。无,是道用之始,有了无,才开始了道用。老子说,无之以为用)。 
  天下之物生于有, 
  (天下万物从有生,有是万物母), 
  有生于无。 
  (有从无生,无是万物父。逻辑上有从无生,实际上,有和无是玄同时生,一体两面而已)。   
  【笔记】 
  本章核心:不得,得一,哪个肯做? 
  答曰:上士肯做,肯行。上士肯不得,因为达到了“大”。 
  上士知道,“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知道“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知道“无”的重要性。所以,上士才能做到无为,不得。   
  一,对待道,分上中下三类人。 
  上士闻道后,能时时去行无为。 
  中士闻道后,若存若亡,不能去行无为,而是有为。 
  下士闻道后,大笑道,也就是轻慢埋没道,这些人那里,不笑不足以为道   
  二,对这三种人,曾经有建言如下: 
  ——明道如费:说的是上士闻道,时时去行,归无归空。所以说如费,费尽一切一切,实际就是彻底放下。老子言明道,佛家言明心,道理一样,因为老子的道就是心。明道,就是为道。为道,就是浴此心,也即修除玄蓝。浴心,修除污染,这就是老子所说的“为道者日云”,也即“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直到彻底无染,就是大道。而“费”就是损,所以,这里才说“明道如费”。 
  ——进道如退:是说中士闻道,道在他那里不定有无,若存若亡。闻尚且如此,行就更谈不上。这样,中士就不能去“行”无为,而必然有为。有为就是退道。所以说,中士的进道如同退道。 
  ——夷道如类:是说下士闻道,轻慢乃至埋没道。如此夷道者,是最次等的下类。类:种类,就是指上述的上中下三类人。夷道者只能归入第三类,也就是下类。“如类”,就是“如同下”。 
  注意: 
  明道者,为上士,乃是上德之人;上德不德,“不得”,行的是“无为”之道,这才是真正的得。。 
  而进道者和夷道者也即中士和下士,都是下德之人,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得。也就是说中士和下士都“不失其得”,乃是有为。有为,就是离道。   
  三,上士如何行道呢? 
  这三种人,最可学的是明道的上士。上士闻道后,时时行道。上士是如何行道的呢? 
  上士之行,上德如浴。浴乃空无,正是“上德不德”四个字。上得不得,这样不得之得,是真正的得。 
  上士之行,大白如辱。守污浊才是大净。 
  上士之行,广德如不足。不足而足,这才是真正的“广得”。 
  上士之行,建德如偷。上士,会奉德为建,也就是把无为奉为国家所立的法律法规对待。时刻小心,如偷那样看管自己,以免有为,触犯无为之法规。这样如偷而最终不偷,最终舍弃有为,而能无为,这就是真正的“建得”。 
  上士之行,会奉真为本,也就是弃假归真。但却不自以为真,反而如渝,也即变污,这样真而不真,才是真正的真。   
  四,上士如此行的目标是什么呢? 
  上士目标是达到大。达到大身,达到大道。 
  至大之方没有角,至大之器没有成,至大之音没有声,至大之象没有形。   
  五,上士如此行的根据是什么? 
  1上士明白,道是隐的,是无可名说,不可名状的。只有顺应道不怀疑道,才能有善始且善成,也就是善于回归万物之始——无也;从而善于成就道业。 
  2上士明白,“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 
  这是总结全章。指明上士“不得”的根据。 
  道动,为什么会反?因为,道生无,无反观就是有。无中生有,有又生无,有和无本身便是物极而反,便是相反相成的。其所生万物,便都具备这样的特性了。如美丑,大小,多少,等等。反,一才变成二,才有了差别比较,才有了二边对待。无反的话,便平等不二,便没有道之“动”了。 
  为什么道要用弱?那是因为,道,发挥作用,本是从无开始,之后产生有,产生万物。老子说,“无之以为用”,有了无之用,才产生了有之利。所以,道用在无,在弱。 
  3上士明白“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明白“有之利,产生于无之用”。所以,行上,上士才能做到“无为”,做到“不得”,才能时时行道。   
  六,生存生活不是圣人的目的,圣人的目的,是为了众生回归大道。 
  而世间众生只知道逞强有为,连守中都做不到,想回归大道难上加难。为了众生能够回归大道,圣人才教导我们守中,进而无为用弱,只有这样才能息争回头,才能回头是岸。说穿了,圣人是为了拯救众生才主张无为的。 
  可见,上士的不得之行,是符合大道的。   
  七,通行本问题: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玉。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1帛书本本章前四句,通行本把堇字改写成勤字,把弗笑改成不笑,把是以改成故,去掉多余的曰字,目的是通俗易懂,句式完美。把所见如字都改成若字,真是个修改狂了。 
  2帛书本“明道如费,进道如退,夷道如类”。通行本把这三句从上段话中迁移到下一段话中,忽视了最关键的道字,忽视了故字的作用。因此才做了根本性的修改。把费字改成昧字,和明字相对;把类字改成可通的颣字,和夷字相对;进和退相对。语义多完美啊。这实际是不解老子本义造成的错误。老子是在解释三种不同对道德态度,产生的三种不同的结果。 
  3帛书本“上德如浴”,通行本把浴字改成谷字,为了前后一贯,关键是不懂浴字在修行中的的真正内涵所致。 
  4帛书本“质真若渝”,通行本把渝字改成玉字,是不解渝字含义所致。 
  5帛书本“大方无禺”,通行本把禺字改成隅,是错误。“大器免成”,通行本把免字改成晚字,更是大错误;只有免字,前后文意义才通顺。“天象无刑”,通行本改成“大象无形”,这是为了更好理解。 
  6帛书本“善始且善成”,通行本改成“善贷且成”。修改者不懂始乃是万物之始,无也;成乃是指成道,所以,才错改原文。 
  7帛书本“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通行本为了达到骈文效果,修改成“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句子近于完美了。 
  8帛书本“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通行本把之字改成万字,没有大的差别。 ??         
??   
???? 
04£¨í¨DD±?μú??ê??t??£?£oμàéúò?£?ò?éú?t£??téúèy£?èyéúíò?? ?£ 
???????…???a?aò????? 
????μàéúò?£? 
????£¨μàéúò?£?ò??íê??T£?ê?íò????£?ê???£?íò??×?′?óDê?£?£? 
????ò?éú?t£? 
????£¨ò?éú?t£??t?íê?óD£?óDê?íò????£?ê?ò?£?£? 
?????téúèy?£ 
????£¨?téúèy£?èyê?ò??to?μ??£ò2?′?°ò???oío??ùμ??±?£oío?éúáù×ó£??ó????£?°???D?3é£??£ 
????èyéúíò??£¨°???éú3?íò??£??£ 
????íò???oò???±§?? 
????£¨íò????ê??oò?±§??£?ò??oò?±§£?ê??μ2?à?ò???£?£? 
?????D??ò??aoí 
????£¨ò????t??′?μ??D??×′ì?£???2?ê???ò?????£?ò???2?μ?ò?oío?£??£   
??????±ê???? 
????±???o?D?£oμàéúíò??1y3ì£?ò2?é??2?μ???μ?μ???òa?£ 
??????óD?T?a2?μ?£?íò??2??éò??′1éóúèy£??′1éóú?t£??′1éóúò?£?×????′1éóúμà?£   
????ò?£?′óμàéúíò??μ?1y3ì?£ 
????μàéúò?£oéú3??T?£ 
????μàê??á???Té??£éú3?ò??£?aò??íê??T£?ê???£?ê?íò??????£?ê?íò????ê??£ 
????ò?éú?t£oéú3?óD?£ 
?????a?T£??íê?óD£?óD???T?£ò??Tò?óD£??íê??t?£?Tê?íò????£?ê?×?3???????£??a??óD??óDê?íò????£?ê?×?3???ò????£?t£?ò?ò?ò???£?à???à???óDá??£óDê?ò?£?ê?íò?????£ 
?????téúèy£oéú3?°????£ 
????ò????t???ú?à?¥??á¢?·?ù?D£?′???±?3¤?£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