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帛书甲本道德经 注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01帛书甲本道德经 注解-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且劳心劳力。能受一邦之莜,那正是以百姓心为心,以天下为身,正是社稷之主。诟字,没有这样深刻含义。                    
44(通行本第七十九章):天道无亲,恒与善人。 
  〖经文——译文〗 
  正言若反。 
  (正言和不正言是一样的。敌对双方立场不一样,你认为正言,从对方看就是不正言。所以,言,是不可靠的)。 
  和大怨,必有余怨,焉可以为善? 
  (那么,敌对双方的大怨,想“讲和”,必然留有余怨。这样的“讲和”,怎么可以当成好的办法呢)? 
  是以圣右介。 
  (所以,解决大怨,圣人尊介为上,也即尊以甲兵防守为上。右:〈增韻〉人道尚右,以右爲尊。〈前漢·公孫弘傳〉守成上文,遭遇右武。「裕А箮煿旁唬河乙嗌弦病=椋罕疽澹侯住R恢钟美捶郎淼奈淦鳎!
  而不以责于人。 
  (而不以介向他人索取。责:索取。〈吕氏春秋…慎行论〉往责于东邑)。 
  故有德司介, 
  (因此,有德的也就是无为的,掌管甲兵防守。无为也), 
  无德司彻。 
  (无德的也就是有为的,掌管甲兵剥取。有为也。彻:剝取也。〈詩…豳風〉徹彼桑土。彻:字取通行本。帛书本字上竹头,下左双立人右冬)。 
  夫天道无亲, 
  (天道没有亲疏之分), 
  恒与善人。 
  (永恒之道,赐予那些善于无为者。也就是说,善于无为不争的人,就能近道得道。善人:老子道德经中的善人,指“善于某某”的人。不同章节中,有不同含义。本章善人,指善于天道者,也即能做到无为者,也就是有德者)。   
  【笔记】 
  一,本章核心:要重积德,葆此道。以“不得”结束德经。   
  1言语靠不住,正言若反。 
  正言和不正言是一样的。敌对双方立场不一样,你认为正言,从对方看就是不正言;你认为是不正言,在对方看就是正言。各有各理。所以,言语是靠不住的。   
  2圣人“右介”。 
  和大怨,讲和,这是读书人第一能想到的。老子说,讲和是靠不住的,因为正言若反。讲和的话,就必然留有余怨。所以,圣人“右介”,也就是把甲兵防守尊为上策。但并不使用甲兵去夺取他人。在第七十一章,老子说:“吾不敢为主而为客,吾不进寸而芮尺”。拿出你的实力守护好自己,这就是圣人“和大怨”的无为之行。   
  3介,很重要。 
  无为固然重要,乃是重中之重。但在防守中,那个“介”也很重要,没有介,也即没有实力的话,一切都是乌有。所以,老子才一再强调,要“重积德”,在生活中,要“鄧之又鄧,以至于无”。只有这样,才能归根,归静,不盈,才能葆此道。   
  二,能想到离道是真正大怨,才是修行者。 
  大,道大,天大,地大,王大。怨,离才有怨。离道,离天,离地,离王,等等,而离道是人间最大怨。归还道,顺从道,就是真正的和大怨。这一点,往往被多数人忽略。   
  三,归顺道,就要无为,哪个能做? 
  修行之道,莫落言诠,要注重躬行。归还道,解脱生死,说得再好听也没用,言是靠不住的。嘴上说无为,行上涛声依旧,如何解脱生死?“是以圣右介”,圣人不右言而右介,也即把介放在尊位,是令众生,通过“戒行”之铠甲,也就是通过“无为不争”,去防范“司杀者”,防范有为。这样逐步壮大无为之实力,直到归根,达到静,从而回归到性,进而得道。无为,能见如是之好,百姓自然归附了。这就是圣人的无为而为。 
  通过生活而言道行道,这是老子高明处。老子的道德经,是生活道,道生活。   
  四,老子劝告:天道无亲,恒与善人。 
  天道,对人对物对一切,都没有亲疏远近之分。“恒与善人”,为什么? 
  恒,乃是大道之恒。与,是赐予。善人,在此处乃是指善于无为者。因为无为不争者,绝非有余者,而是不足者。天道恰恰是“损有余而益不足”,所以,天道必然是“恒与善人”,正是老子所说的“下者举之”。 
  所以,只有无为不争者,生活上才能得到天道之赐予;修行上才能回归大道,才能真正得道。   
  五,通行本问题: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1通行本删掉“正言若反”,没了本章灵魂。 
  2帛书本“是以圣右介,而不以责于人”。通行本改成“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这是没有读懂原文所致。把介改成契,意义大变。 
  3帛书本“故有德司介”,改成“有德司契”。 
  4帛书本“夫天道无亲,恒与善人”。通行本删掉夫。又为避讳,把恒字改成常字。                    
道经(通行本01——37) 
  45(通行本第一章):众眇之门。 
  〖经文——译文〗 
  道,可道也, 
  (道:原本不动不变,也即道恒。可道:此心动念,开始“可”道,也即认可有个“道”。可:〈說文〉肯也。〈廣韻〉許可也。〈韻會〉可者,否之對。可字,用在“肯定”“认可”含义上), 
  非恒道也。 
  (这被可的道,不是永恒的道。非恒道:世间万事万物,因“可”而有)。 
  名,可名也, 
  (名,是对万物的言说表述。“可”道后,开始有名。可名也,就是认可此名之“有”), 
  非恒名也。 
  (这被可的名,不是永恒的名。非恒名:世间所有言说,都不是永恒的。恒名:无名)。 
  无,名万物之始也。 
  (无,万物之始的名。最初之有是无,所以,无是万物之始。无:字取通行本。帛书甲本字左王右酷似恩字。后文所有无字,本此而来。); 
  有,名万物之母也。 
  (有了这个无之“有”,才产生万有。所以,有,是万物之母的名)。 
  故,恒无欲也, 
  (可见,恒道,发用后是有“无”之欲的), 
  以观其眇; 
  (因为这,我们才观到其无的一面。眇:〈說文〉一目小也。〈释名〉目匡陷急曰眇。眇,小也。〈正韵〉偏盲也。以:因也。〈詩…邶風〉何其久也,必有以也); 
  恒有欲也, 
  (发用后的永恒之道,是有“有”之欲的), 
  以观其所徼。 
  (因为这,我们才观到了其有的一面。徼:音脚。通“侥”。贪求不止。此取通行本。原本字为上竹头下助字)。 
  两者同出异名。 
  (无和有,两者是一同产生的,名不一样。异:字取通行本。帛书本原字左女右勿), 
  同胃玄之有玄, 
  (同,是指无和有一同由玄生出,玄生出有无,又生有无。同胃:是解释前文“两者同出”之“同出”二字。玄之:玄出,说文解之为出。有:〈集韻〉尤救切,有与又通。因此,后人把“玄之有玄”改写成“玄之又玄”。有玄:又玄,乃是“又玄之”,即又生出之义), 
  众眇之门。 
  (这是众眇生出的门。众者万物之有;眇者万物之无。这无和有,都是从“玄”这个“门”产生的)。   
  【笔记】 
  一,本章核心:本章核心:这个世界是如何从道产生的。探究“不得”之根源。 
  注意,这是道经开篇,也是通行本开篇。这一章,追溯到道,从道开始,受欲望种子支配,产生无,产生有,产生万物。明确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源头是道,道是众眇之门。显见,只有“不得”,才能从“有”回归到“无”,才能从无回归到道。依旧是在讲不得之德。   
  1道,乃心。 
  老子所谓的浑心,也就是大心,无念无相,无贪无欲,不可思议。这是世界之本初,大道尚未起用,独立而不改,如如不动。这就是永恒者。 
  2这种清净,潜藏着种子。 
  这种永恒境界,相不是真灭,而是摄受不到了;一切相种子还在。一旦因缘具足,万物还会产生。 
  3可道。 
  大道本体无知无欲,可一旦因缘具足,生灭种子发挥作用,动念起心,便是欲,欲有,欲无。这时的道,只能叫做有欲无欲之道;这时的恒只能是有欲无欲之恒;这时的心,就是有染之心,真心变作妄想心。这样,大道便被欲望红尘所蒙蔽了,便非恒道了。众生便是如此沉迷在红尘世间而不醒悟的。 
  人问:无知无欲才是道,永恒之道为何会有贪欲? 
  答曰:修行达到无知无欲时,达到永恒,归于静,无知无欲,但知欲种子不灭。一旦因缘具足,贪欲又会产生。 
  又问:如此说来,佛与众生又有何区别? 
  答曰:众生迷欲不觉,佛则欲而不昧。一迷一觉,如此而已。 
  4可名。 
  道及道用是实,一切言说则是名,名依附于道。觉知有个道,因为道体本无,所以名之为“无”,这便是“可名”,把名当真,执著其名。老子又打世人一棒,这样的名,不是永恒之名。这是对当时所谓“学说理论”的一个无情否定。 
  5万物父母——无和有。 
  无和有同出于大心,名字不同。因为逻辑上无在先,所以老子把无叫做万物之父;有在后,这最初的有乃是无,但万有却由此而生,所以老子把有叫做万物之母。 
  6无和有的父母——玄。 
  发用之道,因为道不可见,无形无相,所以,老子把发用之道叫做玄,取玄不可见之意。玄出无,无生有,有生万物,所以,老子把玄叫做“众眇之门”,众指一切有,眇指无。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产生的。   
  二,关于这个世界如何产生,佛祖的说法和老子的说法基本是一样的。 
  因为他们修行都达到了绝顶高度,才会有基本相同的看法。 
  佛祖说:真心本明(真心即老子所说的“道”)。 
  真心自见。把自己之明当做对象去见,便妄为明觉。 
  见到“见和空”,便一迷成昧,执著其有(这就是老子所说的“可道”了)。 
  被见的见与空,相待成摇,才有了风轮执持世界,即有了四大之风。空中风摇,有坚固不摇的,才有了金轮,那是四大之土。风摇金固,相摩生火,那是四大之火。火光上蒸,蒸则有水,那是四大之水,含十方界。四大假假相生,递相为种。以是因缘,才有了这个世界。可见,圣人的修行高度是一致的。 
  至于科学上的关于世界起源的种种假说,以及哲学上的唯物唯心,与老子和佛祖不在一个层次上说话,所以不能相比。   
  三,“可道”之辩。 
  “道可道也”,很多人把这句话中第二个道字理解成“说”,这是解释不通的。 
  1道德经中,道和名乃是一实一名,分的十分清楚,一个是道及道用;一个是符号言说。 
  老子不可能把“名”的意义用他所推崇的“道”字去表述的。纵观道德经帛书全篇,从上德不德开始,直到第45章“道可道也非恒道也”,乃至到最后第81章,所有表述“道不可说”之含义的,都是用“无名”或“贵言”来表述的。 
  第45章,“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两句话对比,明显可见,老子是把道(相)和名(言说)又相提并论的。如此看来,老子不可能把这句话中任何一个“道”字赋予“说”的含义的。因为“说”,包含在“名”的概念外延中,文字言说乃至一切表述手段,都是“名”的。这句话中,哪个“道”字解释成“说”,都是混淆了老子的“道”和“名”。而老子的道和名,从来不是混淆的,所以,老子的道字,根本不可能有说的含义。   
  2,更为关键的是,帛书本多出个“也”字,这个也字,把从古至今的诸多种把道理解成说的解释,都彻底推翻了。 
  这个也字,是表示肯定语气的。那么,按照人们平常把道当成说来理解的话,就成了:“道,是可说的,不是永恒的”,这和老子一再强调的“道恒无名”的本意显然是相悖的。 
  有人说,多出个也字,也可以解释成:“道,是可说的,但那可说的道,不是永恒的道”。注意,看似有理,实际无理。因为,那个转折语义是不存在的,是随意加上的。同时,也应该知道,老子真想如此表述的话,按他的语言习惯,也一定写成:“道,可名者,非恒道也”。这点文字水平,老子还是有的。 
  退一步,老子真是表述“可说之道,不是永恒之道”的含义的话,由于前44章都用“无名”表述“道不可说”的,在第45章,老子也一定会写成:“道,可名者,非恒道也”,而不可能写成“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再退一步,老子就是表述“可说之道,不是永恒之道”,仔细分析的话,这和第45章主题根本是不相关的,前后文义是脱节的。 
  如此看来,老子的道字,根本不可能有“说”的含义。   
  3“可道”,真正含义是这样的: 
  可:认可,肯定,也就是执着。道,永恒不变之道。可道:认可也即执着道,这时,恒道变成非恒道,真心转成妄想心。 
  道。其体,是恒道,原本“不可得”(修行到玄同境界,自然悟得,道不可认知不可获得。简单比喻,不能设想用眼睛能看见那个“看见”,并说出是什么形象,这样要求显然是无理的。道,也是如此)。 
  道。其用,是非恒道,众生错以为 “可得”。 
  体用本一,分而为二。不可得,才是一;可得,就是二。因“可”道,才变作二,产生非恒道。 
  众生以为可得,得什么?得无(道之体,无形无相),得有(道之用也)。最初得无,所以,无是万物之父;因无得有,所以,有是万物之母,实际,此有还是无。由此,体用双分。有无产生相反相成的辩证运动,进而产生天地万物。   
  4世间众生之病: 
  是把一切“当真”,也就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