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山河血- 第2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树翘说的事情,在叶云先看来并不是什么新闻,去年“双十节”当天《中央日报》刊登了一则消息,称吴羹梅两天前在上海成立了一家铅笔厂,并且准备了三千打“国产铅笔”赠送给10日开幕的民国时期第六届全运会,当时他特意查看过相应的资料。

“民国14年仅从上海进口的外国铅笔金额就达到430885元,到民国二十年更是翻倍,花费了215元。而且,从所周知很多进口商品采用走私手段偷税,所以国人购买铅笔所花费的金银其实远远超过这个数字。”

“对,现在市场上,日本铅笔已经占了我国全部进口量的85他们甚至还利用民众的爱国热情,还有日本厂商把商标注册为“中华牌”,以欺骗我国民众”

或许是因为吴羹梅成立的中国铅笔厂为《中央日报》报道的关系,使得叶云先对铅笔有所了解。

“可是现在,新兴的铅笔,却占据着河北、山东……”

看着叶云先,李树翘淡淡的说道。

“六成以上的市场,要知道,这里可是日货走私倾销最为严重的地方”

“这个……”

这一点即便是作为记者叶云先也不曾得知,似乎没有几个能够注意到这么一杆小小的铅笔。

“在专区成立后,无论是推广义务教育,还是实施扫盲教育,都需要耗用大量的铅笔,相比于其它产品,铅笔制造设备简单、技术较低,因此,被列为三类项目”

三类项目,虽说心下有所疑问,但叶云先知道,现在还不是问这个问题的时候。

“由此,才有了新兴铅笔公司,而因外国铅笔垄断市场,所以“国产铅笔”必须要同外国铅笔比质比价,而如何降低成本?”

因为在报纸曾看到过“日本廉价铅笔”是如何欺瞒消费者,以偷工减料达到降低价格的目标,所以很快便给出了答案。

“日本廉价铅笔是通过偷工减料、缩短铅笔、缩小铅芯、增加铅芯里的粘土量,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同样的方法,我们可以这么做吗?新兴可以这么做吗?”

接连两个反问,随后李树翘摇头说道。

“当然不同,在邯彰,我们制定有严格的产品标准,任何不符合标准的产品,都不可能出厂,我们所坚持最基本的原则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原则,而在达到这一原则同时,还必须降低成本,以应对残酷的市场竞争,而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就只能从技术上想办法”

“在技术上想办法?”

眼前忽的一亮,叶云先似乎看到那些正恢复生机的纱厂,他们不正是在改造设备且由银团组织接收其管理后,迅速恢复生产、扭亏为赢的吗?而最核心的就是技术与管理,而技术则是最根本的前提。

“对,也就是通过技术革新,降低成本也正是因为如此,新兴的学生铅笔一罗只需要4毛钱,所以,即便是最为低廉的日本铅笔,亦不能与之竞争,市场自然随之而来”

看似很简单的解决之道,可在这背后需要付出多少努力?这又是外人所不知,虽说不知道他们如何降低成本,但叶云先却知道技术革新需要附出太多的努力,许多工厂之所以被淘汰,一方面固然有洋货倾销的原因,但更为重要的却是自身管理低下和技术落后导致的成本过高,从而被市场淘汰,否则也不会有这两年,中国纱业的再次复兴。

“我明白了,李理事长,你的意思是拾金联是通过给予这些指导企业以技术支持,从而尽可能低的降低生产成本,进而赢得市场,但是……”

疑惑的看着李树翘,此时叶云先反倒是有些不明白了。

“你们为什么会愿意把技术提供给他们?”

第四百一十章背后的推手

“你们为什么会愿意把技术提供给他们?”

作为问题的提出者,叶云先并不觉得这个问题有什么唐突之处,他对多达百家企业进行过调查,与他最初想象的不同,尽管产金联给予他们技术支持,并且给出名单让其面试“职业经理人”但产金联并没有在其中占有股份。

即没有股份,也没有技术转让费,这未免也太“高尚”了吧。

“嗯!”

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呢?于心间反复思索着,李树翘慢声说道。

“产金联所列出的实业投资项目中,一共分成三种类型,一种是投资需要200万元以上的项目,也就是所谓的大型工业项目,今天我们并不需要谈论这个话题,还有一种是投资50万至200万之间的项目,这些项目技术含量相对较高,且其中有一部分是大型工业项目的配套项目,这两种也就是一类、二类项目。”

李树翘并没有说明的一点是一类项目、二类项目除去公司直接投资外,大都是引进诸如华北、华东、华南甚至华侨等外部资本创办,对于这一类项目实施严格的审查、监管。

“还有就是第三类项目,第三类项目的技术相对较低,而且规模有限,因此,第三类项目是开放型的,固然技术转让产金联并没有收取任何费用,但是这一类项目大都建到乡村,因此,其对乡村的促进作用,却远超过通过技术转让所获得的金钱!”

李树翘的回答让叶云先诧异的看着他,似乎不太明白他说什么,产金联是“慈善机构”吗?

“你的意思是,你们通过无偿转让,促进乡村的发展?〃

尽管不否认那些乡间的工厂,使得邯彰的乡村市集正在迅速发生变化,但叶云先还是有些疑惑的问道。

“对,没错!”

点点头,李树翘又接着回答道。

“通过无偿的技术转让,为乡村带去了现代工厂,在这些工厂获得发展的同时,乡村的产业结构亦发生着变化,而且如果你注意到的话,那些工厂中的相当一部分他的原料是立足于当地,至少有一部分原料……”

慢声细语的解释着,在观察到叶云先流露出越来越浓的疑惑时,李树翘又接着说道。

“当然产金联并不是一家慈善机构,从其设立就带有一定的功利性,只不过这个功利,所体现出来的,并非是一般性的表面上的功利,表面上的功利,我们可以将这些技术卖给那些企业,从而获取应有的回报,但如果我们这么做,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这句反问让叶云先的眉头微微一皱,这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这会直接影响到专区的工商业经济的发展,产金联固然是一家联合会,但它从来不是一家赢利的商业机构,而是一个非赢利机构,它的建立,是为了促进专区的经济发展,而这些技术的提供方——北方公司!他们之所以提供这些技术,同样也是为了促进专区经济的发展,如何令本地工商业获得最大发展,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

北方公司!

在记录本上记下这四字,叶先云的心下不由感慨万千,这或许就是成功商人从事地方行政的最大益处吧。

“通过无偿的技术输出,我们可以在短时间内促成一批工厂的建成,或许,地方士绅他们不懂得管理现代工厂、不懂得技术,但是没有关系,我们可以提供现代管理人员、相应的技术以及技术人员……”

而李树翘并没有提及的一个问题就是,随着这一系列工厂的显效,越来越多的本地士绅欲投资实业,使得他们为筹措资金,从而开始出售土地,从去年直至今年,超过两百万亩土地移转,超过一亿元的资金从数十万户人家流出,进而进入资本市场,这些资金转化成为厂房、机器,使得邯彰专区的实业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农村的土地分配问题正日趋缓和,这是一种良性的互动,只不过现在一切只是刚刚开始。

几个小时后,当叶先云从的产金联办公大楼离开的时候,他不仅没有得到答案,反倒有了更多的疑问,而他看着这片日显繁华的邯郸新城区,那些疑问则不断的在他的心底翻腾着。答案,答案究竟在什么地方?“在邯彰专区,有近五百万亩土地集中于地主和富农之手,以目前的土地售价格来看,每亩地可以卖70一i00元,甚至150元,这意味着,那些地主、富农掌着超过6亿元的不可动资本,而如何促进这些资本进入市场,并发挥其作用,则是我们发展工商业最为重要的工作!”

在专员公署内,管明棠又一次和李树翘一同讨论着这些问题,尽管有时候李树翘这个广东人那一口并不流利的国语,会影响两人的交流,但却并不妨碍他对其的欣赏。因为这个曾获科罗拉多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和科罗拉多大学社会学博士的广东开平人,是第一个能够了解自己设立“产金联”用意的人。

“所以,才通过产金联推出项目清单,从而吸引乡绅们进行实业投资?”

那位叶记者的来访,尽管李树翘解释了一些问题,但同样的,他的问题又让他的心底生出了一些新的疑惑。

“的确!”

可这也不过只是其中的一个用意罢了。

“用技术和市场吸引社会固定资本,将固定的土地转入市场的同时,又使得社会游散资本进入资本市场,在某种程度上,大大的推进了专区的实业发展,公司生产的机械设备亦获得了市场,可以说是合之两利的事情,如果排除新区和公司资本的话,在专区成立前,专区十二县工业经济资本不过只有163万元,而现在呢?是7584。5万元,现在平均每个月,专区十二县都有超过300家新建工厂他们的规模不大,小则资本不过一两万元,高者亦不过三四十万元,但正是这些小型企业,繁荣了我们的经济,现在,整个华北,甚至一些偏远省份,都能够看到“邯彰造”可以说,就目前来看,我们的这一政策是成功的。”

管明棠的脸上带着得意,因为这一切都是他缔造的,或者说他一手促成的,现在的邯彰就像后世苏南一样,一大批“乡镇企业”出现在乡村,繁荣了乡村的经济,吸纳乡村富余劳动力,而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这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

“现在的专区是什么状况呢?减租降息、水利建设及良种推广使得大多数农民收入倍增,而收入增加后的农民渴望得到土地,而市场的繁荣以及无偿的技术转让吸引了本地士绅们的目光,乡绅为投资实业,资本不足只能售出土地,一个无形的链条在专区已经基本形成,而在这个链条中,政府、公司、士绅、农民,他们都得到了自己所需要的一切!”

都满意了,至少绝大多数人会对目前的一切感觉非常满意,农民得到了土地、乡绅得到了工厂、企业得到了市场,而政府呢?

政府则从中得到了财政收入的增加,即便是不计算实业工厂举办引发的税收增加,今年不过是一个季度,仅土地转让所收取的印花税之外的“教育附加”就高达七百余万——一张官凭土地合同,无论售出者或者买入者都需要交纳一元教育附加,而出于限制土地集中,则通过每户每年购买土地不得超过十亩,次年再次购地教育附加增加至交易额的l0%,随后逐年递增10%,且限购额降至五亩,以限制土地买入,而对于售出不仅不给予限制,反而对二次交易减收教育附加。

至于另一项收获则是——农村、农民得到了稳定,上百万农民在其收入增加后,他们得到了的梦寐以求的土地,当然是自己出钱购买,如果长此以往,最多两年,专区的土地分配情况就会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土地集中的现象或许会存在,但绝不至产生影响,而土地交易中不断提高的教育附加,则又能限制农民的购地意愿,进而将其收入转向消费市场,从而促进消费市场的繁荣。

尽管现在专区并没有进行土地改革,但实际上,只需要两到三年,这场借助市场作为剪刀的“惠泽”将会改变这里的一切,既没有暴力,政府也不需要额外承担那怕一分钱的负担,不仅如此,政府还获得了大笔税收。

对于先生提到的这些,李树翘当然知道,甚至于这种“借助市场实现土地再分配……”还是他在目睹了乡绅售地、农民购地后总结出来的,现在专员公署只是进一步促成这些,比如通过农村合作社公积金向农民提供小额购地贷款,以帮助农民购进,但在今天之前,他似乎没有注意到那个问题,可是叶先云临走前的一句话,却让他不得不去思考这个问题o

“先生,有一个问题,我不知道当说不当说!”

李树翘的情绪显得有些低落,而声音更极为低沉,意外的看着李树翘,管明棠点了点头。

“说来听听!”

“如果仅只是邯彰一地的话,我们可以不断的办工厂,我们可以办上万家工厂,以促成邯彰的发展,改善邯彰民众的生活,我们可以把全中国变成我们的市场,也许十年,可能还要再短一些,邯彰造也许就会代替洋货,可到那时,邯彰是发展了,可是……”抬起头,李树翘迎着先生的视线问道。“先生,可是中国呢?中国其它地方呢?”

第四百一十一章润物无声

//添加开头

“家、生活、国家……”

念叼着这几个词,在青年中国俱乐部内,曾琦这位专员公署高级顾问,反复看着他为《醒狮》杂志写的特稿,从邯彰组建常备民团,再到民众踊跃从军,曾琦便亲自采访了多人,以了解士兵们的心态,了解他们为何投军。

“幼椿,你知不知道,上个月,在乡下碰到一个老农,你猜他为什么让儿子去从军?”

放下手中的特稿,曾琦看着坐于旁边的好友。

“嗯?”

应着,李璜放下手中的钢笔,此时,他正在书写着一份青年中国俱乐部的活动草案,青年中国俱乐部是他在管明棠的建议下,于邯彰成立的俱乐部,其目的在于发动青年,影响青年,促使青年在国家主义的感召下,实施国家建设,而非陷入一味的信仰之争。

在这一点上,无论是曾琦或是李璜倒是非常赞同管明棠的见解,信仰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国家的强大,而当前面临日本的入侵,若是再执着于“信仰”、“理念”之争,那么只有敌人受益,而于国家无益。也正因如此,才有了左舜生去年上庐山与蒋介石面谈,才有了现在青年俱乐部的成立。

“他告诉我,现在日子才刚往好了过,若是日本人打来了,好日子也就没有了,所以他儿子得从军!不为别的,为得就是过个好日子!”

一句再简单不过的话语,让李璜沉思着,良久之后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