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译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史记译注- 第1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适逢孝武帝去世,孝昭帝继位,对前朝广陵王刘胥,多多赐赏金钱财物,价值三千多万,增加封地百里,食邑万户。
  又适逢昭帝去世,宣帝初即位,因骨肉恩情,施行道义,在本始元年(前73)中,割裂汉地,全用来分封广陵王刘胥的四个儿子:一个封为朝阳侯;一个封为平曲侯;一个封为南利侯;最受宠爱的小儿子刘弘,立为高密王。
  此后刘胥果然作威作福,派使者勾结楚王。楚王扬言说:“我的祖先元王,是高祖的小弟弟,封有三十二城。现在封地城邑越来越少,我要与广陵王共同起兵。拥立广陵王为皇上,我要恢复当年元王封给我楚王的三十二城,象元王时一样。”这件事被发觉,公卿官史请求执行诛罚。天子因骨肉之故,不忍心对刘胥执法,下诏书不处治广陵王,只诛杀了恶首楚王。古书上说:“蓬草生长在麻中,不必扶持自然挺直;白沙处在污泥中,与污泥同黑”,指的是水土教化使它如此的。此后刘胥又祈神降殃祸谋划反叛,结果事发自发,封国被废除。
  燕国的土地贫瘠,北近匈奴,这一带的人勇敢但缺少谋略,所以天子告诫燕王说“荤粥氏没有孝行而有禽兽之心,以盗窃侵犯边民为事。朕命将军往征其罪,统帅万人的将官,统帅千人的将官,三十二个君长都来归降,偃旗息鼓而逃。荤粥氏远涉他处,北方因此安定。”“悉若心,无作怨”的用意,是不让他随从当地习俗而产生怨恨。“无俷德”的用意,是不让燕王背弃恩德。“无废备”的用意,是不要削减军备,而要经常防备匈奴。“非教士不得从征”的用意,是说凡不习礼义之士,不得召之身边使用。
  正逢武帝年老,而太子不幸早亡,还没有再立太子,刘旦派使者前来上书,请求到长安来担任皇上的宿卫。武帝看到他的信,扔到地上,发怒说:“生子应当把他放到齐鲁礼义之地,竟将他放在燕赵之地,果然有争夺之心,不谦让的端倪表现出来了。”于是派人在宫阙之下斩了刘旦的使者。
  适逢武帝驾崩,昭帝新登位,刘旦果然生怨而责恨议事大臣。刘旦自以为当立长子,与齐王之子刘泽等人图谋叛乱,扬言说:“我哪里能让弟弟在!如今登位的是大将军的儿子。”想要发兵。事情被发觉,应该处死。昭帝本于骨肉恩情予以宽容,就把这件案子压下来不让张扬。公卿派大臣请求处理,朝廷派遣宗正与太中大夫公户满意、两个御史,一齐到燕国去,讽劝晓谕燕王。到了燕国,各在不同的时间,轮流去会见并责问燕王。宗正是执掌刘氏皇族户籍的,首先会见燕王,给他列举昭帝确实是武帝儿子的事实。之后,侍御史再去见燕王,用国法责备他,问道:“燕王你欲要起兵造反,罪状甚明,应当办罪。汉朝有大法,诸王只要犯下一点儿小罪过,就得依法判处,怎能宽恕大王你。”用法律条文使他恐惧震动。燕王情绪逐渐低落,心里恐惧。公户满意熟悉儒经义理,最后会见燕王,引述古今道义,国家大礼,言辞华美,喻理庄正。对燕王说:“古来天子,在朝内必有异姓大夫,这是用来匡正王族子弟的;在朝外有同姓大夫,用来匡正姓诸侯。周公辅佐成王,诛杀了他两个弟弟,所以天下太平。武帝在时,还能宽容大王。现今昭帝刚继位,年幼,春秋正富,尚未亲自执政,一切大权委任大臣。古来诛杀惩罚不褊袒内亲外戚,所以天下太平。现在大臣辅佐政事,奉行法律率直办事,不敢有所褊袒,恐怕不能宽恕你燕王。大王可要自己谨慎,不要使自己身死国灭,被天下人耻笑。”这时燕王刘旦才恐惧认罪,叩头认错。大臣们想使他们骨肉和好,不忍用法律制裁他。
  后来刘旦又与左将军上官桀等谋反,扬言说“我是次太子,太子不在了,我应当继位,大臣们压抑我”等等。大将军霍光辅政,与公卿大臣们商议道:“燕王刘旦不改过归正,仍旧为恶不改。”于是按法直断,将行诛杀惩罚。刘旦自杀,封国被废,正如给他的策文所指出的。有关官员请求处死刘旦的妻子和儿女。昭帝因为他们是骨肉之亲,不忍执法,宽赦了刘旦的妻子儿女,削为平民。古籍说“兰根和白芷,把它浸泡在臭水里,君子人就不再接近它,平民也不再佩带它”,这是浸泡使它如此的。
  宣帝新登位,广推恩泽,弘扬德化,在本始元年(前73年)中又都赐封燕王刘旦的两个儿子:一个儿子封为安定侯;把燕王原来的太子刘建封为广阳王,让他承奉燕王的祭祀。
  【原文】【注解】
  “大司马臣去病昧死再拜上疏皇帝陛下①:陛下过听②,使臣去病待罪行间③。宜专边塞之思虑④,暴骸中野无以报⑤,乃敢惟他议以干用事者⑥,诚见陛下忧劳天下,哀怜百姓以自忘,亏膳贬乐⑦,损郎员⑧。皇子赖天,能胜衣趋拜⑨,至今无号位师傅官⑩。陛下恭让不恤,群臣私望,不敢越职而言。臣窃不胜犬马心(11),昧死愿陛下诏有司(12),因盛夏吉时定皇子位。唯陛下幸察(13)。臣去病昧死再拜以闻皇帝陛下。”三月乙亥,御史臣光守尚书令奏未央宫(14)。制曰(15):“下御史(16)。”
  ①昧死:冒死,不避死罪。再拜:一拜之后,接着再拜一次,表示恭敬。疏:向皇帝陈述意见的奏章。②过听:误听。意思是因误听而错用无才之人。谦辞,相当于“承蒙错爱”。③待罪:供职的谦辞。行间:行伍之间,即军中。④边塞之思虑:即思虑边塞,思虑边防事务。⑤中野:荒野之中。⑥惟:思,考虑。干:打扰,干预。⑦贬:减少。⑧损:减少。⑨胜衣:谓儿童稍长,能穿戴成人的衣冠。⑩号:封号。位:爵位。师傅官:教导辅佐皇子的官员。(11)犬马心:为主人效犬马之劳的心思。谦辞。(12)有司:指有关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13)幸:对方这样做使自己感到幸运。敬辞。(14)守:官吏试用或兼理称“守”。(15)制:皇帝命令。(16)下:下交。
  六年三月戊申朔①,乙亥,御史臣光守尚书令、丞非②,下御史书到,言:“丞相臣青翟、御史大夫臣汤、太常臣充、大行令臣息、太子少傅臣安行宗正事昧死上言③:大司马去病上疏曰:‘陛下过听,使臣去病待罪行间。宜专边塞之思虑,暴骸中野无以报,乃敢惟他议以干用事者,诚见陛下忧劳天下,哀怜百姓以自忘,亏膳贬乐,损郎员。皇子赖天,能胜衣趋拜,至今无号位师傅官。陛下恭让不恤,群臣私望,不敢越职而言。臣窃不胜犬马心,昧死愿陛下诏有司,因盛夏吉时定皇子位。唯愿陛下幸察 。’制曰‘下御史’。臣谨与中二千石、二千石臣贺等议④:古者裂地立国,并建诸侯以承天子⑤,所以尊宗庙重社稷也⑥。今臣去病上疏,不忘其职,因以宣恩⑦,乃道天子卑让自贬以劳天下⑧,虑皇子未有号位。臣青翟、臣汤等宜奉义遵职,愚憧而不逮事⑨。方今盛夏吉时,臣青翟、臣汤等昧死请立皇子臣闳、臣旦、臣胥为诸侯王。昧死请所立国名。”
  ①六年:指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年)。②丞:指尚书左右丞。③行:兼代官职。中(zhòng,众)二千石、二千石:均指官职品级。⑤承:尊奉。⑥宗庙:天子、诸侯祭祀祖先的处所。封建帝王以天下为一家所有,世代相传,故以宗庙为朝廷或国家的代称。⑦宣恩:宣扬皇恩。⑧卑让:卑恭谦让。劳天下:为天下事烦劳。⑨憧:痴呆,愚蠢。
  制曰:“盖闻周封八百,姬姓并列①,或子、男、附庸②。《礼》‘支子不祭’③。云并建诸侯所以重社稷,朕无闻焉。且天非为君生民也。朕之不德,海内未洽,乃以未教成者强君连城④,即股肱何劝⑤?其更议以列侯家之⑥。”
  ①姬侯:周朝王族姓姬。②或:有。子、男:封爵名。附庸:附属于诸侯的小国。③《礼》:《礼记》,儒家经典之一。支子:古代宗法制度下称嫡长子及继承先祖嫡系之子为“宗子”,嫡妻之次子以下及妾子为“支子”。④强:勉强。君:统治。连城:城邑相连,此指诸侯国。⑤股肱:大腿和胳膊,喻辅佐君主的大臣。劝:勉励。⑥列侯:一般的侯爵,食禄而不建国。家:以……为家。诸侯王封邑称国,列侯食邑称家。
  三月丙子,奏未央宫。“丞相臣青翟、御史大夫臣汤昧死言:臣谨与列侯臣婴齐、中二千石二千石臣贺、谏大夫博士臣安等议曰:伏闻周封八百①;姬姓并列,奉承天子。康叔以祖考显②,而伯禽以周公立③,咸为建国诸侯,以相傅为辅④。百官奉宪⑤,各遵其职,而国统备矣。窃以为并建诸侯所以重社稷者,四海诸侯各以其职奉贡祭。支子不得奉祭宗祖,礼也。封建使守藩国⑥,帝王所以扶德施化。陛下奉承天统,明开圣绪⑦,尊贤显功,兴灭继绝。续萧文终之后于酂⑧,褒厉群臣平津侯等⑨。昭六亲之序⑩,明天施之属,使诸侯王封君得推私恩分子弟户邑(11),锡号尊建百有余国(12)。而家皇子为列侯,则尊卑相踰,列位失序,不可以垂统于万世(13)。臣请立臣闳、臣旦、臣胥为诸侯王。”三月丙子,奏未央宫。
  ①伏闻:听说。伏,谦敬词。②康叔:周文王少子,原封于康,故称康叔。考:死去的父亲。③伯禽:周公长子,封为鲁公。周公:周文王第四子,因封邑在周,故称周公。④相傅:即傅相。辅导国君和诸侯之官。⑤奉宪:遵奉法令。⑥藩国:亦作“蕃国”,古代称分封及臣服的各国为藩国。⑦明开圣绪:光大先圣的遗业。⑧萧文终:即萧何。死后谥为文终侯。⑨厉:同“励”。平津侯:指公孙弘。⑩六亲:六种亲属,包括血亲和姻亲两类,古说不一,其一指父、母、兄、弟、妻、子。(11)封君:领受封邑的贵族。(12)锡:通“赐”。(13)垂统:把基业传给后代子孙。
  制曰:“康叔亲属有十而独尊者①,褒有德也。周公祭天命郊②,故鲁有白牡、骍则之牲③。群公不毛④,贤不肖差也。‘高山仰之,景行向之’⑤,朕甚慕焉。所以抑未成,家以列侯可。”
  ①亲属:此指兄弟。②周公祭天命郊:周成王为褒扬周公的功德,特许周公在外祭祀天神。③白牡:白色公畜。骍刚:古代祭祀用的赤色牛。④不毛:指毛色不纯的祭牲。⑤高山仰之,景行向之:语本《诗·小雅·车辖》。高山,喻道德崇高;景行,大路,喻行为正大光明。后因以“高山景行”指崇高的德行。
  四月戊寅,奏未央宫。“丞相臣青翟、御史大夫臣汤昧死言:臣青翟等与列侯、吏二千石、谏大夫、博士臣庆等议:昧死奏请立皇子为诸侯王。制曰:‘康叔亲属有十而独尊者,褒有德也。周公祭天命郊,故鲁有白牡、骍刚之牲。群公不毛,贤不肖差也。“高山仰之,景行向之”,朕甚慕焉。所以抑未成,家以列侯可。’臣青翟、臣汤、博士臣将行等伏闻康叔亲属有十,武王继体①,周公辅成王②,其八人皆以祖考之尊建为大国。康叔之年幼,周公在三公之位,而伯禽据国于鲁,盖爵命之时,未至成人。康叔后扞禄父之难③,伯禽殄淮夷之乱④。昔五帝异制⑤,周爵五等⑥,春秋三等⑦,皆因时而序尊卑。高皇帝拨乱世反诸正⑧,昭至德⑨,定海内,封建诸侯,爵位二等⑩。皇子或在襁褓而立为诸侯王(11),奉承天子,为万世法则,不可易。陛下躬亲仁义,体行圣德(12),表里文武(13)。显慈孝之行,广贤能之路。内褒有德,外讨强暴。极临北海(14),西(湊)〔溱〕月氏(15),匈奴、西域,举国奉师(16)。舆械之费(17),不赋于民。虚御府之藏以赏元戎(18),开禁仓以振贫穷(19),减戍卒之半。百蛮之君(20),靡不乡风(21),承流称意(22)。远方殊俗,重译而朝(23),泽及方外(24)。故珍兽至,嘉谷兴(25),天应甚彰(26)。今诸侯支子封至诸侯王,而家皇子为列侯,臣青翟、臣汤等窃伏孰计之,皆以为尊卑失序,使天子失望,不可。臣请立臣闳、臣旦、臣胥为诸侯王。”四月癸未,奏未央宫,留中不下(27)。
  ①继体:继位。②成王:周成王。③扞(hàn,悍):抵御。禄父之难:禄父(商纣之子武庚,字禄父)在武王灭商后,受封为殷君,仍都朝歌,周派管叔、蔡叔监视他。武王死,成王年幼,周公摄政,管叔、蔡叔不服,武庚乘机勾结管、蔡叛周。事见卷三《殷本纪》、卷四《周本纪》、卷 三十三《鲁周公世家》。④殄:消灭。淮夷之乱:淮夷、徐戎两地反叛,伯禽兴师伐之于肸(xī,西)。⑤五帝:传说中的上古帝王。有三说。一、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二、伏羲、炎帝、黄帝、少皞、颛顼;三、少皞、颛顼、高辛、唐尧、虞舜。异制:体制各不相同。⑥五等:公、侯、伯、子、男。⑦三等:公、侯、伯。⑧拨:治理。⑨昭:彰明,显示。⑩二等:指王和列侯。(11)襁褓:裹婴儿的小布被,引申为婴儿时期。(12)体行:身体力行。(13)表里:内外互相配合。(14)极:边境,边远的尽头。(15)溱(zhēn,真):通“臻”,至,到。(16)奉师:贡奉效法。(17)舆械:指车辆和武器等军用装备。(18)御府:皇帝的府库。元戎:大的兵车,此指将士。(19)禁仓:宫禁的仓库。振:通“赈”。(20)百蛮:指华夏族以外的各部族。(21)乡:同“向”,面向。(22)承流:承受汉朝的教化。(23)重译:辗转翻译。远方言语不通,故必须辗转翻译才能通其意。(24)方外:中原以外的地区,边远的地方。(25)嘉:美好。(26)天应:天道感应。(27)留中不下:留在宫中没有批示下达。
  “承相臣青翟、太仆臣贺、行御史大夫事太常臣充、太子少傅臣安行宗正事昧死言:臣青翟等奏大司马臣去病上疏言,皇子未有号位,臣谨与御史大夫臣汤、中二千石、二千石、谏大夫、博士臣庆等昧死请立皇子臣闳等为诸侯王。陛下让文武①,躬自切②,及皇子未教。群臣之议,儒者称其术③,或悖其心。陛下固辞弗许,家皇子为列侯。臣青翟等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