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那么短,遗忘那么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爱那么短,遗忘那么长-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太美,太有才华,或者一段姻缘太美好,上天是会嫉妒的。他们虽然贫穷,可是爱情却是那样地美好。他们最喜欢温暖的春天,因为在破茅屋外面盛开着雪白芬芳的苹果花。春天他们可以吃得很少,春天,他们不怕寒冷。蜜蜂在外面快乐地酿蜜,为他们伴奏,小妻子唱歌,丈夫发愤地写稿。一切都像有希望。可是上天还是嫉妒他们,连他们这一点点快乐也要剥夺。冬天,他们夺走了小新娘,把她关进了坟茔。 
  在爱伦·坡一生中,尝尽了人间悲苦,看惯了世态炎凉,往往做离经叛道之举,做惊世骇俗之语。他的小说写古宅、杀人、活埋、精神错乱、梦魇、酗酒、自我折磨、分裂和谴责。一个书写黑暗的人其实是一个喜欢光明和太阳的人,他多么想站在阳光下。太阳是多么美好的事物,凡·高说,不信仰太阳的人是背弃神的人。 
  爱情是最暖色的光芒,曾经照耀过他阴暗的心之地窖。   
  读他这首诗的时候,就像吃核桃,敲开他枯涩的外壳,里面竟然是细嫩的果肉。有的人就是这样。   
  或许人生就是这么悲惨,或许天才就注定要付出这么多的艰辛。杜鹃啼血才能唱出最美的歌。只有当一个人真正被噩梦困扰过,在黑暗中间恐惧过,在分裂之中挣扎过,或许才能写得出来人性深处的复杂与曲折来。 
  他的诗歌或多或少带有一点热和爱,小说却是冷和死。   
  他的小说《黑猫》,写了一个酒鬼,在酒精和一种莫名其妙的非理性的冲动下把家里的一只黑猫的眼睛用刀剜掉了,这只猫的瞎眼时时地折磨着他,于是他索性把猫吊死了。后来又找到一只长得很像的黑猫。后来他把妻子也一斧头砍死了,砌在地窖的墙里。猫失踪了。警察找到地窖里,猫突然从墙里发出声音,警察发现了他妻子的尸体,猫复仇成功。 
  看了这篇小说,心里简直打一个寒战。因为我曾经也做过一个类似的梦,在梦里拿着一把刀狠命地砍死了一只猫,或许是黑色的。或许人人都曾经有过杀人的冲动,一旦有了这种冲动而又挥之不去的时候,当你发现自己无法抵挡这种罪恶的诱惑的时候,那该是怎样的一种恐惧? 
  在卡夫卡的小说中我们也可以体会到一种恐惧,就像黑夜中听见杀人狂的脚步声一点一点地走近,而自己不能动弹。但这种恐惧是来自他人、权威的压迫,杀人的不是自己。被杀的人还有路可逃。真正可怕的是自我的分裂和折磨。无路可逃。只能把自己撕裂到死。 
  《一桶白葡萄酒》讲的是一个人引诱自己讨厌的人去地窖看稀有的一桶白葡萄酒,最后把他关在地窖里,在他的哀求声中把他砌在墙里的故事。小说中一边是那个讨厌的不知情的人一路兴高采烈地问白葡萄酒的种种问题,一边是处心积虑打算把他活活砌在墙里。那种一暖一冷的节奏简直要让人崩溃、令人窒息。 
  爱伦·坡偏爱〃地窖〃这个意象,正符合西方空间诗学的阐释。地窖往往代表了人的非理性、潜意识的一面,在那里,它诱发了我们内心犯罪的冲动和原始的恐惧。爱伦·坡像一个好奇的孩子,突然闯进一个地窖,在那里他发现了陈年的干尸,发现了谋杀,发现了疯狂。他恐惧了。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爱伦·坡的酗酒更多的是对抗恐惧。在麻醉中忘掉一切。他的喝酒不是中国士大夫的〃日日花前常病酒,镜里不辞朱颜瘦〃,不是〃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对他来说,是为了驱赶这像乌鸦一样遮天蔽日浓黑的恐惧。 
  鲁迅说过: 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这唯一的光。   
  爱伦·坡就是这唯一的光,用他的光来照亮我们的黑暗,让我们的恐惧有所减轻,或者消失。他让我们放心,原来发疯、杀人、内心分裂、精神错乱、纵欲、酗酒,用来麻木自己恐惧的一切,竟然不只我一个人,那也是人生的一部分。 
  他分担了我们的恐惧,通过阅读他的小说,宣泄了我们的恐惧。通过泪水和战栗,我们的情感得以升华,和看悲剧、看希区柯克的电影一样。   
  写评论的时候,他是个冷静而犀利的有识之士;写侦探小说的时候,他是智力超群的天才。一个人怎么可能有这样多的天赋,他的人生为什么能够有这么多的层次?   
  爱伦·坡被誉为侦探小说的开山鼻祖,连柯南道尔也是仿照他的小说套路来写。《莫格街血案》、《失窃的信》等等奠定了侦探小说的基本套路,总会有一个绝顶聪明的侦探,抽大烟斗,有一个誓死跟随他的助手,还要有一个智力比他低很多的警察局长,用他来衬托侦探的破案如神。他塑造的业余侦探杜宾的形象,可以说是柯南道尔笔下的福尔摩斯的前辈。在他的侦探小说中,不难发现他对智力的炫耀。不错,他是一个天才,别忘了他在各个方面的造诣。可是在炫耀的背后,往往是一种恐惧,他的妹妹智力低下,很长时间里,他都害怕这个厄运降临到他的头上。 
  还有死亡,他们一家人都短命,有要命的肺痨。试想一下,一个人短短的一生要对抗的不仅有爱人的早逝,死亡的阴影,还有对贫困的挣扎,对变成白痴的恐惧,对呕心沥血却依然默默无闻的灰心,对一个社会和时代的误解,他怎么能不发疯,不酗酒,不年纪轻轻就死去? 
  爱伦·坡死的时候年仅四十岁。   
  Edgar Allan Poe   
  埃德加·爱伦·坡(1809~1849),19世纪诗人、小说家和文学评论家。命运多舛,未享天年。他是侦探小说鼻祖、科幻小说先驱之一、恐怖小说大师、象征主义先驱之一,唯美主义者。受到过爱伦·坡影响的主要人物有:柯南·道尔、波德莱尔、马拉美、儒勒·凡尔纳、罗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希区柯克、江户川乱步等。 
第21节:海明威:你说你愿赌不输(1)         
  8。 海明威:你说你愿赌不输   
  Es tan corto el amor; y es tan largo el olvido。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无法打败他。   
  每个人的生命都会以同样的方式结束,只是如何活着、如何死去的细节各有不同。   
  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   
  欧内斯特·海明威   
  海明威曾经无惧无畏坦然豁达地谈论死亡,谈论生命的结束。一语成谶,多年以后,他践行了自己的这句话,用很特别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他惜墨如金,句子简洁短促,被称作〃电报体〃。但是,有关他的香艳故事却令人目不暇接。他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从语言或者私人生活上来说都是如此。   
  他是独一无二的。他终其一生都在证明这一点。高中时候,橄榄球打得很烂,还是要在女孩子面前吹嘘一下〃先前阔〃。这样的吹嘘,让他感受到了表达的欲望和幻想的乐趣。从那个时候起,他为叔叔办的《星报》写新闻稿,接触的尽是犯罪新闻。这个差事不太合意,简直是大材小用了。可谁能料到呢,这段短暂的记者经历,却让他养成了写字短促俭省的习惯。 
  从小酷爱捕鱼狩猎的他喜欢冒险,渴望建功立业。没有谁比他更想当英雄的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了他这样的机会。他因为弱视被禁止入伍,又千方百计跑到意大利做了战地救护车司机,闲时也打打牌喝喝酒。一枚炮弹击中了他,随后击中他的还有爱情。他的护士叫阿涅丝·冯·科洛斯基,美国人,比他大8岁。在19岁的海明威眼里,8岁的差距算得了什么?阿涅丝最终还是拒绝了他,和海明威在一起,她没有安全感。 
  19岁的时候我在干什么呢?懵懵懂懂,乳臭未干。是谁说的,如果你在20岁之前爱过,这一生就没有虚度。   
  〃因为英勇善战,意大利国王给我授过勋……也只有你,会这么善解人意地倾听我……〃他又在编谎话取悦女人了。他之所以说谎,是因为他缺乏自信。   
  这个女人真的相信了。那就是他的第一任妻子哈德莉。读书、用餐、旅游,哈德莉和母亲形影不离,29岁了还没有交过男朋友。这个老姑娘,在海明威那里找到了自信。两个自卑的人,都从对方身上找到了自信上帝是善良的。 
第22节:海明威:你说你愿赌不输(2)         
  他出生在芝加哥市郊小镇,却有着酝酿已久的作家梦。他要去巴黎,当时欧洲的文学艺术中心。经由作家安德森的介绍,他在那里结识了很多人: 
女作家格特鲁德·斯坦因,詹姆斯·乔伊斯和客居巴黎的庞德。他的报答是朴素的,把一袋子罐头食品一股脑儿拖过来,倒在了安德森家的地板上。   
  一开始,他就和一流的头脑们站到了一起。和乔伊斯醉酒后,一听到他说〃干掉他〃,海明威就出拳,帮助乔伊斯打人。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出版了,海明威边读边用他迷惘一代的口吻骂道: 
〃杀了我也写不出这么好的书!〃有时候,还和庞德、斯坦因练拳击。他的激情太多,必须多开辟一些渠道来发泄。   
  一间临街咖啡馆,一个美国青年,墙上是他奋笔疾书的剪影。有时候,枯坐向晚,一个字都写不出来。他与同辈的约翰·弗尔顿、司各特·菲茨杰拉德暗中较着劲儿。他们都想在文学史上留下一笔。 
  就在这忙碌的间隙,他居然爱上了妻子的女友鲍莉娜。三个人竟然在一个屋檐下安然相处。离婚是在所难免的。   
  《太阳照样升起》出版了,销售成绩不俗,他在文学界也开始崭露头角。《纽约时报》说它〃简洁有力的叙事散文形式英语作家都自愧不如〃。后来的《永别了,武器》更是大获成功。他的小说里,年轻人聚众斗殴、不醉不欢是常有的事情。这些〃道德败坏、脏话连篇〃的文字,却顷刻间成为〃迷惘一代〃的识字课本。就像凯鲁亚克的《在路上》,被〃垮掉的一代〃视为精神食粮一样。他成名了。 
  可是,谁能知道,当年,《太阳照样升起》的扉页献词里有着怎样的矛盾与无奈。妻子哈德莉同意和海明威离婚后,海明威出于愧疚和感激,将此书题献给了妻儿,并将此书的收入留给了他们母子。 
  曾为西班牙的斗牛盛事折服,在佛罗里达的岛屿里驾船追捕金枪鱼,到非洲草原猎杀过三头狮子。他的胸膛里流的是热血。他向往大男子主义、超男子主义的力量。这颗不安的灵魂,征服自然让他感到自己的强大。 
  经过两次剖腹产,鲍莉娜对怀孕产生了恐惧。这位优雅富有的女士是天主教徒,不相信节育。于是,她只好拒绝与丈夫同床共枕。   
  历史惊人地相似。十年后,海明威爱上了一个女记者玛莎,三个人又在一个屋檐下住了很久。这一次,鲍莉娜是妻子。离婚,又是离婚。人生有几个十年呢?   
  到幽静的哈瓦那从事深海捕鱼,到爱达荷州的太阳峡谷和加里库柏打猎,和英格丽·褒曼等巨星也有往来。英格丽·褒曼,那个年代的电影标签。海明威就这样在狩猎区和名利场之间转换自如那是他最悠游自在的日子。 
  二战中,海明威不满玛莎的女强人姿态,索性跑到欧洲前线和妻子一争高下。他被授予战地记者勋章,玛莎却在现场目击了诺曼底登陆,战事报道精彩纷呈。他告诉自己:她太强悍了,我该走了。不是女人太强悍,而是男人受了伤害。 
  第四任妻子倒也温顺,但是日子也不太平,争吵是家常便饭。去意大利旅游的时候,冠骑士的头衔,住皇宫酒店他却并不快乐。相伴多年的亲人相继离世了。当年和哈德莉游意大利时,囊中羞涩,他们只是牵手遥望了一下威尼斯城。现在,什么都有了,他却提不起兴致。个中滋味,恐怕只有他能够体会。也难怪,他最后的那本回忆录《不散的筵席》就是写给哈德莉的。那些青葱岁月呀。相爱的两个人,不需要华服香车也能恬然自安,没有香槟也可以开怀大笑。行走在时光的脊背上,我们得到了许多,失去的似乎更多。 
  突然想起柏拉图和玉米棒子的故事来。   
  是啊,我们总以为可以找到更好的。于是,不停地走。有的时候,爱情毫无防备地袭来了,有时候只是一瞬间的迷醉。聪明的我们,学会了不去分辨。爱了就好,有爱人的能力就好。 
  如果还年轻,你怎么会知道,你生命中第一次真实的爱也将是你一生中唯一真诚的爱呢?多年以后,阅人无数的海明威感慨万端。         
第23节:海明威:你说你愿赌不输(3)         
  除却女人的恭顺,他还需要评论界的恭维。一个作家,一个对自己要求近乎苛刻的男作家,昂首挺胸地活在世上,太不容易了。因为不堪忍受评论界奚落他江郎才尽,他决定用最短的时间写出一部作品,〃让那些狗娘养的闭上臭嘴〃。两个月后,《老人与海》问世了。他因此而获得了普利策文学奖,随后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这个男人,从来不吝谈论他的冰山理论;为了使句子简短,他主张〃站着写〃;诺贝尔奖受奖词有这么一句: 写作是孤独的事业。   
  他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写作和运动。惊险刺激的捕鱼、狩猎和飞行,曾让他多次受伤。弹伤、烧伤、骨折和大出血折磨着他的身体。肝炎、贫血、糖尿病、高血压、抑郁症和老年痴呆,所有能想到的疾病都找上了他。就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他还狂热地支持卡斯特罗。他们是不一样的,却又惊人地相似他们都是响当当的硬汉。频繁的电疗使海明威异常虚弱,他无法正常写作了那等于宣判了他死刑。 
  他不忌讳谈死,也不怕死。   
  他一次次与死神擦肩而过。每个人的生命都会以同样的方式结束,只是如何活着、如何死去的细节各有不同。   
  马上就是国庆日了。海明威那天起得很早。头一天,他还宝贝甜心地和家人道晚安。就像11年后的川端康成,他的一句〃我散步去了〃何其随意,晚间却被发现口含煤气管自杀。很多人都是这样,毫无预兆地结束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