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氏家族全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蒋氏家族全传- 第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次善意的隐瞒明明知道蒋孝武已经有了一位本省籍的蔡姓红粉知己,却始终不
着点墨。
  据了解:蔡小姐端庄嫡雅、本来相当外向,活泼大方,可是自从跟蒋孝武成了
密友之后,收敛多了,而且她也知道蒋孝武本人并不喜欢抛头露面,所以她也很少
在公开场合出现。因此,很少有几个人,见过蔡小姐的庐山真面目。不过,见过蔡
小姐的人都说:蔡小姐身材不高,是一位袖珍型的小姐,相当健美,且妮娜有致,
少施脂粉,淡扫蛾眉,娟秀至极,很讨人喜爱。春节后,蒋孝武赴新加坡前,国民
党中央党部秘书长马树礼及中央党史会主任委员秦孝仪,曾经先后请蒋孝武跟蔡小
姐吃饭。说是吃“春酒”也好,说是为蒋孝武饯行也好,反正那餐饭吃得宾主尽欢,
蔡小姐也因此而特别“曝光”。
  蔡家虽是台籍家庭,但家风十分洋化,蔡小姐从小就读于美国学校,洋名“蜜
雪儿”,中文名叫惠媚。蜜雪儿芳龄18岁时,某日与友人在圆山俱乐部咖啡厅闲坐,
蒋孝武与朋友路过,一见钟情,立志苦追这个年龄足以当他女儿的俏人儿。当时蜜
雪儿正值如花年华,慕名追求者不在少数,年龄与条件相当者也不少,蜜雪儿眼界
高,加之以蒋孝武年龄稍长,又有过一次不愉快的婚姻,蜜雪儿并没有把这台湾第
一家族的公子爷列人考虑对象。然而蜜雪儿毕竟是富于魁力的,蒋孝武不顾阻力,
仍勤勉紧追不舍,接送如仪。蜜雪儿自美国学校毕业后,原打算到美国读书,暂时
避开蒋孝武的热烈追求,然而申请时保密不够,被蒋孝武中断。蜜雪儿身边的追求
者…一知难而退。蒋孝武的“一往情深”,终于扰乱了佳人的芳心,就和蒋孝武好
了起来,同居在一起。蜜雪儿悄悄成了蒋太太,随蒋孝武到新加坡上任,但这件事
是否禀报过蒋经国夫妇,却成了一个谜,据说新媳妇并未见公婆就出了台湾。另外,
据说蒋孝武的这位红颜知己蜜雪儿也卷入了台湾一桩大丑闻之中去。这就是“佳山
工程”的大骗案。“佳山计划”是军方从1979年就着手筹划的,起初是由军方的航
测单位空中摄影,拟定计划。台湾军事单位的军事计划一向被视为“最高机密”,
局外人当然不能得知,但是由于“利欲熏心”,居然有人利用“军事机密”到处招
摇撞骗,最后有许多人因此吃上官司。其所牵连的人有平民、有军人、有高官、也
有贵族包括蔡姓家人。据传蔡小姐通过蒋孝武的关系拿到“佳山地区”的通行证,
而蔡小姐的家人便以此在外面声称他们可安排这项工程的发包,向人索取了5000万
元,“佳山计划”更因此而泄露了出来。当然,知道蒋孝武有蔡小姐这位红粉知己
的,自然不敢追究,并且网开一面。吴丰山不愿为此而让关心蒋孝武的人士,同声
一贺,但消息灵通人士已透露,蔡小姐已经秘密赴新加坡,与蒋孝武“愉快地生活
在一起”,消息于1986年4月11日传出。蔡惠媚成了蒋孝武的新夫人。
  蒋孝武掌握台湾情治机构,是蒋经国有意栽培之举。但蒋孝武却难成大器,一
是因为他资历浅、声望不高,二是因为他性格乖张骄横、喜怒无常,很难造就。此
外,最主要的是,自从台岛解除“党禁”之后,“家天下”的模式已经过时,不为
公众所接受。所以,蒋经国也无意让孝武接自己的班,而放手任其“凭本领吃饭”
了。
  蒋孝勇生于1948年10月27日,现年48岁,近年来,他也是各方喜欢谈论的人物
之一。
  蒋孝勇中学毕业后即进入陆军官校,如果军校能顺利念完,他应该是1972年毕
业,不过,他陆校并未念完。原因是身体不好,足踝受到重伤。
  蒋孝勇在1968年一进陆校就断了腿,在蒋介石的遗集中,找到两封有关此事的
信件。
  1969年2月24日的这一封信说:
  “勇孙:昨天电话未尽所怀,如你足疾久不愈,恐难成为健全的军人,实为我
半年以来最大之忧虑,乃非言语所可形容也。现在既然如此,只有一切听从医生之
言,凡使你足疾能愈之办法,都得照办,再不可有勉强“充好汉”之行动,手携拐
架,无论上课或上餐厅,亦只有提用,勿以为羞是要,石膏如未得医生许可,亦不
应拆除,虽不方便,亦只有恕之。若非如此持以自制与勉强行之,则恐难望痊愈了。
务希切实遵办,再不可自充好汉。切见毋忘。1969年2月24日祖父母示。”
  第二封信是同年3月14日,内曰:
  “勇孙:你上次来信,我已接到了,祖母亦甚高兴。昨问你已病入医院,不胜
系念,今特写信交武孙带来慰问,如你下周仍未痊愈,我与祖母就要南来看你,想
与你同住几日。在西子湾养病或比医院为佳易愈也。余不多言,望早痊愈。祖父母,
三月十四日晨。”蒋孝勇在军校念书时,由于身体不好而成了特殊学生。校长和教
官也都为此困扰,不过蒋孝勇和同学似乎还处得很好,放假时他常会请同学去西子
湾蒋介石行馆作客;蒋孝勇喜欢养狼犬,西子湾行馆里就有好几条他当时养的狼狗。
  后来,蒋孝勇在军校念不下去了,于是办转学,转到了台大政治系,在这里他
倒念得很顺利,因此他的学历是台大政治系理论组毕业。在台大政治系这段期间,
蒋孝勇颇为活跃,而且为人也很豪爽,当时台大政治系出系刊找不到财源,蒋孝勇
曾自告奋勇,挂上“业务顾问”的名义,以他的身份找人要广告,遂使系刊顺利出
版。
  蒋孝勇在大三那一年和当时的“公路局”方副局长之女方智冶结婚,时为1973
年7月23日。
  蒋孝勇毕业后,蒋经国似乎也一直在栽培他,不过栽培的方向则似乎是在党营
和公营的生产事业方面,当然这又是和赵聚任和严孝章两位叔叔分不开关系的。
  蒋孝勇在这个财务生产系统上,地位逐渐变得重要;中兴电机和“中央玻纤公
司”这两个主要的党营生产事业都由他主管,他以前是中兴电机总经理,董事长是
林挺生,后来升为董事长。至于。中央玻纤。,董事长是台北市前工务局长张孔容,
蒋孝冷是总经理,技术性工作则由军中退下来的刘正才负责。因此,蒋孝勇才分别
担任电机公会理事长,以及玻纤强化塑胶技术协进会的理事长。除了电器、玻璃纤
维方面外,蒋孝勇在中兴工程顾问公司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中兴工程顾问”是
顾问工作,政府都是透过中兴工程顾问公司和外国公司联络,每笔生意也都是大生
意,除了这种大生意,它也在国内营造圈从事许多工程的转包。
  蒋孝勇被父亲安排的生活道路似乎是财经为主。可是,无论蒋经国怎样刻意安
排,蒋孝勇也仍然和他的二哥孝武一样,需要磨练自己的地方太多了。蒋孝勇出生
时,他的父亲还在上海“经济管制督导员”任上,而且正处于“打老虎”未成,进
退失踞的尴尬境地中。再加上当时蒋家王朝在大陆上的败局已定,其祖父蒋介石正
在筹划着下野大事,所以,这位“三皇孙”降生之初,并没有得到多少宠爱。随祖
父迁往台湾后,蒋孝勇的生活环境大有改观,人们把他当贵公子看待,恭维、宠爱
有加。但蒋孝勇生活温顺,对待同仁和长辈都很谦逊,所以,他给人们留下了比较
好的印象。
  蒋介石也许是因为到了晚年的缘故,对蒋孝勇十分溺爱,而蒋经国对这个小儿
子却处处严格要求。孝勇在校读书时就特别喜欢养狗,步入社会后,台湾的养狗爱
好者们投其所好,鼓动他出面成立养狗协会。这件事被蒋经国知道后,大发了一顿
脾气,责令他从此断绝这种念头。另据传闻,在国民党第十二届代表大会上,曾有
人向蒋经国进言,把孝武、孝勇兄弟二人拉人“中央委员会”,遭到蒋经国的拒绝。
后来,在初拟的“国民党中央委员”名单上,有人还是把他们兄弟二人的名列在其
中,结果,蒋经国在审阅时又提笔删掉了二人的名字。在这一点上,蒋经国算得上
是一位比较成熟的政治家,他至少明白怎样做才是爱护儿子的政治生命。
  蒋孝勇与方智。冶结婚,双方是自由恋爱,并无其它背景。当年,他们的长子
蒋友柏出世,从时间上看,似乎是先孕后婚的,不过,蒋介石对这位“三皇孙”的
婚事还是比较满意的,他们成婚,还让新闻界发了专稿,并配发了照片,这在蒋家
第三人的婚事中是从未有过的待遇。
  方智怡的父亲方思绪,是他的女儿嫁给蒋家之后,平步青云,当上了台湾“高
速公路局”的局长。而在此之前,方思绪只是公路工程队的一名队长,一个技术人
员而已。“自古攀龙客,都为福梁谋”,蒋孝勇与方家小姐的婚事,自然是双方恋
爱的结果,方思绪并无“攀附”之嫌。但毕竟“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方思绪之
迅速升迁,一时曾成为人们议论的话题。
  1989年3月,在台湾工商界一直很活跃的蒋孝勇向其自任董事长的“中央电机公
司”请了一年的长假,举家迁往加拿大,此时,距离乃父蒋经国离世才只有一年多
一点。临行前,蒋孝勇对记者表示:蒋家的过去和中国的近现代史似乎是连在一起
的,但是总要打个休止符。言谈间,他仿佛是因为父亲去世后公众社会对“前总统”
的一些批评感到难以忍受,所以才决定离开台湾。对于日后的发展,他只表示“我
只是尽我自己的本分,做我自己该做的事。”
  蒋经国的一对不姓蒋的儿子章孝严、章孝慈,是蒋经国1942年在江西与章
亚若非婚所生的一对挛生兄弟。
  章氏兄弟出生不久,生母章亚若便病逝。出于中国传统的伦理观念,也为了不
损害蒋家的名声,章氏兄弟不仅未能正式进入蒋家,甚至连姓氏也只能从母姓。
  章氏兄弟的长兄章孝严曾任台湾“外交部北美司”司长。香港报纸在评论蒋家
第三代的孝字辈兄弟时曾说:论学问和才干,庆属同父异母的章孝严。章孝严从台
湾“外交部”基层干起,经过考试和学习,曾担任过台湾驻美国“大使馆”的三等
秘书和二等秘书;1979年与钱复、宋楚瑜等在台湾参与和美国代表关于“实质关系”
的谈判;此后担任过科长、副司长、司长和“北美事务协调会秘书长”,对“台美
关系”及“台加关系”起许多实际作用。由于章孝严既精通英语又精通法语,因此
台湾舆论界都称他是一位“双声带外交官”。
  章孝严又是个处事冷静、反应敏捷、精明强干的人,舆论界都认为他“提升潜
力很大,外交前途未可限量。”
  章孝严乐于与外界接触,不拘小节,开朗敢言。多年来,他并不忌讳别人谈论
的家世。不过,他不愿别人过于张扬。
  1988年5月,章孝严在接受台湾《远见》杂志社记者采访时,曾经亲述了自己的
童年和成长过程。他说:
  ……我民国三十一年出生在桂林,三十八年跟家人来到台湾。
  童年时期,正值抗战,大部分时间都在东奔西跑,曾经去过重庆,也到过南京、
贵州。我的大舅舅在贵州铜仁县当县长。最长一段时间是在江西南昌度过的。在那
里上了一所教会小学校。叫做弘道国民小学。
  母亲在我和弟弟出生还没满月就过世了。所以我对母亲也只有靠日后获得的一
些照片来建立一点印象。许多人传说母亲在三十八年(1949年)时还跟我们到台湾,
也有人说抚养我们到某一年龄才离开的,这都是错误的。
  虽然母亲早逝,双亲没有办法在身边,可是我觉得童年并不缺少爱。外婆的爱
意与舅舅的关切,把父母留下的真空填补起来了,而我的人格也还得以正常发展。
今天我特别怀念外婆。在那段日子,她把所有的精神与爱护都放在我和弟弟身上,
抚养我们。
  当记者问道章孝严在成长过程中,有无特别人士相助的问题时,章孝严说:
  有人传说我小时候是由某一位先生或某两位先生帮忙抚养过的,甚至说我是由
某一位先生抚养长大,这是不正确的。把我抚养长大的就是外婆和舅舅。
  当然在我大学毕业以后,是有少数一二位先生在经济方面设法帮我们改善。
  为什么到大学时还那么穷困,很难令人了解。我跟孝慈缴学费甚至都要求延期,
希望学校能批准……我觉得到现在,对我影响最深的一件事,应当是我国的考试制
度。如果没有健全的考试制度,我不知自己如何进高中、进大学、进“外交部”。
想入“外交部”都是硬碰硬的竞争,必须参加特考,或者先在国外拿到了学位,由
人介绍以专员的名义进来。可是从我当时的情况来看,我不相信有任何人会愿意出
面帮我的忙,介绍我进入“外交部”。我先参加外交领事人员乙种特考进入“外交
部”。过了几年再参加外交领事人员甲种特考,也以很好的成绩通过。
  在这里,我要顺便提一下我从来没有公开说明过的一件事。
  有人认为,我进入“外交部”后,发展比别人快得多,是因为有某种关系的缘
故。可是在这里我可以很坦诚地讲一句话,这种看法并不是我所感受到的。换句话
说,我不认为我进“外交部”,然后逐步升迁的机会是由某种关系而产生的。我倒
觉得很多地方……就算有某处关系好了,与其说它对我有所帮助,还不如说对我有
过阻力!
  提到那个关系俄一直到今天都不愿意公开说明。过去我也没跟任何人说过。我
在“外交部”那么长时间,到最近几年,别人才有所风闻。记得……奉派到比利时
对,没有人知道章孝严是谁。
  章氏兄弟的身世,在几十年的时间内一直是为蒋家所讳莫如深的,外界也一直
当作一个谜来猜测。当年章亚若去世后,蒋经国通过亲信与章亚若的母亲周锦华商
议,请她由赣州迁居万安,在那里与章亚若的妹妹章亚梅一起照顾孝严、孝慈两兄
弟。万安地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