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氏家族全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蒋氏家族全传- 第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法公开反对。但蒋介石的用心他们都是心知肚明的,无非是想借此“削藩”,壮大
蒋家嫡系第一集团军的实力,削弱另外三个集团军的兵力,以便伺机各个击破。与
会各都是在官场和战场上征讨杀伐久经历练的老手,因此,他们表面上同意蒋介石
的主张,但心里都在各自打着如意算盘,都想利用“编遣”的机会,多争些地盘,
多保存些实力,造成对自己有利的形势。其中尤其是冯玉祥和李宗仁,他们原则上
不反对编遣,但又对地盘的分配感到不满,以为可以利用这个机会进行一些有利于
自己的调整。所以,当蒋介石提出编遣主张后,冯玉祥等都“积极发言”,乘机发
泄不满。座中惟有阎锡山不说话,而且对蒋介石的意见唯唯诺诺,表现出十分恭顺
的样子。这诚然是阎锡山多年养成的一贯作风先观风头,再做主张。但另一方
面,也因为他在北伐后的地盘分配中已由山西发展势力到了冀、察。绥三省和京、
津两市,感到十分满意。此外,他也看出了蒋介石的阴险用心,觉得与其参与反对,
不如坐观成败,以收渔之利。这样,众意见未能统一,汤山之议遂告不了了之。
  在编遣会开张前,国民党于8月8日至15日在南京召开了二届五中全会。蒋介石
致《开会词》。他说:“回想自从民国13年1月1日至17年8月8日之今日,总理交付
我们的军事时期才告一段落。不过从今天起,也就是从这第五次中央全会开会之日
起,我们要继续为国民革命,开始去作训政时期的工作。”全会通过了《政治问题
案》,提出“依据国民政府建国大纲,应设立司法。立法、行政、考试、监察五院,
逐渐实施。”即决定实行“五院制”,还通过《整理军事案》,规定:(一)军政
军令,必须绝对统一。军队之组织,更必须十分完备,才能使全国军队成为真正之
国军;逐渐实行征兵制,以收内安外攘之效;破除旧日一切以地方为依据,以个为
中心之制度及习惯。(二)全国军队数量,必须于最短期间切实有效收缩。(三)
军事教育必须统一,为完成国军之基础。……各军各地方,不得自设军官学校及类
似军官教育之学校。(四)裁兵,为整军理财之第一要务。(五)在国防上,海军、
空军及军港要塞之建设,均为重要。全会还决定:“各地政治分会,限于本年年底,
一律取消。”会上,蒋介石被任命为国民政府主席,谭延间为行政院院长、胡汉民
为立法院院长、王宠惠为司法院院长、戴季陶为考试院院长、蔡元培为监察院院长。
同时,蒋介石还发表了冯玉祥为行政院副院长兼军政部部长、阎锡山为蒙藏委员会
委员兼内政部部长、李宗仁为军事参议院院长,并希望这三个长期住在南京。这实
际上是蒋介石采取的“调虎离山”的“削藩”之举。以达削弱其在军队中的权势和
影响之目的。
  根据汤山会议和国民党二届五中全会关于军队编遣的决定,在南京非正式的讨
论过几次军队编遣问题,和其他军队整肃方面的问题。
  在第一次非正式会议上,冯玉祥提出了编遣的几项标准,说什么有训练者编,
无训练者遣,有革命性者编,无革命性者造;有作战功劳者编,无作战功劳者遣;
枪械齐全者编,枪械不全者遣。而他的第二集团军,这四项标准中应编的条件样样
俱全,应编的占多数,应遣的只占少数。当下何应钦就向:那么你打算编多少?冯
说:多少还不敢说,在四个军团里总应该占第一位吧。蒋介石很不高兴,哼了一声
说:“那你就提个方案吧!”
  在第二次非正式会议上,冯玉祥提出了一个方案,他到有点客气,没敢占第一
位,而是和蒋介石拉平了。主张第一、第二集团军各编十二个师,第三、第四集团
军各编八个师,杂牌军编八个师。蒋介石没有表示可否,只说:以后正式会议时再
解决吧。
  以后又开过几次非正式会议,大家话不投机,离题越来越远几乎成了僵局。
  阎锡山也就在这种情况下,来到了南京。何应钦就来见阎,谈了关于编遣会议
的方针,特别谈到冯玉祥所提的方案,最后何应钦表示:“蒋先生希望阎先生也提
一个方案,在会上共同研究。”
  何应钦还说:“蒋先生意思希望在四个集团军的辖区之外,再加上一个中央区,
最后请阎先生在方案上一并提出。”阎锡山考虑了片刻,说:“我可以准备这个方
案,但加上中央区这个问题由我提出,似乎不甚合适。如果蒋先生提出来,我一定
首先赞成。”之后,阎锡山就搞了一个方案,五十个师不变,第一、第二集团军各
编十个师,第三、四集团军各编成八个师,其他非正式的队伍编成六个到八个师,
其余六个到八个师则由中央处理。阎锡山的这个方案事先写成了书面,交给了何应
钦,转交给蒋介石处理。
  1929年1月1日,全国编遣会议正式开幕。国民党中央执委会和监委会委员、各
集团军的总司令、总指挥等60余参加了会议。全体与会者在正式开会前先对着孙中
山遗像宣誓:“敬以至诚,宣誓于总理灵前:委员等遵奉总理遗教,实行裁兵救国。
对于本党之一切决议,竭诚奉行,不敢存丝毫偏私、假借、欺饰、中辍之弊。如有
违犯,愿受本党最严厉之处罚。谨誓。”
  在这个颇为隆重的编遣会议成立典礼上,吴稚晖代表国民党中央致训词,接着
是蒋介石致答词,他说:“统一后军惟有编遣始能自救救国。否则拥兵自相残杀,
徒取其辱而已……”
  在会议上,蒋介石发布了《国民编遣委员会开会宣言》,明确规定了这次编遣
的四项原则:一、不偏私,“国军裁留之标准,乃认为全国所有之军队为一整个不
可分之单位,整个的国军之下,不认再有其他之单位;二、不欺饰,“务以公开与
诚实为标准……不欺、不隐、不夸、不诬”;三、不假借,“为厉行精兵主义而裁
兵,誓当一秉救国之本怀”;四、不中辍,“十七年来纷如乱丝之军事现象应使完
全革新,即一切附丽于军事恶制之旧观念、旧习惯,亦必加以根本之扫除。”这个
宣言是全体与会员宣誓誓辞的具体阐释,是深恐各路将领不释兵权而预先制订的一
个“约法”。蒋介石在致答词时还假惺惺地表示:“这个编遣委员会是集合忠实军
领袖与党的领袖成立的,我们的使命是要共同救中国,共同建设新中国……并不是
像从前的把戏,专权集中在一个手中。”说的真是比唱的还好听!
  成立典礼之后,连续开了一个月的编遣会议,具体商议编遣问题。
  当时各集团军的数,李宗仁回忆说:“第一集团军为最多,约二十个军,四个
独立师,共五十余万。第二集团军共十个军,八个独立师,合计四十二万。”
  第一和第二两个集团军,即蒋介石冯玉祥,就成为编遣会议中争斗的主要两家。
会上通过了一系列规定。在1月5日的第一次大会上,通过了《国军编遣委员会会议
规则》,冯玉祥在这一天日记中说:“九点,赴第一次编遣会议开会,宣言中有一
不偏私,二不欺饰,三不中辍数语,观与会之精神,我国前途,询有无限之希望也。”
8日的第二次大会上通过了《国军编遣委员会临时秘书处组织规程》。11日的第三次
大会上通过了《确定军费总额实行统一财政办法提案》,冯玉祥在这一天日记中谈
及:“下午三点,开编遣会议第三次大会,讨论全国兵额及实施编遣办法大纲草案
并编遣进行大纲。……余以此事极关重要,遂毅然赴会。开会时,蒋主席主张付审
查,无异议,并推定余为审查委员长。”14日,冯玉祥在日记中又说:“开国军兵
额及实施编遣办法大纲编遣进行程序大纲审查会议。决议事项:(一)兵额不得过
六十师八二)编遣办法会同农矿工商财政各种提案,分别规定;(三)编遣程序先
行调查各集团军实在状况,编制各项精密统计,然后决定。”17日的第四次大会上
通过了《国军编遣委员会进行程序大纲》规定:“全国现有军队,除中央直辖各部
队及海军各部队,应由编遣委员会径行派员缩编外,其余应分为左列六个国军编遣
区,实行编遣:第一区,专管编遣原隶第一集团之各部队;第二区,专管编遣原隶
第二集团之各部队;第三区,专管编遣原隶第三集团之各部队;第四区,专管编遣
原第四集团之各部队;第五区,专管编遣原隶山东省之各部队,第六区,专管编遣
原隶川、康、滇、黔各部队。”还规定:“缩编全国现有之陆军步兵,至多不得超
过六十五师,骑兵八旅,炮兵十六团,工兵八团(共计兵额约80万,空军、海军另
定),其编制应斟酌全国收总额之比例,务必缩减军费至总收入的百分之四十为止。
依此定额,暂定一年经常军费及预备费,为1亿9200万元,各编遣区及中央直辖部队
其编留之部队,至多不得超过十一个师。”22日的第五次大会上通过了《国军编遣
委员会编遣区办事处组织大纲》,决定在全国设立八个办事处:中央直辖各部队编
遣办事处(南京),中央直辖海军编遣办事处(上海),第一编遣区办事处(南京),
第二编遣区办事处(开封),第三编遣区办事处(北平),第四编遣区办事处(汉
口),第五编遣区办事处(沈阳)及第六编遣区办事处。同时这次大会上还通过了
《国军编遣委员会服务规程》。
  在讨论实质性的问题即各集团军怎么个编遣时,蒋介石对准第二集团提出编遣
第二集团军的计划。冯玉祥也不买帐,立即提出一个裁兵原则八一)裁弱留强;
(二)裁无功留有功,并指出:“第一集团军内所收编的南北部队十余万,应该首
先是裁撤的对象。如今这些收编的部队留而不裁,反而要裁北伐中有功的正规部队,
实在有些不公平。”结果在议过来论过去的过程中,多数赞同阎锡山的提案。很显
然,阎的提案对蒋介石有利,虽然蒋的力量同冯相等,但蒋介石另外可以支配中央
编遣区,也就是说有六个至八个师可以再归他指挥。李宗仁看到阎锡山的方案带有
离间蒋、冯的性质,所以也倾向于阎的方案。这样一来,冯玉祥就称病请假,不到
军部来办公,编遣会议也不来出席,只派个代表参力D。
  蒋介石为了掌握冯玉祥的情况,曾派孔祥熙前往慰问。当孔走到院里,就听到
了冯玉祥正大声和许多说话,但孔一进屋,冯却倒在床上,蒙上棉被,连声呻吟。
李宗仁回忆说:“我们有时到冯的住处去‘探病’,只见他卧房里炭火熊熊,冯氏
则倒卧在床上,盖了两床锦被,满头是汗,呻吟不止,好象真有大病的样子。”又
说:“蒋先生有时也亲往探视冯氏,并安慰他要好好静养。”冯玉祥自己说:“近
日失眠,胃病等症复发,据医生诊治说,是神经衰弱症。”
  1月25日,编委会议暂且闭幕,蒋介石致闭幕词时说:“本会历次议决各案,不
仅议决后就算了事,还要…一实行起来,才算完成了我们的责任。”胡汉民也致词
说:“所有本会各种决议案,都是国家的根本大计,我们要如何的努力把他实行起
来,并且要把他作好,就要看大家的实际行动了,我们不愿意夸夸其谈的说一些抽
象的不切实际的漂亮而又动听的名词,我们要有实行的条理和好的方案。”
  当时部队编遣的结果,何应钦在《全国军缩经过》的报告中说:“第一集团军
已缩编为十三师、两个独立旅、两个炮兵团、一个交通兵团、一个骑兵师,每师有
三个旅,共约24万余;第二集团军已缩编为十二师,约22万;第三集团军亦编为十
二师,约20万左右;第四集团军已缩编为九团制之师十三个,约23万。正在缩编中
者,有张贞师、卢兴邦师、陈耀汉师及陈调元、方振武。高桂滋、岳维峻、任应读、
徐源泉、刘珍年、刘志陆、谢文炳、刘桂堂、顾震等所部共约22万。此外奉天现缩
为步兵十五旅、一个独立团、两个骑兵队、八炮兵团、工兵五营、辎重五队、通信
一大队、特种车队,共计约12万;吉林、黑龙江两省共六个旅、约4万余;云南现有
六师约3万;四川邓锡侯、田颂尧、刘湘、刘文辉、杨森、赖心辉、刘存厚各部共约
18万;两广有陈济棠、徐景唐、陈铭枢、黄绍访、范石生等五军及许克祥师,共约
12万;贵州约2万;海军陆战队约8000。总计全国军队数目,共约百六十余万,现已
改编成师者已逾五十个以上,裁遣官兵又达百万。”
  何应钦又说:根据缩编后的数字,“额数仍多,核与国家收入比例不符。惟从
兹收束军事,暂告一段落,筹备国防,此其噶矢。他日再由国军编遣委员会加以一
般之整理,使全国兵额不超过50万,以符五中全会之宣言。”
  在正式会议上,蒋介石开始是不表态,任由们针对冯玉祥和阎锡山的两个不同
的编遣方案进行争吵。当他采取种种手段争得们多数支持阎锡山的方案(即在四个
集团军之外,再加一个中央区)之后,他才以仲裁者的面目表态,不但同意阎的方
案,且又提出增加东北编遣区,使张学良感思不尽。这样,蒋介石不仅在编的军队
最多,又把张学良拉到了自己一边。增加了“蒋家军”的实力。
  最后,会议制定了《国军编遣委员会进行程序大纲》。规定,从全国编遣委员
会成立之日起,全国军队一切权力收归中央,正式取消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各集
团军司令部及海军司令部。各部队原地驻扎,听候点编。同时还规定,各集团军无
权自行调动与任免军官。至此,与会的各路诸侯们才明白自己是上了蒋介石的当…
…各实力派的军事大权在无形中被剥夺了,指挥权、调动权、任免军官权,甚至连
司令部都被“取消”了,这些号令千军万马的将军们顷刻间成了“光杆司令”。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