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氏家族全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蒋氏家族全传- 第10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到,周恩来同志立即赴渝进谒,弟亦准备随即赴渝。”蒋介石三催四请,非要毛泽
东到重庆去同他谈判,到底安的是什么心呢?他在自己的日记中回答了这个问题。
在8月28日、29日的日记中说:“此次洽谈,政治与军事应整个解决,但对政治之要
求予以极度的宽容,而对军事则严格之统一不稍迁就。”对于具体方针有三条:
“一,不得于现在政府法统之外来谈改组政府问题。二,不得分期或局部解决,必
须现时整个解决一切问题。三、归结于政令、军令统一。一切问题,必须以此为中
心也。”蒋介石的三份电报邀请中国共产党领导人谈判,他是想通过谈判来争取时
间,同时也向全国人民散布了国民党要和平解决国事的空气;而内心他则过高地估
计了自己,错误地看待了形势,妄想一口气把中国共产党解决掉。
  在蒋介石连连发电邀请的情况下,毛泽东于1945年8月24日给蒋介石复电表示赴
渝。毛泽东虽通知蒋介石说他“准备随即赴渝”,但仍决定派周恩来与蒋介石先行
接触,待了解蒋介石对和谈的诚意如何之后再赴重庆。当时,延安的广大军民对毛
泽东赴渝之事非常担心,因为蒋介石软禁张学良、扣押李济深和胡汉民的卑劣行径
是人所共知的,这次他如此急迫地电邀毛泽东赴渝,谁能保证不是一场新的“鸿门
宴”?举国皆知,蒋介石视中国共产党为洪水猛兽,做梦都想着消灭共产党呢。
  毛泽东分析了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认清蒋介石此番目的不在诱捕他,而在
于利用和谈,争取备战时间,推卸内战责任。8月26日,中共中央发出通知,告诉全
党,毛泽东将赴重庆谈判。同日,中共中央给中国战区盟军参谋长魏德迈发去封电
报,要求美军派出专机,并请驻华大使赫尔利乘专机同往延安迎接毛泽东赴重庆。
中共的这一要求是必要的,如果蒋介石派出的飞机在途中“失事”,那蒋介石是可
以脱卸责任的。
  8月27日,赫尔利与张治中乘专机抵延安迎接中共和谈代表。28日下午5时,迎
接毛泽东的专机抵达重庆。中共另两名和谈代表周恩来、王若飞也同机到达。
  毛泽东亲临重庆和谈,出乎蒋介石的意料。毛泽东的专机降临重庆机场时,蒋
介石正召集各院院长会议,应急讨论国共和谈事宜。
  毛泽东到达重庆的当天晚间,蒋介石在他的林园官邸设宴,欢迎毛泽东。这是
自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事隔18年后,毛泽东与蒋介石再次见面。蒋介石在这天
的日记中写道:“正午会谈对毛泽东应召来渝后之方针,决心诚挚待之。政治与军
事应整个解决,但对政治之要求予以极度之宽容,而对军事则严格之统一不稍迁就”。
  8月29日下午四时许,蒋介石亲到毛泽东、周恩来的住处拜会。这次会见了大约
20分钟,双方宣布了和谈代表团名单。蒋介石委派的代表为王世杰、张群、张治中、
邵力子。毛泽东委派的代表为周恩来、王若飞。随后,双方举行了多次会谈。
  蒋介石对谈判毫无准备,因为他没想到毛泽东能来重庆,临到谈判,国民党方
面竟拿不出任何谈判方案。邵力子辩解说:“国民党没提出具体方案”是“希望听
取中共的意见,倘若政府先提具体方案,也许使中共方面认为政府已有一种定见,
而有碍于会谈的进行”。
  9月3日下午,中共代表周恩来、王若飞,对需要谈判的各项问题,提出了一个
完整的方案,即《谈话要点》。同一天,蒋介石与毛泽东二人也单独进行了会谈,
对军队、解放区、政治、国民大会等重要问题交换了意见。
  9日4日上午,张群、张治中、邵力子三人去见蒋介石,将中共所提的《谈话要
点》文件交给他。蒋介石见到这个文件、加之昨天他与毛泽东的谈话,用蒋介石自
己的话说:“脑筋深受刺激。”因为谈判中双方争论的焦点集中在解放区的政权和
人民军队问题上。蒋介石企图在“统一军令、政令”的借口下,根本取消共产党领
导的人民军队和解放区。中共则坚持必须承认人民军队和解放区的合法地位。当天,
蒋介石将他自己拟定的《对中共谈判要点》交给他的四位代表,在蒋介石所拟定的
谈判要点中,把中共的方案说成“实无一驳之价值”。关于全国军队缩编,蒋介石
只允许中共整编为14个师。至于“中共方面所提解放区,为事实所绝对行不通者。”
  9月12日与17日,蒋介石两次约毛泽东会谈,主要目的仍是减缩人民军队整编的
数额。
  重庆谈判历经43天,是国共两党的一场严重尖锐的政治斗争。共产党为了使谈
判顺利进行,避免内战的爆发,一再提出积极的建议:人民军队可缩编为24个师以
至20个师,并同意退出八个解放区,表明了和谈的诚意。毛泽东、周恩来在此期间
还做了大量的统一战线工作。多次会见和访晤各民主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以及妇
女、青年、文化界、工商业界人士。宣传了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和基本政策,及关于
实现和平、民主、团结的方针,介绍了谈判情况,表达了共产党对和平谈判的诚意,
从而得到了广大人民的热烈支持,形成了一股反对蒋介石内战独裁、要求和平民主
的强大舆论力量。
  10月10日午后,在张治中家的客厅里,签订了《国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
协定)。在协定上签字的国民党代表是王世杰、张治中、邵力子。中共代表是周恩
来、王若飞。签字时毛泽东在场。签字后蒋介石才姗姗来迟,他穿军装,佩特级上
将领章,挂着佩剑,与毛泽东握手,坐了大约十分钟,算是为中共代表团送行。10
月11日,毛泽东由张治中陪同,乘专机飞返延安,周恩来、王若飞留在重庆继续谈
判。
  国民党代表张治中,对《双十协定》有如下几点看法:“第一,中共在这个会
谈纪要和以前多次所提的条款里,始终表示愿意接受蒋的领导,实行三民主义,这
是使国民党内大多数人认为非常满意的。第二,政治协商会议终将召开,就可协商
讨论和平建国方案了。第三,军队数字始终是最棘手的问题,但也有了结果,中共
愿意由48个师减到20个师,这是很大的让步。第四,解放区问题在历次协商中始终
没有达成协议,这次虽然没有解决,但双方都表示愿意继续商谈的诚意。实在说起
来,凡是具有远见的人,对于这个协议,应该感到满足。”
  毛泽东不避危险,以大无畏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气魄和胆略向世人证明:中国
共产党坚持和平、反对内战是出自真心的,此举博得了各界的钦佩。冯玉祥曾撰文
说:大家都知道中山先生的眼光远大,思虑周到。孙先生为大家留下了光明的指教,
那就是三大政策,联苏、联共、和扶助工农。在1936年开大会时,很多人提出了三
大政策的提案,结果把它扩大了。到了这一次抗战胜利之后,不但国共合作,许多
共产党的领袖和干部都来到重庆,像毛泽东先生也来到重庆,住了三个星期。注重
历史的人,没有一个人不知道,蒋介石打过10年共产党。可是毛泽东先生他们,一
听见说要开政治协商会议,就坦坦白白地什么危险都不怕,跑到蒋介石统治下的地
方来。我记得有一天在中苏文化协会开会,孙中山先生夫人和许多民主分子老老少
少,男男女女,都来欢迎毛泽东先生。于右任、孙科、邵力子各位,全部在场。有
人说,找我讲几句话,我就大声疾呼地嚷着说:“今天可是总理的三大政策实现了,
我们在高兴的时候,喜欢的时候千万不要忘了还会有人来破坏呢!”当时的苏联大
使、毛先生、周恩来先生大家都鼓起掌来。事后我听见人说,蒋介石对于我说三大
政策实现的事,他真是痛恨极了。我知道那是真的,但是我是满不在乎的。蒋介石
找蒋经国接我在江边上到南山他的家里。蒋问我说:“听说中苏文化协会开会开得
很热闹。”我说:“不错当我一提到中山先生的三大政策时,大家都不知不觉地鼓
起掌来了,这应当说是孙总理的成功,也就当说是你的努力。”蒋听了我的话,把
眉头一皱,很不高兴的样子,对我说:“恐怕还有问题吧!”我说:“还有什么问
题?日本人都无条件投降了,你还要做什么?罗斯福大总统,在百忙中常去钓鱼,
我希望你找个地方约几个月的鱼去,我也去画我的丘人画和作我的丘人诗,你千万
别听坏小子的话,什么这有问题,那有问题。”我又说:“万万不可无罪找枷杠。”
蒋介石把头点了又点,说是是是。
  冯玉祥的文章,把蒋介石对三民主义的表面拥护、内心反对的嘴脸揭露无遗。
而张治中将军的话则比较委婉:“凡是具有远见的人,对于这个协议,应该感到满
足。”
 
                      2.执意与人民兵戎相见
  可惜,蒋介石却恰恰是个没有远见的人。不惟如此,他更缺乏国共长期合作、
坚决避免内战的诚意。1945年10月13日,《双十协定》的墨迹未干,蒋介石就迫不
及待地向国民党军队发布了内战密令,并向各战区散发了他于1933年“围剿”中国
工农红军时编写的《剿匪手本》。在蒋介石的指挥下,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国共
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区。中国共产党领导解放区军民奋起自卫,连续取得了绥远、上
党、邯郸三次自卫反击战的胜利,歼灭国民党军队11万余人,沉重打击了蒋介石的
反动气焰。
  蒋介石的倒行逆施,激起了全国各阶层人民的强烈反抗,除解放区军民同仇敌
忾、决心保卫胜利果实、粉碎蒋介石的军事进攻之外,国统区内的人民团体和民主
党派也迅速掀起了一个反对内战的民主运动。各民主党派纷纷发表评论或声明,呼
吁停止内战,撤退美军,立即召开《双十协定》中所规定的政治协商会议,12月1日,
昆明学生为抗议国民党内战而罢课,遭国民党军警的血腥镇压,发生了震惊朝野的
“一二·一”惨案。各地人民群众也纷纷集会,号召国统区人民以罢工、罢课、罢
市和拒绝纳税等行动来制止内战,一时间,国内反内战运动形成了高潮。军事进攻
的失利和国统区人民反对内战的民主运动的日益高涨,使蒋介石发现他还没有做好
进行全面内战的准备。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政府也看出了蒋介石所面临的困境不是
靠军事冒进能够解决的,鉴于此,杜鲁门总统于12月16日发表了对华政策声明,表
示赞成中国“召开全国主要政党代表会议,以谋早日解决目前的内争”。同时,杜
鲁门派马歇尔以美国特使的身份来华“调处”内战。同年12月27日,苏、美、英三
国外长莫斯科会议关于中国问题的公报也认为“国民政府各级机构中,民主党派之
广泛参与以及内部冲突之停止,均属必要”,公报还申明三国坚守不干涉中国内政
的政策。面对这种国内外舆论,蒋介石“就坡下驴”,遂表示同意谈判停战。12月
27日,在马歇尔参加下,国共和谈再度开始。
  1946年1月10日,国共双方代表达成《停战协定》,规定在1月13日晚12时以前
一律停战。这次和谈还产生了一个“三人军事小组”,由国民党代表张群(后为张
治中)、共产党代表周恩来、美国政府代表马歇尔共同组成。
  当时的国内政治形势错综复杂,而国际形势也日益朝着引发中国内战的方向发
展。美国政府希望出现一个以蒋介石为首的联合政府,以保证美国的在华利益;而
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则坚决排斥美国在华的特权。为此,斯大林曾于1945年12月邀
请蒋经国访苏,指出:“美国人想要利用中国作为满足他的利益的工具。”但是,
蒋介石根本不理会斯大林的警告,一头扎进了美帝国主义的怀抱。
  从1945年9月至1946年元月,“美国海空军运送国民党军到达内战前线者,已达
 14个军共41个师,外加 8个交通警察总队,共计约54万余人。”从而使国民党军队
抢占了大量的重要城市和战略要地。美国海军陆战队还打着“受降”、“遣俘”的
旗号,直接在中国港口登陆,替国民党军队抢占战略和铁路交通线。仅驻在华北的
美国海军陆战队,到1946年2月就有45000人。同时,美军还直接帮助国民党进攻解
放区,派遣军事顾问团,帮助指挥国民党打内战。
  1945年11月14日,美国政府宣布继续以租借物资援助国民党政府。据美国陆军
部的记录,到1945年供给国民党的地面部队所需的军用物质“已经足以供给完成39
个师计划的需要,其它的租借物资中,包括大量的车辆及军需用品”。给蒋介石的
武器、物资和借款,在马歇尔“调处”期间已达40亿美元。1946年6月,美国国务院
向美国国会提出了《军事援华法案》,它赋予美国总统以广泛权力,为国民党编练
军队、供给武器和设备。
  蒋介石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在下达停战今的同时,即密令他的军队迅速
“抢占战备要点”。1945年1月10日,政治协商会议虽然在重庆国民政府大礼堂开幕,
蒋介石在致开幕词时,也提出要实施“人民自由”、“政党之合法地位”、“普选”、
“释放政治犯”等四项诺言,但很快就证实这又是虚伪的应付关注政协会议的全国
广大人民。
  在全国人民的压力下,在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合作下,经过反复的激烈斗争,
政协会议终于通过了五项决议,国民党是被迫签字。蒋介石认为在政协会上最大的
损失,就是确定了改组国民党的一党专政的政府。于是蒋介石立即进行对政协决议
的破坏。1月26日,政协民盟代表黄炎培的住宅遭国民党军警非法搜查。2月10日,
国民党特务对庆祝政协成功的万人大会进行捣乱,打伤李公朴、章乃器、马寅初、
郭沫若等多人,制造了震动全国的重庆校场口事件。
  1946年3月1日至17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