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辟演义.前后七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开辟演义.前后七国- 第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畏死而不谏,非直也。”又对众官曰:“举朝文武听着,臣闻日月者,天之 
  文也。山川者,地之文也。言语者,人之文也。天失其文,则有昃蚀之变。 
  地失其文,则有崩塌之灾。人失其文,则有殒灭之患。故口为言语之门户, 
  舌为门户之关钥,钥动则门户开,开则言语出,出言善,则千里应之,出言 
  不善,则千里远之。言失于己,取辱于人,情发于近,流播于远,是以君子 
  慎其关钥。开钥在口,譬如锋剑,敛不可动,稍动其锋,必伤喉舌。言出害 
  随,非止锋剑,计其所伤,不慎喉舌故也。天有卷舌之星,人有缄口之铭。 
  人之口舌,祸患之宫,亡灭之府。言出祸入,语失身亡。身亡不可复存,言 
  出不可复入。一言可以存身,一言可以丧体,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灭国, 
  念臣姬昌不风不魔,千里而来,冒死阙下,呈诽谤之言,进讪谏之语,岂不 
   自知夷宗灭族之祸?然臣百死不避者,实愿陛下改已遂之过,开自新之途。 
  非臣能言,在圣君善听耳。”纣王曰:“朕有何过,卿当细说。倘有中节, 
  朕亦改之。”西伯曰:“愿陛下释今以往,罢摘星楼戏宴,毁长夜宫淫乐。 
  散鹿台之财,以赈贫乏。发巨桥之粟,以济饥寒。劈百人床,拆九市宫,填 
  酒池,撤肉林,去炮烙刑,表忠谏墓,如此则天下常为殷有矣,不然家破国 
  亡,灾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也已矣!”纣王曰:“姬昌毁朕太甚, 
  命武士金瓜锤死!”比干、箕子、微子抱住西伯曰:“臣等愿与西伯同死!” 
  廷诤不已,崇侯虎谮曰:“可将西伯囚于羑里。闻彼阴阳术数甚灵,看其何 

                                                ②       ③ 
   日可出。”纣准奏,西伯被囚,演易数于羑里 。 
       长子伯邑考,大夫太颠、闳天、散宜生,知纣贪货好色,乃求有莘氏之 
  美女,有熊国之九驷车,骊戎国之纹马,及珍宝奇异之物,贿托劈臣费仲而 
  献之。纣见美女大悦,曰:“此一物足以释西伯,况其多乎!”伯邑考得罪 
  妲己,醢之,赐食西伯。西伯佯不知子肉,得赦回国。纣十有三年,西伯献 
  洛西之地,请除炮烙之刑。纣许之。西伯被囚七年,广修德政,三分天下有 
  其二,以服事殷,诸侯叛纣多归之。 
       纣愈淫乱,杀僇谏臣,西伯三聘子牙于渭水而归,尊为尚父,号曰太公。 

④ 锡——通“赐”。 

⑤ 子爵——周代五等爵位中的第四位。 

① 薨 (hōnq,音哄)——帝王逝世。 

② 更阑——夜深时分。 

③ 至公——大公,最为公正。 

…  29…

子牙曰:“姜尚乃东海鄙人,渭滨钓叟,纣王弃而不用。学无资身之策,力 
无折枝之能,年已垂老,敢烦主公出见无用之人,尚愿致其身,以竭残喘之 
力,报主公万一。”西伯深谢。 
     一日西伯有疾,武王、太公、周公、召公慰问,曰:“父王宜宽心,频 
服药饵。”文王曰:“予老矣,又兼此沉疴,必不起也。”乃命武王至前, 
嘱曰:“几事尤当尊信太公,汝宜小心谨慎,不坠先人之业可也。予闻君子 
之事上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予为三公,进无所 
补,退无所裨,不忠之罪,岂能免乎!”武王泣曰:“纣王昏乱,拒谏饰非, 
父王谏净不入,何自愧不忠!”文王曰:“第予殁后,切勿葬予骸骨。且勤 
兵牧野,威谏朝廷,使之速改前非,以安殷邦,以救天下万民之苦,庶几尽 
吾补报心也。”年九十七而薨。 

…  30…

                              第八十回周武王吊民伐罪         ④ 

       却说文王既薨,太妊母、太姒妃、武王、众公子举哀,将文王木柩于正 
  殿。太公谓武王曰:“先王临终有命,速以兵谏纣王,大王之意若何?”武 
  王曰:“当遵先王遗命。”太公遂遣使往八百国,布告丧事并起兵伐纣等因。 
  八百诸侯,皆来岐周吊孝。一路官民罢市,嚎哭如丧考妣,是时五岳之峰, 
  银妆玉砌。江河湖海之水,雪浪霜涛。八表三川,粉铺绿野,九州四读,白 
  练红尘,六合之内,咸动哀声,各域之中,尽生惨色。 
       话分两头,且说纣王暴虐日甚,箕子不忍,谏曰:“自陛下即位以来, 

                                     ① 
  灾害日生。人君必修仁政以弭之,故曰妖不胜德,变灾为祥;德不胜妖,变 
  祥为灾。宜散鹿台之财,发巨桥之粟,斩妖妇于宫闱,诛贼臣于市肆,谢罪 
  西伯,悔过诸侯。如此天命可留,人心可回,祥可至,而灾可洱,乃潜移默 
  夺之机也。。愿陛下熟思之。”妲己屏后听得“斩妖妇”三字,大声:“皇 
  叔无端诽谤陛下昏庸,必欲置妾死地,何也?”箕子曰:“污辱一身而言愚 
  也,杀身以彰君恶不忠也,为人臣而弃君自全,不忍为也。”遂佯狂倒地, 

                                                                     ② 
  口吐血涎,不省人事,妲己犹恨之,讽纣将箕子削发髡首,囚入宫中为奴。 
       微子、微仲哭奏曰:“昔黄帝阴符云:治国有三常,一曰举贤为常,二 
  曰任贤为常,三曰敬贤为常。此道宜行之,百世可也。今陛下有贤而不能敬, 
  且任则目前,必有大祸。”纣曰:“有何大祸?”微子曰:“囚贤叔为奴, 
  宠贼臣为忠,尊淫妃为圣,陛下大误至此,臣不知其所终也!”纣大怒曰: 
   “本欲重处,姑念至戚,贬为庶人,永不得入朝与政。”二人大哭出外,自 
  度徒死无益,步至阴阳台官所,问太史毕、少师强:“卜天下大事何如?” 

                                             ③     ④ 
  二台官对曰:“大事终不可支,宜盍去诸 。” 
        正言之际,比干适至,微子具道前事,干曰:“为人臣子,见君暴虐, 

                                               ⑤ 
  畏死不谏,非忠之至也!”乃披发跣足 ,仗剑入宫。纣曰:“皇叔轻亵乃尔, 
  盖知罪耶?仗剑逼朕,得无间于君臣之礼乎!”干曰:“凡少充下僚,尚不 
  肯冒弑逆之罪,况臣有死无二者乎!仗剑相随,恐遇近侍拦阻。若云臣逼陛 
  下,臣死无处所矣!”遂插剑入鞘:“臣固知罪,但不知箕子、微子、微仲 
  何罪?”纣曰:“三人恶言讪朕,姑置之免死。”干曰:“诸臣获罪陛下, 
  罪不可辞,然剖胎敲骨之人,其罪何居?”纣默然。干曰:“陛下残忍惨刻, 
  并皆贼臣导之耳!岂不闻治国有六臣,丧国有六臣哉!”纣曰:“何为治国 
  六臣、丧国六臣?”干曰:“治国六臣,贤、智、忠、谋、正、直是也。丧 
  国六臣,谄、佞、奸、邪、乱、贼是也。”纣曰:“皇叔为朕细论十二臣之 
  得失。”干曰:“定百世之洪基,立万年之家法,上不阿私,下不扳援,此 
  贤臣也。明主之贤,掩人之恶,易危为安,变祸为福,此智臣也。赴汤火, 
  蹈斧钺,匡救君难,保全社稷,此忠臣也。扶弱主,治乱国,周旋其间,卒 
  成大业,此谋臣也。荐拔贤才,指摘奸恶,而不为身谋,此正臣也。面折廷 

④ 寝宫——卧室。 

① 硬执——坚持。 

② 庶务——天下事务。 

③ 坟典——三坟五典的简称,此指古代典籍。 

④ 羲皇——伏羲氏,为上古贤明帝王。 

⑤ 华夷——华指中原华夏族,夷指境外民族。 

…  31…

  诤,历愫披衷,而致君于道,此直臣也。之六臣者,朝廷之股肱,我国之柱 
  石,当今之大贤,斯民之父母也。顺承意旨,阿附取容,贪富慕荣,唯唯待 
  命,此谄臣也。与众浮沉,貌恭心狠,趋贵下贱,变易主聪,此佞臣也。巧 
  言令色,胁肩媚笑,所进者,明其善而隐其恶,所退者,彰其恶而讳其善, 
  此奸臣也,嫉贤妒能,贪婪贿赂,败坏纪纲,伤乱风俗,此邪臣也,离间骨 
   肉,侵害贤良,外和其貌,内失其德,此乱臣也。言听以弄威,专权以欺主, 
  生患边臣,侵扰四邻,以攘国难,为后取利,此贼臣也。之六臣者,亡国败 
  家,倾覆社稷者也,以臣鸿毛之命,救陛下万世之基,虽碎首阶前,惟采纳 
  焉,臣死何憾也!”言词峻直,谆谆王前:“陛下居至尊之位,怠忽政事, 

             ⑥ 
  臣不忍隳殷祀也。乞陛下赐剑斩臣,尤愈于亡虏之一死耳!臣言至此,未有 
  不痛心刺骨者。”遂放声大哭。左右奸邪,亦为之丧魄。纣王亦自抠心思悔: 
   “皇叔苦言谏朕,实嘉纳焉。” 
        妲己见纣稍信比干之谏,彼必不能安其身,于屏后大笑一声,纣回顾, 
   问:“苏妃何故发笑?”妲己曰:“妾闻上圣人之心,十二孔九毛;中圣人 
  之心,九孔七毛;下圣人之心,七孔三毛,孔窍相通,玲珑互映,故出言美 
  丽,井井中理,豁人胸臆。皇叔之言,克尽君臣之道,非有圣人之心,七孔 
  三毛,不能言此。陛下不信,剖而视之,则知皇叔之圣不诬矣!”纣命武士 
  剖皇叔圣心一看。比干曰:“汝真昏昧之君,听谗剖我。我将自剖,毋令汝 
   冒万世杀父之名也!”遂解带开衣,插腹一剑。纣命武士摘心来看,果然七 
  孔三毛,宛转玲珑通透。纣曰:“非朕圣妃,讵能知此?” 
        孔子曰:殷有三仁焉,微子去殷,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后李元操 
  祭比干文曰: 

                    ⑦ 
              自独夫肆虐,天下崩摧。观窍剖心,固守诚信,忠踰白日,气贯秋霜,羲皇以来, 

                         ⑧                      ① 
        一人而已。抱马卿之怨,恨不同时。闻李牧之名,愿以为将。九原不作,千古冤深。聊 

        具薄祭,用申鄙怀。 

        却说比干既死,微子痛哭,随入宗庙,取宗室簿,收先王祭器,径投岐 
  周。武王、太公听得,出郭迎接。微子具道前事,武王、太公大哭不已。一 
   日,武王谓太公曰:“我先君命以兵谏纣,尚父何如?”太公曰:“是可行 
  矣!”于是大兴吊民伐罪之师,诸侯不期而会者八百。次于孟津,只见二人 
  望尘遮道而谏,乃伯夷、叔齐也,叩马谏曰:“大王父死不葬,爰及干戈, 
  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不可。此义人 
  也。”扶而去之。二人遂入首阳山,采薇而食,耻食周粟,后饿而死。 
        武王亲率六军,太公监督而行,一战捉崇侯虎,再战死乌获。戊午日, 

                                                                      ② 
  兵临孟水。甲子日,血浸朝歌,武王止戎车二百辆,虎贲三千人,商郊一战, 
  大败殷兵七十万,名将千员,血流漂杵,尸积成山。呜呼!非周败之也,天 
  败之也!仁与不仁是也。不然反戈相攻,自食其肉。纣料大事已去,乃上鹿 
  台,与妲己尽列平昔玩好宴赏,酒重熟睡。左右奏曰:“周兵已杀入内!” 
  纣见金宝如山,心不肯与周人,命举火焚之。可怜一霎灰飞,投火而死,在 

⑥ 猷 (y óu,音由)为——有大的作为。 

⑦ 九重——皇帝。 

⑧ 忠荩 (j ìn,音尽)——忠诚之巨。 

① 朝觐 (j ìn,音尽)——朝见帝王。 

② 箸 (zhǔ,音主)——筷子。 

…  32…

  位三十三年。右商三十王,共六百四十四年。太公传令,将淫妇妲己,奸臣 
  费仲,碎尸万段。百姓鼓舞大悦,天下一统,尽属周矣。 

                                           前七国孙庞演义 

                      第一回 潼关城白起偷营 朱仙镇孙庞结义 

                          古 风 一 首 

              偶荒色乱计无余,惹可纷纷怨独夫。 

              戡定但教惟至德,征诛端不在谋谟。 

              忽然梦感飞熊兆,圣主躬下征贤诏。 

              渭滨老子隐羊裘,八百洪基凭一钓。 

               同异姓氏沾天禄,分茅烈土禁员幅, 

              筹之七十有二君,倏尔并吞只六国。 

              周室倾颓无震主,强梁自古多跋扈, 

              心希定霸必尊王,志在攻城与掠土。 

              机诈困难援世事,天伦岂易委泉台。 

              漫观刖足风波险,生死交情安在哉? 

              人心善恶谁能测,天道昭昭肯差迭? 

              野笔由来记得真,代异时移终不灭。 

                       ① 
        这一篇古风 单慨周室衰微,群雄扰攘,人人欲定伯图王,个个欲争强 

                                                                                  ② 
  较胜,因而秦、楚、燕、韩、赵、魏、齐各据一邦,瓜分七国 。七国之中, 
  独秦最强,楚、燕、韩、赵、魏、齐俱属秦邦挟制。 
          如今且表燕国,当时,燕王有女,名燕丹公主,招孙操为驸马。孙操系 

                                           ③        ④ 
  孙武之子,出自将家,幼习韬铃 ,长娴 弓马,也算是一员良将。后生三子: 
  长孙龙,次孙虎,幼孙膑。燕丹公主怀孙膑在身,常梦红云护屋;及生孙膑, 
  眉清目秀,颖悟非常。孙操尝对燕丹公主道:“此儿长大,必握百万之权, 
  乃吾家至宝也。”燕丹公主愈加珍惜。 
        其年,秦孝公嗣位,差官入燕,催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