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健山郎作品集 作者:大江健山郎3》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江健山郎作品集 作者:大江健山郎3- 第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样,高高举起右手,慢慢地挥动着,唱歌。对义幺的影子又爆发出更强烈的掌声,舞台上的小人们送邻国的使节回海那边观众席。
  当我为在巨脚里挥手的影子义幺鼓掌时,我感觉到:以前,我打算为义幺给事物和人下结论,可现在义幺却将布莱克的《弥尔顿》的一节作为理想明确地告诉我,这是义幺为我下的结论。〃接下来,我开始看到,像天上坠落的星星一样,直落下来,像燕子一样,或者像雨燕一样,倏地降到我的跗骨处,然后从那里进去了〃。可是我的左脚涌荡出乌云,笼罩了欧洲即同时代的世界,在这个理想里,我感觉到紧迫和不祥,可是我却有要战胜它的勇气,开始放声歌唱。
虞欣 译

新人呵,醒来吧
被禁锢的灵魂 

  世田谷区有一个为残疾人开设的福利工厂,义幺将去那里接受职业训练。他的关系仍然留在育儿学校,只是去那里实地工作两星期。为了让学生先在家里练习,工厂在他们去之前留了家庭作业,即把方便筷子放进纸袋里。义幺放学回来后,从书包里拿出一大堆白木片和很多捆纸袋,好像把不干净令人忌讳的东西带到家里来。在两个音箱的正前方,义幺撇开两条腿把大屁股坐在花席子上,从后边看就像横卧的海狗似的。他把膝盖旁边的木筷小心翼翼地放进纸袋里。在放进去之前,仔细检查一下筷子,如果有破损的话,就无限感慨地说:〃啊,真遗憾,这双筷子头缺了一块!〃然后站起来,恭恭敬敬地把它〃安葬〃在厨房的废纸篓里。
  装完一百根之后,义幺再重新数一遍。由妻子从每个角度都能看见纸袋上的印刷标志之后,义幺把筷子捆起来,卷上商标,再用聚乙烯塑料包上。最后的工序很难,如果是大人的话,似乎很快就能熟练掌握这门技术。一次,全家一起去超级市场,在平时不看的货架间,妻子突然停下来,那里有一个纸包,也同样地包了一百双方便筷子。妻子用专业人员的眼光看表面的包装,然后又慢慢走出来……
  儿子去职业训练中心,也可以说是有生以来第一次走入社会生活。对此,妻子的想法好像跟我的这种想法相似。深夜,妻子为中心的入厂典礼作好了准备后,对一直在旁边看书的我说:〃把F先生给的宪法小册子放到义幺的工作服里吧。因为F先生曾经那么交待过。〃
  我上楼去, 用战后文学家的话来说,F先生是身边的前辈,是朋友中受人尊敬的先驱。在楼上的书房里,书架上放着跟这位先驱有关的物品,我取出二十多年前美军管治下冲绳县教职员工工会发行的小册子后,回到楼下。
  像上面写的那样, 〃与先驱有关的物品〃,赠给我这本小册子的F先生出生在冲绳,他已经死了。今年年初,在他的故乡伊江岛举行意义重大的第十三届冲绳民俗庆典。 F先生是收复行政权运动的活动家,最终也是因为参与这个运动,死在旅馆的火灾中。F先生很爱喝酒,就连发生火灾的时候,他也是烂醉如呢、睡得僵死,哪还能谈得上逃走呢?可是,我和他一起工作的时候,从未见过F先生喝酒。所以,在F先生死后, 当我听到他爱喝酒,而且一醉就缠住别人的传闻时,觉得很意外。在我和F先生的会面中,只有一次让我了解到F先生和酒的关系,当时义幺也在场。有一时期,我和幼小的义幺特别爱吃猪蹄,义幺点猪蹄抹辣椒时那种铃铛般清脆的声音至今还留在我耳边。我喜欢带义幺去各处的朝鲜饭馆,让他品尝稍有不同的猪蹄蒸法和味道。一只猪蹄被分成两块盛在盘子里,端来后,义幺按顺序先吃厚厚的皮,然后吃肉,最后是凝胶状的腱,每啃完一块骨头后,就把它摆在桌子上,可是有一天,义幺的表情充满疑惑,不知该把一块小骨头放在何处。我接过来一看,原来是义幺的一颗乳牙掉了。那时义幺还小,可是他严格地按着顺序啃猪蹄,然后把所有的骨头整齐地摆出来。
  一个冬天的傍晚,义幺也是这样吃着猪蹄和冷面除了夏天,其它季节也卖冷面的朝鲜饭馆还很少,所以我记得走了很远才在三轩茶馆的饮食街上找到一个店。当我们正要往回走的时候,从一个叫作泡盛馆的冲绳饭馆里,走出来一位长着大脑袋、大身子,腿极短的矮个子男人,疲惫不堪的娃娃脸正在往这边看。我和义幺两人本来身体就肥胖,又穿得鼓鼓的,旁人看到会觉得奇怪,他肯定看到我们了。
  〃F先生〃 ,我正要大声喊,他直挺挺地站在那里好像哭丧着脸,又钻进刚出来的门帘里……
  F先生死了以后, 他的朋友掀起一场运动在美军管制下的冲绳,把宪法小册子放进胸前的口袋里。 妻子平时从来不故意显示,这是因为她回想起F先生,即使看到领着残疾儿走路的熟人都怕伤害他们的那份善良和他的一生,所以要我把那本小册子放入刚刚步入社会生活的义幺的胸前口袋里。
  妻子回到和女儿同住的卧室后,我把封皮已褪色的小册子放到饭桌上,一边喝着睡前酒,一边计划着写一部面向残疾儿童的有关世界、社会、人类的定义集,同时为了义幺,我想在书中把宪法解释一遍。可又一想,那是不会实现的。实现那种愿望,并不是很困难,可还是没有实现。对作家来说,写这样一本书也不是没有乐趣。可我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已,实际上并没有实行计划。用残疾儿能理解的语言写一系列短篇,现在先不考虑这一条件,我想写一系列短篇,然后再把它们改编成定义集,可这还是不符合我一开始的想法。
  目前,我这么想是有原因的。在凯恩斯以后,戴维·阿德曼是具有代表性的布莱克原本的编者。我曾给他写的《布莱克用语索引》加过注释,而且一直在使用它。最近,我读了戴维·阿德曼的《布莱克,帝国的预言者》。他对布莱克及同时代的报纸和小册子之类作了彻底的研究之后,将布莱克预言诗中的每一句话同英法战争的那个时代和社会直接联系起来,并作了解释,在阅读过程中,我不断受到震撼,在文章一开始,阿德曼就指出布莱克在预言诗《亚美利加》中是怎样把美国独立宣言的思想变成自己诗的语言,我认为这非常有趣。
  阿德曼根据自己的理解,对照着历史把文章翻译出来。在十八张对折的彩绘版画上画着《亚美利加》,在第六张有这样在该页的下方,阿德曼对照着独立宣言的思想写出自己的分析。
  《生命》
  〃天亮了,黑夜消失了,哨兵离开了哨所。/坟墓被打开,奠仪散乱,绵布被洗劫一空。/死人的骨头,盖在上面的土,干缩的肌肉/一切又都复活了,蠕动,喘息,呼吸,睁开眼睛、/就像挣脱枷锁、逃出牢笼的囚犯一样跳起来。〃
  《自由》
  〃推磨的奴隶,奔向原野吧。/仰望天空,在灿烂的阳光下开怀大笑吧。/被关在阴暗和叹息中,三十年了,疲倦不堪的日日夜夜,/那张脸上从未见过一次微笑,被禁锢的灵魂,站起来吧,睁开眼睛吧。〃
  《追求幸福的权利》
  〃锁开了,城堡的门被打开了。/他们的妻子和孩子们从统治者的鞭子下解放了/他们每走一步,回头看一眼,怀疑着,这是在做梦吗?然后一边唱着:'阳光下,乌云消失了,又是一个晴朗的早晨',一边……〃
  人们反复地唱着:〃推翻统治是我们的权利,是我们的义务。〃
  〃晴朗的夜晚,美丽的月亮露出笑脸。/为什么呢?因为现在帝国已经没有了,狮子和狼结束了战争。〃
  读这句诗,可能有的人能从中感受到强烈的震撼,而有的人会认为这不过是把过多修饰《独立宣言》思想体系的韵文连缀起来。我们的生活远离布莱克那一时代的气氛和圣书神话中的隐喻。在这两者之中,或许后者更自然。可是我却属于被这首诗深深打动的一类人。
  我认为紧接着战后的动荡时期(或者不如说从战时到战后更确切些)和新宪法推出的时期,曾给少年时代的我带来最强烈的震动和影响。我以评论、随笔的形式写下了当时的感受。这些都受到了所谓怀疑〃战后〃的评论家批评。从新宪法的公布到实施这一期间,会给十一、二岁的人带来疑问,为什么宪法中抽象的条文会让人铭记在心呢?
  我决定以宪法为出发点,为义幺写一本定义集,当然另一方面也是想回答那些批判和嘲弄。可是,我怎么也不能着手做这件事,也许我得承认我有一种担心,我果真能把少年时代的兴奋充分表达出来吗?这件事不是绝对不可能,而且,作为文学创作也是会有乐趣的。可是,因为我预感到将会出现这种困难,所以我没有轻率地开始……
  深夜,我望着饭桌上放着的冲绳宪法小册子,一边想着这些,一边喝着酒,已经超过了我平时为了睡眠而喝的酒量了。不久我就清清楚楚地回忆起以前从我的记忆表层中消失的片段。 才明白妻子为什么突然说出那句话来。偶遇F先生之后,又过了两、 三个月,他来请求人们援助美军统辖下的冲绳第一次主席选举。F先生好像完全不知在三轩茶馆的那件事,于是我又想那也许是我看错了,我们在客厅里谈话时,义幺每次进来,F先生都为之一惊,所以我也可以理解他神色紧张的原因。
  那天, 请F先生吃了简单的晚饭,他坚决不接受我请他喝威士忌,我记得他只喝了些啤酒。 F先生曾经当过教师,他突然对伺候我们吃饭的妻子说:〃我看你们家的孩子病不重,如果在冲绳的话,可以进普通班级。〃妻子常常感到消沉,她说:〃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家长会上,平常我们就想,作为残疾儿的父母,哪怕是能比他多活一天来照顾他, 那该多好呀。〃F先生有一张黑软无力、像老头阴茎般的娃娃脸,他把脸凑过去说:〃夫人,这种想法可要不得呀。是失败主义,所以不行呀。(F先生好像说的是'系失败主义,学以不行呀。'现在,我觉得那是F先生自己的习惯,而不是冲绳人讲普通话时带的口音。)让残疾儿把宪法小册子放在胸前口袋里,遇到麻烦时,只要他说〃是〃,然后把它拿出来,问题就全都解决了。不实现这样的社会是不行的呀。对此不抱希望的人全都是失败主义呀。〃
  在收复冲绳行政权运动还没成功的时候。 F先生就在活动根据地日本青年馆的火灾中死了。在义幺第一次参加社会工作训练的日子里,妻子想到让我把那天晚上F先生留下来的宪法小册子放在他工作服的胸前口袋里。 本来,就连妻子也深深感到。 F先生去世已经十多年了,可是当残疾儿遇到困难时,只要从上衣口袋里拿出宪法小册子就能解决一切问题的那种社会还没有到来。恐怕仅仅是因为想起了那个肥胖矮小、走路摇摇晃晃、终日疲惫不堪嗜酒如命,皮肤细纹里沾着黑油,坚决反对失败主义的F先生吧……
  我在前面引用过布莱克的诗,他的政治思想和基督教的教义没有相同之处。预言诗《亚美利加》直接道出了布莱克的政治主张,这一点跟其它的预言诗不同。美国革命波及到法国,之后在英国也取得了成功。〃晴朗的夜晚,美丽的月亮露出了笑脸。/为什么呢?因为现在已经没有帝国了,狮子和狼结束了战争。〃可是这种理想社会没有到来,却进入了反动时期,布莱克陷入深深的忧郁之中,被说成是反动政治。当时,在政治上与布莱克对立的最主要敌人就是乔治三世。那个时期,布莱克陷于深深的抑郁之中,然而,乔治三世的性格却因此恢复开朗了吗?目前,我正在为世界史的高考作准备,通过阅读英国史,使我想起了大彼得、小彼得和纳尔逊提督,再次把布莱克的诗和他们的光荣与失败对照起来。可是,在小说中引用英国史恐怕不妥当吧。由于引用了布莱克,我不得不立刻返回来谈自己的儿子。首先,我想写一段历史插曲。因失掉了美国殖民地,乔治三世受到了刺激,据说是发了疯,一八○一年二月十三日,再次表现出疯狂的征兆。阿德曼起了一个很有吸引力的题目《美国最后的国王》,他在文中写到,〃在作礼拜的时候,乔治三世突然站起来,用近似疯狂的语言大声叫喊着第九十五号诗,使整个教堂里的人感到震惊。'吾拼命奔波政治四十载,被错误蒙蔽之民全然不知吾之苦心哉'。那年,正好是乔治三世在位四十年。要注意国王把自己当成耶和华了!〃接着,国王跪下来,久久地做祈祷,冰冷的地砖和冬天刺骨的寒气使他发抖,可他仍然在不停地祈祷……
  布莱克多次修改《四个动物》,从这一时期的删改中可以看出这件事也传到他的耳朵里。国王尤莱根是布莱克神话世界中的主要人物,他想通过理性来统治天下,发疯的乔治三世潜入尤莱根的影子里。〃王冠的废墟像冰石一样,他躺在上面/颤抖的四肢剧烈地摇晃着,尤莱根使坚固的洞穴震颤了〃。另外,我被布莱克所吸引的主要原因是这位诗人立足于从基督教到秘教的传统上,创造了自己的神话世界,同时他还引进那一时代的变化,作为展开神话世界的契机当然,他也必须这么做。
  布莱克采用超现实的手法,通过独特的神话世界,把那个时代的政治、国际关系等问题表现出来。通过这两条线索,描写一件事情,我发现了布莱克魅力之所在。
  我开始读布莱克预言诗的时候,最先呈现在面前的是壮观而又丰富的神话世界,可我也有一个疑问, 是什么力量使他每天能写出如此大量的诗句呢? 书店发行的《法兰西革命》,本来要出七卷,可实际上只出了第一卷。正因为如此,由布莱克自己刻版印刷,带有精美插图的无以类比的诗稿成为传世之作。
  也就是说,既没有书店的劝说,也没有读者的反映,布莱克经过反复修改,写完了这部长篇巨诗。因为担心被检查,被读出真正含义,布莱克使用了大量的隐喻,将神话式的构思极尽错综复杂。他每天都在预言诗之林中推敲,幻想着批判乔治三世,这些直接避免了乔治三世政府的镇压。阿德曼在阅读那一时期的资料之后,把布莱克的真实意图解释出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