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 作者:刘志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暖 作者:刘志福-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南方,平原,也许不远处有山的影子。夏末秋初的季节,原野的色彩日渐丰富和厚重了,特别是芦苇,黄绿相间,白色的轻柔的飘絮充满了诗意。 

        不宽但平坦的田间小路,不知始于何处,也不知通向哪里,蜿蜒有致,路边是田畴,再远一点儿是水面,远远近近是一片一片的芦苇,高高的,在风中漫漫地摇摆。远处的浓密,近处却略显稀疏。 


        2、日外,乡间 

        林井河,剧中的男主人公,三十来岁,城里文化人的打扮,戴着眼镜。他骑在一辆自行车上,与其说是在赶路,不如说是漫游。他骑得很慢,有意无意地划着“八”字,他的眼睛盯着路面,漫无目标地蹬着车。 


        不远处可以看到村庄错落有致黑白分明的屋宇的轮廓。 

        还有高音喇叭,正在放着最流行的歌曲。 

        '画外音' 

        井河:从1980年考上大学,我已经有十年没有回来了。家乡没有太大的变化,我却已经成了外人。 

        3、日内,村委会 

        南方高大陈旧的用作公用的房子,从墙上张贴的一些东西可以看出是村委会。 

        堂屋的中间摆了一张桌子,桌子上摆了很多盘菜,一个摞一个,满满当当。 

        桌子周围坐满了人,大家坐得挺挤,相互之间几乎没有距离。主人的位置上坐着井河,他的两边坐着几个村镇干部模样的男人,下首坐着头发花白、神情有些忐忑的曹老师。 


        井河的身后是一扇窗户,这使得处在逆光中的他脸上很暗。他站起来,手里端着一杯因为倒得很满而正在滴滴答答的白酒。 

        井河:镇领导能给我这个面子,帮曹老师解决了困难,非常感谢,在外面混了十多年,我没有多大出息,没能给家乡父老帮上什么忙,今天我的话都在酒里,我先干为敬。 


        井河一饮而尽,很痛快。 

        所有的酒杯在井河的眼前碰撞,酒滴到桌子上和人们的手上,人们喝酒,干杯,每个人的嘴唇都开始发亮,每个人都亮出干了的酒杯。 

        曹老师也干了,但是他因为不习惯这样喝酒而咳嗽不止。 

        4、日外,阴,村路 

        阴天,还是乡间的小路,近处的景物因为阴天反而显得很清晰,远处则是一片茫然。 

        自行车迎面而来,因为是下坡,车速不慢。 

        井河骑着车,曹老师坐在车后架上。 

        曹老师显然喝了不少酒,脸上红红的,笑容放松了许多,真实了许多,他搂着井河的腰。 

        井河的嘴里哼着歌。 

        路上偶有拖拉机带着巨响开来,又开过去,曹老师在后面大声要井河小心。 

        曹老师:井河,把你叫来,你媳妇准生我气了,孩子太小,正使唤你。 

        井河:没事,客气话您别跟我说。 

        5、日外,路上 

        村路有些崎岖。 

        井河在这样的路上骑车,技术显然很有底子,他躲闪着可能造成颠簸的地方,很好地把握着平衡,自行车在颠簸的路上发出很大的声响。 

        井河:曹老师,您说神不神,我儿子,脚丫子和我这根手指头一样长(井河伸出食指对老师比画着)。 

        曹老师:你准备啥时候走? 

        井河:没想到事情这么顺利,要是您没有别的事,我今晚就回县里住,明天就能赶上早班的火车。 

        曹老师:你早点儿回吧。让你大老远跑一趟,花工夫花钱,不合适。 

        井河:您又来了。 

        6、日外,路上 

        前面是一个十字路口,因为有桥,路高出一个坡。 

        桥头站着一只白狗,它显然是在赶路的过程中突然停下来的,它看着自行车来的方向,似乎感受到某个熟悉的人或某种熟悉的气息,所以才停下脚步。 

        井河看到白狗也愣了一下,他下意识地捏了车闸,车子猛地晃了一下。曹老师差点儿掉下来,他赶紧抓住井河的腰。 

        这时,白狗真的朝井河跑了过来,它很亲热地在井河的车前停下来,看着他,似乎在等着他认出自己。 

        井河一只脚点在地上,车子一歪,曹老师也站在地上了。 

        井河抬起头,他一下子看到了白狗的主人。 

        7、日外,同上 

        这时,白狗的主人,已经从井河和曹老师的面前走过了路口,她背着一大捆长长的芦苇(或者别的什么秸杆之类),人整个被芦苇埋在下面,根本就看不到她的脸,如果你不仔细看,连她的头都看不见。整捆芦苇就像长了腿。 


        但这显然不是一双好腿,由于有残疾,她走路的姿势很不协调,但是她自己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姿势,依旧可以做她要做的事情。 

        井河像被施了定身术一样站在那里。他看看狗,又看看那个背芦苇的人。 

        白狗看看他,转身看看主人,还是决定转身找主人去。 

        井河:暖? 

        曹老师:(他站在井河的身后)是暖。 

        井河猛地回头看了曹老师一眼,他似乎感到有些突然,但又并不意外。 

        曹老师没有说话,他也看着井河,等待他做出决定。 

        暖已从桥上走过,拐上一条更窄的岔路。 

        井河把自行车支在路中间,大步朝暖跑去。 

        井河:(喊着)暖,暖。 

        曹老师摸出一支烟点上,蹲在路边埋头点烟。他再抬头时,不远处井河已经追上了暖。 

        8、日外,小路上 

        听见有人叫她,暖停下了脚步,回过头来。 

        暖侧过身子,从背的东西下面斜着向上看,这使她的神情显得有点儿古怪。 

        暖的头发散落着,因为出汗而湿湿地贴在脸上,她习惯性地捋了一下,露出脸来,这是一个曾经漂亮现在已经有些憔悴的女人,模样显得比实际年龄要老一些,由于正在干活儿,人也有些狼狈。 


        井河站在暖的前面。 

        井河:暖,是我,我是井河。 

        暖一歪肩,很熟练地把大捆掀到地上,揪扯了一下因为背东西而歪斜的衣服。 

        暖:我还不知道你是井河? 

        井河:没想到在这碰见你。 

        暖满身都是干活儿留下的灰尘和一片一片汗湿的痕迹,背东西的绳子在她身上勒出的痕迹清晰可见。 

        白狗悠闲地在水边喝水。 

        暖走到河边去洗脸。又洗到胳膊,肩膀。她很热。当着井河也没有什么避讳。 

        井河站在桥上看着她。 

        井河:我今天早上才到。曹老师家承包鸭棚的事情,让我来帮着说说。 

        暖:我听说了,曹老师两年多的委屈,你几句话就摆平了,镇长和你在一起喝酒,村里人都在夸你有良心呢。这鬼天气,不把人蒸熟了不罢休,立秋几天了,白他娘立。 


        井河:是,是。 

        暖一边走过来一边整理着自己的衣服,因为洗脸,前襟上湿了一大块,隐约可以看见里面的花背心。因为腿有毛病,她脚上的鞋也显得很不合适,磨损也很厉害。 

        井河:我以为你早就不在村里住了,你好吗? 

        暖:(略显冷淡地)好?啥叫好?有吃有穿,有孩子有丈夫,除了腿瘸,什么都不缺,浑身上下都不疼,算好吗?不知道你们城里人啥叫好。 

        井河:暖,你还恨我…… 

        暖:(打断)恨你?老天爷才可恨,憋着雨不他娘下,把人活闷死,来,搭把手。 

        井河:我用车给你推上。 

        暖:算了吧,屁股大个地方,怎么推,帮把手。 

        井河:你等着。 

        井河返身跑回去推自行车。 

        自行车还站在原来的地方,曹老师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自己走了。 

        等井河推上车转过身来,暖已经自己把芦苇背到背上了。 

        白狗跟在她的身边。 

        井河犹豫了,他站在原地没有动。 

        暖从草下面斜着往后看井河。 

        暖:不走就到家里坐。骑上吧。 

        井河没有说话,也没有再追上去。 

        暖:(固执地)骑上走吧。 

        井河似乎明白了暖的用心。 

        井河:我会去你家坐。 

        井河把自行车掉转车头,就在自行车掉转车头的瞬间,时空发生了变化。 

        '画外音' 

        井河:看到暖,我才明白自己为什么这么多年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回乡,我不敢。 

        '闪回' 

      第三章
      电影文学剧本《暖》(2)

        9、日外,场院 
        秋千上的主观镜头: 

        阳光灿烂的正午。 

        集体经济时期的场院,社员们聚在一起干活儿,高音喇叭里放着那个时代的流行歌曲。鼓风机把谷壳高高地扬上天,打稻机周围暴土扬场。 

        场院上有一个个高高大大的稻草堆,充满怀旧意味的景致。 

        镜头奇怪地上上下下,不断变换着视线。 

        十七八岁的井河在秋千上荡着,一脸非常兴奋的表情。 

        秋千高高升起,又轻轻落下,井河眼里的景物不断地变换着形态。 

        10、日外,场院边上 

        在场院边上,几棵大树铺下一片阴凉。在树下,架着一个高大的秋千架,两条很粗的绳子下面悬着一块一尺宽、两尺多长的厚木板。 

        一群人在排着队玩秋千,高的高,矮的矮,人挨人挤在一起,其中有孩子也有大人,大家都很急切地看着正在玩的井河,等着快一点儿轮到自己,孩子们嘴里大声地整齐地替他数着数,一个来回数一个数,几个更小一点儿的孩子,则蹲在一边甘当观众。 


        井河在秋千上荡来荡去。 

        小孩子们的眼睛随着秋千的摆动而转动。 

        11、日外,秋千架下 

        暖排在队伍的最前面,她有十六七岁的样子,天生的漂亮和开朗写在脸上。身上的衣服又小又不合身,手腕和脚腕都露在外面。但是她还是出众,她脸上的表情比别人更急切一些。嘴里数着数。回头看一眼排在她身后的比她矮一块的孩子,得意的表情也写在脸上。 


        大家一起数到了“50”。 

        秋千上的井河便不再用力,秋千慢了下来,还没有完全停稳,暖就跑上前去拉住还在荡着的绳子,让井河下来。 

        井河依依不舍,但是也只好下来。 

        暖把绳子往后拉了一段,然后迈上去,往前一荡,就上了秋千,意犹未尽的井河灵机一动。 

        井河:暖,我推你吧。 

        暖:推,快推。 

        井河从后面使劲一推,秋千开始荡起来了。 

        暖:大点儿劲儿。 

        当秋千再次荡回来的时候,井河又推她。 

        当秋千再次荡回来的时候,井河一下子蹿了上去,和暖面对面一起站在秋千的踏板上。 

        孩子们一起起哄。 

        井河使劲荡起秋千,秋千越来越高。 

        暖的脸上是兴奋的表情。 

        孩子们开始为他们数数。 

        秋千上,两个人面对面,身体紧挨着身体,表情是一样的兴奋和快乐,秋千越荡越高,风越来越大,两人的衣服和头发在风中变换着姿态。 

        田野和村庄在一起一落,所有的景物都在飞翔。 

        井河与暖在荡着秋千,下面的孩子们仍然坚决地在数着数。 

        井河看着暖的脸,两张脸挨得很近。 

        暖:(兴奋地)林井河,你看见什么了? 

        井河:我看见稻谷堆的尖了,哑巴在稻谷堆上干活儿呢。你呢? 

        暖:我看见北京了,看见天安门了,看见毛主席了。 

        秋千高高升起,轻轻下降。 

        下面孩子们的数数声。 

        12、日外,秋千架 

        场院边,秋千在不停地来回摆动,秋千上的人在不断地变化,有青年,有孩子,有老人。 

        '画外音' 

        井河:每到收获的季节,场院上的秋千就成为所有人的快乐,对故乡的回忆永远是和秋天连在一起,和秋千连在一起。 

        '闪回完' 

        13、日外,黄昏,曹老师家的院子(或堂屋门口) 

        曹老师老两口在忙里忙外地为井河准备带走的土特产,他们惟恐带的东西不够多,恨不得把家里有的东西都让井河带走。 

        井河从外面回来,把自行车支好,站在院子里发愣,像丢了魂似的。 

        曹老师:井河,不早了,到汽车站还得20分钟,我骑车子送你。 

        曹老师的妻子:你什么时候到你哥那里看你妈,一定给我们带个好去。 

        井河:曹老师,我今天不走了,住下。 

        曹老师看着井河。 

        井河有些疲倦的神色。 

        曹老师:好,好,不走也好,他娘,点火作饭,我和井河喝两杯,中午的酒没喝舒坦。 

        14、夜外,曹老师家院子里(或厨房) 

        井河和曹老师在院子里喝茶。 

        井河的表情有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